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垃圾填埋场,建设美丽环境李少霞论文_李少霞

重构垃圾填埋场,建设美丽环境李少霞论文_李少霞

摘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技术的制约,很多大中城市初期投资建设的填埋场都未按卫生填埋场的标准进行设计,致使我国目前有近一半的填埋场处于失控状态。由于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由填埋造成的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及不达标生活垃圾处置的存量垃圾弊端日益突出。为了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案,重构垃圾填埋场价值,让垃圾填埋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更加生态环保,国家在努力,企业也在努力。基于此,本文就对垃圾填埋新理念及其的工程应用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为垃圾填埋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建设,生态环境

1城市垃圾填埋处理场建设当中的问题

1.1填埋需要占用大量土地

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大量的农田被开发为厂区建设、街道开发以及建设住宅等,农用土地变得越来越少。利用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会占据更多的土地,大家都知道,塑料垃圾通常需要一百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彻底分解,而在这期间填埋区域以及附近都是不能种植庄稼的,而且在最少几十年的时间当中不能有人居住,这样会极大的浪费土地资源。

1.2卫生填埋的垃圾仍对环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威胁

通常来说,利用卫生填埋的方法来处理垃圾有着非常大的风险,卫生填埋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水准,如果对于垃圾的处理没有达到规定,可能会出现下面的问题。①垃圾在被微生物分解的时候,会释放出很多易燃气体,在地下很高的压力作用下会发生爆炸;②为了快速降解垃圾,人们通常会在填埋过程当中添加一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如果流到地下就会污染地下水,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影响;③有的可回收资源也被填埋,这样就会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④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废气不但会污染周围的环境,还会给人们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1.3垃圾填埋场的沉降问题

在填埋场的垃圾填埋过程中和封场后的1个月左右,对于单层的填埋堆体,其沉降主要由机械压实、上层填埋堆体荷载、中间粘土层和最终覆土层土体及其自重作用下,固体颗粒骨架的重新排列,细小土体颗粒进入孔隙及孔隙被压缩所产生,沉降机理与一般土体类似,沉降量占最终沉降量的10~20%,此时沉降量可增加填埋场的库容量。在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上部荷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单层填埋堆体中的有机物部分在好氧和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发生腐蚀和发酵等生物降解,引起固相质量和体积减小,垃圾土体颗粒体积变小,空隙压缩,排水固结,使填埋场发生长时间、大幅度的沉降。

2重构垃圾填埋场的举措

2.1合理选择垃圾填埋场场地

垃圾填埋场的种类结合场地地形可以划分为平原型、坡地型、山谷型。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场对附近环境影响最为关键的因素,所以,在对场址进行选定的时候,应该着重注意环境地质条件。要重视地下水的保护以及废弃物的力学稳定性,并且要分析好地下水流边界与途径的水利特征与分布,场址所在区域的地下水是否是独立水系,地基土的变形特征以及当地的地形与土层构造等等。

此外,避免对城区产生空气污染,在法律当中都详细的说明了具体有哪些地方不能作为垃圾填埋场,具体有下面几个地区是严禁作为垃圾填埋场的。①饮用水资源聚集地区不可以用作垃圾填埋场,这个不需要解释我们也知道如果污染了饮用水不单单是环境问题,更有可能会威胁到人们的健康。②洪水泛滥的地区不能用作垃圾填埋场。因为在洪水发生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冲毁填埋场,这样一来对于周围环境产生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此外,在地下具有矿藏的地区也不可以用作垃圾填埋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填埋场土壤改良和生态恢复

(1)垃圾场土壤改良

填埋场复垦工程是通过人工增加新土的肥力来恢复作物的生产,是确保填埋场地农业重复利用的重要措施。复垦工程技术的关键内容包括植被品种筛选、垃圾坝边坡的稳定、土壤改良以及土壤的侵蚀控制等。土壤改良重点是利用绿肥或者是有机肥料,加大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进理化性状。

(2)垃圾场植被恢复

在沼气处理设备与处理站等污染物浓度非常高的附近地段,应该选取净化空气能力较强、抗性较好的树木。在道路的两侧可以选用树形高大美观、容易管理、生长快并且具备吸污能力的树种。在行政与生活区域可以选取具备一定观赏价值、树形美观的灌木或者是乔木,同时也可以培植那些抗性弱、敏感性较强的监测植物。为了避免水土冲刷,可以营造边坡防护林、沟道防护林以及隔离林带等,来实现降低地面径流、降低泥沙进入到填埋场、蓄水保土的目的,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或者防止垃圾填埋对附近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改进填埋场的环境水平,改善填埋之后的土地形状,有规划的扩大城市绿化。

2.3填埋场沉降问题处理

通过分析垃圾填埋土体的特殊性和沉降机理,运用经典力学中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建立城市垃圾填埋场在自重和外部荷载、蠕变及生物降解耦合作用下垃圾堆体沉降的力学模型。并确定了在载荷、蠕变和生物降解作用下屈服表面应力增量的表达式,进而找到一系列包括渗滤液回灌技术在内的加快垃圾填埋场沉降的方法,使得原本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的沉降在十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越来越多的填埋场开始采用分层分单元的填埋工艺。

3工程应用

某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处理规模为900 t/d。场址地貌为滨海冲积低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地貌单一。场址地层分为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积形成的粉质粘土、细砂等,其上部为素填土。按埋藏条件、岩性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场地划分为 8 个工程地质层。为尽可能增加库容,采用了高维填埋作业工艺,即在竖向布置上,库区基底最大挖深一般为4.0~7.0 m(以现状地坪标高为基准),垃圾堆体最小堆高为 25.5 m,最大堆高为 28.5 m(以库区周围围堤堤顶地面标高起算),堆体边坡一般控制在 1:3.5,沿高程间隔 8-10 m布置3-5 m 宽中间平台,顶部封场覆盖坡度取 1:5;为满足高维填埋作业的需要,在垃圾堆体当中,应预先规划出具有双车道的道路,道路纵坡一般小4%。为解决库区地下水与渗沥水的收集与导排,各单元库底均开挖修整成规则的“起伏波纹状”,即各单元库底基层以单元南北走向的 纵向中轴线为基准,两侧向中间以 2% 的坡度倾斜,中脊线处向库区边壁以 2% 的坡度倾斜,至库区围堤堤顶的最大基坑深度一般为 9.0-10.0 m,“起伏波纹状”的基层布置既扩大了增开挖量、有效的扩展了库容的容量,建成了“人工的”独立水文单元,即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地下水控制系和渗沥液收集与导排系统;同时各单元分别在主盲沟的末端沿东、西两侧围堤的边坡布置侧管收集井,井内布置渗沥液提升泵与地下水提升泵,从而有效的规避了垃圾填埋作业对雨、污分流设施的干扰,有利于各单元分期填埋时实现雨污分流,最大限度减少渗沥液的产生量。

参考文献

[1]叶子易,王杰.城市垃圾填埋场的生态建设--以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工程为例[J].园林,2013,(12):34-37.

[2]张巍.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J].绿色科技,2014,(9):188-189,190.

[3]张培坤.浅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

论文作者:李少霞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标签:;  ;  ;  ;  ;  ;  ;  ;  

重构垃圾填埋场,建设美丽环境李少霞论文_李少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