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 江苏 兴化 225700)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糖抗原242(CA242)、糖抗原125(CA125)在胰腺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 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49例,均进行磁共振常规扫描T1WI与T2WI、MRCP、增强扫描,对比术中及病理结果,并与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CA125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CA199、CA242、CA125的测量值于Ⅰ期、Ⅱ期明显高于正常值,Ⅲ期、Ⅳ期测量值显著高于Ⅰ期、Ⅱ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成像后,Ⅰ期8例、Ⅱ期24例、Ⅲ期13例、Ⅳ期4例,对Ⅱ期和Ⅲ期胰腺癌诊断准确率、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93.1%与93.1%、91.5%与86.4%、91.9%与94.1%,磁共振术前分期与术中、病理诊断一致性高,准确率高达89.2%;磁共振成像结合血清CA199、CA242、CA125的检测,准确率达94.8%。结论:磁共振成像对胰腺癌的术前分期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高,CA199、CA242、CA125水平可以有效判断术前分期,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242、糖类抗原125可明显提高胰腺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具备推广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肿瘤标志物;胰腺癌
【中图分类号】R7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220-03
胰腺癌是现代肿瘤学极具挑战性的常见慢性病之一[1],本病的早期无显著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段,并且早期易发生转移,胰腺癌采取外科手术时,切除率极低,不高于20%[2],在我国部分地区已成为造成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3]。早期诊断与积极有效治疗胰腺癌,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4]。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虽对胰腺癌具有提示作用,但缺少特异性[5]。目前研究显示CA199、CA242、CA125在胰腺癌的发生、进展、浸润与转移过程中含量不断发生变化,可用于评估胰腺癌的术前分期[6]。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naging,MRI)检查方法多样、显示结构清晰,对于病变的显示、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远处转移具有明显优势,在胰腺癌的诊断与分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磁共振图像特征,结合CA199、CA242、CA125数据,探讨提高胰腺癌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的途径。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3月就诊的胰腺癌患者49例,男33例,女16例,年龄35~80岁,平均(53±12.4)岁。其中胰头癌39例,胰体、胰尾癌10例,所有病例均由手术病理证实,且均为胰腺导管腺癌。另收集同期入院进行胰腺磁共振扫描的未见异常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35~80岁,平均(56±11.6)岁。所有入选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具有可比性。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部疼痛、巩膜黄染、体重减轻等,3例患者有发热症状。
纳入标准:(1)符合《NCCN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8](2016年第一版)中对于胰腺癌诊断、成像和分期原则;(2)不合并胰腺其他疾病;(3)无心肾功能障碍。
排出标准:(1)并发严重心肾功能障碍者;(2)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患者;(3)合并胰腺其他疾病患者。
1.2 检查方法
采用Siemens?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常规扫描,患者检查前禁食6至8小时,接受呼吸训练。患者采取仰卧位,使用相控阵腹部线圈进行横断面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快速自旋回波T2WI;增强扫描使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0.1mmoL/kg),经高压注射器注射,注射速度为2.0~3.0ml/s肘静脉注射,动脉期25s、静脉期55s、延迟期4min进行扫描,注射结束时使用20ml生理盐水稀释。常规使用横断切面扫描,门静脉期叠加冠状面扫描,扫描结束后将其传送至影像工作站。
1.3?结果分析
由两位资深MRI影像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分析图像质量、信号特点、肿块的位置、大小、边缘、胰管等结构的变化、胰腺周围的组织与血管情况,其他脏器是否收到累及等内容,意见不同时,科内讨论得出结论。收集患者入院后静脉血检测血清CA199、CA125、CA242水平,血清CA199、CA125和CA242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参考值如下:CA125<35U/mL、CA199<35U/mL、CA242<12U/ml,分析血清CA199、CA125、CA242水平与胰腺癌分期的关系、MRI在胰腺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血清CA199、CA125、CA242水平联合MRI在胰腺癌术前分期中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时,对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磁共振术前分期结果与术中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判断采用Kappa检验,当k值>0.75时,二者一致性好;若k值位于0.4~0.75间,二者一致性一般,若k值<0.4,则二者一致性差。
2.结果
2.1 术中结果
49例患者均开腹探查,其中22例行肿瘤根治切除术,27例行姑息性手术,术中取淋巴结进行活检,远处转移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复查验证。结合术中、淋巴结活检、随访复查,49例患者的TNM分期如下:Ⅰ期7例、Ⅱ期25例、Ⅲ期13例、Ⅳ期4例。
