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验探索及推进策略分析论文_丁一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验探索及推进策略分析论文_丁一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发展,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不断的完善,,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到了转型换代的关键时期,同时也面对了一系列职能转变的问题,同时,在我国的不同城市,当地政府对智慧城市的探索,虽然呈现出特色化,多元化等趋向,但在对智慧城市的内涵理解上还不够到位,智慧城市的模式,运行理念和机制体制还不够健全,受到当地生产条件等不同程度上的制约。因此,我国在智慧城市探索的道路上依然需要负重前行,走上很长一段漫长而艰辛的道路。

关键词:智慧城市;经验探索;策略分析

引言

21世纪以来,全球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在政府多年系统性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成为了城市化率增长最快的国家。在21世纪初,我国城市化率仅为37.66%,而至2016年已达到57.4%,近十余年来我国城市化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预计到2050年,城市化率将超过80%。然而,伴随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用地矛盾等城市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病”现象蔓延,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探究

1.1缺少整体而全面的规划和指导

智慧城市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一种新型的社会构建模式,我国开始建设智慧城市是与国际同步的,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是没有什么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来提供建设经验,帮助探索。并且,我国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探索,是以地方为开端,大部分的是靠地方政府的自主探索,国家有出台过相应的战略,但总体而言还是缺少国家层面的技术支持和引导。

1.2城市发展定位不明确,缺乏总体协调规划

现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处于推进期,全国大概有700个城市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大多数城市没有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现有设施和资源等进行详细分析,准确定位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而是沿袭传统建设思路,造成当前城市建设“千城一面”,建设大同小异,不能突出城市特色,没有凸显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也没有形成城市之间优势互补,限制了城市特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1.3规划不足、盲目建设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是自下而上开始探索的,国家层面在建设之初未出台专门性的规划或提供指导性的意见,由地方政府结合自身情况率先开始试点。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发展形态,规划建设繁杂,并无先例可循。由于智慧城市的概念源于产业界,并依赖于产业界提供相应的技术驱动,在政企合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容易被企业利益所裹挟,企业将自身利益宣传为城市建设的需求,提出各类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从而使得地方政府在缺乏对真实需求的判断和对真正建设路径的把握下盲目开展建设,导致建设完成后实际应用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被部分地区和官员当作政绩工程快速推进,未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一哄而上”,缺乏长效制度保障,可能陷入“人走政息”的怪圈。

2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策略的探究

2.1推动互联网+模式融入进智慧城市的建设

在这两者的结合上,做的比较好的城市是沈阳市。沈阳市是我国最早提出将互联网新技术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发展战略。通过“互联网+”模式的融入,帮助沈阳市把商业发展,通信设备,市民生活等有机联系和整合起来,构建了一个独具有沈阳城市特色的生态系统,实现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沈阳构建智慧城市的探索经验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推广的,顺应了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必定也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统一规划,突出区域特色,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智慧城市建设既关系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也会对以后城市规划建设产生影响;既关系到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城市群的发展,也会对国家总体战略产生影响。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时,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从国家到地方,对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领域间的发展要统筹协调,切实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宏观规划和引导。首先,国家对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要确定总体目标,做出总体规划,制定关键领域的实施措施,督促中央各部委之间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加强业务协作和信息共享;其次,国家应该依托大城市群,比如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明确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和层级体系,加快城市群建设,从而使经济结构转换的实现有序和互补,形成区域优势;最后,城市内部需要结合城市的性质、特点、功能、历史和现状做出规划,重点突出城市特色,优先规划建设基础性或示范性智慧项目,突出城市优势和特色,避免“千城一面”和重复建设。

2.3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统筹规划

(1)国家层面关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发展标准以及评价体系等的设计。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及指导性意见,引导地方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制定各行业建设标准,为城市间数据互联共通奠定基础;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调整发展方向。(2)地方政府层面从城市发展需求出发,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总体框架、建设内容、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的整体性规划。在进行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过程中应结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城市现有的信息技术条件及城市发展战略,避免盲目跟风,根据自身特点建设成为有竞争力的新型智慧城市。

2.4重视信息安全,构建防御体系

新型智慧城市具有信息高度集中的特点,也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应当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着手。管理层面,应当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加强城市信息安全监管,提高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从业人员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培训,明确责任分工与行为规范,建立监督检查和追责机制,从管理上提高风险保护能力。技术层面,首先应从宏观上对信息系统进行严格的安全域划分,对不同的安全域实施不同的安全策略,通过网络隔离技术实施边界的安全防护。

2.5以需求为前提,以应用为主导,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需求是一切发展的源动力,智慧城市建设也不例外。智慧城市建设也要以需求为前提,以应用为主导,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无形之手,通过自由竞争来创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智慧应用,从而实现智慧增长。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首先,要处理好政府引导和企业主导之间的关系,明确政府的职能和定位,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处理好城市规划建设和实际应用需求的关系,为智慧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要走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误区,真正实现智慧城市建设惠民利民的目标;其次,给予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在有关政策和市场化的竞争激励下,由企业根据应用前景和实际需求来主导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如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避免出现一哄而上、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最后,智慧城市建设是为了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所以要充分体察和反馈市民的感受,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在智慧项目推广和普及过程中要采用多样化、产业化、生活化的手段,引导市民认识和使用智慧项目,提高市民对智慧项目的认同感。

结语

总而言之,智慧城市的建设经过了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这个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要积极应对,要坚信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通过各方力量的协调配合,统筹安排,科学地推进智慧城市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荣,张占栋.浅析在信息化时代下如何加强智慧城市建设[J].发展信息:中旬刊,2011,(09).

[2]吴启南.智慧城市方法探索及经验总结[J].城市建设周刊,2003,(08).

论文作者:丁一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验探索及推进策略分析论文_丁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