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反学校文化”:问题、原因及对策_学校文化论文

青少年“反学校文化”:问题、原因及对策_学校文化论文

青少年“反学校文化”:问题、成因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对策论文,青少年论文,学校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国内的研究者在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中倾向于对学校文化的积极作用与正面功能的探讨,较少地涉及到与学校主流文化相悖的“反学校文化”现象。较之于国外对“反学校文化”现象大量、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国内对青少年的“反学校文化”现象定位于一种学生亚文化的消极方面,或仅仅视为个体心理层面的一种观念与行为偏差。本文试图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当前我国的整体社会与文化背景,借助于社会学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对现阶段我国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现象的特征、发生根源、影响及可能的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反学校文化”的内涵及其问题表征

(一)“反学校文化”的基本内涵

在西方的教育社会学传统中,学校一直被认为是传递资产阶级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的场所,而对出身于劳工阶级的学生来说,学校只是一种由冷漠的异己教师组成的异己机构。因此,“反学校文化”现象通常被认为是“工人阶级子女对学校内流行文化进行反抗而形成的另一种文化”。①如威尔斯通过对英国一所小镇中学的12个工人阶级家庭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后认为,学生的“反学校文化”现象实际上是与劳工阶级的“地板文化”密切相关的,而所谓的“反学校文化”只不过是劳工阶级反对权威的一种延伸。② 哈格里夫斯则从阶级对抗的角度,认为“反学校文化”现象是劳工阶级为了反抗对他们的尊严构成威胁的学校教育而形成的。③ 由此可见,西方的早期研究主要立足于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差异所形成的冲突与对立来解释“反学校文化”现象,具有浓厚的阶级对立与意识形态色彩。

西方近来开始将研究的视角转向学校教育自身的矛盾,并立足于学生反对学校对教育的垄断以及学校自身的制度权威对他们的规训与压迫,试图建立一种“非学校化社会”来解释“反学校文化”现象。如拉森认为,学生的“反学校文化”意在打破学校所安排的制度性设计,意图重新设计教育符号,这种“反学校文化”具有非正式性、情绪化、非理性的特征,以便与学校严肃的、制度化的、工作取向的主流文化相抗衡。④ 美国的伊利奇则在《非学校化社会》一书中提出,“学校专断地决定了学生学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学,当学生感受到比预期的更为无所不及的被操纵时,常常会加强对学校教育的反抗”。⑤ 在他看来,“反学校文化”现象的产生实际上是学生反对学校制度对教育的垄断以及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他们希望打破现存学校制度并寄希望于建立一种“非学校化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显然,这一视角具有很强的自由主义取向。

我国学者张人杰教授指出,青少年“反学校文化”在实质上是校园主流文化中根本价值观之异化。⑥ 以此观点来理解与分析当前我国所出现的“反学校文化”现象是比较适切的。校园主流文化说到底是指社会赋予学校的一整套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学校以此实现其“青少年社会化”的功能;然而,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社会文化总体结构的转型,必然会对校园文化中的原有的价值观、行为规范产生影响与冲击,从而使学校文化的内容与学校文化的主体产生内在的冲突,其结果是校园主流文化会发生相应的变异进而演化成为“反学校文化”现象。

(二)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的问题表征

就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反学校文化”的行为表现来看,主要表现为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正统”的学校教育文化及其精神的反叛、挑战以及抵抗。其特征一方面以公开的、显性的、直接的、比较强烈的对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公然地违反校纪校规、公开地挑战学校的权威、侮辱师长、校园暴力等越轨与失范行为,以及破坏学校公共物品、酗酒、吸烟、打架、赌博、偷窃等;另一方面以较为隐晦的、间接的、情绪化的、不具有明显对抗色彩的形式表现出来,如青少年在校园中的奇装异服、不良装饰、网络语言、各种形形色色的课桌文化、厕所文化以及逃课、迟到早退、课堂捣乱、考试作弊、早恋等。除此之外,青少年一代还通过自编或篡改的歌曲、灰色童谣、灰色解释、网络日记与小说等其他的方式来对学校教育及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学校制度等各个层面进行嘲弄、调侃、批判,以此表达他们的“反学校文化”情绪。

