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效应的理论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效应论文,产业转移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13)03-0012-08
一、引言
作为一种以企业为微观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产业转移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区域,从总体角度综合平衡各方主体利益而做出的战略性决策。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地和产业承接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产业转移效应的认识与评估是产业转移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一,产业转移前期,对产业转移可能产生的效应的预期与评估是判断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重要依据;其二,产业转移中后期,对产业转移已经产生效应的识别与评价是判断产业转移成效与可持续性的重要标准。
传统的经济理论专门研究产业转移这一经济现象的文献并不多,但产业转移往往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行为,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虽然并不直接指向产业转移,但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产业转移及其效用打下了基础。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雁行模式”理论,对产业转移的效应是持积极态度的,并认为产业替代能够推动产业升级。而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1949)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从依附角度分析了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这一理论部分地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转移的现实,同时也较早地注意到产业转移是区域间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但对于产业转移能够加快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认识不足。在威廉·阿瑟·刘易斯(1954)的《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动机与转移路径,并着重论述了产业转移对转出国与承接国劳动者,特别是劳动者收入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Vernon,1966)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弗农提出了产业转移的动因与动态路径,其所建立的产品生产区位的转移模式,很好地解释了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并认为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不仅使跨国公司本身受益,也有利于东道国及母国的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指出了产业转移的前提与动因,并指出产业转出地既可以摆脱包袱,充分利用沉淀资金,获得比较利益,又可为本地区发展其他优势产业提供有效空间,推动产业升级。转出地应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因此,从梯度转移理论的角度来看,产业转移可以使产业转出地获得“比较利益”,也可以带动承接地的“经济的发展”。
另一位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ojima,1977)提出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也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动因与路径,并认为通过产业的转移,发展中国家不断地改造和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另外,在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和A.斯特劳特于1966年创立的“两缺口”模型中,指出外国资本的流入会弥补发展中国家的“外汇缺口”和“储蓄缺口”,从而可以提高国内投资水平,并引进发展中国家自己无法生产的资本品,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均消费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消费结构不断高级化和多样化,这种变化也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当该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产业结构便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在以上与产业转移相关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学家对产业转移效应一般持肯定的态度,但论述颇为笼统,缺少较为细致的梳理归纳。本文将产业转移效应作进一步的探讨。
二、产业转移效应的内涵
(一)产业转移效应的定义
产业转移虽然已经出现在大量的经济文献中,但其概念目前尚未明确。转移转移曾被用于描述一国内部某些工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目前有学者将产业转移初步定义为: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过程(卢根鑫,1997)。而产业转移效应就是当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时产生的影响及结果。
(二)产业转移效应的类型划分
产业转移效应将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与深化而体现在于不同层次和不同主体,因此对于产业转移效应的分析,不同的学者往往有不同角度、不同的路径。我们在此做简要归纳(见表1)。
1.按照作用的内容分类。产业转移本身是一项经济行为,但同时却会带来深远的社会与政治影响,按照产业转移作用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经济效应、社会效应与政治效应。经济效应将体现于产业结构、技术、市场、经济增长等方面;社会效应则体现在就业、城市化、环境等方面;而政治效应则一般体现在国际地位、一体化等方面。
2.按照作用的主体分类。产业转移中要素的流出地与流入地分别称之为产业转移的转出地与承接地,这里“地”的范畴可以非常广,它可以指代任何一块有具体空间维度的区域。我们把产业转移对转出地与承接地的影响分别称为转出地效应与承接地效应。而在转出地与承接地中,又有不同层次的主体,如微观的企业、中观的区域、宏观的国家等。产业转移同样对这些不同层次的主体也将产生影响。
