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市场化是教育改革的误区——与杨德广先生商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误区论文,杨德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探索与争鸣》今年第2期刊登杨德广先生的《高等院校走进市场才能走出困境》一文,对高校如何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主动走进市场,向市场要经费的设想,认为高校在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发展教育的经费,而且可以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的限度内,我与杨先生的观点并无太大的分歧,但如果教育市场化超过合理的限度,我与杨先生的看法就产生了分歧。
第一,杨先生主张建立教育市场,并且认为教育市场是由知识市场、人才市场、科技市场、信息市场所构成。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构成某种商品的专业市场,必须有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的单位出售该商品,直接与市场发生买卖关系,并且从出售产品中回收成本和利润,成为再生产的资金,这样才能使该市场持续存在下去。教育市场必须有教育产品的买卖为前提,但是,不论是教师的劳务还是毕业生,却不是学校向社会出售的商品。一方面,师生关系不是劳务买卖关系,学生不是到学校里来购买知识的,而是来接受教育的,他可以学到知识,但却不能买到他所需要的知识,以及证明其知识水平的学历证书;教师受聘于校方,形式上似乎与产业中的雇佣关系相同,其实不同,因为教师并不为校方生产利润。另一方面,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买卖的主体是学生本人而非学校,学生是自己劳动力、知识和技能的所有者,其报酬归学生自己,而不由学校取得,因而学校与人才市场不直接发生买卖关系。学校既然不能从事教育产品的买卖,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教育市场的存在。至于学校向社会出售的科技、信息成果,那只是全社会科技市场、信息市场的一部分,学校只是提供这种商品的众多单位之一,并不能独自构成所谓的教育市场。
当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之际,各行各业都不可避免地会纳入市场,因而高校的某一方面如科技开发、技术培训等可以进入市场,但高校不可能整个儿进入市场,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教书育人而非生产单位。
第二,杨先生认为学校走进市场才能走出困境,这无疑夸大了市场对解决高校经费贫乏的作用。他认为“谁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走进市场,谁就能抓住机遇,就能生存发展,兴旺发达;反之就难以走出困境。”在他看来,经费似乎是发展教育的唯一决定性因素,而进入市场又是解决经费短缺的关键,这无疑对市场提供经费的期望值太大,不切实际。
其实,市场只能提供一部分办学经费,而不可能是全部,办学经费的主渠道仍应靠政府的拨款,这是国际惯例。据美国高校1991-1992年度的收入统计,在“销售与服务”项目下的收入,公立大学占总收入的25.9%,私立大学为27.6%。这说明他们只有约1/4的收入是从市场来的。办学经费的来源应是多元的,以国内而言,出台的教育法已保证政府要提高对教育的投入。由于国家在教育立法上的承诺,从而带动了社会对教育的支持,目前出现了一些好的势头。如原江苏化工学院由省属改属中国石化总公司,改名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办学经费大为改观。中山大学吸引了大量私人捐赠,校园内许多大楼、教学设备是私人资助建起来的。
我们当然应当在法律和道德许可的范围内主动地向市场提供多种服务,以便更多地取得办学经费,不这样做而去“等、靠、要”是不对的,但如果认为经费多了学校一定会兴旺发达,那则是片面的。因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诸如办学方针、教育管理、教师水平、学生素质、经费等等。如“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之所以兴旺发达,主要靠的是蔡元培先生的正确的办学方针;相反,当时有的教会大学的经费十分充足,但他们的办学方针却决定了其不能与北大媲美。
第三,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中,高等院校既面临办学经费短缺的困境,又面临市场价值观对教育事业的冲击、侵蚀的困境,杨先生只看到前一困境,而对后一困境只字不提,显然有欠全面。当高校在“推向市场”、“面向市场”等口号下大踏步走进市场以摆脱经费不足的困境时,却迎来了新的困境,而且是向市场进入得越深,后一困境也就越大,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
市场价值观就是把赚钱牟利看作是唯一的和最高的价值标准,一切以是否能赚钱、赚大钱为标准。简言之,就是拜金主义。搞市场经济就一定会有这种价值观,它适用于市场经济,并能在法律、道德约束下起到发展经济的积极作用。但是市场经济具有渗透一切、收买一切,把一切都当作商品来买卖,以便从中获利的难以抑制的内在冲动,它力图冲破一切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去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因而市场价值观也就能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当它侵入它不应进入的社会领域时,就会制造出一系列丑恶现象,对社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当它侵入教育领域时,就会出现买卖文凭、证书或混文凭证书,对学生乱收费乱收礼,考试作弊成风,以及评职称、评教学与科研成果中的私下交易等坏现象;有些成人教育单位已办成名符其实的“学店”,像企业生产伪劣产品一样,批量生产出徒有虚名的不合格人才。一部分教师、学生忙于“进入市场”赚钱,置教学于不顾,荒废学业,由此导致教学质量下降,道德滑坡。因此,一味提倡教育“进入市场”将产生误导,加剧上述困境。
第四,杨先生认为“教育不去适应市场经济就是脱离现实社会。”这是把市场需求看作是绝对合理的东西了。的确,教育应当面向现实,去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但教育的特点却是面向未来的。市场具有急功近利的特点,因而市场的需要不全是合理的,我们不去适应这种不合理的市场需求,这决不是脱离社会现实,而是面向社会的未来。例如,社会上有那么一些并不想认真学习真本领,只想混个大专文凭,以便升职升官的人,我们该不该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呢?有些搞成人教育的单位看中了这个市场需求,大办各种热门专业的班,对入学者一概欢迎,只要交钱,不用入学考试,来不来听课,是否通得过考试都没关系,到时候就给证书,皆大欢喜。这既违背教育目的,又不道德,但有些人却乐此不疲,不惜败坏教育的名声,给不学无术者脸上贴金。这些以教谋利者正是在“适应市场经济”、“为学校创收”等冠冕堂皇的口号下面对“现实”的。如果教育走这样的适应市场之路,来摆脱经费不足的困境,那么,这将是教育的邪路和末路。
高校不应追随市场的急功近利,而要高瞻远瞩,面向社会整体,放眼未来。高校要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但同时也应当培养能调控市场的人才。我们不能仅仅要求学生去适应市场经济,还必须教育学生对市场价值观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要教育学生认识教育、生态环境、科学文化、伦理道德、社会公平和安定的价值。从而使学生既能适应市场经济,又能超越市场经济,面向社会的整体和未来,这样才能使经济和文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