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我国土木工程也的到了稳定的发展,土木工程当中混凝土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必须加强材料、设备和技术方面的质量控制,从而更好地提高整体的工程质量。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从地上的高楼大厦到地面的公路建设,从堤坝建筑到桥梁建筑,每一个大型土木工程建筑都离不开混凝土。尤其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完善,在重型结构、高层结构、地下结构工程中应用广泛,具有整体性高,可模性好,耐久耐磨等特点。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最为广泛。但是随着建筑工程对于材料质量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要进行重点测试,并且要制定一定的应用措施,保证施工能够正常进行。大体积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建筑中使用较多的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建造效果。如何保障混凝土的质量是土木工程施工中所涉及到的重要问题。
1混凝土结构的含义和特征
1.1混凝土结构的含义
混凝土是用水泥、石灰、砂石、水为主要原料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是指将混凝土作为整体结构的主要成分,将其他种类的建筑材料配合使用而调制的建筑施工结构。混凝土结构包括很多种类,比如钢筋砼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预加压力混凝土结构。由于混凝土结构是有多种原材料调制而成,因而它是一种混合型的人工施工材料,受到其自身成分和载重能力的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它容易出现一些损耗,比如碎裂、磨损等。
1.2混凝土结构的特征
混凝土结构在当今的施工建设中使用比较广泛,它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由于其自身形态和性质,它具有较高的被移动能力,可以进行长途运输;二是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可以承载常规环境下自然因素的损坏;三是其可塑性较高,未凝结的混凝土自身呈现泥状形态,可以根据具体施工要求被制成相应的模型;四是混凝土结构中可以添加钢筋等高强度材料以增加其整体性能,因此可以应用于对建筑质量要求较高的工程中;五是混凝土结构的原材料产量丰富并且容易开采,因而制作较为便捷。
2相关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探究
2.1降低混凝土受到的约束力
为了减低混凝土受到的约束力,在结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必要注重相关技术方法的应用。一方面,对于混凝土材料的约束力,有必要合理降低;倘若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偏大,则混凝土拟不约束力也随着增大。因此有必要降低混凝土材料内部具备的温度应力,进一步可以采取暖棚法、蓄水法或者覆盖法等,达到保温的效果,使混凝土材料内外部温差得到合理控制,这样便使得混凝土温度应力处于正常可行的范围当中。另一方面,对于外部地基存在的约束力,需合理降低。基于混凝土材料浇筑期间,如果浇筑混凝土材料面积偏大,那么混凝土材料的厚度便显得非常厚,这样使得地基对混凝土材料会出现相对应的约束力。所以,对于这种情况,有必要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合理进行滑动层的设置,对合理科学的滑动层加以应用,使得外部基地承受的约束力得到有效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注重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增强
为了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进一步达到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目的,有必要基于混凝土当中合理地添加添加剂,在这一施工操作过程中,有必要严格参照混凝土添加剂的添加流程、技术标准,确保添加剂合理添加。与此同时,基于混凝土材料配制期间,合理合理地将具备良好抗拉作用的有机纤维材料以及金属纤维材料添加进去,从而达到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功效。此外,在实际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还有必要合理配置混凝土材料的配比,相关工作人员有必要严格炎症混凝土材料的各配比,选择最优化的配比方法,从而使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2.3合理控制混凝土自身的温度应力影响
混凝土自身的温度应力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合理对混凝土温度应力进行控制,提升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循现阶段建筑施工技术,遵循科学的施工原则,进行科学施工,尤其是在水泥的使用过程中,发生水热化特征,发出大量的热,一旦释放的热量突破临界值,将导致混凝土自身出现裂缝现象,影响整体结构,因此,要合理控制水泥的用量,科学对其热量进行控制。例如,在实际的控制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添加一定量的减水剂,通过搅拌工序,将其中存在的热量释放,以此来提升混凝土的整体质量。与此同时,应注重外界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由于混凝土自身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其表面的温度会随着外界温度而变化,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产生差值时,会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进而造成质量问题,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重天气对温度的影响,尤其是高温天气时,应避免对混凝土进行大面积浇筑,如果必须在高温天气进行浇筑时,应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降温,通过有效的冷却降温,降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应力,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4保证混凝土浇筑工序的合理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企业应提升混凝土浇筑技术,加强对混凝土浇筑工序的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提升混凝土搅拌技术,以科学合理为原则,对搅拌时间、原材料投放等工序进行合理的控制。其次,保证混凝土振捣过程的合理性,灵活应用振捣器进行振捣,避免出现振捣不扎实情况。最后,科学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养护可以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因此,应严格按照现阶段的养护要求与标准,做好养护工作,例如,保证养护时间不少于两周,如果养护时间为冬季,则应适当进行技术调整,提升混凝土质量。
2.5打好地基,有效控制混凝土结构
对于整个土木工程建筑而言,地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打好地基,发挥好地基对于混凝土结构的约束功能,实现地基优化是我们有效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前提和基础要素。通常来说,混凝土的实际温度条件与其所承受的约束力呈现正相关,因此,加强温度控制,也就从一个方面上控制了地基环境。此外,混凝土结构也可以通过保温手段实现对外界环境温度土结构的有效控制,这对于保障混凝土性能,切实提高建筑项目质量成效明显。
结语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不难发现混凝土结构施工会受到较多影响的影响,进一步导致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下降。因此,便有必要注重施工技术方法的应用,加强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降低混凝土受到的约束力以及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等。此外,本人认为,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还有必要注重现代化科学施工技术方法的应用,注重混凝土浇筑技术、拆模技术以及养护技术的提高。相信从以上方面加以完善,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整体质量将能够得到有效提高,进一步为土木工程建筑整体质量及安全性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永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7(22):83-84.
[2]倪欣.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9):198.
[3]齐晓语.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7):182-183.
论文作者:刘玉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温度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