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与疗效分析论文_何其伦

(成都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外科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时机,分析不同选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外科住院并行腹腔镜手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98例,按起病到手术时间长短分为观察组(<72小时)和对照组(>72小时)。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时间指标(包括手术、抗生素使用、肛门排气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2例(4.08%)少于对照组8例(16.33%);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及早行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且效果显著等优势,但应依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149-02

急性胆囊炎(AC)是一种化脓性胆囊炎症;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是主要病因;其典型临床特征为腹内右上位呈阵发绞痛,腹外部肌紧张,触摸痛。以是否合并胆结石,分为结石性胆囊炎(约95%)与非结石性胆囊炎(约5%)[1]。急性胆囊炎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行胆囊切除术(LC)为首选。对比分析我院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时机选择及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外科住院并以腹腔镜手术行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98例,根据起病到手术时间长短分为观察组(<72小时)和对照组(>72小时),每组49例。其中,男36例,女62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5岁。所有患者病征为右上腹阵发绞痛;部分患者可在右肋下触及肿大胆囊,伴murphy征;右上腹有触痛或腹肌强直;血常规结果炎症反应明显,彩超、CT检查胆囊肿大不一,胆囊壁增厚超过3mm且双边征显示阳性,符合临床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排除胆囊穿孔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方案均以腹腔镜手术行胆囊切除术,术后予抗炎、止血对症治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选择右胁肋部打孔,以腹腔镜手术行胆囊切除术。患者呈平卧位,头抬高15~30度,建立气腹后依次穿刺置入操作器械。首次探查腹腔的胆囊三角,分离胆囊动脉及胆囊管,近端由钛夹夹闭切断;其次再用剪刀分离胆囊床,用钳子取出胆囊。检查有无造成活动性出血及是否损伤周围组织,关闭气腹并依次取出操作器械,切口常规缝合[1]。

1.3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9.0进行统计学处理,对两组患者的时间指标(包括手术、抗生素使用、肛门排气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按率(%)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5.2±10.3)分、肛门排气时间(21.1±5.8)小时、抗生素使用时间(29.5±5.5)小时、住院时间(3.9±1.2)天;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70.3±9.5)分、肛门排气时间(33.5±8.6)小时、抗生素使用时间(49.6±5.9)小时、住院时间(5.1±1.8)天;(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2例(4.0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8例(16.33%);(3)以上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对比

*并发症发生例数(率%)采用χ2检验,其余为t检验。

3.讨论

急性胆囊炎起病急,病程进展快,严重危害患者健康。采用腹腔镜手术行胆囊切除术是治疗首选,但手术时机的选择尚未有定论。急性胆囊炎在急性发作期时,胆囊周围具有明显充血,水肿等较强烈的炎症反应;此时进行手术分离易导致患者组织损伤面扩大,造成出血等危险状况,具有较大风险;因此有观点主张因先进行炎症控制,再择期作LC手术进行彻底治疗。然而,对于早期急性胆囊炎,因其胆囊壁疏松组织的明显水肿,与胆囊壁及肝床分界清晰;故此时进行手术剥离更方便容易,可有效避免炎症消退后导致的血管再生或纤维化形成的粘连瘢痕等难以处理的情况;因此也有观点认为72小时内及时进行LC手术可以减少手术风险[2]。本次研究表明,72小时内进行LC手术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时间指标均优于先行抗炎再择期手术的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仅为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8例;其中观察组2例术后并发症分别为血管损伤1例,胆管损伤1例,可见早期手术中因强烈炎症反应导致的明显水肿对LC手术中造成组织损伤的确存在影响;而对照组8例术后并发症分别为血管损伤2例,胆管损伤3例,术后腹腔内出血2例,腹腔脓肿1例,应该与发病时间过长导致炎性细胞侵润等形成的粘连,直接影响解剖层次被破坏,胆囊壁剥离困难有关[2]。

综上所述,急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手术行胆囊切除术应尽量选择发病72小时内为最佳手术时机,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恢复快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但是也应该注意如患者就医时已超过72小时,则应先行抗炎处理,再择期进行LC手术更符合具体病情[3]。

【参考文献】

[1]许俊峰,郭献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及手术技巧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9):728-730.

[2]严万能,肖宁波,董金良,等.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时机与腹腔感染的关系[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7,10(3).

[3]姚泽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不同时段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及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6,35(3):73-74.

论文作者:何其伦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急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与疗效分析论文_何其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