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赛达伟业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5
摘要:建筑工程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基础施工,一旦基础施工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进度造成巨大的影响。在基础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在桩基础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一定的技术,以此提升桩基础的稳定性,保证整个建筑的质量。本文对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提升我国桩基础的质量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桩基础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向前进步,建筑行业也得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桩基础土建施工是建筑施工当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将会严重影响着建筑整体的质量与施工效率,所以一直都是建筑行业当中非常重要的技术,这些年来在技术与应用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将会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从而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怎样让该技术的应用更加的有效,成为工程建设当中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要不断进步的重要因素。
1桩基础施工技术概述
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建设步伐的加快,桩基础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施工技术也在逐步改进和提升。桩基础施工技术通俗的讲就是将地面和建筑物有效连接起来,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法,有效的加大桩基的承载力度,从而更好的承担上一层建筑,将桩基和承台进行有效连接,从而将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和建筑物自身荷载转移到地面上,从而增强建筑物因外力影响产生的不稳定现象,有效的避免了建筑沉降问题的发生。桩基础施工技术包括高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低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单桩基础施工技术,这三种不同的桩基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需要的不同,在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合理选择相应合适的桩基技术。
2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特点
2.1尺寸应用特点
随着我国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桩基础技术也受到了很大的应用,高层建筑不同于中低层建筑,其本身质量提高需要桩基础的承载力提升,与此同时桩基础的长度与直径也要进一步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承载高层建筑,通常高层建筑的基桩直径在2500毫米以上,甚至一些基桩长度已经超过了100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提高土地利用率,将会有更多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开发建设,长桩将得到进一步的广泛应用。老城区需要进行改造工作,基桩也要进行更换,一般都是采用预制静压桩,这类老城改造或是使用小桩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节能环保特点
传统建筑的桩基都是通过筒式柴油锤对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进行外向锤击,这种生产方式可以直观看出桩基入土的状态,及桩基的施工质量,应用效果也非常好,比较经济,但施工时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还有较大的地面振动,对附近居民的干扰非常大,这样就限定了施工范围,只能在空旷的场地,附近没有居民,对噪声和振动没有特殊要求的场地施工。因此在桩基础技术上进行了改良,如今采用的多是静压式,在施工中噪声减少了70%,对能源的消耗也减少了一半,在软土区也不影响施工。如今静压式在中高层建筑施工中已经有了广泛应用。
3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灌注桩施工应用
灌注桩在施工中要根据成孔方式,分为沉管成孔、冲击成孔等。不同的成孔方法用于不同的土层。淤泥土、碎石土以及砂土比较适合冲击成孔,粘性土中比较适合使用人工挖孔,砂土和粉土中比较适合机械钻孔,泥浆护壁成孔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在以上这些土层中都可以使用,不过护壁的防护工作需要格外重视,避免塌孔,造成影响成桩质量。
3.2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预制桩施工作为整个施工工程的基础性工作,在施工前要做好场地的勘察清理、物资准备、人员设备等内容的准备工作,再结合建筑工程对桩基础的实际需求,做好预制桩施工技术方案规划设计。在具体施工中,根据施工要求直接使用打桩设备将桩基础打入地层之中,从而完成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工作。预制桩主要有混凝土预制桩和钢预制桩两大类,其中混凝土预制桩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坚固耐久、施工速度快,是建筑工程中桩基施工技术广泛应用的桩基类型之一,但由于预制桩施工时产生的噪音及震动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不适合应用于居住人口多的地方。预制桩采用沉桩设备将桩打入、压入或振入土中,因此施工时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技术操作合理使用预制桩施工技术,从而保证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质量。
3.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应用
3.3.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施工是整个建筑施工的基础工作,非常重要,必须对其施工质量给予严格监管。由于混凝凝土是由砂、石、水、水泥构成,为此,工作人员需要从材料入手,保证各种材料的用量和来源。针对于水,通常情况下,饮用水是可以参与混凝土的制作的,但严格禁止使用工业废水和沼泽水,因为这些水源的酸碱性会直接对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效果造成严重影响。针对于水泥的选择,要结合土建工程的类型和要求,对水泥等级给予优化筛选,确保其施工性能的完善性。而且在运载散装水泥的过程中,水泥很容易氧化,工作人员需要对各个水泥的使用顺序进行合理安排,做到性能和用量的优化和平衡。除此之外,在选择砂骨石料时,也要结合工程的实际规定来进行选择。
3.3.2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混凝土的搭配材料。在运载水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充分了解砂石的韧性,进行合理的选择,防止混凝土在实际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的现象。除此之外,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科学验证,对水泥中的添加剂进行合理配比,将水灰比控制在在合理的范围内。针对混凝土的模板,我们也要对其质量和类型给予合理的审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涵盖多个方面,其涉及的面广,包含的因素较多,施工部门要从专业技术上和安全管理上进行严格的监管,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全面提高工程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季强. 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四川建材,2016,42(01):202-203+205.
[2]李雅和. 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6(26):57-58.
[3]张国泉. 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2014(24):129.
[4]刘中源.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解析[J]. 江西建材,2015(09):66.
论文作者:宋建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桩基础论文; 桩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