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阳[1]2003年在《重庆市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与模型诊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研究发展的需要,统计分析已逐渐应用到每个学科,人们应用已有的数据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拟合,提出问题,预测未来,给决策者更客观的思考。尤其是线性模型的应用,因为其强大的分析诊断能力,使得人们对数据有着更深入的了解。人口发展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人口研究,会对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根据已有的人口数据对重庆市目前的人口状况给出了几方面的研究,建立了多个模型,初步了解了目前的人口问题,为未来人口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文章最后应用了统计诊断知识对外来人口数据进行了模型诊断分析。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二章研究了重庆市的人口结构现状和增长方式,通过多种方法建立几个人口增长模型,预测了重庆市人口的中长期发展趋势以及可能承受的多种压力,结论表明重庆市可持续发展只能采取人口负增长战略。第叁章分析了重庆市人口的分布情况。主要是对市内人口密度分类,讨论各个分类人口特征。进一步给出数学模型,指出重庆市的人口分布基本符合负指数函数分布模式,城市还处于成长阶段。第四章讨论了重庆市外来人口特征,对每个地区计算了吸引指数,指出重庆市应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加大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第五章根据与外来人口的数量有关的几个地区经济发展因素给出了统计分析,先变量选择,建立回归模型,然后通过残差分析进行模型诊断,检验异常值,进而对回归模型进行了重建。
邓世成[2]2018年在《基于ARIMA模型的重庆市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重庆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显着,给区域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严峻挑战。鉴于此,采用2000~2015年重庆人口数据资料,基于ARIMA时间序列模型,在对重庆市老龄化现状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预测重庆市"十叁五"期间人口老龄化的未来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重庆市未来五年的老年人口数及其占比均将呈现明显上升态势。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杨霏[3]2014年在《叁峡库区人口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叁峡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工程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等巨大的综合效益,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叁峡库区是由于工程建设而产生的一个直接维系叁峡工程环境安全的独特地理单元,其人口的搬迁、安稳以及致富问题是当前乃至今后学术研究的重点。本文利用2000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部分统计年鉴数据,构建了叁峡库区独特地理单元人口数据库系统。在此之上,对叁峡库区26个区县自重庆直辖以来的人口数量、密度、结构以及流动的时空演变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结合新古典增长理论,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并选取了合适的指标来衡量这些因素。在实证分析时采用了多元回归估计的方法,探讨了总抚养比及其增长率、城市化率、人口密度和投资率等其他影响因素对叁峡库区人均GDP增长的影响和作用程度。通过对叁峡库区人口变动的时空演变分析,以及叁峡库区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模拟,研究发现:(1)库区人口增长较快,人口集聚十分明显。1997-2012年,叁峡库区总人口以高于全国年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增加,到2012年,叁峡库区总人口达2125.46万人,占到全国总人口比重的1.57%;在库区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口在空间上表现为不均衡分布,人口主要集聚于库尾地区,尤其是重庆主城区,人口集聚态势十分明显。(2)库区尚处于“人口红利期”,但人力资本流失严重。据测算,目前叁峡库区处于“人口红利期”,库区内人力资本充足。但由于近年来库区大量人口向外流出,尤其是库腹地区,以至于库腹地区人口抚养比均为47.14%,接近于50%的水平,人口负担较重。而且整个库区目前处于人口净流出,造成了人力资本的大量流失。(3)库腹地区第二产业发展较快,劳动力吸纳能力还需加强。据分析,库腹地区第二产业发展较快,但从其产业结构偏离度发现,库腹地区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显不足,在吸纳就业人员方面还有很大潜力。(4)库区总抚养比及其增长率对库区经济增长作用较大。通过实证发现,库区总抚养比每下降1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长率将增加0.28个百分点,总抚养比的增长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长率将上升0.48个百分点。对比前人对我国总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来看,库区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全国平均水平要大。因此,优化库区人口年龄结构是未来库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基于以上分析与研究,本文就促进叁峡库区经济协调发展探讨了以下几条路径:(1)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合理引导库区人口转移。(2)充分利用叁峡库区“人口红利”,防范“人口红利”弱化带来的不良影响。(3)库区内部增加就业机会和健全人力资源开发保障体系,逐步消除人力资本流失问题。