3.按照作用的机制分类。按照传导的机制划分,产业转移效应可以分为直接效应与引致效应(也有称为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体现为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的直接作用。如承接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将直接改观,承接地就业数量会很快得到提升。而需要一定的传导机制与路径才能够实现的效应,归为引致效应。例如经济效应中的竞争力、经济增长、社会效应中的城市化以及政治效应中的一体化等。另外,如果我们从时间维度来考察的话,一般来说直接效应属于短期效应,而引致效应的体现则需要较长时间。
4.按照作用的方向分类。按产业转移所引起的效应的方向来分,可以分为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产业转移的效应往往具有两面性,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作用于整个经济社会。以承接地产业结构效应为例,产业转移可能促进承接地的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但也可能产生产业空心化、产业级差、产业陷阱等负面效应。如经济效应中的技术溢出、竞争力等,社会效应中的就业,政治效应中的国际地位、一体化效应等,都既可能产生正面影响,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判断产业转移效应的作用方向时,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产业转移效应的发挥具有一定的约束条件,如果没有基础条件,产业转移的效应可能无法发挥,甚至走向反面;二是产业转移效应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评价主体的立场不同,可能评价的结果也不同。这里的主体既可以分别处于转出地与承接地,也可以处于同一区域中的不同层次。
三、产业转移效应的特征
从以上对产业转移效应的定义及分类分析来看,产业转移效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动态性。产业转移是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动态过程,而产业转移效应是在产业转移这一动态过程中体现的。产业转移本身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随着产业转移的产生、发展和深化,其产生的效应也不断地发生变化。产业转移效应的变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转移效应的深度。在产业转移的初期,产业转移的效应可能只体现在承接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随着产业转移的不断深化,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断培养人才、加强研发,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形成了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产业转移效应由此深化。
二是产业转移效应的广度。企业是产业转移的微观载体,是体现产业转移效应的“点”,随着产业转移的不断深化,转入产业往往可以通过关联作用,带动上下游行业、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周边行业和区域,通过辐射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并通过各个作用的复合,带动整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
三是产业转移效应评价的方向。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转移的移出方与承接方对产业转移的评价都会不断发生变化。以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为例,在承接产业转移初期,我国看重国外投资的资金与技术,此时对国外产业转移的评价是正面的,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国外投资具备了一定的判断与筛选能力,特别是对国外转移来的污染产业,从原先的积极引进到现在的拒绝投资,对该类产业转移的评价也从原先的整体正效应转变为整体负效应。
2.双向性。从产业转移的过程来看,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一般来说,要素流动的方向是单向的,但产业转移的作用方向却是双向的,即产业转移必然对转出地与承接地都将产生影响,只是影响的程度与方面可能不同,主要表现在:一是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可能不同。特别是产业转移的初期,对于转出地来说,可能其影响比较微小,但对于承接地来说,其影响可能会比较深远;二是影响的侧重点可能不同。如当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时,对于转出地来说,期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出能够引起本地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迭代等效应,而对于承接地来说,看中的则是发达国家的资金投入、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方式,期待产业转移能够带来产业升级、技术升级、人力资本优化,以及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等效应;三是影响的评估结论也可能不同。对于转出地与承接地的不同层级的主体,在不同的条件下基于不同的目的对产业转移的评价可能会有不同,甚至做出完全相反的评价结论。
3.多元性。当产业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时,产业转移的效应必将体现在转出地与承接地两个方面,同时,在产业转移的进程中,其效应又体现在不同梯度、不同层级的主体上。从微观层面上讲,产业转移效应体现在企业上;从中观层面上讲,产业转移效应体现在行业和区域上;从宏观层面上讲,产业转移效应将体现于国家及整个社会。
4.产业转移效应与直接投资效应的辨析。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在操作层面上,往往都表现为资本与技术在区域或国家间的转移,因此在经济活动中其实很难区分。产业转移效应与直接投资效应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转移往往发生直接投资活动之后。一般说来,只有在直接投资活动积累到一定的积累之后,产业转移才可能发生;二是产业转移是战略行为,是和企业发展战略层面上的对外扩张行为相联系的,而一般的直接投资可以是战略性的,也可以是战术性的;三是产业转移将导致转出地与承接地之间相对稳定的产业分工关系的形成、转出地与承接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产业升级、经济增长等效应。而直接投资往往只是个别企业的行为,仅仅表现为个别企业的内部分工合作。
四、产业转移效应的作用机理