2.2 磁共振图像特点
49例患者中,瘤体直径为1.7~9.5cm,平均3.1cm,无规则形态,与正常胰腺组织的界限不清晰。常规扫描T1WI显示肿瘤呈稍低信号30例,低信号15例,等信号4例;T2WI显示肿块呈稍高信号40例,等信号3例,6例呈混杂信号;脂肪抑制T1WI显示39例呈低信号,胰头肿瘤40例,其中5例侵犯临近的血管,并伴有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受累;13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5例肝转移;主胰管扩张5例,胆管扩张5例。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强化29例,20例无强化;实质期及平衡期强化进一步增强,等信号15例,另34例呈略低信号,总体表现为肿块延迟强化。
2.3 磁共振诊断胰腺癌术前分期与术中、术后病理的关系
胰腺癌Ⅱ期、III期的诊断特异性、灵敏性、准确率以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9%与94.1%、91.5%与86.4%、93.6%与93.1%、91.5%与87.1%、93.2%与94.7%(表1)。术前分期中Ⅰ期诊断与术中不符1例、Ⅱ期与病理结果不符1例,其余均与术中、术后病理相符。
2.4?CA199、CA125、CA242与分期的关系
本研究49例胰腺癌患者中,TNM分期Ⅰ期7例,Ⅱ期25例,Ⅲ期13例,Ⅳ期4例,患者主要为Ⅱ期、Ⅲ期患者,占77.6%。血清中CA199、CA125、CA242随着胰腺癌患者病理分期的变化,水平持续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5 磁共振成像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术前分期中的结果
磁共振成像联合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A242检测,诊断准确率均有提升,Ⅰ期为85.4%,Ⅱ期为91.3%,Ⅲ期为92.1%,Ⅳ期为81.6%。
3.讨论
胰腺癌约90%以上为导管腺癌,发病率位列所有恶性肿瘤第9位,但其预后极差、死亡率极高[9]。影像学检查是胰腺癌临床诊断重要的支撑资料,依靠超声、CT以及MRI检查。但因肿瘤常临床表现不典型,瘤体发生纤维化等多种原因的影响,CT成像诊断准确率无法达到预期,还需要MRI扫面进行有力补充。
随着磁共振检查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通过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等多种方法以及后处理功能,对胰腺肿瘤位置、大小、瘤体情况、病变周围情况、血管受损等综合分析诊断,为临床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信息[10]。本研究中磁共振诊断胰腺癌Ⅱ期、Ⅲ期的诊断特异性、灵敏性、准确率以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9%与94.1%、91.5%与86.4%、93.1%与93.1%、91.5%与87.1%、93.2%与94.7%。术前分期中Ⅰ期诊断与术中不符1例、Ⅱ期与病理结果不符1例,其余均与术中、术后病理相符。这可能是由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形态与胰腺癌相似,临床缺乏诊断特异性,鉴别存在困难[11]。
血清检测肿瘤标记物简单易行,可重复操作,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对胰腺癌的分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2]。由于肿瘤具有多态性、异型性等特性,故临床目前难以发现具有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单一肿瘤标记物。本研究收集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和糖类抗原242数据,血清中CA199、CA125、CA242随着胰腺癌患者病理分期的变化,水平持续升高,对于胰腺癌的病理分期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显示磁共振成像术前对胰腺癌分期诊断联合血清糖类抗原诊断胰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均有提高,二者联合应用对于胰腺癌的诊断意义重大,适用于临床推广与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97-98.
[2]朱世凯.精准医疗与胰腺癌[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24(36):4752-4758.
[3]丁贤彬,吕晓燕,毛德强,等.2015年重庆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25(1):73-77.
[4]Jemal A,Siegel R,Xu J,et a1.Cancer Statistics,2010[J].CA Cancer J Clin,2010,60(5):277-300.
[5]陈守庆,薄维波.CA199、CA242、DKK1联合检测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4):496-499.
[6]汤铁军.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A242、CEA检测在不同分期胰腺癌相关性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135.
[7]杨维柘,陈铟铟,田为中,等.多种MRI成像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44(2):44-59.
[8]陈璐,余日胜.胰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及术前可切除性和分期的影像学评估[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12):2305-2311.
[9]高晶晶,李绍东,陈高红,等.高场MRI多序列联合检查对胰腺癌分期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5,21(6):538-542.
[10]黄瑞瑜,赵仁军,许保刚,等.磁共振成像对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的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3):284-286.
[11]吕琦,王培军,邵志红,等.CT增强扫描及磁共振DWI序列对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34(9):974-979.
[12]宋文渊,吴雷,赵红岩,等.外周血内CA199、CA242及CEA对胰腺癌诊断及病理分期评估的价值[J].实用肿瘤杂志,2017,32(1):52-56.
论文作者:杨懿,蔡春祥(通讯作者),刘兴明,朱宝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胰腺癌论文; 磁共振论文; 患者论文; 血清论文; 肿瘤论文; 术前论文; 病理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