胡桂华, 薛婷[4]2018年在《中国户籍登记系统覆盖评估研究》文中认为当今民事登记系统覆盖评估领域主流方法是独立双系统估计量,其存在利用辅助信息量有限而难以提供精度高的净误差率的不足,因此,提出用叁系统估计量替代独立双系统估计量的研究目标。为实现目标,采用文献解读、抽样推断和现场调研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中国迄今尚未开展户籍登记系统覆盖评估研究,而开展民事登记系统覆盖评估的西方国家在应用独立双系统估计量时也存在未对总体人口等概率分层等诸多缺陷。在西方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叁个系统对总体抽样登记的、人口移动的叁系统估计量,为户籍登记系统覆盖评估提供前沿理论工具。有助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和其他部门从户籍登记系统中获得高精度的人口数据,也为中国以后实行成本低、效率高的行政记录式人口普查制度创造条件。
孙叁百[5]2014年在《机会不平等、劳动力流动及其空间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机会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迁移是劳动者获取公平机会、改善自身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户籍等制度障碍,中国劳动力空间流动未必增进自身福利,迁移者在地理空间选择上也有待优化。因此,本文首先在分析劳动力流动理论、中国户籍政策和空间态势的背景下,运用叁类方法测度中国机会不平等程度,并考察劳动力流动是否改变机会不平等程度。其次,从福利(收入、幸福感、福利指数)角度,论证劳动力流动对居民福利的影响。再次,考察城市规模对机会不平等、居民福利水平的影响,进而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中国优化劳动力空间选择、城市体系重构的路径。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近十年,中国劳动力流动的空间态势,未发生明显变化。2000年和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基本上维持着西部地区低低集聚、东部地区高高集聚的总体特征。中西部地区作为主要的人口净流出地,2010年比2000年流动人口低低集聚的区域有所扩大。第二,中国的机会不平等程度较高。从主观机会不平等指数的频数分布来看,认为机会平等者较多。在成功可控视角下,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机会不平等程度不是特别高。然而,代际收入弹性估计结果表明,中国机会不平等程度较高,约为0.6。城市绝对机会不平等程度均值较低,相对机会不平等程度均值则较高。相比而言,省级层面的绝对机会不平等程度和相对机会不平等程度均值都更高。全国层面的机会不平等程度,占收入不平等程度的40%左右。第叁,相对而言,劳动力流动降低机会不平等程度。迁移者的收入获取感知机会不平等指数低于未迁移者。迁移者认为半可控因素对成功的重要性,低于未迁移者的判断。与其他群体相比,未获得户籍迁移者认为不可控因素对成功的重要性更强。迁移者的代际收入弹性,不到未迁移者的一半;当前中国代际收入流动的主要问题在于部分人群面临“代际低收入传承陷阱”;教育在可识别的代际收入传递路径中贡献最大,而迁移强化了这一影响。第四,不同类型迁移对迁移者福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市外迁移促进迁移者收入的增长,但是市内迁移对迁移者的收入并无影响;迁移者收入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增强。获取户籍迁移并未降低迁移者主观幸福感,未获取户籍迁移者的主观幸福感降低。市外迁移显着降低迁移者的福利指数,而市内迁移显着增加迁移者的福利指数。第五,中国可以通过移民空间优化,实现居民福利的帕累托改进。绝对机会不平等、相对机会不平等与城市规模呈现倒U型关系。绝对机会不平等与城市规模倒U型曲线的极值点处,人口规模约为659万人;城市规模与相对机会不平等倒U型曲线极值点处,人口规模约为702万人。个体幸福感与城市规模呈现U型关系,U型曲线极值点处市辖区人口规模为300万。城市规模与福利指数呈倒U型关系,倒U型曲线极值点处,城市市辖区常住人口规模为700万人。从福利的客观理性角度来看,中国城市新移民在空间选择上存在明显的客观非理性现象。因此,中国城市体系重构过程中,市辖区人口超过300万、城市常住人口低于700万的城市适宜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以优化重构城市体系;迁移者则可以选择前往对自身和原居民均福利均有利的城市。
吴华安[6]2014年在《征地失业者的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重庆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实证》文中认为文章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描述了征地失业者的区域空间分布、受教育程度和年龄结构方面的主要特点,并借助重庆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系统探讨了区域分布、生活来源和个体特征对征地失业者就业意愿的影响,阐释了分析结果对提升征地失业者就业参与意愿的政策意义。总体而言,与其他主要失业群体相比,征地失业者在人力资本和年龄上都处于劣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区域发展水平越高、生活来源保障度越弱、受教育程度越低、外出经历越被动的征地失业者,其就业参与意愿的概率比更小。结合其他相关分析结果推断,失地农民的就业参与意愿或许是当前及今后征用土地都会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在人口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意愿对于土地征用的制度安排及其影响群体可持续生计获取尤显重要。