上述涉及的具有公开的、显性的、直接的、比较强烈的具有明显对抗性质的各种失范与越轨行为,以及较为隐晦、间接、情绪化、不具有明显对抗性质的各种“日常反抗”行为,可以说是现阶段我国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的主要表征方式。从其内容上来看,主要表现为对学校主流文化价值及其权威的怀疑、批判与否认,甚至是叛离与拒斥;较之于西方国家“反学校文化”中的问题表征,并未呈现出来明显的阶级抵抗的特征与意识形态色彩。⑦ 但从其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上来看,现阶段我国青少年的“反学校文化”也呈现出价值目标的虚无化、价值内容的物质化与庸俗化、价值主体的自我化、价值评价的偏激化等特征。另外,从其发展的态势来看,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现象越来越呈现出显性化、直接化、多样化、强烈化、普遍化以及低龄化。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反学校文化”容易与青少年文化中其它的现象以及问题相勾连,进而有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较为极端的偏差观念与行为,并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正确认识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的问题,探明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寻求积极合理的应对策略,无疑是当前我国学校文化建设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青少年“反学校文化”成因的社会学分析

青少年“反学校文化”总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社会印记。当前我国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的形成与我国社会结构整体转型、文化总体变迁所引发的阶层分化、文化分化现象是分不开的;另外,在信息化时代学校教育功能的转变以及在“前喻型”文化背景下青少年自我的文化诉求等,都是现阶段我国青少年“反学校文化”形成的重要原因。

(一)社会反文化对学校主流文化的影响

就当前我国来说,伴随着市场经济崛起的是社会利益与社会阶层的高度分化,而伴随着社会利益分化与阶层分化的是总体社会文化的分化,其结果是各种群体的亚文化的广泛崛起。由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常常为其行为、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主流文化中取得合法地位或较为有利的处境而不断地进行着争斗,因此,各种亚文化之间的摩擦、冲突与对立在所难免。而“当一种亚文化代表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站到了主文化对立面的时候,就称之为反文化,反文化现象已经演变成为中国当前重要的一种文化现象。”⑨ 从形成原因上来看,社会反文化是某些群体试图分享社会价值,却受到了不断的挫折,起而抵制与反抗现有文化规范或价值体系所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它涉及观念与行为两个层面:就观念层面而言,它是一套排斥、抵制与反抗现有社会主导文化的价值观念;就行为层面而言,其行为举止倾向于独立于主流社会。⑩ 从当代中国社会反文化现象的表现来看,有学者称其主体是“迷惘的一代”、是“自行其事的群体”,荒谬与荒唐、玩世与嘲讽、失落与冷漠、鄙夷与傲慢、行动与破坏、故作惊世骇俗与游戏人生……,强烈地反映了对传统文化模式或城市工业社会规范的对立与破坏,对极度发达的制度文化的反感,反文化现象已成为当代文化中最易挑起事端,引起争论的显著部分。(11)

由于教育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学校文化亦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亚文化,在社会结构的转型期,当整体的社会文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分化、冲突进而变异产生“社会反文化”时,其必然会影响与作用于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必然会影响到作为社会亚文化而存在的学校文化,并对既定的学校主流文化产生影响与冲击,使得学校主流文化内部产生冲突、分化与变异现象,使得青少年群体对学校主流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进行重估、对学校主流文化中的道德规范进行重新建构、对学校主流文化中的行为方式进行重新选择,进而形成一种有悖于学校主流文化的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现象。实际上,上文已述及现阶段我国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现象与我国当前的“社会反文化”现象无论在内容上、问题表征上、行为方式上,还是在深层次的价值取向上,都存在诸多的相似性与一致性,两者之间无论在浅层次还是在深层次上都存在着同构关系。因此,可以说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现象的形成正是整体社会文化变迁在学校中的一种投影,当代中国的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现象正是现阶段背景下“社会反文化”现象在学校中的一种反映与聚焦。