产业转移本质上是要素的空间转移。要素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从形式上看是发生了空间的迁移;从本质上看则是实现了要素配置效率的改进和要素流动的外部性;从目的上看是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图1 要素空间优化的作用机理
(一)要素空间优化
所谓空间优化就是指不同经济空间中的产品、要素和产业(或企业)为追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和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理性空间移动(邹璇,2010)。产业转移其实就是产业的空间优化过程,其载体就是各生产要素。在开放经济系统中,要素所有者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将会把自己所拥有的要素从低回报率地区转移到高回报率地区。在此,我们分别对要素的转出地与承接地来考察要素区域转移效应的作用机理。
1.转出地的集聚不经济推动产业转出。随着一个产业在某区域的不断集中,“产业同构”现象会日趋严重,从而形成“集聚不经济”,主要表现为恶性市场竞争、要素价格不断上升、地租上涨、自然条件恶化等。由于集聚的不经济,促使部分要素空间扩散,寻找更为有利的发展区位:一方面能够获得更高的要素报酬,为转出地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一方面能够为更高级的产业腾出空间,因此也是一种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式。另外注意,这里的空间主要有三层涵义:一是指实体空间,即具体的区域、地方;二是指相对空间,主要指各种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即部分要素的转出,相对来说也节省了其他资源,使更多的资源可以投入到其他高级产业的生产中;三是指关系空间,指部分要素的移出,可以减少社会关系和公共服务等的占用,例如,部分产业的转出,可以减少政府的关注度,政府不用再花精力和时间来对这些产业做政策安排等,也就是说可以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关注更高级的产业上来。
2.承接地的要素报酬吸引产业转入。在谈到产业转移的内涵特征时,我们将产业转移与FDI做了简单比较,产业转移是直接投资“量”上的积累,更是“质”上的飞跃。大量要素的空间转移,作用于承接地,一方面,要素流入会促进承接地该产业的集聚,从而有调整当地产业结构的可能,至于能否引起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产业升级,则要看该产业本身的要素特征与价值构成。另一方面,生产要素的流入会提供大量的非农就业岗位,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有助于推动承接地的城市化发展(如图1所示)。
(二)要素配置的效率改进
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阐释了要素配置与要素报酬之间的关系,广泛应用于经济问题的研究与分析。
现在将此规律应用于解释产业转移效应的作用,并且从产业转移的中前期与后期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1.产业转移的中前期。从产业转移的实践来看,在产业转移的中前期,转出地与承接地的要素配置有着明显的特征:一般来说,转出地的资本要素、技术要素较为丰富;而承接地的劳动力、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要素较为丰富。从各要素的流动性来看,资本要素与技术要素的流动性较好,劳动力要素的流动阻力较大,而自然资源要素的流动性最差,从而常被看作固定要素。
因此,基于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我们可以发现,在劳动力与自然资源不变的条件下,转出区的资本要素与技术要素不断增长,在本地的生产达到一定的产值之后,其边际报酬率就会递减。而企业的本能就是追求要素边际报酬的最大化。从而就会发生资本、技术要素从边际报酬较低的区域向边际报酬较高的区域的转移(如图2所示)。
对于转出地来说,要素的输出使得本地市场上的要素供给减少,从而提高了当地要素的边际报酬(也就是价格)。由于要素边际报酬提高,则意味着企业利润的增加,企业利润增加,则可以有部分要素在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一方面可能流向要素边际报酬更高的价值链环节,一方面也可能流向要素边际报酬率更高的产业,为转出地的产业更迭打下了基础。
图2 产业转移前期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作用机理
对于承接地来说,基于要素输入,产业转移效用的作用机理分析如下:
首先,要素流入与闲置资源。输入使得本地的闲置资源得以利用,直接提高了当地整体的要素报酬,一方面经济利益有所增加,反映在企业的资金与利润,以及区域的生产总值等,一方面就业数量有所提高,因为流入的要素增加了当地劳动力的使用量。
其次,要素流入与市场。由于要素的输入,增加了同行业要素市场以及产品市场的供给量,一方面该行业要素边际报酬降低;一方面产品市场出现“过度生产”,从而造成恶性竞争,市场垄断、甚至挤出当地企业的现象。
再次,要素流入与产业结构。由于承接地与转出地一般存在着经济发展的梯度差距,因此,要素的流入会对承接地的产业结构发生一定的影响。但从要素的来源与流向来看,如果要素来自于高端产业,并且在承接地流向该产业的高端环节,那么该要素流入改变了当地要素结构,从而促进承接地的产业升级,改善承接地的产业结构。但如果要素流向低端产业或者高端产业的低端环节,则对承接地的产业结构不会产生正面影响,反而容易产生产业级差与产业陷阱。
最后,要素流入与经济增长。要素进入企业,为企业带来资本与技术,必然带来企业产量和收入的增加,一方面增强了企业扩大投资的能力;一方面能够改善就业人员的收入,拉动消费。另外,由于产业转移而新设或者重组的企业,往往具有产品出口的导向,而且产生的是贸易创造效应,出口的增加使得本区域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2.产业转移的后期。随着要素的不断流动,特别是在产业转移的后期,区域间的要素边际报酬逐步平均,也就是说各区域的生产函数、要素比例、工资率等趋同。要素配置效率的不断改进与各区域间的要素流动壁垒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要素流动壁垒的削减是要素合理配置的保障,壁垒削减可以促进要素的合理安排,促进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素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是各区域不断削减要素流动壁垒的动力,即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也推动了各个有效减少阻碍要素流动的壁垒。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壁垒的逐步削减,从而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做了很好的铺垫(如图3所示)。
图3 产业转移后期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作用机理
(三)要素流动外部性
