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石彪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石彪

湟源县湟海渠管理所 青海 812100

摘要: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水利灌溉设施是确保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一旦发生问题,必然会对我国农业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基于此,本文从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现状入手,分析了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期为农业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农田管理;水利灌溉;农业发展

引言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当前相关部门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度较高。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较多区域都积极划分了现代化农业生产灌溉区域。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以及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代化农业高效发展,但是部分区域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尚未全面适应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现阶段需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选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1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基本概述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农业生产服务,通过农田水利灌溉能够实现广大农民增产增收,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多个地区水资源较为匮乏,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需求。通过合理应用农田水利灌溉技术能够对农村地区水资源进行把控,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各地区发展中都具有相应的自然特性,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应用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基本原则,对不同区域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对水资源分配情况进行优化,根据具体问题拟定具体应对措施,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使得生态效益、生产效益等能够全面提升。

2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管理体制滞后

当前,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制依然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将管理工作仅定为收费、农田灌溉、防洪、抗旱等职能,缺乏市场主体,无法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其次,由于相关管理部门无自主经营权,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管理者将水利资源配置转化为市场买卖关系,提倡农户大量用水,导致水资源浪费。加之,水价设置不当,使得农民未得到应有的实惠,农民节约用水意识薄弱。

2.2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不合理

我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发展较早,但是由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限制,在农田水利灌溉中有相应的管理思想较为落后,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仅仅局限在防洪抗旱方面,未能紧跟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对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全面创新,落后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此外,相关部门以及地方企业缺乏高素质专业性人才,导致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2.3广大农民参与积极性较低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有较多农民向城市迁移,导致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不断下降。部分年龄较大的农民自身缺乏较高的农业生产知识,凭借生产经验从事生产活动,对灌溉技术缺乏了解,未能对农民及时展开培训教育,缺乏思想引导,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难以有效提高。

3农田水利灌溉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探析

3.1加强科学管理,健全管理制度

水利管理部门在加强科学管理的同时也要健全水利管理的相关制度,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水利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具体:(1)科学管理。要想做好农田水利的灌溉管理工作,水利管理部门首先应该加强科学管理,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来最大程度地发挥水利灌溉的作用。因此,水利部门不仅要落实好水利灌溉设施的规划建设,还要重视水利设施建成之后的科学管理与维护,做好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工作。水利管理部门要根据农协会的需要选择科学的管理模式,要尽可能为其提供用水便利,要注重对其进行科学用水的指导和管理,提高农协会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健全管理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大部分农户还未具备一定的节水意识,这就需要水利管理部门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以约束和引导农户的农田灌溉行为。例如,水利管理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农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水利灌溉实施方案,并指导农户采用先进技术灌溉。同时,水管部门还要考虑农户的经济条件,制定合理的用水计价制度。例如,逐步推行阶梯式的计价方法,在降低农民用水成本的同时,允许农民根据自身需求选用适当的用水方式,这对引导农户节约用水、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用具有重要意义。

3.2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加大资金投入

广大农户受到自身文化素质以及知识水平限制,对水利灌溉此项技术缺乏全面了解,所以当前相关部门需要扩大宣传力度。通过水利灌溉技术应用能够提升农作物生产效率,提升农业发展经济效益。相关部门要做好社会化宣传工作,通过知识讲座以及广播宣传,让广大农民能够认识到强化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要作用,全面调动其生产积极性,让其能够参与到农田灌溉管理活动中。随着农民在参与中认识到灌溉效果的作用,其生产积极性才会有效提升。相关部门要组织人员做好实地考察工作,在实践生产过程中认识到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特征,因地制宜制定灌溉方案。在农田水利灌溉中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各类灌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充足资金进行保养与维修,单方面依靠政府部门投入不能满足实际运行要求,相关政府部门需要上上级领导进行反映,获取政府部门支持。农田水利灌溉机构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申请相应贷款,补充资金来源。此外,还能引入社会资源,通过民资合营等形式来拓宽资金渠道,推动农田水利灌溉事业全面发展。

3.3选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

现阶段要逐步摒弃传统化的管理模式,要对各个地区农业发展现状以及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全面创设更为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整合各个地区农业发展模式,为其确定切实可行的水利灌溉方式。设定不同政策,推动水利灌溉项目长远运行。针对不同的农业生产企业,需要在循序渐进原则基础上,对企业用水进行引导与管理,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原有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建立更为科学的水利灌溉管理模式。

3.4全面培育更多水利专业技术人员

当前地方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都属于小型工程项目,分布范围较为分散,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工程应用价值。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当工程移交之后需要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组织专人或是承包经营管理,提升工程运行效益。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有效发挥,与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所以当前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做好管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日常培训过程中定期组织专家进行授课,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将不同农户组建为一个小组,然后选取代表做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还要引导水利灌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从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农田生产的主要特点,分析农田灌溉最佳时间点,强化和农民之间的联系,避免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由于灌溉不及时导致较大农业损失发生。在人才选用中,要不断提升内部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对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人员要积极培育,建立完备的人才选择机制。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全面建设和管理,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具有较大影响,当前相关部门要从思想方面提高认识,明确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方面需要逐步扩大各项科学技术投入,提高农业水利灌溉工程重视度。目前要想更好地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重点分析灌溉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农业生产与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分析。要对原有的灌溉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扩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促进管理工作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甘海云.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6):89-90.

[2]王立成.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2013(10):138.

[3]盛士伟.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农业,2014(15):245.

论文作者:石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  ;  ;  ;  ;  ;  ;  ;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石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