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增长速度对比关系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部类论文,两大论文,增长速度论文,关系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理论,今天已成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本文就社会主义再生产两大部分增长速度的比例关系问题进行探讨,以说明其原理在经济建设宏观方面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比例关系;调控
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的对比关系,是社会再生产理论和实践的根本问题之一。它主要是指两大部类增长速度的比例,是谁先谁快的问题;也指两大部类产品在社会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是再生产的结构问题。速度的比例和结构的比例,是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具体表现,是从不同角度看它的比例关系。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原理的中心思想,就是反复说明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总产品才能实现,扩大再生产过程才能顺利进行下去。那么,反映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的客观要求,两大部类生产的增长速度比例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时,多次讲过不变资本C比可变资本V增长得快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规律,已说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但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而且在“用公式说明积累”的扩大再生产公式中,假定两大部类以同等的速度发展,也可以满足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比例提出以下公式:
在上列公式中,每年的第一行(Ⅰ)表示生产资料生产,第二行(Ⅱ)表示消费资料生产。每行的总产品价值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C表示不变资本(生产资料)的消耗;第二部分V表示可变资本(工人消费品)的消耗;第三部分m表示剩余产品的价值。第一部分C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掉,第二部分V用于支付劳动力报酬和工人购买消费品,第三部分m归资本家支配。
马克思在制定扩大再生产公式时,作了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如果我们没有搞清楚马克思所作的种种假设,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也就不能更好地运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这些假设条件是:在资本社会中,只有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生产周期为一年;不变资本的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所有的商品产品都按价值出卖;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不发生变动;撇开了对外贸易;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百等等。此外,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篇、第二篇中所作的一些假设条件,对于马克思再生产公式同样是适用的。比如:抽象了生产技术进步,假设资本的有机构不变;抽象了内含扩大再生产,假定劳动生产率不变;排除了工人运动等实际存在,假设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不变;假设扩大再生产所需的新增加劳动力来源不成问题;假定新增加的投资在一年内全部完成并投入生产,不考虑生产资料的节约使用;假设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完好的,不存在废、次品和产品质量问题;生产储备不予考虑;假设商品的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是完全一致的;假设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假设商品是直接交换的,没有中间商;假设在交换过程中,运输费用不予考虑;抽象掉信用的存在;假设不存在资本集中和聋断;假设不存在人口增长问题;假设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发生自然灾害;假设货币都是由第Ⅰ部类生产的金属硬通货等等。
马克思所作的分析,首先是根据对剩余价值分配情况的分析,从而揭示国民经济各范畴数值的平衡比例关系。
第一个时期创造的剩余价值在第二个时期分配的情况
在第一个生产过程(第一年)中第Ⅰ部类创造的剩余价值(1100单位),有50%用于下一年资本家消费,50%用于生产积累。根据第Ⅰ部类资本有机构成C:V=4:1的比例,用于积累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使得在第二个生产时期有可能把第Ⅰ部类的生产资料消耗提高440单位,把这一部类的消费品提高110单位。第Ⅱ部类的剩余价值是按另一种比例分配的。在上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800)单位,有70%用于未来时期的资本家消耗,30%用于积累。这部分积累有160单位用于增加生产资料消耗,80单位用于增加工人消费(根据这一部类资本有机构成C:V=2:1的比例)。
两大部类之间的实物形式的交换是怎样进行的。第Ⅰ部类在第Ⅰ时期创造了6600单位的生产资料。其中,将有4,840单位在第二个生产时期本部类的生产过程中消耗掉;有1,760个单位销售给第Ⅱ部类。同时,第Ⅱ部类创造了3200单位消费品,销售给第Ⅰ部类1,210单位用于工人消费,550个单位用于第Ⅰ部类资本家消费,即加总是1,760单位。最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第Ⅰ部类在第一个生产时期创造了6,600单位的生产资料,而在第二个时期正好消耗掉与此相等的生产资料。同样,第一个时期创造3,200单位的消费品,在第二个时期也全部消费掉(其中:工人消费掉2.090单位,资本家消费1,110单位)。