马歇尔(1890)是最早用“外部性”解释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家。产业转移根源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本质追求,生产经营区位的重新定位与选择。企业将生产要素从低报酬区域转移到高报酬区域,不仅实现了要素配置效率的改进,同时由于大量要素的流动与集聚,能够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根据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1957)的循环累积因果论,一旦一个产业或企业被配置于一个地区,就会发生连锁效应,并进一步吸引新的企业进入,从而产生更大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我们可以用要素流动外部性来解释这种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产生的机理:
1.知识溢出。知识溢出被认为是内生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用以解释集聚、创新、和区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知识溢出的过程是不同主体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无意识的传播过程。知识溢出是由知识的外部性特征决定,知识溢出在产业转移中沿着两条路径推进:一是技术外部性,一是交流外部性。
(1)以技术外部性为路径的知识溢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技术外部性以非市场交互的方式对承接地及企业发生作用,主要的形式为承接地企业对承接转移的本地企业以及母国企业进行学习和模仿,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形成了该类产品的生产能力,同时,如果该企业能够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那么企业不仅可以获得技术进步,而且提高了研发创新的能力。由此,技术外部性能够促进承接地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技术外部性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区域之间的地理距离、技术差距、转出地技术转移的力度以及承接地的学习接受能力。
(2)以交流外部性为路径的知识溢出。交流外部性来源于“社会资本”的概念。格兰诺维特(1985)认为,经济行为是镶嵌于社会关系的网络结构之中的。科尔曼(1990)建议把蕴涵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资源统称为社会资本,这些资源有利于协调与合作的行动来减少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由于“社会资本”的存在,企业感到有“交流”的必要,而企业间的交流,就成为交流外部性的源泉。
交流外部性是知识溢出导致集聚的重要向心力。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知识人才、科学技术、管理方式和思想理念等传统的和新型的生产要素都在随之流动。交流外部性在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可以一分为二。一是交流外部性使得企业更愿意集中在一起,因为“地理上的接近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Fujita,1990)。也就是说,交流外部性推进了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又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二是交流外部性不仅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也有利于新的思想理念的传播,促进承接地人口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思想的更新与进步。
2.供求关联外部性。产业与产业之间往往以各种投入品与产品为连接纽带而形成一种技术经济联系,这种联系我们称之为产业关联。按照投入产出关系,产业关联可以分为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以及旁侧关联,这些关联关系基本上是以供求关系为纽带。克鲁格曼(2011)认为,在规模报酬递增与运输成本的综合作用下,相互关联的企业因为供求关系而集聚在一起,通过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域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通过满足本地市场来降低运输成本。因为生产与消费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地区经济的发展往往表现出路径依赖。企业间的供求关联外部性主要体现在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两个“推力”:一是要素驱动,促使企业愿意坐落在其密集使用要素的供应地;二是市场驱动,促进企业愿意坐落在其产品有巨大市场的需求地。这使得同行企业往往在选址上有一定的趋同性,从而产生了产业集聚现象。同时,供求关联外部性不仅促进同行集聚,也驱动了上下游产业的集聚。
由供求关联驱动的产业转移,将同质产业引向同一区域,必然会引起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竞争。要素市场的竞争,将使得非移入要素价格上涨,如我国的劳动力、地租价格不断上涨。同质产业的大量进入,容易造成“产业同构”,从而引起产品市场上的恶性竞争。
3.示范与辐射机制。产业转移中,对于承接来说,最先得益的是承接转移产业的企业与产业。而转移产业对其他产业的示范与辐射机制,则促进了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承接外来产业的企业,由于吸收了国外的资本、技术、管理理念等,其市场表现、产品等往往会优于之前,因而,常会引起相关产业其他企业在技术、管理、经营方式等方面的模仿,根据“干中学”理论,对更优秀企业的模仿,也同样会带动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转移产业的示范作用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引起正面影响。承接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作为示范区,通过辐射机制在更大区域中对其他区域与产业产生影响,从而实现整个国家经济的增长与社会的进步(如图4所示)。
图4 要素流动外部性的作用机理
从以上对产业转移效应的理论分析我们发现了四个问题,一是单一的分析路径难以全面、完整地解析产业转移效应;二是各划分路径之间其实有着很大的重合空间;三是各分析路径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关系;四是要清晰、完整地解析与评估产业转移效应,必须在以上分解路径的基础上,以产业转移效应的作用机理为依据,建立多层次、综合性的分析框架。
标签:外部性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外部性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边际效应论文; 经济学论文; 企业空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