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如何做好小学生课堂优化教学论文_李,琼

体育教师如何做好小学生课堂优化教学论文_李,琼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 李 琼 562400

【摘要】:多年来,传统体育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地套在了人们的脑海中,形成了对体育教学偏激的看法。其实体育教学是当今应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正常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们喜欢体育课,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转变观念,开拓思想,改善学习环境,优化小学体育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来展开深入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体育教师、小学生、课堂优化、

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

一、创设学习情景、优化学习兴趣。

随着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是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要把小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就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现状,并针对小学体育教学思路,认真系统的分析小学生对学习体育课程盲目的心理,以及小学生存在基础薄弱、底子比较差等情况,探索并制定小学体育教学方针,从而寻找到如何使小学生热爱体育课、愿意学体育、学有所用,真正让小学生爱上体育课的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瑞典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兴趣”。这句话准确的阐述了兴趣对体育学习的重要性。讲究教学艺术的教师都知道这个道理,因而,小学教师在开始讲授体育课程时,首先要让小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让小学生对学习体育树立信心,抛弃惧怕体育课的心理意识,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其小学生求新、求趣的强烈愿望,采用灵活多变、寓教于乐的新颖形式,启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其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从体育课程的角度出发,避免大众化和俗套,教师可以选择绳和球结合成“舞龙”,人与杠结合成“花轿”,体操凳与弯曲的线条组合成“小桥”,袋子与人组合成“袋鼠”,各种图形与线条组合画成“迷宫”等情景体育游戏,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穿插一些情节“冲突”和“阻碍”的关卡,让学生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过程中体验体育的乐趣。

二、教学方法要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

1.儿童化。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 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 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 学,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要防止单纯技术传授。有些体育教师把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充实 到小学教学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看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切 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2.兴趣化。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 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 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躁,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3.游戏化。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 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体育 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 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 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的各种机能能力,它是衡量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身体素质包括:力量、 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五个方面。在山东省教委公布的1985年至1995年全省学生体质调查结果中,显示我省 中小学生在耐力、柔韧和力量素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上好体育课,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小学体育教学应重视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1.力量素质。力量素质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的一种能力。儿童少年各年龄阶段都可进行力量练习,但采用的方 法和手段要与成人有区别。儿童少年时期,由于肌纤维较细,蛋白质含量较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还欠 完善,肌肉群的活动不协调,加之儿童少年长度的发育领先宽度和体重的发育,所以,力量素质较差。在力量 练习中,应采用负荷较轻,动作较快的练习,或中等负荷的练习,适宜做速度性力量练习,以提高神经系统对 肌肉运动单位的动员能力,改善肌肉协调工作的能力,避免过重的负荷练习和过长时间的静力紧张练习,以防 引起关节损伤,抑制骨骼生长。

2.速度素质。速度素质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儿童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皮质兴奋性和提高过程灵活性高,反应快 ,所以小学阶段是发展速度素质的良好时期。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频率高和反应速度快的教学手 段。短跑可以很好地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宜于儿童少年练习,但在具体安排中应科学地控制练习的强度 、距离的长短、重复的次数和间隔的时间。另外,在固定跑台上练习跑步时,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小学生不 宜采用。

3.耐力素质。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看作是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在儿童少年身体素质 自然发展过程中,是较薄弱的环节。目前我省小学生耐力明显下降,令人十分担忧。体育教师不能不进行耐力 练习,但也不要过多地进行耐力练习,耐力练习应作为全面身体素质练习的一个必要方面安排在计划之中,但 必须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距离,适当合理地安排中等强度的耐力练习,并有间歇地逐步延长持续时间,以 便发展耐力素质。

4.灵敏素质。灵敏素质是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变换身体姿势和方向的能力。灵敏与人体对空间定位和对时 间感觉的能力有关,也和速度与力量素质的发展有关。灵敏是一种综合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可采用活动性游 戏和各种基本体操等方式,以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

5.柔韧素质。柔韧素质是指运动时各关节的活动幅度或范围。儿童少年关节的关节软骨较厚,关节囊和韧带的伸展性大 ,关节的运动幅度大于成人,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发展柔韧性的练习。年龄越小,柔韧性越好,根据 素质发展的这一年龄特征,发展柔韧素质应从小抓起,与此同时,还应注意柔韧性与肌肉力量的相互关系,如 年龄小做体操“桥”的能力差,主要原因不是柔韧性差,而是躯干伸肌力量不足所致。

身体素质虽然是通过人体各种基本活动和动作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方面的能力, 但也是人体内在综合机能的集中反映,因此,身体素质的状况是衡量小学生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儿童 少年来说,机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单一的练习会造成机体发展不均衡,体育教师应采用全面发展的身体练 习,以利于他们身体各种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论文作者:李,琼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4

标签:;  ;  ;  ;  ;  ;  ;  ;  

体育教师如何做好小学生课堂优化教学论文_李,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