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峰[1]2003年在《新城市主义理论与社区环境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其试图提供更加完善和完整的生活品质,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人居质量,重建社区和邻里关系,逐步摆脱过度依赖汽车的情况。新城市主义提倡创造和重建丰富多样、适于步行的、紧凑的、混合使用的社区,对建筑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完善的都市、城镇、乡村及邻里单元。其两大组成理论为传统邻里社区发展理论(简称TND)和公共交通主导型发展理论(简称TOD)。 新城市主义是西方对其汽车时代郊区化蔓延所造成弊病的反思,而在我国现阶段加速城市化进程特别是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我们的城市规划者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避免走弯路,这正是我们研究的意义所在。 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在我国现今的社区环境规划设计当中,应充分尊重传统的邻里结构和城市格局的延续,重视适宜的步行环境和公共空间的营造,注重生态原则和公共利益的优先,提倡社区功能和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创造优质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提供灵便的出行交通途径。
滕夙宏[2]2007年在《新城市主义与宜居性住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分为背景和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和应用研究叁个部分进行。背景和理论研究是基础,正是基于对新城市主义的深入认识和对中国住区的详细了解才能保证后续研究的方向不会产生偏差。比较研究是论文的重点,通过比较研究的过程找到新城市主义背景与中国住区发展现状的内在一致性,反思中国住区存在的问题。建立在前两部工作基础上的应用研究提出了宜居性住区发展的框架和规划策略,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性探索相统一。论文首先从十九世纪末产业的变革和城市化发展开始,回顾了田园城市、邻里单位、现代主义等理论的发展以及反思的过程,理清形成住区规划理论的思想基础,并指出西方国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城市规划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趋势。论文针对新城市主义进行了重点研究,深入剖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结合新城市主义的产生过程阐述了新城市主义的原则、组织机构和工作方法,并对新城市主义的叁个实践领域——社区规划、区域规划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以及新城市主义的旧城改造实践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方向和实例。对于新城市主义的派生理论——精明增长运动、新城运动和紧凑城市思想进行了介绍。最后总结了新城市主义理论在住区层面的规划特点,理论和实践方面遭到的质疑,以及对中国住区发展的现实意义。在第叁章中,论文回顾了中国封建社会、近代时期以及现代城市住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每一个阶段住区发展的特征、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尤其对改革开放后住区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的趋势更是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印证了城市住区规划思想随社会和科技的进步而发展的动态性特征。在比较研究部分中,论文根据基础研究的成果,将中国住区面临的新趋势与新城市主义发展的背景相比较,指出其内在的一致,建立比较研究的基础。通过二者的对照,找到人本主义、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整体的城市观叁个方面价值观的缺失是中国住区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宜居性住区的构想,并建立宜居性住区的框架。最后是应用研究,论文将宜居性住区的理论框架与当前城市和社会发展现状以及住区规划的特点相结合,在具体的规划策略上进行了重点的论述和探讨,并提出了宜居性住区规划和建设原则,建议采用“大开放、小封闭”、“大混居、小聚居”的适宜结构模式实现多层面的整合,同时尊重环境、建立人性化交通、完善公众参与的机制,体现人本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刘军[3]2013年在《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文中指出“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首次提出的面对郊区土地无序蔓延、解决城市建设失衡、恢复城市人居活力的规划思潮,其中,住区规划是新城市主义的核心内容。然而,新城市主义理念在西方社会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对前人大量相关规划理论成果的继承与提升,这些成果面对工业革命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与现代主义建设的弊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中国住区规划而言,虽然社会发展进程不同,但新城市主义所提倡的具体住区规划方法并不陌生。我国住区规划因紧密关系民生,始终是学术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城市建设的核心,而借鉴融合西方理论、推进发展本土理论则一直是我国住区规划的主要思路和方法。自建国初期至今,我国住区规划与新城市主义理念表现出紧密的契合,经过不断学习、补充与完善,在新世纪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导下焕发出新的光彩。所以,本文以理论发展为主体,深入研究新城市主义的本质与内涵,辨析其在西方和我国社会进程中发展路径的内在联系,对于梳理我国住区规划发展脉络、引导我国住区规划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整理与实践指导意义。天津住区规划紧跟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以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和高度的城市发展定位,基于政府对人民居住问题的深切关注和住宅建设的大力投入,自建国初期至今始终保持着先进性,成为我国住区规划发展的典型代表和有力例证。