一、20世纪世界石油石化工业大事记(上)(论文文献综述)
沈盈盈[1](2021)在《建国初期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研究(1949-195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韩小召[2](2019)在《河南三线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国开展了以国防工业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基础工业机械、电子、交通等方面都得到极大发展,史称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时期,我国建立了稳固的后方战略基地,增强了我国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保卫了国家的安全。三线建设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展,河南豫西地区是三线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河南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丰富的矿产和劳动力资源为三线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三线建设在河南的发展过程尽管是曲折的,但是三线建设的成就是巨大的,促进了河南交通、工业布局和工业城市的再发展,改变了区域面貌。同其他省份一样,河南三线建设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新时代我们应该积极吸取三线建设的教训经验,走经济新常态发展道路。本文由摘要、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绪论从总体上介绍河南三线建设以及目前学术界对河南三线建设的研究现状及意义。正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河南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主要围绕三线建设的实施,河南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产劳动力资源、初步的工业基础展开。第二部分:河南三线建设的四个过程。主要由河南三线建设领导班子的建立;河南三线建设的开始、停滞、高潮、收尾续建四个过程。第三部分:河南三线建设的主要项目,包括重点项目和基础项目第四部分:河南三线建设的基本成就。从建立国防工业、交通、工业城市发展等方面来论述。第五部分:河南三线建设的教训以及对现实的启示。
徐有威[3](2011)在《上海小三线报刊资料选编(1976—198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小三线系上海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于安徽南部山区的一个以军工生产为主的综合性后方工业基地。它是上海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冷战背景下中共中央采取的重大应对举措之一,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1965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战备工作的指示精神,上海开始着手建设后方小三线,到1984年决定将后方小三线无偿移交给安徽省,1988年完成移交工作。上海小三线建设历经24年,先后在皖南的徽州、安庆和宣城三个专区和浙江临安等13个县(市)境内建成81个全民所有制独立单位。上海市对该基地先后共投资6.4亿元;基地拥有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57000余人,职工家属16000余人,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1500人。从1965年开始,国内报纸开始出现有关上海小三线的各类报道。这里从《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文汇报》选编出有关上海小三线的有关报道,以供研究者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早年发表的这些文章的署名等信息的标注不甚规范,文中有的有作者,有的则无;有的篇首为"本报讯",篇末无作者;有的篇首为"本报讯",篇末有作者;有的作者名在篇末以括号形式出现;有的既无"本报讯",又无作者;有的一篇中几条报道有作者,几条报道无作者,等等,皆为报刊原样。在选编过程中,上海大学历史系的李婷、吴静、祝佳文和赵心玉同学提供了大力的协助;尤其承蒙上海小三线参与者朱国勇先生、史志定先生、徐梦梅先生和李伦新先生的热情帮助,以及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资料中心和上海图书馆提供的帮助,在此特一并致以谢忱。
韩晓东[4](2011)在《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与非洲国家苏丹在石油开发领域的合作于近年来成为国际热点话题之一。这一合作原本属于两个发展中国家之间十分正常的经济往来关系,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承载了太多和太丰富的内容。由于中苏石油合作起步时间不长,国内有关的宣传报道也少,人们对其中蕴涵的很多重要问题远不够了解。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深化南南合作等多方面的宗旨考量,学界关于该主题的研究亟需加强。本文以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为主题,涵盖六方面课题:中苏石油合作的历史渊源及两国石油工业发展比较;中苏石油合作项目来龙去脉、合作模式的内涵及评估;中苏石油合作的伴生政治效应:中苏石油合作提示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针对非市场因素的管理策略;中苏石油合作警示的与西方国家间国际话语权博弈;中苏石油合作促发的中国外交政策理念整合等。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的正文由六章组成。各章分别围绕不同课题展开探讨,彼此既相对独立,又有着内在逻辑关联而相互呼应。第一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发生的历史机缘》本章专题分析、比较中国和苏丹两国石油工业成长的相似与不同,提示人们关注以往曾长期被忽视的非洲大陆和非洲国家苏丹;特别提示人们关注苏丹的石油工业发展问题、中国与苏丹传统关系的升级和深化问题、中国在与苏丹石油合作过程中所饱经的国际风浪。本章认为,中国-苏丹石油合作是一个不平凡的历史事件,它典型地体现出南南合作精神,具有相当独特的历史机缘性。第二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政策与实践》本章以时间为序,先逐层分析中苏石油合作的背景及实施过程;然后归纳出合作项目的布局结构,合作模式的内涵、特点和问题;最后针对项目运营情况做出整体评估。本章内容突出强调中苏石油合作关系的经济属性定位,这是本文立论的基调;结合大量资料和统计数据研判,认为中国-苏丹石油合作项目是中国石油工业实践“走出去”战略的标志性工程。第三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伴生政治效应》本章把中苏石油合作放到中国的海外石油合作战略总体格局中来解读,对中苏合作经历到的多方(中国因素、苏丹政府因素、美国因素、俄罗斯因素、法国因素、日本因素、印度因素、苏丹周边国家因素及苏丹国内不同政治力量因素相互间)能源关系磨合调整问题做了探讨,最终得出一个重要观点:正是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直接推动中国的整体海外石油合作战略快速进入成熟期。第四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非市场因素管理》本章将中苏石油合作显现出的一系列新管理课题作为专题研究,以供中国国有企业(首先是国有石油公司)和其它企业做海外业务拓展时的参考用途,主要涉及中国企业跨国运营中的宏微观机制转换、环境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交往风险)化解和社会责任承担等非市场因素,这些因素是中国企业在传统体制和机制下运营中不易遇到的。为了更有效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大循环,中国企业界和决策层应当在这方面多做筹划,以便控制风险,增进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准。第五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国际话语权博弈》本章从话语逻辑分析入手,对于由中苏石油合作关系发展所引致的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间国际话语权博弈问题做学理性探讨。如何理解达尔富尔问题、种族问题、中苏石油合作问题、北京奥运会问题在经由西方话语体制操作之后而相互发生复杂关联,又如何进一步左右国际政治走向等,均属于探讨范围。中苏石油合作的经历警示:为了有效应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更加瞬息万变的复杂国际环境挑战,切实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中国、苏丹等国在自身国际话语权的建设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第六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中国外交政策理念的双重整合》本章通过探究中苏石油合作关系经历的风风雨雨,从两条线索上归纳出中国外交政策理念正在发生的实际变化,其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初创时期。这些变化日益显示出双重整合的特征,非常合乎逻辑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和与发达国家关系分别被纳入整合的内涵,中国海外石油合作战略走向成熟的步伐,同时也是中国外交通过政策理念的双重整合而真正“走出去”,实现“大外交”的过程。结论部分对全文内容及观点做了合宜的归纳疏理。
张鹏飞[5](2011)在《沙特阿拉伯石油政策研究(1933-2005)》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沙特官方2001年数据统计,石油王国沙特阿拉伯拥有世界石油储量的25%,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3%,石油市场份额的20%。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政策即石油生产水平、价格、市场份额政策,以及为保持其石油生产能力不断投资发展石油工业的决策,不仅关系到本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而且对欧佩克等国际石油组织的石油政策产生影响,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回顾1933-2005年间沙特石油开发历史,以1980年沙特逐步收回石油权益为分界线,分为两大时期:沙特石油工业国有化时期、沙特主导欧佩克时期;并将沙特不断调整的石油政策,归纳于国内石油工业和国际石油组织两大方面,以此作为叙述主线贯穿于沙特石油开发历史的两大时期。通过梳理沙特石油政策的演变过程,得出沙特石油政策总体呈现“温和”特征,并重点讨论影响沙特石油政策保持“温和”特征的国内、外因素。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本部分介绍沙特阿拉伯王国建国历史,以及概述沙特王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石油资源特点。第三部分,沙特石油工业国有化时期的石油政策。主要阐述了沙特石油工业诞生,以及沙特成立欧佩克等国际石油组织,借助石油出口国集体力量,逐渐实现石油工业的国有化。第四部分,沙特主导欧佩克时期的石油政策。主要阐述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沙特通过发展石油工业和组建多重国际石油组织,确保自身在石油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并协调与其它石油出口国和消费国关系,维护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平衡。第五部分,影响沙特石油政策的因素。该部分从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地缘政治等角度,说明沙特必须依赖石油收入维持国家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同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紧密关系,这些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促使沙特保持整体“温和”的石油政策。第六部分,结束语。该部分通过梳理沙特石油开发历史,总结出沙特政府通过石油组织促进石油工业国有化,通过石油工业发展保持石油组织领导权的石油政策特点。本论文认为,沙特是以政府温和与均衡执政方针为指导、以供需平衡为准则、形成了石油组织和石油工业紧密结合的石油政策模式。