钟瑶奇, 米清奎[7]2013年在《重庆中长期劳动力变动及供需预测与启示》文中提出根据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计算,劳动力资源比重低、劳动参与率10年来持续下降以及劳动力人口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是重庆劳动力资源的现状;预测分析表明,劳动力规模下降趋势难以逆转,劳动力供求关系将从供过于求逐渐走向结构性供不应求是未来重庆劳动力供需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应及时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加快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立统筹城乡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体系,并适时、适度调整人口政策。同时,目前影响我国区域人口规模的因素中总和生育率的影响越来越小,而迁移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各地区应制定有吸引力的人口迁移政策,以在未来的劳动力资源争夺中占据优势地位。
洪惠坤[8]2016年在《“叁生”功能协调下的重庆市乡村空间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重庆市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用地急剧膨胀,乡村空间面临转型重构发展。由于重庆区域和城乡之间的自然资源禀赋、区域发展条件和潜力等差异较大,导致乡村空间内部用地结构、乡村功能性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受土地资源稀缺性的约束以及区域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乡村空间系统土地利用效率也表现出时空异质性。如果单一的按重庆市现有的五大功能区功能要求来确定各区域乡村空间的发展,不能充分地体现地域特色,不利于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为指导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对于引导乡村空间健康发展及促进乡村有序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助于拓宽丰富我国区域地理学和乡村地理学理论,为其他地区的乡村功能培育与乡村建设提供范例。当前,乡村多功能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与城市功能研究相比仍然较为薄弱,多功能乡村的科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是乡村多功能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严密的理论体系指导研究。二是已有研究大多以定性描述乡村功能现状空间分异和乡村功能地域类型的概念划分为主,区划也停留在主导功能的基础上,研究较多地停留在区域乡村空间的形态结构表象研究,缺乏系统、深入探究乡村空间多功能性差异的源头与成因,对乡村功能的空间分异研究较多,却忽略了时间阶段的演变研究,较少对区域乡村空间的地区差异程度进行测度,没有对相同地域功能在不同区域的表现进行总结分析,难以揭示乡村空间功能差距的来源。叁是国内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区域,针对西部乡村地区的研究较少。就土地利用效率研究方面来看,目前国外学者普遍重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分析,乡村土地利用效率的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均较薄弱,不同于城市系统研究的广泛性和深入性,乡村系统及其诸多子系统的问题,尚未被学者们关注并加以系统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目前大多数研究只停留在投入和期望产出的相对效率研究上,对我国乡村区域空间土地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效率研究较少,许多研究只考虑经济产出,而忽视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研究结果与实际不相符,已有研究对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异研究较多,却忽略了时间阶段的演变,难以揭示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差距的来源,难以提出正确的政策建议,进而影响了结论的实践意义。此外,以往研究过于注重对土地系统中自然环境要素的研究而忽视了微观主体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从剖析重庆市土地空间格局存在的问题入手,以“重庆市乡村空间“叁生”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叁生”空间土地利用效率演变和“叁生”空间优化的微观主体需求意愿”叁方面内容展开研究,探讨“叁生”功能协调下的重庆市乡村空间优化方向,并提出乡村“叁生”空间优化策略。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1)在分析诊断重庆市土地空间规划格局现状及重庆市土地空间内部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利用复杂性科学理论方法系统分析土地利用系统的非线性特征,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采用改进topsis方法的研究重庆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2)构建乡村空间“叁生”功能的理论框架,采用熵权法对重庆市乡村空间功能值进行测度,并运用gis技术和dagum基尼系数估计方法,对重庆市不同地区乡村空间功能值的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进行实证研究;3)在分析乡村生态空间子系统土地利用状况的同时,采用r软件,基于投入冗余的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luenberger(ml)生产率指数和kernel密度函数来测度和分解研究重庆市不同功能区乡村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子系统的土地利用效率;4)通过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获取农户调研数据,运用tobit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微观个体的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微观个体参与乡村“叁生”空间优化的需求意愿;5)在划分乡村空间“叁生”功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