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科学方法何其重要——读《邓小平方法论思想研究》有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思想论文,科学论文,方法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我们正在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时候,一本新书摆在我们面前,这就是薛安泰、张流泉主编的《邓小平方法论思想研究》,粗读之后,除了感到这本书对邓小平的方法论思想研究深入,富有创见,阐述全面、准确,理论联系实际好,是一本难得的专著之外,就是感到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的方法论思想,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感受主要是从本书以下三个方面的论述得来的。
首先,作者论述了邓小平的方法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于认识和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科学方法论,因而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实事求是既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又在运用中转化为其方法论。本书充分阐明了邓小平对实事求是作为方法论的深刻论述,并用大量事实说明邓小平身体力行,在观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中,在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中,在对中国社会和各方面的事物的认识中,在进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设计中,都坚持从“实事”出发,深入调查研究,作科学的理论概括,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定了一系列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在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这表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方法论思想的精髓。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中央最近作出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强调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要分清“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是非界限,正是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更好地坚持和运用实事求是的原则,这即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论保证。“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所概括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根本的认识方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切实践结果都证明,坚持了这样的方法,两个文明建设就无往不胜,反之必遭挫折。这是必须牢牢记取的。
其次,作者阐明了邓小平的方法论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它具有时代的特征和中国的特色,对我们当前和今后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书指出,认识来源于实践,科学的方法论也来源于实践,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受命于党和国家的危难之中,面临极其艰巨的复杂的拨乱反正和开创未来的历史使命,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展了改造社会和改造自然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面对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精典著作中或别人的经验那里找到现成答案和方法,只能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在实践中探索、总结方法和方法论。本书对邓小平这方面的方法和方法论进行了多方面的概括和详加论述,例如解决体制问题和改革的方法,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法,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量的矛盾采用整顿、调整、协调的方法,统一祖国,解决港澳台问题的“一国两制”的方法,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采用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对话、合作、互利的方法等,这些方法都是从实际出发的,从实践中产生的,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活动,对实际工作发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思想宝库。我们不仅要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的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要领会他的方法论原则,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于自己工作的方法。中央最近作出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指出,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改造主观世界,包括改造我们的认识方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使之日益完善和科学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包括科学方法的提高,而这些都离不开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加强,总之都离不开我们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的科学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性,但照搬照抄不能解决问题,需要结合实际和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具体的方法。“一把钥匙开万把锁”的说法,只是强调科学理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时,才是有道理的,而在现实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则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这种“钥匙”只能靠自己在实践中铸造。
再次,本书分析了邓小平方法论的层次性,认为邓小平的方法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根本方法,指导工作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全书各章节实际是对这三个层次的展开。作这样区分的重要意义在于,不是把所有的方法都看成是具有阶级属性和社会制度属性的,许多方法资本主义国家可以用,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用,要大胆利用一切有用的方法。诚然,一些根本方法其本身是具有阶级属性和社会制度属性的,如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革命斗争的方法等,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具备和运用,资产阶级是不承认也不能掌握的;反之,实用主义的方法,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方法,侵略扩张的方法等,只有资产阶级才使用,无产阶级是反对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说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一致的。但是必须看到,许多具体方法本身不具有阶级属性和社会制度属性,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社会制度都可以利用它来为自己服务。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6页)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思想,就是要把许多方法同社会制度区别开来,利用资本主义制度合作的某些方法不等于搞资本主义。过去我们长期把一些方法同社会制度等同起来,特别是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谁主张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就认为是要回到资本主义社会,结果严重地束缚人们的手脚,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其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不过是一种发展生产力的方法、手段,资本主义可以用计划的方法,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市场的方法,这种方法本身不会导致社会制度的质变。邓小平的这一方法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引导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把世界各国一切好的方法都拿过来为我所用。我们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好的方法,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经营管理方法和其它发展生产力的方法,都是文明成果,都应该吸收和借鉴。凡事都要问个姓“资”姓“社”,对许多具体方法也要分姓“资”姓“社”,既是“左”的思想的表现,又是缺乏科学方法论的表现,应当克服。
我们党历来重视研究方法论,掌握科学的方法。毛泽东曾经把方法比作桥或船,他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9页)由于毛泽东和全党重视解决方法问题,我们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但是,也由于某些方法不对头,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挫折,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页)可见方法是否对头,对生产力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关系重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穿着科学方法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方法论思想研究》一书,深入地论述和阐明了邓小平的方法论,有利于广大读者学习、把握和运用,使我们的方法更加对头,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