王利中[6](201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工业变迁的历史是新疆工业化建设的真实写照,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建设边疆的奋斗历程。通过研究这段历史,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疆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所存在的不足,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为更好地建设新疆提供帮助。新疆工业发展的资源基础雄厚,但历史起点低。1949年以前,新疆工业发展水平低下,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机器工业发展缓慢。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带领新疆各族群众,在新疆创建了一大批现代工矿企业,并形成了新疆现代工业体系。新疆传统手工业也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新疆轻工业的组成部分。1978年后,改革成为了新疆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线。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的发展,使新疆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不仅有了巨大的发展,新疆地区的工业布局也发生了从南至北的转变,形成了以首府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工业分布。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新疆工业逐渐成为了新疆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而且,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新疆地区的产业结构,推动了新疆地区工业化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征。新疆的现代工业是由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创办,在中央政府以及内地省市的支援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新疆工业逐渐形成了中央企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企业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三大主体。这些都是不同于其他地区之处。虽然新疆工业发展成果斐然,但仍存在技术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新疆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反思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的变迁,可以认识到,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在新疆工业变迁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新疆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是政府行为的结果。由于新疆工业基础薄弱,只能以政府为主来选择工业发展模式,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主导产业投资、规划工业项目,来推动新疆工业的发展。但是,市场的作用并没有被排斥,在满足新疆本地居民的消费需求,以及国际市场需求上,市场依旧对新疆工业发挥着作用。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在新疆工业发展中的关系,将是未来新疆工业发展所要面临的问题。
贺成[7](2010)在《蒋经国时期台湾地区经济政策研究》文中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掀起了一股工业化浪潮,经济迅速崛起,其发展堪称“奇迹”。我国台湾地区便是其中发展的典范之一,而“蒋经国时期”的台湾经济发展则更具有典型性。台湾当局在这一时期制订了诸多经济发展政策,使台湾顺利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使岛内经济成功转型。总结研究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政策的得失,不仅有助于解读台湾经济转型的原因,而且对我国大陆经济发展发展具有借鉴作用。论文总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回顾了清前期和清朝历代统治者对台湾的管辖和开发。“日据时期”日本殖民者对台湾掠夺的同时客观上推动了台湾的现代化进程。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台湾经济经历了稳定、起步、发展三个阶段,以及在这一时期台湾当局对经济政策的选择;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19721980年蒋经国当局为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而出台的政策,包括“十大建设”、“十二项经济建设”和“六年经建计划”。1981——1989年台湾当局出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设立新竹科技工业园区,实施“三化”改造为主的一系列经济转型政策。并且论文对蒋经国“主政”时期制订的一系列政策的演变轨迹进行梳理,在次基础上进行剖析;第三部分则是对这一时期经济政策的总结和评价,对台湾在发展过程中的可行性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对我国大陆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邓向辉[8](2010)在《非洲能源国际竞争与中非能源合作》文中提出能源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源,随着全球对能源渴求的不断加剧,能源不但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与竞争的重要内容,而且成为大国之间政治博弈的着力点,是引发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世界各能源中心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大国争夺的焦点,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多种手段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然的战略选择。而油气资源储量和产量丰富的非洲对能源消费国来说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近年来世界各大国纷纷抢滩非洲,围绕非洲油气资源的争夺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这场争夺战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占据了优势地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在奋起直追。非洲是世界八大产油区之一,然而大自然在赐予他们财富的同时并没有赐予他们和平与安宁。由于能源的巨大吸引力,该地区成为各利益集团和跨国公司竞相争夺和角逐的热点。因此,在研究该地区能源问题的时候,不能仅仅关注其丰富的能源储备,还要看到其背后各股国际政治势力的较量,看到能源与地缘政治格局的互动。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战略力量,但是他们的能源状况和能源利益各不相同。这些国家从本国实际和国家利益出发,纷纷制定了不同的非洲能源战略,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种手段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众多非洲产油国由此被推向了世界政治经济舞台,围绕该地区油气资源的争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由此将直接影响到国际能源格局的调整和能源生产国及消费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和国际关系,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关注的重大课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国家,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有效解决能源问题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主动参与到国际能源的竞争与合作中去。中非传统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在政治关系稳定、经贸关系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加强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势在必行。在实施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中国已经将非洲作为一个重要来源区纳入战略考虑甚至将之视为中国石油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柱。非洲油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这对中非双方来说都是难得的机遇,一方面可以帮助非洲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同时也可以缓解中国国内的能源短缺问题。随着中非交往的日益密切,合作内容也由过去单一的石油贸易扩展到石油勘探和开发领域,中非能源合作呈现良好势头。与此同时,中非能源合作也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中国在与非洲国家开展能源合作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相对于西方国家的比较优势,积极致力于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以实现与非洲国家平等互利互惠的“双赢”目标。