研究区山区乡村空间的脆弱性和生态敏感性,构建乡村空间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探索山区乡村空间多功能的格局分异,结合乡村空间子系统的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结果,探讨重庆市“叁生”空间功能定位、优化发展方向以及乡村“叁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结论如下:(1)叁生”功能协调下的“功能-效率-微观主体”乡村空间优化研究范式能更好的引导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本文从地理学、经济等跨科研究视角,借鉴国土空间“叁生”功能理论和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尝试从重庆市乡村空间“叁生”功能演变、“叁生”空间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和“叁生”空间优化的微观主体需求意愿叁方面,构建了“叁生”功能协调下的“功能-效率-微观主体”乡村空间优化研究范式。该研究范式,对于有针对性地实施空间管制,引导乡村空间健康发展及促进乡村有序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为其他区域作参考范例。(2)重庆市乡村空间总功能和“叁生”功能的强度呈现上升趋势,乡村空间功能值的空间分布呈现总功能较均衡,子功能非均衡性较明显的特征,乡村空间功能有待优化调整。受区域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乡村空间子功能的地区间差距较大,尤其是渝东北和渝东南区域与都市功能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之间的差异较明显,乡村空间功能有待优化调整。重庆市不同地区乡村空间功能值地区差异及演化规律特征,为乡村空间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3)重庆市乡村“叁生”空间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乡村生产空间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比乡村生活空间更为显着,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水平亟待提高。重庆市土地空间内部主要矛盾是建设用地空间与生态保护空间和农业发展空间之间的矛盾,重庆市乡村生态空间子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都市功能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和生态用地的配置不合理降低了该部分区域的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服务功能虽然较强,但是水土流失问题仍然较为严峻,生态系统面临巨大的压力,乡村空间生态子系统稳定性较差,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结果也显示了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土地生态系统呈现病态和不健康状态,属于高风险-高压力区域。重庆市不同功能区乡村发展问题具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如何优化乡村空间,重塑乡村多元价值,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障能力显得尤为紧迫。(4)重庆市乡村空间可优化为以居住家园功能、农业生产功能、水源涵养生态保育功能和土壤保持生态保护功能为主导的8种乡村空间功能类型,能较好地体现地域特色,有利于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重庆市乡村空间功能变化具有显着的地域差异性和复杂性,重庆市不同功能区乡村空间应综合“叁生”空间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结果,采取差别化优化发展模式,乡村空间优化策略应充分体现微观主体需求意愿,促进人地协调发展。重庆市不同功能区的乡村空间功能定位为以居住家园功能为主导,辅以经济发展功能优化的都市功能区乡村空间;以农业生产功能为主导,辅以经济发展功能和居住家园功能优化的城市发展新区乡村空间;以水源涵养生态保育功能为主导,辅以经济发展功能优化的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乡村空间;以土壤保持生态保护功能为主,辅以农业生产功能优化的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乡村空间。研究进一步将重庆市乡村空间划分为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型,农业生产-人居生活型,人居生活-社会保障型,人居生活-经济发展型,水源涵养生态保育型,生态保育-经济发展型,生态保育-农业生产型,土壤保持生态保护型8种功能类型,能较好地体现地域特色,为科学健康的开发利用山地乡村空间土地资源提供有益借鉴,有利于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后,重庆市乡村空间优化发展应以实现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重塑乡村价值为目标,可从以下几方面实现乡村空间的优化建设:一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先,修复与提升生态功能,重构优化乡村生态空间格局,建设山清水秀的乡村生态空间。二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乡村空间土地利用效率,优化重构集约高效的乡村生产空间。叁是通过合理规划村庄建设,提升乡村基础服务设施,提升乡村生活质量与品质,创建“以人为本”、宜居适度的乡村幸福美好生活家园。