(二)信息化时代学校文化传递功能的弱化

教育担负着保证社会文化延续的基本职能,它是通过向年轻一代传递社会的主流文化来实现的。学校在社会中获得了一种文化传递的专有权力,即形成了“学校中心”的文化传递结构,(12) 而这一“中心”地位使得学校不仅垄断了文化传递的内容,而且也垄断了文化传递的途径。

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电子媒介、网络技术为代表的大众媒体所塑造的信息环境与信息途径正对传统的学校文化传递地位构成强有力的冲击与挑战。其一方面体现在以电子媒介、网络技术为代表的大众媒体提供了比学校具有更多选择可能的信息资源与文化类型;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比学校教育更快、更强、更灵活的传递能力与传递方式。上述两个方面导致了“学校中心”文化传递结构的消解,使得学校再也无法垄断文化传递的权力,从而形成了一种“非学校中心”文化传递结构的产生。“学校中心”文化传递结构的消解与“非学校中心”文化传递结构的产生使得年轻一代可以从其它的传递主体获得更多的文化(包括知识、价值观、规范、态度、生活方式等),从而打破了以往青少年文化特质中较为一致的精神向度,也使得年轻一代从学校接收的文化在其可接收到的文化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减小,从而导致了学校文化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力的减弱。

虽然,“学校中心”文化传递结构的消解可以使青少年一代有更多的文化选择与价值选择,然而,年轻一代从其它传递主体所获得的文化,无论是类型还是内容,实际上都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其中混杂着很多具有消极的、低俗的、暴力的、色情的、颓废的文化类型与内容。青少年如果缺乏相应的自主辨别能力,难以分辨其中的善恶、优劣与真伪,难以抵制其中的糟粕,再加之学校对青少年的“文化控制力”的减弱,就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与侵害,进而容易形成与学校主流文化相悖的“反学校文化”。

(三)“前喻文化”背景下青少年文化的自我建构

“前喻文化”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以开拓未来为使命的一种文化类型,“前喻文化”的兴起是现代交通、通讯和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社会急剧变化的产物,在这种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下,代表未来的是年轻一代,他们按照自己的首创精神自由行动,他们能在未来的方向上为年长的一代引路。(13) 按照我国学者吴康宁教授的观点,只要是以“现代化”为主导取向的国家,其文化就或多或少地具有“前喻”的特征。(14)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在文化发展机制上是具有典型“前喻文化”特征的。

在“前喻文化”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机制下,青少年往往通过构筑属于自己的文化来寄托自己文化独立的愿望与冲动,他们力求从精神气质、文化追求、思想风格、价值取向等具体的维度建构能够进行自我甄别、自我认同与自我命名的文化样式。然而,现实中的学校却是按照成人社会的文化样式为青少年所构造的一种理想的世界,这种理想的世界往往并不契合青少年切实的感受和需要,它实际上也不允许学生自由自在地去追求与自己生存方式相一致的文化方式,其更多地表现为对学生的约束、规训与控制。而学校中的考试文化更是使“社会、学校和家庭进入了同一个‘共谋’的联盟中,那就是使青少年远离自己的个性化理想世界,沉湎于‘应试教育’的理想世界中”。(15) 当青少年文化自我建构的诉求遭遇现实中的挫折时,他们就会在观念上乃至行为上“抵制”、“对抗”既有的学校主流文化,以缓解与释放他们内心的无奈与焦虑。可以认为,“反学校文化”是青少年学生对成人社会文化的一种叛逆,是对现行教育及其构造的理想世界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规避与逃逸,是青少年试图打破社会与学校的制度性设计,努力寻求自身意义的一种表达,是在缺乏宽容与认同的文化境遇下的一种消极的“突围”。

三、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的影响及可能的对策

(一)客观、全面地认识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的影响

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由于在价值观念上相悖于学校的主流文化,在行为上又往往表现出“对抗性”、“破坏性”与“极端性”,以至于人们在探讨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的现象时往往持一种全面的批评与否定的态度,而缺乏客观、全面与理性的分析与认识。