随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中非之间必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开展合作,中非之间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也会走的更稳、更远。本文从梳理国际能源格局的演变入手,在分析非洲能源状况及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当今世界主要大国的非洲能源战略,主要研究了当今世界上比较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大国和大国联盟,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印度的非洲能源战略。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消费国,为了确保本国能源安全,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将非洲作为其重要的能源来源地之一。本文在研究中国当前的能源安全形势和能源战略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中非能源合作的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非洲社会经济发展与中非传统友好关系对中非能源合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加强新世纪的中非能源合作。虽然非洲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不能代替中东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不能从根本上打破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格局,但是随着非洲石油储量的不断增长,将影响到国际石油航线的走向。这不仅对21世纪非洲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而且也会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世界石油市场的分布格局。
熊韶辉[9](2007)在《论中国实现石油安全的贸易战略和策略》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开始迅猛增长,但是国内能源储备严重不足,能源产量无法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外依赖性迅速增加,尤其是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2006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7%,比2005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中国石油消耗量的80%需要依靠进口。石油消费和石油进口的不断增加,不但给国内石油生产造成压力,更加剧了中国与一些其他国家对国际石油资源的竞争,石油供应的不安全问题凸现。尽管中国石油供应尚未出现大规模供应中断的情况,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潜在的或现实性的不利因素,威胁着国家的石油安全。石油安全是指,石油进口国应始终处于一种能够以合适的价格和数量连续不断的获得外部石油资源,以满足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状态。该定义是从进出口的角度出发,强调以获取外部石油资源为主要目的,并同时涉及到“石油的价格和数量是否合适”与“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否得以满足”的问题。因而,一国的石油供应对外依赖度越高,其石油安全问题就越为突出,同时世界市场油价、石油的供求形势、全球政治环境、科技的发展等都会影响到一国的石油安全。本文要讨论的是从能源的供给和消费来看,能源安全本身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其二是能源使用的安全性。本文主要讨论第一个方面的能源安全。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是指国家维持生存与发展正常需求的能源供应保障的稳定程度,其范围涉及了社会生产与居民生活的能源消费需求和国防军事活动的可靠燃料供应。能源安全问题,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部分,高速发展的经济、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要靠安全、充足的能源保证来支撑。一个经济体的能源命脉如果受他人控制和制约,必然对其经济安全构成致命的威胁。作为全球经济的基础,能源这种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成为被争相抢夺的对象。而作为产业链顶端的能源,其价格的剧烈变化,会在整个社会产生一系列效应:牵动着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推动通货膨胀,引发经济和金融效应,并且触动地缘政治、世界经济和金融的运行机制,乃至造成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的变化。石油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社会最有战略意义的能源与基础原材料,交通、发电、各种石油产品高度的依赖石油,甚至一些国家以石油化工作为支柱性产业。但是由于石油资源比较集中地为少数地区所拥有,分布不均衡,控制争取石油资源造成了国际政治上的紧张气氛,也成为冲突和摩擦的焦点。几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带来了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冲击。因此世界范围内,石油安全是能源安全的核心和集中表现,是关系经济、国防、军事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所以本文以能源安全为切入点,着重研究实现中国石油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通过一般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阅读分析国际机构、政府能源主管机构以及石油公司等关于能源的研究报告,利用理论分析、计量模型、逻辑论证、实际调查等方法以能源贸易,尤其是石油贸易为研究重点,采用大量实际数据,历史性分析与预测分析相结合,借鉴“STIRPAT模型”、CLA方法与数据、能源需求预测系统(CERCMA)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国实际以及作者多年来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经验,对中国石油资源现状与石油安全面临的若干挑战、中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世界石油供求及贸易格局、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能源战略进行分析与研究;对中国能源安全与贸易策略进行评估,对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的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最后给出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的政策建议。通过对中国能源安全现状与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的现状是高经济增长的背景下,石油安全问题愈加突出,原油进口规模不断扩大、石油对外依存度增长较快,原油消耗强度大,且国内原油生产增长无法赶超消费速度,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不足,中国石油外交面临的复杂状况,石油获取来源的不稳定性,全球石油价格具有上升压力。中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存在的问题是能源来源安全问题,能源运输问题,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中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能源最终消费结构中高耗能产业居多,中国能源需求量增长较快,能源技术相对落后影响了能源供给能力的提高,而且存在着众多能源安全隐患。通过对世界能源特别是石油供求及贸易格局的分析,发现世界能源特别是石油供需存在很大缺口,尤其是石油供需形势更是严峻,全球石油需求重心已经转移,美国能源情报署在《2003年能源展望报告》中预测,2001年至2025年世界石油需求平均年增长率为1.6%。工业化国家石油需求年平均增长率为1.3%,世界石油需求增长较快的是发展中国家,增长率为3.0%,其中中国达到3.9%,仅次于印度(4.8%)。北美、亚太和西欧的石油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80%左右,而其剩余石油探明储量进展世界总量的11.1%,后备储量的严重不足将导致以上三个地区的石油产量下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未来的30年内,这些地区消费的石油中进口的比例将越来越高,对石油的进口依赖性越来越强。IEA预测:从2006年起到2030年,预计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长略大于1/2,年平均增长率为1.6%。从现在起到2015年,这一时期的需求增长大于1/4。在预测期内,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长在70%以上,仅中国一个国家就占30%。这些国家的经济和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OECD的21个成员国,从而改变了未来全球能源需求的重心。本文考虑到世界能源供给的总体形势,结合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认为“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乐观估计应该保持在10-11%的高速增长,以这样的增长速度对能源的需求将会大大超过《能源“十一五”规划》中的预测。未来中国对能源进口特别是石油进口的依赖会大大增加,在世界能源尤其是石油的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会大大提高,与其他石油消费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会增加,尤其是在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中国石油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本文重点研究了石油消费大国,在自身资源贫乏的条件下是如何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比如日本、韩国等国家。通过对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能源战略的分析发现,这些国家都有比较完善的能源战略,大力发展节能技术,修改节能基准,努力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发展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以及植物性燃料等新能源;通过收购海外石油公司和参与海外石油开发等手段,培育自己的核心石油开发企业,增加本国在海外开采石油的比例,从而避免国家之间政治外交关系的变化影响石油进口的稳定,减小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研究开发新一代原子能发电设施,确保原子能发电所需的铀资源,完善投资和建设环境;大力推进新能源、原子能发电等能源项目的国际合作;还有些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有利于研发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制度,支持企业开发利用新技术。