本文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主要有:(1)研究思路的创新:本文通过探讨重庆市乡村空间“叁生”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分析重庆市不同功能区乡村“叁生”空间子系统的土地利用效率和“叁生”空间优化的微观主体需求意愿,构建“叁生”功能协调下的“功能-效率-微观主体”乡村空间优化的研究范式,为乡村空间优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2)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以西部山区重庆乡村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叁生”功能协调下的“功能-效率-微观主体”乡村空间优化的研究范式下,将重庆市乡村空间优化为以居住家园功能、农业生产功能、水源涵养生态保育功能和土壤保持生态保护为主导的8种乡村空间功能类型,能较好地体现重庆的地域特色,可为开发利用山地乡村空间土地资源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依据,对定量化开展乡村功能,推进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研究方法的创新:运用数理模型与地理学空间思想结合起来,揭示了重庆市乡村“叁生”空间功能和乡村“叁生”空间土地利用效率时空动态演进特征以及地区差异程度,这是已有研究鲜有涉及的,研究具有一定拓展性和新意。(1)运用dagum基尼系数深入研究刻画重庆市不同地区乡村空间功能值地区差异及演化特征,而以往研究较少对区域乡村空间的地区差异程度进行测度,难以揭示乡村空间功能差距的来源。(2)研究将乡村生产过程产生的面源污染因子纳入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中,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ml)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研究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重庆市不同功能区乡村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子系统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避免了以往相关研究因忽视非期望产出条件,导致高估了土地利用效率,使得研究结论与实际不相符,难以提出正确的政策建议,进而影响了结论的实践意义。(3)使用kernel密度函数来测度和分解重庆市乡村空间土地利用效率的动态演变,有助于掌握研究区域乡村空间土地利用效率的分层与极化现象;弥补了已有研究样本时期跨度较短的局限,能较好地揭示重庆市乡村空间土地利用效率的动态演变趋势,能够为重庆市乡村空间发展方向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为乡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此外,本研究未对乡村多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乡村空间功能非均衡形成的影响因素做进一步研究,这是今后将继续研究的内容。本文因数据可获性原因,以区(县)为研究单元,研究的空间指向存在一定不足,结果仅能反映宏观层面的状况,在数据可获取情况下,以乡镇为研究单位,从微观层面甄别乡村空间功能强弱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如何通过乡村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政策机制与模式的创新,优化重构乡村“叁生”空间,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为政府有关乡村空间发展规划调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胡耀岭[9]2010年在《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及其治理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人口出生性别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十分严峻,这将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努力改善出生性别结构,但是,目前出生性别比升高趋势尚未出现根本性逆转迹象。从全国各地出生性别比变化的形势来看,其升高模式不尽一致,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复杂多样,正在经历的阶段也有一定差别。在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中,需要根据出生性别比偏高升高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治理措施。因此,研究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内在机理,分析不同阶段出生性别比变动特征、探寻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对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各因素对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影响机制,认为:男孩偏好观念和性别选择技术决定并导致了出生性别比偏高,男孩偏好是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必要条件,男孩偏好不强烈时仅仅影响生育观念,只有强烈的男孩偏好才会促使偏男生育观念付诸性别选择行为;性别选择技术是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直接原因。具有强烈男孩偏好的家庭,可以借助于性别选择技术达到流女留男的目的,直接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社会经济文化因素通过影响人们男孩偏好强度和性别选择技术可及性,间接影响人们的性别选择性生育行为,从而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在研究过程中,本文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对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从男孩偏好观念和性别选择技术等决定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两个因素入手,结合人口统计学理论,构建数学分析模型。