现在我们把马克思再生产公式应用于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在保持马克思再生产公式的总数值和基本前提条件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既有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我们仍用符号C表示),也有劳动力的消耗(我们在公式中仍然用符号v[,1]表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没有资本家的占用。劳动消耗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生产领域生产工人的需要(我们用符号v[,1]表示),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非生产领域内的社会需要(我们用符号v[,2]表示),最后,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再生产而进行的积累(我们用符号m表示)。同时,为了更接近于生产过程实际,我们把整个公式不是分成与各个时期一致的各个生产过程,而是分成一些生产年份,每个年份内完成很多生产周期(有些产品生产的周期刚刚开始,而有些正处在生产周期过程中,而又有些生产周期已经结束)。每年不仅消耗生产资料和生产领域消耗(工人)生活资料,非生产领域也需要进行消耗,而且要进行积累。因为下一个生产年份国民经济各范畴增大的数量比例取决于前一个年份的积累。
我们把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部份代入马克思再生产公式如下:
在上例中,社会剩余产品的价值分配比例第Ⅰ部类剩余产品价值为1100单位不是分成550单位和550单位,而是分成500单位和600单位,第Ⅱ部类的剩余产品不是分成560单位和240单位,而是分成509单位和291单位。这种分配不是从剩余产品部分的未来年代的消费和积累的分配比例产生的,而是从剩余产品现在的消费和积累的分配比例产生的。而下一个年份的资料,社会消费的指标则是马克思所提出的非工人消费的指标,即第Ⅰ部类550单位,第Ⅱ部类560单位。第二个时期这些指标同第一个时期比较,第Ⅰ部类增加了50单位,第Ⅱ部类增加了51单位。既增加第一个时期提高的(与马克思再生产公式差数)积累额(600-500=50;291-240=51)。正是这种分配比例才能反映出不间断再生产过程。然而,不论就每一部类生产年份看,还是就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年份看,马克思再生产公式的基本指数值仍然是不变的,仍然是平衡的。
为了说明问题,把每个年份的工人消费和整个社会非生产领域消费合并起来,那么就可以把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项分成以下三个基本部分:(1)该年份内的生产资料消耗;(2)生产工人的生活资料和社会公共生活资料消费;(3)用于积累,即用于下一个年份生产过程扩大再生产的那一部分剩余产品(见下表)。
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表式
第一年在生产和消费中,总共消耗掉8,909单位价值,而社会产品总价值是9,800单位,而剩余产品价值是891单位,为下一年扩大再生产进行了价值积累。而第二年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消耗价值量不是8,909单位,而是9,800价值量单位,增加891个价值量单位。第二个生产年份,在增加消费量前提下,生产量进一步扩大,完成了10,780价值量单位,又进行了980价值量单位的积累。这项积累用于第三年的扩大再生产。第三年的生产性消费和个人消费共是10,780价值量单位。第三年创造的积累额是1,078价值量单位,社会产品总价值量为11,858单位。在我们所分析的再生产公式中,这些指标的适应性不仅表现在总指标中,而且同时表现在各个部类中。第一部类用于积累的剩余产品,相应地增加下一个生产年份这一类的消费价值量。例如第二年的生产资料消费量增加600价值量单位,第二年生产资料消耗量是6600价值量单位,第一年是6,000价值量单位。第二年生产资料消耗量增加600价值量单位,这项指标相当于第一年生产资料的剩余价值量,就是第Ⅰ部类第一年积累部分。其他各年,以及在进行分配个人消费品和社会消费品(2909+291=3,200价值量单位)的条件下,情形都是如此。各部类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这种增加,同生产资本有机构成是完全成比例的。例如,第Ⅰ部类的生产资本有机构成是4:1,而以第一年到第二年的增加数也是440:110=4:1。第Ⅱ部类的情形也是如此。这个部类比例为2:1,而各项指标数值的增加数也是重复这个比例的,即160:80=2:1。
以上我们分别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再生产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再生产公式,说明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增长速度的比例关系。
列宁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列宁加进了技术进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有机构成提高等因素,明确指出生产资料生产的较快增长,是技术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规律。
有的同志对列宁《论所谓市场问题》中关于扩大再生产图式的假设条件,作了以下的改变[1]:
假设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是第Ⅱ部类快于第Ⅰ部类,而不是第Ⅰ部类快于第Ⅱ部类;假设第Ⅰ部类的积累率是20%,而不是50%;假设两个部类的发端式都是C
第二、三、四年类推计算结果表(计算为定基发展速度)
根据上述的计算结果说明,只要资本有机构成逐步有所提高,便一定能得出列宁的结论,即,制定生产资料生产增长最快,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最慢。这是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下,扩大再生产的普遍规律。
技术进步,有机构成的提高,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根本性的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加快消费资料生产增长速度的客观要求,是决定两大部类增长速度比例关系的重要因素。它对生产资料生产增长速度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随着技术进步,从事社会总产品的活劳动比物化劳动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对于补偿劳动消耗和满足社会需要的消费资料的量是增加的。