而且这些国家都有比较完善战略石油储备体制。本文还对中国能源安全与贸易策略进行了评估,并通过对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理论进行分析与研究,给出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的政策建议: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政策体系及策略;“以煤养油”调整煤炭贸易政策;建立科学规范的石油贸易政策体系;建立合理的国内石油分销与价格体系;建立与完善中国石油期货市场;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与石油期货市场的联动机制;建立完善的学校能源教育体系为能源安全提供基础与后盾。其中最后一条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各项能源政策的推动与落实,必须要以学校教育作为基础与后盾,以能源的核心内涵、通过教育的途径,使公众在学校求学期间就建立起正确的能源价值观,方能为后续的能源使用、政策推广、以及能源科技研究奠定基础。中国必须加强能源教育,以符合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有效应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高能源价格的冲击等。通过学校的能源教育,培养学校师生也就是未来的公众良好的能源意识,从态度和价值层面认同能源政策,从而达到两个层面的实践习惯:生活上节约能源,有效使用能源;积极地致力于开发新型能源。
孔金平[10](2006)在《东北振兴与政府转型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自孔子以来有作为的学问家们,历来强调学以志道、学以致用。我们今天搞行政管理研究,也有一个“志道”与“致用”的问题。其“道”,应在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规律;其“用”,则是为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服务,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活力服务,为建设能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民政府服务。这一“道”一“用”就是我们行政管理研究的主攻方向。行政管理学者要为政府当好智囊,发挥好咨询参谋作用。因此,我们既要想政府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在事关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久攻不下的难点问题、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上深入开展研究;也要正确预测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的趋势,注意并超前研究那些尚不被人们重视而又可能引发多种事变的冷点问题,想政府之所未想,急政府之所未急。东北振兴就是这样一个事关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久攻不下的难点问题、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其中也有许多尚不被人们重视而又可能引发多种事变的冷点问题,具有突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振兴东北是转型期中国的重大课题。(二)振兴东北是一项涉及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系统性变革,其中最关键的是改革政府。关于政府改革问题的研究有多种视角。“行政生态学”就是一个特别有用的分析框架。行政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行政管理与其周围环境的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各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等因素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以及公共行政对该国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影响。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必须遵循行政生态规律。行政管理与社会环境具有内在的联系,行政管理受到环境的巨大影响,又负有改造环境的重大使命。“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行政生态学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其含义主要来自生态学(Ecology)。在公共行政学领域,生态学的思想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John M.Gaus)提出,并经里格斯(Fred W.Riggs)的大力提倡而流行于世。里格斯的研究在行政学理论领域发生重大影响,使行政生态学成为一门新的、系统的学科,并且标志着只在行政系统内部研究行政管理的时代的结束。行政生态研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解释力。行政生态学在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上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普遍发展的观点,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基本原理,是我们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可以借鉴和吸收的行政理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和理论研究中都要注意研究行政管理与其外部环境、经济基础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寻求行政管理规律,增强行政行为的有效性。行政生态学的学科基础是社会系统理论,行政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结构-功能主义。行政生态学从整个社会系统的高度来研究公共行政,将公共行政视为社会系统结构的一部分。认为只有将行政置于社会环境(Context)之中,联系到社会的其他部分,我们才能弄清行政的真正面貌,才能弄清行政面貌发生的内在原因。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如何,取决于行政与其他社会子系统(文化、社会、经济等)各自的状况及其结合状况;反之,整个社会及其他子系统的特征又限定公共行政的状况。换言之,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这就是行政生态学研究的出发点。而根据社会的性质和状态来理解公共行政,根据社会的要求来调整、改革公共行政,是行政生态学的基本研究途径。行政生态学的研究宗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探讨行政系统应(是)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变革和发展,这个方面的研究被称作为“行政发展”研究。另一个方面的研究是探求行政系统应(是)如何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能力结构,积极促进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这个方面的研究也被称作为“发展行政”研究。行政生态研究是公共行政学者将生态学(更进一步讲,是系统思想)运用到公共行政研究的一个杰出范例。相对于主流行政学,行政生态研究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1)扩展了公共行政研究的视野,使行政学家从行政系统(尤其是官僚组织)内部抬起头来,开始注视官僚组织以外的世界,开始了解行政系统与复杂世界的关系。(2)提供了成熟的研究方法。行政生态学运用的结构-功能研究法,为社会学家帕森斯所倡导。该研究法虽然由于其保守主义、决定主义等遭到批评,但是,对于研究那些身处相对稳定环境中的公共行政来说,仍具有相当大的作用。(3)提出了有洞察力的见解。行政生态研究基于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得力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预见性和解释力的观点。尤其是里格斯关于发展中国家行政的研究,为我们解释了一些看起来是相当矛盾的现象为何能非常自然地出现在一起;它也为我们预测了发展中国家行政将来的发展趋势。当代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急剧的社会转型,在行政环境发生重大变迁的条件下,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也在二者的互动中进行着调整。就政府一方来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原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体系、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等应当及时予以变革和调整;否则,就难以在转型社会以及转型后的社会中实施有效的管理。(三)目前东北振兴战略已经全面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加紧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改造,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东北地区的行政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行政环境的变迁必然要影响到政府的行政发展,东北振兴是东北地方政府转型的制导性环境。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受到环境的巨大影响。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行政的生态要素是多种多样的,里格斯将经济要素列为影响一国行政的第一位要素,认为一个国家的行政模式基本上是由该国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因此,要进行东北地方政府的转型,必须首先要认识东北的行政环境,特别是要了解东北的经济发展历程、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经济振兴的目标定位以及振兴的基础条件和战略思路,了解经济振兴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企业、市场和社会对政府的要求与期望,这样才能找准政府改革的方向。