本文基于对新城市主义在我国的理论发展路径的探寻,提出以新城市主义为视角研究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演进,将天津住区规划按时序分为五个阶段:探索解困为主的住区规划、政治运动下的住区规划、关注居住文明的住区规划、实现以人为本的舒适型住区规划、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型住区规划,由此对天津住区规划进程中新城市主义要素的体现展开脉络性梳理,以期初步构建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随后,本文从结构组织进化、住区混合提升、城市设计优化、生态策略凸显四个方面提炼出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突出的新城市主义特征,包括: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与邻里发展、住区的多元混合与高密度建设、住区的人文景观与风格构塑、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住区建设等四个方面,从规划布局和住宅设计两个层面入手,选取自建国初期至今天津大量优秀住区规划实例,分别对以上特征进行规划方案和建设指标的比较分析,旨在研究新城市主义特征在天津住区规划中的具体演进过程和发展趋势,通过丰富的实例资料论证与充实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最后,基于对天津住区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本文提出建议性的优化策略,引导未来天津住区规划中人居环境的优化与自然和谐的提升,最终在可持续发展主导下达到多元目标的平衡与多重效益的实现。
陆泉[4]2014年在《“新城市主义社区”在国内的适应性探讨及设计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剖析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在国内出现大量“新城市主义社区”这一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背景和它呈现出的特点。通过深入了解美国新城市主义形成的背景及其核心思想,尤其是在社区层面上的主张,以现实案例为基础,分析国内以开发商为主导的“新城市主义社区”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及它与美国新城市主义社区的本质区别,与我国现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上的矛盾点。最后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本人的设计工作实践,提出在社区规划设计上运用新城市主义思想的一些建议。
常芳, 王兴中, 王锴, 魏红妮, 于二强[5]2013年在《对新城市主义社区空间规划价值理念的审视》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规划的新城市主义理念是伴随着解决工业化后城市物质功能空间问题而逐渐成熟的,自此形成了以城市社区为单元的人居性规划与设计原理。20多年来,全球化与消费文化中人权问题的消长、城市空间人本公正问题日益凸显,促使社会公平的人本价值观问题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矛盾,反映出在社会空间层面新城市主义缺少如何构建良好社区的探讨。本文从人本主义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的视角来审视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空间价值观,系统地从空间价值观的角度对其人本性、技术性与实践性理念进行审视。
吴尚[6]2016年在《基于新城市主义的通江人文生态社区景观重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中心社区作为城市功能与人口聚集区域,其人文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土地价值寸土寸金,人们更加重视生产、商业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历史人文景观却在经济增长中逐渐消失;另一方面,城市中心社区公共空间不足、路网密度过大,使得社区缺乏邻里归属感与人文精神。因此,通过重构城市中心区人文生态社区来重拾人文景观与社区人文精神,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哈尔滨通江社区做为研究对象,探求新城市主义理论与人文生态社区营造的契合点。将新城市主义理论的人文关怀、公共空间、功能混合等方面的相关理论应用到人文生态社区重建中,探索适合城市中心区文化复兴的策略与方法。一方面,从宏观层面构建人文生态社区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提出人文生态社区景观设计的相关策略与方法,对部分节点空间进行细节设计,包括不同类型的廊道空间及公共空间,针对通江社区现状的人文方面的核心问题提出解决策略。首先,通过犹太文化资源点的识别、文化廊道结构模式及连接方式的探索、犹太文化主题空间序列的排布来构建社区中的犹太文化廊道,唤醒游人对犹太历史文化的记忆;其次,通过对社区生活公共空间的识别、生活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与布局模式的研究,以及生活廊道结构模式与功能的探讨促使社区生活公共空间网络化,增强社区居民的邻里归属感与社区人文精神;最后,通过社区功能的织补与社区中心的建立完成功能混合模式的构建,提升社区活力,完善社区品质。本文基于对新城市主义通江人文生态社区重构的研究,希望对我国今后人文生态社区规划方面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丰富新城市主义理论的研究体系。同时,人文生态社区的构建也具有复兴城市中心区、促进社区活力发展以及协调社区多重效益的实践意义,力求为人们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可持续的社区。
王晓文[7]2003年在《新城市主义理论与居住社区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住宅商品化进程的发展以及我国部分城市“郊区化”现象的出现,“新城市主义”作为一种住区房产开发理念被引入我国。针对目前国内对其理论缺乏深入研究的现状,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新城市主义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整合分析,试图从中找到指导我国居住社区设计的有效方法。 本文以“城市生活”为线索、以追求“良好生活品质的社区”为目标展开研究。第一章,通过对以往社区规划理论文献的分析以及新城市主义发生背景的阐述,挖掘这一理论产生的深刻历史根源;第二章,对新城市主义理论深入分析,从区域、邻里/分区/廊道、街道/街区/建筑叁个面向以及不同规划类型的区分方面详细阐述其理念与设计原则;第叁章,对新城市主义引发的争议进行权衡和研究,从反面剖析这一理论的作用与发展;第四章和第五章,经过对新城市主义的实例分析,全面把握其社区设计的方法及其实质开发的规范准则,提出以明确的中心与边界、可行走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塑造、混合使用等为原则的设计是创造“良好生活品质的社区”的重要保证。第六章,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新城市主义在城市、社区、设计方法叁个层面上的应用策略。 在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指出,以“家”为出发点的生活路径,是影响社区环境最重要的元素,因此人本主义的考虑才是未来社区设计的真正走向。而新城市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求设计者从人的行为方式出发,回复城市生活中既紧凑又具多样性的生活环境。
