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发展迅速,建筑的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目前的建筑建设过程中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问题依然不容乐观。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实现施工安全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从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势,探究其应用途径。
关键词: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的安全意识和对居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房屋建筑经历了多年的自然老化和不当使用后,各种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也逐渐显现出来,给房屋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1 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能够高效率地收集、存储和处理大量信息资料, 大大地提高了管理信息的质量和效能;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和迅速地传递信息, 实现对管理系统的有效沟通和适时管理;能够提高现代管理技术水平, 提高预测、决策和计划的质量与效率。
2 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信息水平不断提升,极大的促进了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完善。该系统在实践应用中主要呈现出以下优势:1.有利于提高施工现场资源的调配效率,在过去,管理者为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要不停地往返于仓库和施工现场,并对施工环节进行监督与资源配置,而在安全信息系统构建的前提下,管理者可以削弱这一部分的人工,并将其转化为计算机行为,同时利用信息系统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资源使用信息,以及安全生产状况,并结合现场反馈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2.有利于做好建筑施工的预防工作,所谓“防患于未然”,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工程、技术、工艺的多样性,管理者难以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分析,而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可以将每一个工程、每一项技术工艺从实践活动转化为数字信息,这样管理者只需要通过模型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明确,并制定完善的预警方案,以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3.有利于完善信息数据库,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过程、施工效果等信息进行统一收集,并根据这些信息为建筑工作做出标准体系,而这不仅有利于缩减工期,提高施工效率,还有利于为企业的未来建筑施工提供标准、积累经验。
3 如何实现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
3.1优化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细节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设计到很多环节,比如数据的收集、输入、存储、处理系统,软件更新系统、报表编制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等,而对这些细节的优化设计就是保证系统完善的前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建筑安全管理中,做好安全类型的标记与分类是系统优化的重要步骤,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相关机构应该利用不同的颜色和标志对不同安全等级的施工现场进行标注,如红色为高危区、黄色为警示区、绿色为安全区,当然每一个区域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管理者应该根据施工进程及时调整安全区域的划分情况,以确保安全管理及时有效。此外,管理者还应该配合现场检查,对施工现场中的安全标志进行排查、设置与更换,以保证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2做好建筑安全管理系统的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也称定置工程学,其主要是对物的专门管理。信息对于人的生产活动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安全信息的管理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安全技术上的培训,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具有指导作用。安全信息定置管理通过科学的手段收集施工现场的安全信息,探索施工现场人与物、人与环境以及物与环境之间的本质联系,应用信息处理系统,对建筑施工现场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材料以及施工现场的其他因素做出有效的调整和科学的规划,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信息定置管理技术使用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简化了信息处理的复杂性,提高技术处理的科学性、精确性,使其能够服务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保证施工的正常开展和运行。
3.3完善安全隐患排查系统
针对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预防,将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中,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屡见报端,极大地刺痛了社会的神经,因此,如何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效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则成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利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我们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督,并利用安全生产标准排除安全隐患,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首先项目管理部门对建筑施工区域进行划分,明确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并利用责任制做好工作安排;其次,相应的责任人对负责区域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数据信息收集,利用拍照、测量、调查等方式实现数据上传,为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提供依据;最后,利用系统的工作考核,对不同区域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并录入到信息系统中来,以实现责任考核,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是实现安全管理工作高效、准确、快速进行的根本保障。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灵敏、运行可靠的安全管理系统,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并不健全,其中包含着诸多问题,如信息收集范围不规范,企业无法确定信息收集标准;信息共享性差,各部门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沟通;信息的转化率低,大量信息处于闲置状态,缺乏实用价值;安全事故信息的渗透性差,存在大量的重复性事故。而针对这一问题,建筑行业在构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该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一方面重视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如通过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推进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的信息素养,并能够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投入到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来,并通过建筑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资源共享效率,以避免同类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推进整个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孙凯,曹朝妮.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 建筑安全,2013,02:59-62.
[2]白凤美.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及预警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J].建筑技术,2016,01:86-89.
[3]汝刚,刘伟,杨巧利.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初探[J]. 现代矿业,2016,02:199-201+207.
论文作者:伍丹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建筑论文; 信息论文;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信息系统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