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建国后,国家在东北等地区集中投资建设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以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为主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市场化程度低,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沉重,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衰退,接续产业亟待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基础、明显的科教优势、众多的技术人才和较为完备的基础条件,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潜力大的特点,是极富后发优势的地区。目前,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有利于实现十六大提出的翻两番目标;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防安全。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改革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结构调整的措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在调整改造中探索了经验,打下了工作基础。经过一段时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要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使之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东北三省制定了有关专项规划和振兴总体规划,并已得到正式批复。从这些规划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东北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感知东北振兴对政府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增强自觉服务振兴目标的使命感和加紧进行政府转型、提升政府能力的紧迫感。综合来看,三省的振兴规划既全面又细致,涉及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仅就经济振兴的目标定位而言,主要有以下四大目标:一是把东北建成中国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二是把东北建成中国绿色农业及绿色食品基地,三是把东北建成中国石化生产和石油储备基地,四是把东北建成国家粮食安全基地。(四)振兴东北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又不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活动,而是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体制的全面调整和转型;既需要依靠市场手段,以市场为基础,又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手段,放任市场自然调节,而必须正确发挥各级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这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的启动阶段和前期是至关重要的。政府行为集中表现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及时出台符合振兴需要的各项政策,为东北振兴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是促进东北振兴的各种因素中最为基础性的因素,是实现东北振兴各项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持保障手段。对于东北的政府改革,中央提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实行政企分开,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真正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着力点转到主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法律环境上来。”这为东北地区的政府转型指明了方向,即由传统的全能政府、管制行政转向有限政府、服务行政,一言以蔽之,就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调整好行政关系,提升行政能力,这是实现东北地方政府转型的必由之路。在东北振兴的进程中,政府要当好四大员,即“引航员”、“保安员”、“裁判员”、“服务员”;要运用互补性错位机制处理好政府与企业、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实现合作互补、共同治理;在具备社会资源汲取能力、社会控制能力、社会平衡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整合能力之外,需要不断强化社会适应能力和制约腐败的能力。政府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政府能够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自身、创造和制定有助于社会发展的新制度和新政策的能力。东北经济转型需要的政策体系内容,包括社会保障、促进就业、项目投资、人才支持、环境保障五个方面。这些政策对于东北的经济振兴社会转型是必需的,甚至是一些必要的条件。东北各级政府应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具体情况,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创新政策内容,创造性地运用好政策工具,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和支持保障作用,营造能够促进东北振兴的良好政策环境。政府制约腐败的能力主要是指政府依据法律和法规,适应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公众意愿的改变,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和约束的能力。近年来东北腐败大案要案频发,如何有效地遏制腐败,净化经济环境,恢复公众信任与信心已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五)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城市经济发展滞缓,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失业人口大幅增加,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其发展的持续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三危现象”(经济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四矿问题”(矿山、矿业、矿城、矿工)受到了政府和学界的普遍关注。这些城市的人口数量、土地面积和经济总量均占东北三省的很大比重。资源型城市的困境是东北问题的缩影,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复兴是东北振兴的突破口。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困境又以煤矿城市为甚。辽宁省阜新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也是因资源枯竭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反映最突出、最严重的一个城市,在东北和全国的资源型城市中有很强的代表性,2001年12月被确定为全国惟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为东北和全国同类型城市探索经济转型复兴之路。阜新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同时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导向作用,为转型振兴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阜新市的经济转型是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进行的,作出的规划目标很宏伟、措施也很具体,运行几年来取得了初步成果。阜新市是在资源枯竭条件下被迫进行经济转型的城市,它在转型方向上把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产业化农业放在突出位置的做法不一定具有典型意义进行推广,它对其他资源型城市最大的借鉴意义就是一定要未雨绸缪。
二、20世纪世界石油石化工业大事记(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世界石油石化工业大事记(上)(论文提纲范文)
(2)河南三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河南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 |
一、三线建设决策的实施 |
二、河南良好的区域条件 |
三、河南具有初步的交通条件和工业基础 |
四、河南丰富的矿物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
第三章 河南三线建设的曲折过程 |
一、河南三线建设领导机构的成立 |
二、河南三线建设的四个阶段 |
(一)1964—1966 是河南三线建设的开始阶段 |
(二)1967—1968 是河南三线建设的停滞阶段 |
(三)1969—1972 是河南三线建设的高潮阶段 |
(四)1973—1980 是河南三线建设收尾续建阶段 |
第四章 河南三线建设的主要项目 |
一、重点项目的实施 |
(一)焦枝、太焦铁路 |
(二)南阳、中原油田 |
(三)舞阳钢铁厂 |
二、基础工业项目的建设 |
(一)国防军工项目 |
(二)煤碳工业项目 |
(三)交通建设项目 |
(四)电力工业项目 |
(五)“五小工业” |
第五章 河南三线建设的基本成就 |
一、促进河南交通事业的发展 |
二、大力会战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产品产量 |
三、优化河南经济布局,促进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 |
四、三线建设使河南成为重要军工和科研基地 |
五、河南三线建设的独特性 |
第六章 河南三线建设的教训与现实启示 |
一、河南三线建设的教训 |
(一)战线拉的过长,违反基建程序 |
(二)投资忽高忽低且投资比例失调 |
(三)选址缺乏科学性,忽视职工生活设施建设 |
二、河南三线建设的现实启示 |
(一)大力提倡三线建设时期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精神 |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三)建立以创新机制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4)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 不平凡的苏丹国家成长历程 |
(二) 不平静的中国-苏丹石油合作关系 |
二、研究意义 |
(一) 现实意义 |
(二) 学术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特色和创新 |
(一) 选题方面 |
(二) 资料方面 |
(三) 内容方面 |
第一章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发生的历史机缘 |
第一节 概述 |
一、中国与苏丹的传统关系基础 |
二、中国与苏丹的油气需求前提 |
三、中国与苏丹的基本状况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中国本土油气资源开发 |