母冠桦[8]2006年在《创造理想家园》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中国也与世界发达国家一样进入了城市时代、信息时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但我国的城市时代刚刚开始,经济建设、工业化、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批郊迁的时代即将到来。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居住社区的建设与改造、扩展与集中,采取什么方式?如何创新?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西方的“新城市主义”我们应当结合国情去学习、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全盘套用。在城市化高潮到来之际,我们应当关注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把新城市主义理论“中国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局限于探讨理论,更主要的是将理论与我国实际紧密结合。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水平还比较低,但城市化速度比较快,由于城市中心区可供开发的土地在逐步减少,新一轮的居住郊区化时代已经来临。在分析国外先进理论的同时,对我国居住社区加以研究,找出二者的契合点,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的指导性的规划和设计原则,这样可以使我国居住社区的发展步入更加良性的轨道。 论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居住社区的建设情况和社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和方法。 其次从社区入手,界定其概念;进而详细论述我国居住社区目前的发展状况。 然后从“新城市主义”的历史渊源、其理论综述和思想内涵、设计要点叁方面对“新城市主义”理论进行详细阐述,总结出“新城市主义”居住社区的主要设计思想,并以国内外的实例分析来形象说明其各个层次的观点。 再次,阐述新城市主义与我国居住社区建设的关系,并综合以上的研究成果,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新城市主义”理论在我国城市发展层面上和居住社区发展层面上应用的特点,并结合国情从借鉴和启示、发展模式、设计要点等几方面总结出在相应层面上的规划设计原则、理念以及设计手法。并尝试运用结论进行试验性案例研究。 最后,展望“新城市主义”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和未来。
黄忠怀[9]2005年在《空间重构与社会再造》文中指出本文是关于郊区社区的专题研究。文章认为郊区社区既不同于城镇社区,也不同于农村社区,是一种在郊区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形成的,介于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之间第叁种社区形态,其发展深受城市郊区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影响,是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演变的过渡的社区类型。郊区社区与农村社区、城镇社区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差别主要表现在,郊区社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与过程性,郊区社区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个动态的过程有叁个层面的内涵,即社区空间及其边界的重新建构过程、社区空间要素重新配置过程以及社区的社会重新整合的过程。 郊区社区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类型,其发展模式与管理模式具有不确定性特征,因此,探讨社区的结构形态与管理方式对目前的郊区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郊区社区发展的现状与主要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社区发展的制度困境,提出了郊区社区平衡发展、郊区农村社区化管理等发展思路。此外,我们认为郊区由于区位的关系,其社区形态与发展是不同的,因此,本文对地处近郊的又属于国家级开发区的浦东郊区社区进行了个案研究。
张衔春, 牛煜虹, 龙迪, 胡国华[10]2013年在《城市蔓延语境下新城市主义社区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新城市主义从城市设计角度,通过社区活力更新力图抑制城市蔓延。近些年,我国滥用新城市主义理论、机械照搬国外经验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在系统梳理新城市主义根源与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强调现阶段我国新城市主义实践背景与西方国家内在差异,包括城市蔓延动因、社区紧凑度、中心与蔓延区关系、社区思想文化及交通发展阶段五方面,并针对我国践行新城市主义中出现的机械照搬设计原理、盲目复制地方文脉造成文化根基丢失、刻意模仿致宜居性丧失等问题,提出建设中国新城市主义社区的规划原则及实施途径,包括城市道路及通勤交通公正原则、社区资源共享原则、社区公共空间可达原则、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原则以及社区场所文化可持续原则五项内容。
参考文献:
[1]. 新城市主义理论与社区环境规划设计研究[D]. 吴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2]. 新城市主义与宜居性住区研究[D]. 滕夙宏. 天津大学. 2007
[3]. 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D]. 刘军. 天津大学. 2013
[4]. “新城市主义社区”在国内的适应性探讨及设计实践[D]. 陆泉. 清华大学. 2014
[5]. 对新城市主义社区空间规划价值理念的审视[J]. 常芳, 王兴中, 王锴, 魏红妮, 于二强. 现代城市研究. 2013
[6]. 基于新城市主义的通江人文生态社区景观重构研究[D]. 吴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7]. 新城市主义理论与居住社区设计研究[D]. 王晓文. 湖南大学. 2003
[8]. 创造理想家园[D]. 母冠桦. 西南交通大学. 2006
[9]. 空间重构与社会再造[D]. 黄忠怀.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10]. 城市蔓延语境下新城市主义社区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J]. 张衔春, 牛煜虹, 龙迪, 胡国华. 现代城市研究. 2013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新城市主义论文; 城市设计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天津历史论文; 环境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