选取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相关统计数据,并充分考虑空间自相关作用,运用空间计量技术定量地研究各变量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人均计生宣教费用、城镇化水平和非农产业妇女就业率与出生性别比变化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家庭纯收入、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每万人卫生服务机构数与出生性别比变化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在95%的显着性水平下,政策性总和生育率的回归系数不具有统计显着性,尚不能以此确定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但是,进一步应用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2005年1%抽样调查资料进行计算分析的结果表明,放宽生育政策能够使出生性别比有所降低,但还不足以使出生性别比恢复到正常水平。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影响并导致了出生性别比偏高,同时,出生性别比偏高也制约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应用人口统计理论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计算所得结果进一步阐述出生性别比偏高所带来的诸多危害。结果表明,1980-2009年期间,有1133-2267万个女胎被剥夺了生命权,数目庞大,可谓触目惊心。巨量的女胎缺失必然导致未来婚姻市场失衡,男性婚姻挤压规模将呈现逐年扩大态势,到2040年,有20%的男性处于大龄未婚状态。从社会性别的角度看,出生性别比偏高不仅直接侵害了妇女健康权和女性婴幼儿,还间接侵害了女性的发展机会、生存条件和财产权益,这揭示了社会性别、公共政策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存在着制度性缺陷。最后,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了彻底解决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可行性,并在研究不同阶段出生性别比变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所掌握的资料,从群众生育意愿、人口计生基础、综合治理开展情况等方面,探寻群众性别选择性生育的根源,总结得出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可供选择的治理路径。同时,结合各地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的实践,指出进一步的改进方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尽早遏制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势头,从根本上解决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
胡桂华, Robert, McCaa, Lara, Cleveland[10]2017年在《人口普查净误差估计中的叁系统估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作为当今人口普查质量评估领域主流方法的双系统估计量因受独立性不满足困扰而有偏估计总体人数的问题,明确提出了用叁系统估计量替代双系统估计量的研究目标。叁系统估计量指的是依据对同一时点上同一总体的人口普查、人口普查之后的质量评估调查和人口行政记录系统这叁个不同途径获得的叁份人口登记数据来估计总体人数所使用的估计量。为实现上述目标,采用实地调研、数理模型、抽样估计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借鉴国际相关前沿研究成果的研究思路,研究了人口普查质量评估中叁系统估计量的构建、叁系统估计量应用操作等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叁系统估计量能够有效地摆脱双系统估计量的独立性约束从而解决估计量偏误的问题;将叁系统估计量应用于人口普查质量评估,必须科学合理地解决叁个人口登记系统定格在统一的标准时点、人口在叁个登记系统等概率分层、用人口普查质量评估调查样本对叁系统估计量再估计等实践方面的问题;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叁系统估计量可以较好地实现人口等概率分层目标,但尚有较多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研究解决,在这一问题上有着相当大的研究空间。建议我国在未来人口普查质量评估中应用叁系统估计量。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与模型诊断[D]. 张洪阳. 重庆大学. 2003
[2]. 基于ARIMA模型的重庆市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J]. 邓世成.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8
[3]. 叁峡库区人口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杨霏. 重庆工商大学. 2014
[4]. 中国户籍登记系统覆盖评估研究[J]. 胡桂华, 薛婷.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8
[5]. 机会不平等、劳动力流动及其空间优化[D]. 孙叁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
[6]. 征地失业者的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重庆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实证[J]. 吴华安. 南方人口. 2014
[7]. 重庆中长期劳动力变动及供需预测与启示[J]. 钟瑶奇, 米清奎. 西部论坛. 2013
[8]. “叁生”功能协调下的重庆市乡村空间优化研究[D]. 洪惠坤. 西南大学. 2016
[9]. 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及其治理研究[D]. 胡耀岭. 南开大学. 2010
[10]. 人口普查净误差估计中的叁系统估计量研究[J]. 胡桂华, Robert, McCaa, Lara, Cleveland. 统计研究. 2017
标签:人口学与计划生育论文; 人口普查论文;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论文; 出生人口性别比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 中国人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