一、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 |
二、共和国时期 |
第三节 苏丹早期油气资源开发 |
一、苏丹的地缘环境及社会人口结构 |
二、苏丹经济发展问题的提出 |
三、苏丹早期油气开发的坎坷之路 |
第二章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政策与实践 |
第一节 中国:新的石油净进口国 |
一、中国对外石油合作起步 |
二、中国石油工业"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
第二节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启动 |
一、苏丹:新的石油输出国 |
二、中国-苏丹石油合作项目构成 |
三、有关统计数据换算方法的说明 |
四、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标志性评估 |
五、中国-苏丹石油合作模式剖析 |
第三章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伴生政治效应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经济外交"与"能源外交" |
二、"石油安全战略" |
三、中国"海外石油合作战略" |
第二节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安全战略评估 |
一、石油供应安全评估 |
二、石油价格安全评估 |
三、石油运输安全评估 |
四、石油综合效应评估 |
第三节 中国海外石油合作战略成熟期预判 |
一、"中国海外石油合作战略成熟"之蕴涵探询 |
二、中国海外石油合作战略成熟之关键策略及案例分析 |
三、理论解析 |
第四章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非市场因素管理 |
第一节 中国油企海外机制转换命题 |
一、宏观政策层面 |
二、微观管理层面 |
第二节 中国油企海外经营环境命题 |
一、政治环境方面 |
二、经济环境方面 |
三、交往环境方面 |
第三节 中国油企海外社会责任(CSR)命题 |
一、注重长远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整体平衡 |
二、积极参与地方治理 |
第四节 中国企业海外战略管理综合提示 |
一、关于交往平台选择 |
二、关于自我身份定位 |
三、关于现实认知取向 |
第五章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国际话语权博弈 |
第一节 立论基本前提 |
一、现实背景 |
二、历史分析 |
三、理论诉求 |
第二节 话语逻辑辩点分析 |
一、"中国责任论"与"尊重主权论"之辩 |
二、"中国殖民论"与"共同发展论"之辩 |
三、"中国威胁论"与"构建和谐论"之辩 |
第三节 针对中西话语权问题的深层解读 |
一、以西方发达国家话语模式做相关解读 |
二、以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话语模式做相关解读 |
三、以话语权原理做综合解读 |
四、话语权建设的对策解读 |
第六章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中国外交理念的双重整合 |
第一节 整合思路概述 |
第二节 整合结构分析 |
一、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参与友好国家地方治理之理念整合 |
二、关于"韬光养晦"策略与相对进取性策略之理念整合 |
第三节 整合要义归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大事记 |
附录二 苏丹《1999年投资鼓励法》(摘要) |
附录三 《中国石油在苏丹》国别报告发布会实录(节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沙特阿拉伯石油政策研究(1933-200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沙特阿拉伯历史简介 |
第二章 沙特石油工业国有化时期的石油政策(20世纪30年代-1980年) |
第一节、沙特出让石油权益(20世纪30年代-二战前) |
一、石油工业的出现 |
二、石油工业出现的影响 |
第二节、开始收回石油权益(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 |
一、从利润分成到参股合营 |
二、筹建石油输出国组织 |
第三节、完全收回石油权益(20世纪60年代-1980年) |
一、组建国有控股企业与阿拉伯合作企业 |
二、石油减产禁运与提价 |
第三章 沙特主导欧佩克时期的石油政策(1980年-2005年) |
第一节、沙特石油政策的转型(20世纪70年代中期-1980年) |
一、沙特调控国际油价失利 |
二、欧佩克制定长期石油战略 |
第二节、沙特石油政策的应用(1981年-1990年) |
一、沙特主导国际石油价格战 |
二、促进产业升级与海外并购 |
第三节、沙特石油政策的发展(1991年-2005年) |
一、扩大国际合作 |
二、扩大海外并购与对外开放 |
第四章 影响沙特石油政策的因素 |
第一节、国内因素 |
第二节、国外因素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6)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二、关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的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四、理论与史料依据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新疆工业的资源基础和历史起点 |
一、新疆工业开发的经济地理条件 |
二、新疆工业开发的资源优势 |
三、近代新疆工业的发轫 |
第二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新疆工业 |
一、新疆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与手工业的变化(1950—1957年) |
二、新疆工业的曲折发展(1958—1977年) |
第三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新疆工业(1978年至今) |
一、新疆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 |
二、新疆工业经济的发展 |
三、新疆非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 |
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恢复以及兵团工业的发展 |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的工业布局与结构 |
一、新疆工业布局的演变 |
二、新疆工业结构的转化 |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特征 |
一、现代工业发轫于驻疆人民解放军的大生产运动 |
二、政府主导的、嵌入式工业开发方式 |
三、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重工业结构 |
四、"内向型"部门占多数的工业部门结构 |
五、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的工业布局 |
六、"三分天下"的工业格局 |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成效 |
一、新疆工业经济规模的增长 |
二、新疆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
三、新疆的工业化水平 |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
一、新疆工业基础薄弱 |
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新疆工业 |
三、新疆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
四、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制约 |
五、新疆民营经济力量薄弱 |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反思与借鉴 |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模式的演化 |
二、现代工业的崛起和传统手工业的嬗变 |
三、政府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
四、市场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蒋经国时期台湾地区经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
选题缘由 二 |
研究现状 三 |
本文的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 |
主要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第一章 |
蒋经国执政前台湾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 |
经济稳定阶段(1945——1952年) 二 |
经济起步阶段(1953——1965年) 三 |
经济发展阶段(1965——1971年) 第二章 |
蒋经国时期经济政策发展演变 — |
1972——1980年的主要经济政策 二 |
1981——1989年的主要经济政策 三 |
政策演变的轨迹及其影响 第三章 |
蒋经国时期经济政策评析 一 |
可行性经验 二 |
存在的问题 三 |
对大陆经济政策的借鉴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
(8)非洲能源国际竞争与中非能源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主题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新世纪国际能源格局中的非洲 |
第一节 石油资源在国际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
一、当今世界石油资源发展状况 |
二、石油供需的基本态势及结构性矛盾 |
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难撼石油在国际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
第二节 二战后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 |
一、二战后世界能源中心的转移与国际能源格局的演变 |
二、中东局势对国际能源格局的影响 |
第三节 新世纪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和特点 |
一、新世纪国际能源格局的调整 |
二、新世纪国际能源格局的特点 |
三、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对我国的影响 |
第四节 非洲能源在新世纪国际能源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非洲的能源资源状况 |
二、非洲主要能源生产大国的能源发展现状 |
三、非洲能源独特的战略地位 |
第二章 世界主要大国的非洲能源战略 |
第一节 美国的非洲能源战略 |
一、美国能源形势及前景 |
二、美国能源战略的演变 |
三、美国的新目标:非洲能源 |
第二节 欧盟成员国的非洲能源战略 |
一、欧盟成员国的能源形势 |
二、欧盟成员国共同能源战略 |
三、欧盟成员国的非洲能源战略 |
第三节 日本的非洲能源战略 |
一、日本的能源困境 |
二、日本能源“走出去”战略及问题 |
三、日本“走入非洲”的能源战略 |
第四节 俄罗斯的非洲能源战略 |
一、俄罗斯能源产业结构和实力 |
二、俄罗斯全球能源战略布局 |
三、俄罗斯的非洲能源战略 |
第五节 印度的非洲能源战略 |