由于马克思在论述扩大再生产公式时,是抽象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职工人数,抽象掉人口的增长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加进去,就形成了加快消费资料生产增长的客观要求。
一般地说,消费资料的消费过程同时是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劳动力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劳动者的消费不足,劳动力再生产就不会得到应有的保证,或不能满足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要求。那么,社会再生产过程就不能顺利进行下去。
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消费、是消费资料消费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能保证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消费,也就无法继续进行社会再生产过程。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非物质生产领域的人数所占比重在提高,因此,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消费在增长。
人口的再生产问题,在就业人数中,可纳入劳动力再生产范畴之内。就业人数增加和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会引起消费总量和消费构成的变化。
巩固国防、出口贸易的需要等,也是形成加快消费资料增长速度的因素。
这些因素,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一方面,“消费这个不仅被看成终点而且被看成最后目的的结束行为”,另一方面,“又会反过来作用于起点并重新引起整个过程”[2]。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3],这就更加要求加快消费资料的生产。在这种情况下,两大部增长速度比例关系应如何安排呢?波兰经济学学家布·明兹有以下的论述:“如果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消费,那末两大部类生产比例就更有利于第Ⅱ部类,这是必然的。因为,如果消费要达到最大限度,那末消费资料的生产就要达到最大限度,而其他经济值,包括生产资料的生产就必然要低于最大限度。总之,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生产的比例取决于:1.国民收入与生产资料消耗之间的比率。这个比率下降,第Ⅰ部类生产的增长就比第Ⅱ部类快,这个比率提高,第Ⅰ部类生长增长就比第Ⅱ部类慢。2.国民收入中积累所占比重。这个比重提高,第Ⅰ部类生产的增长就比第Ⅱ部类快;这个比重下降,第Ⅰ部类生产的增长就比第Ⅱ部类慢。”[4]
从社会生产目的来考虑,社会总产品中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比例关系,是确定两大部类生产增长速度比例关系的重要因素。按照马克思再生产原理,满足人们直接生活需要的产品称为最终产品,所以,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实质上就是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比例关系。
如果社会工作日投于第Ⅰ部类生产过多,就表示社会劳动过多地用于中间产品生产,这样做显然不符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要求。
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看,由于消费资料(最终产品)的生产是直接满足人们生活消费需要的,那么,何不长期使第Ⅱ部类增长速度快于第Ⅰ部类生产的增长呢?这样做也是违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违背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基本原理。从扩大再生产的角度说,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就必须实现社会扩大再生产,为社会实现扩大再生产提供充足的物质来源。我国经济学家许涤新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只有优先发展第Ⅰ部类的生产,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在不断扩大再生产中,有了足够的物质要素。”[5]
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就要用更先进的技术装备国民经济部类,用现代化的技术代替落后的技术。这样,第Ⅰ部类增长速度快些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过分强调生产资料生产增长速度,忽视了消费资料生产必要的增长;在国民收入中不能适当地提高积累率,使积累和消费比例失调,从而使两大部类增长速度比例失调,这是不符合马克思再生产原理的,同样违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要求。
因此,我们必须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使两大部类增长速度比例协调,保证实现国民经济健康、高速、协调地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各种历史资料和统计资料,同时也要及时掌握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在遵循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原理的同时,还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从而寻找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增长速度的较优比例,一般地说,我国社会主义再生产几十年的经验已经证明,在第Ⅰ部类增长速度适当快速增长前提下,使第Ⅱ部类增长速度接近第Ⅰ部类增长速度,可以说是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增长速度的较优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