实际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早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这一报告中指出,“尽管学生的反抗(反学校行为)有时具有模糊而天真的特征,尽管它的激进主义是两重性的,但这种反抗却在教育保守主义的城垛打开了一个重要的缺口。而另外一些以‘冷漠’这种独特方式进行的反抗……无疑也是抵制当代过时教育体系的一个标志。”(16) 由此可见,青少年“反学校文化”产生与当代学校教育自身所凸显的文化专断性、保守性以及滞后性等问题与矛盾是分不开的。因此,只看到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的消极影响与潜在的危害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重新审视这一问题。

(二)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的可能对策

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的产生可以说是现阶段我国社会文化急剧变迁下的一种不可避免的文化现象,同时也是在“前喻文化”背景下青少年文化自我建构的一种展现方式,因此,对于青少年“反学校文化”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压制”与“消除”,而是要进行一种有针对性的指引、疏导与帮助,使之成为一种学校文化建设、青少年学生自我成长与文化自我建构的潜在的改进力量。

1.以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评价与价值选择。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历史上最为急剧的社会与文化变迁,利益与阶层的不断分化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分裂,加之全球化语境下各种西方的思潮与观念的不断侵入,导致了社会价值观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多元化格局。由于青少年“反学校文化”在实质上是学校主流文化中价值观之异化,因此,在价值观多元化的格局下,必须以一种能够体现时代精神与国家精神、体现社会基本伦理规范与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去构建新的价值与文化体系,引领青少年学生,防止他们陷入价值迷失、价值混乱乃至价值异化之中。但在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只是被笼统地包含在学校德育之中,未能实现其教育效果。美国的价值观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社会、历史、文学等显性课程与某些隐性课程都承担着相应的价值观教育功能,(17) 使核心价值观教育走进了学生的学校“日常生活”,并渗透于学校的文化建设之中,这值得我们借鉴。

2.提高青少年一代的文化批判、文化反思的意识与文化判断的能力。

如前文所述,“反学校文化”也是青少年在“前喻型”文化发展机制下力图通过塑造属于自己一代的文化特征,试图对前辈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产生影响的一种文化的自我建构。青少年的这种文化诉求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基本机制之一,因而是无可厚非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的这种文化自我建构的方向是否正确?表达方式是否合理?能不能体现时代的精神与气度?是否有助于自身的积极成长与发展?因此,培养青少年在文化自我建构中的文化批判意识以及对文化反思的意识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塑造出具有自己独立个性内涵的、积极良好的文化形象和文化特质。

此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全球化的态势,文化发展的多元化与全球化在促进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带给人们更多文化选择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当程度的负面效应,各种观念与思潮相互交织、真伪难分、良莠不齐、精华与糟粕共存。在此境遇下,我们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文化判断能力,使之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文化意识、文化行为乃至文化产品时能够依据自身的价值立场准确判别其价值的善恶、优劣和真伪,并作出选择,指导自己的文化行为。总之,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良好的文化判断能力就是要让他们以主体的姿态正确地、积极地去面对各种可能对之产生影响的文化现象,使之能主动、独立地进行辨别与取舍,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信念与文化行为。

注释:

① 赵小段.西方反学校文化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4(10)

② 钱民辉.论美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实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③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39

④ 吴琼洳.国中学生反学校文化之研究[A].台湾社会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1999:12

⑤ 伊利奇.非学校化社会[M].吴康宁译.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57~58

⑥ 张人杰.校园文化与“反校园文化”[M].台湾教育研究资讯,1994(3)

⑦ 周晓燕.青少年“反学校文化”:问题、意义与对策[J].教育学报,2006(2)

⑧ 李伟胜.当代教育与儿童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

⑨(11) 高丙中.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J].社会学研究,1997(1)

⑩ 费妮娜.从学校反文化现象谈学校文化力的塑造和优化[J].教育发展研究,2007(1B)

(12)(14)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01,98

(13) 玛格丽特·米德.代沟[M].曾胡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67~84

(15) 俞吾金.青少年教育中的“三个世界”[N].文汇报,2001-12-14(11)

(1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46

(17) 葛春,李会松.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实施及对我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9(1)

标签:;  ;  ;  ;  

青少年“反学校文化”:问题、原因及对策_学校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