一、印度能源形势及发展态势 |
二、印度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 |
三、印度的非洲能源战略 |
第三章 新世纪的中非能源合作 |
第一节 中国能源安全形势与能源安全战略 |
一、目前中国国内能源安全形势 |
二、中国能源安全战略 |
第二节 中非能源合作现状 |
一、中非能源合作现状 |
二、中非能源合作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三节 中非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
一、中非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 |
二、中非能源合作面临的问题 |
第四节 中国与其他大国在非洲的能源竞争与合作 |
一、非洲本土国家能源开发和能源合作状况 |
二、大国在非洲的能源博弈 |
三、中国与美国在非洲的能源竞争与合作 |
第五节 非洲社会经济发展与中非能源合作 |
一、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
二、非洲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困难 |
三、非洲社会经济发展对中非能源合作的影响 |
第六节 中非传统友好关系与能源合作 |
一、中非友好关系源远流长 |
二、中非友好关系对能源合作的促进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论中国实现石油安全的贸易战略和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石油安全、能源安全与经济安全关系 |
(二) 中国面临的重大能源安全、石油安全挑战 |
(三) 能源贸易在实现国家能源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际机构对能源及能源安全的研究 |
(二) 主管能源的政府机构对能源问题的研究 |
(三) 国际大石油公司以及国内外学者对能源问题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 |
四、研究方法 |
(一) 历史与逻辑、现实的统一 |
(二) 归纳、与综合、分析相统一 |
(三)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四) 抽象与具体相结合 |
第二章 中国石油资源现状与石油安全面临的若干挑战 |
一、中国石油供求现状 |
(一) 中国石油分布及构成 |
1. 中国陆地石油分布及构成 |
2. 中国海洋石油分布及构成 |
(二) 中国石油生产情况 |
1. 中国石油产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
2. 中国石油产量在能源生产总量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
3. 能源生产系数波动较大 |
(三) 中国石油消费情况 |
1. 中国石油消费量 |
2. 中国石油消费结构 |
(四) 中国石油基础设施及研发投资 |
1. 基础设施投资 |
2. 中国石油研发投资 |
(五) 中国石油贸易 |
1. 中国石油贸易量 |
2. 中国石油贸易产品结构 |
3. 石油贸易地区分布 |
二、中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 中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的现状 |
1. 高经济增长背景下,石油安全问题愈加突出 |
2. 原油进口规模不断扩大、石油对外依存度增长较快 |
3. 原油消耗强度大且生产增长无法赶超消费速度 |
4. 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不足 |
5. 中国石油外交面临的复杂状况 |
6. 石油获取来源的不稳定性 |
7. 全球石油价格具有上升压力 |
(二) 中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存在的问题 |
1. 能源来源安全问题 |
2. 能源运输问题 |
3. 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 |
4. 中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5. 中国能源最终消费结构中高耗能产业居多 |
6. 中国能源需求量增长较快 |
7. 能源技术相对落后影响了能源供给能力的提高 |
(三) 形成石油安全、能源安全隐患的因素 |
第三章 世界石油供求及贸易格局分析 |
一、世界石油地理分布及储量概况 |
(一) 世界石油储量 |
(二) 世界常规石油储量预测 |
二、世界石油生产状况 |
(一) 世界石油生产现状 |
(二) 世界石油生产预测 |
1. OPEC 产油国的常规石油产量预测 |
2. 非 OPEC 国家的常规石油产量预测 |
3. 非常规石油产量预测 |
三、世界石油消费状况 |
(一) 世界石油消费现状 |
1. 世界能源消费状况 |
2. 世界石油消费现状 |
3. 世界石油消费预测 |
(二) 世界石油消费格局 |
1. 发达国家能源效率提高需求增长减缓 |
2.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石油需求增长强劲 |
3. 亚太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石油消费量剧增 |
四、世界石油需求状况及缺口分析 |
(一) 全球石油需求重心转移 |
(二) 全球石油需求缺口预测 |
五、世界石油价格状况 |
(一) 影响石油价格的主要因素 |
(二) 高油价的影响 |
六、世界石油贸易与投资格局 |
(一) 世界石油贸易概况 |
1. 石油贸易增长 |
2. 石油的运输 |
3. 石油贸易伙伴 |
(二) 世界主要石油贸易国家/地区的投资 |
1. R&D 投资情况 |
2. 石油工业吸收投资的预测 |
(三) 世界主要能源供给国的能源贸易与投资 |
1. OPEC |
2. 俄罗斯 |
3. 加拿大 |
4. 墨西哥 |
5. 综合特点 |
第四章 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能源战略分析 |
一、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能源战略分析 |
(一) 美国 |
1. 美国能源供给与需求走势现状与预测—油气、煤炭 |
2. 美国能源战略 |
3. 美国石油储备模式 |
(二) 日本 |
1. 日本能源战略 |
2. 日本石油储备 |
(三) 德国 |
1. 德国能源战略 |
2. 德国石油储备 |
(四) 法国 |
1. 法国能源政策与战略 |
2. 法国的石油储备 |
(五) 印度 |
1. 印度能源供给与需求走势 |
2. 印度能源安全战略——一体化战略 |
3. 印度石油部门的自由化 |
4. 印度国有石油公司的商业与投资战略 |
5. 印度石油储备 |
(六) 韩国 |
1. 韩国能源安全战略与政策 |
2. 韩国的石油储备 |
(七) 新加坡能源安全战略与政策 |
1. 新加坡能源供给与需求走势 |
2. 新加坡能源安全战略与政策 |
二、世界主要能源生产/消费国实现石油安全的贸易模式 |
(一) 战略导向型 |
(二) 经济导向型 |
(三) 地缘导向型 |
1. 争夺石油定价权 |
2. 实行进口来源多元化、分散风险 |
3. “石油民族主义”抬头 |
第五章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现状与相关的贸易策略评估 |
一、中国能源政策及能源安全战略发展的演进 |
(一) 战略的发展与基本内涵 |
(二) 中国能源政策及安全战略发展的演进 |
1. 1949-1960 年中国能源政策及安全战略 |
2. 1960-1978 年中国能源政策及安全战略 |
3. 1978-1993 年中国能源政策及安全战略 |
4. 1993 年以后中国能源政策及安全战略 |
二、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与有关贸易策略的综合评估 |
(一) 中国能源安全现状与贸易策略并没有有效的降低能源需求 |
1. 能源规划执行不力,高能耗产业大量投资导致能源过度消耗 |
2.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推进速度缓慢 |
3. 能源效率依然偏低 |
4. 万元 GDP 能耗依然过高 |
5. 学校能源教育滞后,节能意识淡薄导致能源浪费严重 |
(二)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现状与贸易策略并没有有效的增加能源供给.. |
1. 国内石油储量不足导致石油无法自给自足 |
2. 石油进口机制欠缺,导致石油供给多元化进展缓慢 |
3. 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体制极不完善、战略储备严重不足 |
第六章 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的理论探索 |
一、能源安全战略的统一性、包容性及其和谐 |
(一) 能源战略与外交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的统一性和包容性的和谐 |
(二) 能源战略中贸易战略的缺失 |
(三) 能源贸易战略布局 |
1. 铺设中俄“泰纳线”,保证石油贸易北方供给源 |
2. 修建中巴石油管道破解“马六甲困局” |
3. 建设中缅管开辟中国石油运输“印度洋线路” |
二、建立合理的能源贸易机制 |
(一) 能源贸易进口机制的改革 |
1. 应该制定能源进口战略 |
2. 能源进口战略的基本目标 |
3. 保障中国能源进口贸易中所应有的利益 |
4. 能源进口战略的基本内容 |
5. 制定能源进口需要考虑的几组关系 |
6. 中国能源进口战略的具体实施策略 |
7. 逐步建立稳固的石油储备体系,防止能源进口来源中断 |
8. 多方位掌握进口定价权,实现进口利益 |
(二) 能源贸易手段的综合辩证 |
1. 与能源大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维护能源安全 |
2. 贸易与投资手段结合内外兼修保障能源安全 |
(三) 能源贸易利益主体的真空 |
三、国营贸易是能源贸易方式最优策略 |
(一) WTO 对国营贸易的解释及其他 |
(二) 中国石油国营贸易的现状及问题 |
1. 中国石油国营贸易的现状 |
2. 中国石油国营贸易的问题 |
3. 应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国营贸易带来的问题 |
(三) 国营贸易的先进性 |
四、能源安全法是能源安全的法律保障 |
(一) 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法律建设 |
1. 对已有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
2. 对部分法例进行及时修订 |
3. 建立与能源配套的法律法规 |
(二) 能源贸易及其相关法律建设 |
1. 制定与完善能源出口相关的法律法规 |
2. 制定与完善能源进口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七章 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 |
一、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政策体系及策略 |
(一) 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从中国能源贸易“地形图”挖掘潜在贸易对象的可行性 |
1. 中国能源贸易“地形图” |
2. 中国能源需求增长点 |
(二) FTA 及双边能源贸易合作是未来能源安全的核心战略 |
1. 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建立 FTA 实现能源自由贸易 |
2. 中国在东亚区域框架内加强能源合作 |
3. 加快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的 FTA 实现能源领域的融合 |
4. 加强与其他能源大国及区域组织的能源合作与协调 |
(三) 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策略―投资与贸易一体化策略 |
1. 积极鼓励对外投资油气开发 |
2. 建立国家奖励油气勘探开发计划 |
3. 对内限制高用油行业的国内外投资 |
二、以煤养油调整煤炭贸易政策 |
(一) 煤炭出口本身是不可持续的 |
1. 中国煤炭供需缺口即将出现 |
2. 煤炭出口从经济、环保上来看不划算 |
(二) 以煤养油从经济、环境效益和技术上来看是可行的 |
1. 降低煤炭消耗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
2. 以煤养油应该是中短期能源技术战略与政策的重点 |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石油贸易政策体系 |
(一) 建立科学规范的石油出口政策 |
1. 科学规范对外援助性质的石油出口 |
2. 规范国内石油企业的出口行为 |
(二) 建立科学规范的石油进口政策 |
1. 优化石油进口的采购方式 |
2. 实行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分散进口风险 |
3. 综合利用市场和外交手段,规避进口风险 |
4. 建立石油进口风险预警机制 |
四、建立合理的国内石油分销与价格体系 |
(一) 中国现行的石油定价机制 |
(二) 中国现行石油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
1. 国内油价滞后国际油价,造成了市场资源配置扭曲 |
2. 以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为参照,不能真正反映国内石油市场供需关系 |
(三) 中国石油价格定价机制的完善 |
1. 增强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联动性,实现与国际油价的真正接轨 |
2. 逐渐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以法律与经济为手段实施宏观调控 |
3.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稳定石油价格 |
4. 建设石油期货市场,谋求国际石油定价权 |
五、建立与完善中国石油期货市场 |
(一) 中国曾尝试过石油期货交易,但被“暂停” |
1. 规避金融风险是暂停石油期货交易的宏观经济原因 |
2.规范市场秩序混乱是政府出台统一价格政策的直接原因 |
3. 抑制过度投机是暂停石油期货交易的微观原因 |
(二) 中国石油期货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 在中国现行的石油产业组织模式下,石油市场存在主体缺位现象 |
2. 现有期货法规体系和政府监管滞后于期货市场发展的需要 |
3. 中国现行油品“行政指导价格”和油品专营体制不合理 |
4. 中国石油交易量还不足够大,不足以支撑期货市场的运营 |
(三) 中国石油期货市场建设的战略选择 |
1. 完善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调整监管政策,形成完善的综合监管体系 |
2. 加快期货交易所的体制创新 |
3. 鼓励期货公司的改制活动 |
4. 培育市场主体 |
5. 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实现石油金融一体化 |
六、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与石油期货市场的联动机制 |
(一) 战略石油储备与石油期货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 |
1. 国家层面的石油战略储备没有平抑油价波动的功能 |
2. 微观层面的“石油平准储备”也不具有平抑油价波动功能 |
3. 石油期货市场具有规避油价波动风险的功能 |
(二) 战略石油储备与石油期货市场又有一定程度的互补关系 |
1. 战略石油储备规模与石油期货市场 |
2. 石油储备基地建设与石油期货市场 |
3. 石油储备管理与石油期货市场 |
(三) 建立二者联动机制确保中国石油安全 |
七、建立完善的学校能源教育体系为能源安全提供基础与后盾 |
(一) 学校能源教育的重要性 |
(二) 学校能源教育的目标 |
(三) 如何进行学校能源教育 |
参考文献 |
附件 |
(10)东北振兴与政府转型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振兴东北是转型期中国的重大课题 |
1.1 选题缘起 |
1.1.1 东北现象 |
1.1.2 新东北现象 |
1.1.3 “四矿”问题 |
1.1.4 东北振兴战略 |
1.2 选题意义 |
1.2.1 选题的实践意义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研究概况 |
1.3.2 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1 论题界定 |
1.4.2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
1.4.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分析框架: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互动理论 |
2.1 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的一般关系 |
2.1.1 行政生态学理论简介 |
2.1.2 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 |
2.2 转型社会的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 |
2.2.1 社会转型界说 |
2.2.2 社会转型的内容 |
2.3 当代中国的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 |
2.3.1 中国正在经历社会转型 |
2.3.2 社会转型要求行政发展 |
2.3.3 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行政发展的主要内容 |
第3章 东北振兴:政府转型的制导性环境 |
3.1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历程 |
3.1.1 东北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历史发展 |
3.1.2 改革开放前东北的发展与地位 |
3.1.3 改革开放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呈衰退态势 |
3.1.4 对21 世纪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判断 |
3.2 东北振兴的战略意义与基础条件 |
3.2.1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
3.2.2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基础条件 |
3.3 东北经济振兴的目标定位及战略思路 |
3.3.1 把东北建成中国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 |
3.3.2 把东北建成中国绿色农业及绿色食品基地 |
3.3.3 把东北建成国家粮食安全基地 |
3.3.4 把东北建成中国石化生产和石油储备基地 |
3.4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历程及初步成果 |
3.4.1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历程 |
3.4.2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初步成果 |
3.4.3 东北振兴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
第4章 政府转型:东北振兴的基础性因素 |
4.1 东北振兴呼唤政府转型 |
4.1.1 政府转型对东北振兴的重大影响 |
4.1.2 有效发挥政府在东北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
4.1.3 必须要把政府转型作为改革的中心和重点 |
4.2 东北振兴进程中政府转型的目标选择 |
4.2.1 政府转型的总体方向 |
4.2.2 政府转型的具体内涵和要求 |
4.3 东北地方政府转型的实现途径 |
4.3.1 切入点:政府角色定位 |
4.3.2 着力点:行政关系调整 |
4.3.3 落脚点:政府能力提升 |
4.4 东北振兴进程中的政策工具创新 |
4.4.1 政策手段的内涵、特征及其重要性 |
4.4.2 社会保障政策 |
4.4.3 就业促进政策 |
4.4.4 项目与投资政策 |
4.4.5 人才政策 |
4.4.6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 |
第5章 阜新个案:互动过程的实证研究 |
5.1 资源型城市转型概述 |
5.1.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及转型的必然性 |
5.1.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意义 |
5.1.3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选择 |
5.2 阜新的基本市情及其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
5.2.1 阜新的基本市情 |
5.2.2 阜新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
5.3 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历程 |
5.3.1 阜新经济转型的历程回顾 |
5.3.2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
5.4 阜新经济转型中的政府作为 |
5.4.1 转变观念,科学编制转型规划 |
5.4.2 转变行为方式,保障转型规划的实施 |
5.5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经验及初步成果 |
5.5.1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经验 |
5.5.2 阜新经济转型的初步成果 |
第6章 结语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20世纪世界石油石化工业大事记(上)(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初期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研究(1949-1959)[D]. 沈盈盈.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2]河南三线建设研究[D]. 韩小召. 湘潭大学, 2019(02)
- [3]上海小三线报刊资料选编(1976—1987)[J]. 徐有威. 冷战国际史研究, 2011(01)
- [4]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研究[D]. 韩晓东. 西北大学, 2011(09)
- [5]沙特阿拉伯石油政策研究(1933-2005)[D]. 张鹏飞.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6]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D]. 王利中. 西北大学, 2010(09)
- [7]蒋经国时期台湾地区经济政策研究[D]. 贺成. 西北大学, 2010(09)
- [8]非洲能源国际竞争与中非能源合作[D]. 邓向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9]论中国实现石油安全的贸易战略和策略[D]. 熊韶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03)
- [10]东北振兴与政府转型互动研究[D]. 孔金平. 中国人民大学, 2006(05)
标签:石油论文; 三线建设论文; 沙特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