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越卡武丁峡谷的设想到“初级阶段”理论_卡夫丁峡谷论文

从跨越卡武丁峡谷的设想到“初级阶段”理论_卡夫丁峡谷论文

从跨过“卡夫丁峡谷”设想到“初级阶段”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级阶段论文,峡谷论文,理论论文,卡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现象”是本世纪历史发展的最大“热点”,一大批资本主义不发达或很不发达的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总危机中先后跨入社会主义,但到九十年代初,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又倒向资本主义怀抱。这就提出了两个问题:究竟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该不该实行社会主义的选择?这些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应该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对此,从马克思的晚年到今天,已进行了上百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是这一探索的科学结论。研究这一探索的历史发展及其经验教训,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超越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对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一、跨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探索

随着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它给世界带来的繁荣和灾难日益明显,迫使人们对其进行趋利避害的思考和历史选择,尤其是深受其害的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如何选择自己的历史发展道路,成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焦点问题。

1、马克思晚年的新视野

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把研究视野转向俄国,努力学习俄语,搜集俄国社会的资料。在这一研究中,他坚决反对把他的社会经济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特别是把他揭示的西欧社会通过剥夺农民进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当作历史哲学理论,刻板地套在俄国社会发展的研究上。他说,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30 页)他声明,他的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这一“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定于西欧各国”(同上,第268页)。

马克思敏锐地抓住了当时俄国世代顽强延续下来的“农村公社”国情,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俄国不同于西欧的发展道路,认为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尽管后来俄国没有走马克思选择的路,但这并不能说明马克思关于跨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的错误。后来的历史事实更证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跨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国家,如果忽视马克思强调的充分吸收资本主义的肯定成果的思想,必然会陷入困境,甚至出现逆转。

2、列宁的实践探索

列宁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地领导了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说明经济文化落后不是向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可克服的障碍,这与马克思跨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的“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是相通的。

但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企图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俄国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由此而带来生产力的破坏和社会的混乱,几乎陷苏维埃政权于灭顶之灾。实践的检验,使列宁抛弃了直接过渡的“原则”、“政策”,认识到经济文化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初始阶段,不能忽视商品生产的作用,甚至不能忽视对资本主义的利用,因此,下决心实行“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是利用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因素来恢复和发展经济,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物质条件。它证明经济文化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要跨过“卡夫丁峡谷”,必须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肯定成果。

但是,还难以由此断言列宁确立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完整理论。就以他的“新经济政策”来说,他并没有把“新经济政策”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政策,而是把它看作是向资本主义的退却。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1922年春,列宁就认为退却已经够了,要转向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进攻,因此,当1928年斯大林结束新经济政策时,不能认为这是背离列宁的思想。

3、毛泽东的发展和失误

毛泽东面对的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国的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他既不同意“毕其功于一役”的社会主义一次革命论,也反对陈独秀后期的二次革命论,而主张中国革命是一整篇文章,分上篇和下篇,“上篇”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义革命,“下篇”是社会主义革命,上下两篇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上篇”说明不是以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以社会主义为发展前途的民主革命,“下篇”是“上篇”文章的必然结果。毛泽东的思路非常清晰新鲜,就是设想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与社会主义中国之间,有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做好跨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准备。然后逐步实现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避免资本主义的发展前途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块历史丰碑,证明“资本主义很不发达的国家,可以跨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卡夫丁峡谷’”。

但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意味着跨过“卡夫丁峡谷”的完成,还要经受历史的检验,归根到底要看能否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文明,因而才能证明这一跨越的正确性。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虽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历史发展难以承受的代价。关键在于对国情的认识失误,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把“过渡时期”延伸到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因而认为两条道路、两个阶级的斗争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坚持“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忽视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第二,忽视了经济文化落后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制约性,采取了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超阶段的政策。这就严重违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严重脱离了现阶段的实际和发展要求,因而也就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二、跨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新理论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重新认识中国的国情,研究由此国情所决定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解决象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科学论断,包含着两层相互联系的含义,一是定性的含义,即我们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定位的含义,即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是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后进入的社会主义相比,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是一个从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必须采取与这一历史阶段相适应的政策,以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不能采取超越这一历史阶段的政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两方面含义,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离开了这一基本国情,我们就会犯“左”的或右的错误,就不可能实现跨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历史任务。

当前对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认识,要解决三个重要的思想认识问题。

第一,充分认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社会主义按其本质来说,是以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为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的,它正是现代大机器生产力充分发展对生产关系的必然要求,否则就无从谈论社会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之所以有可能跨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其物质条件就是存在着很小的、但却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的现代工业生产力;进入社会主义后的中国社会,之所以在社会主义问题上“不够格”,关键在于它依据的现代工业生产力比例很小、水平不高。生产力虽然不能直接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形态、直接衡量社会性质的标准,但它却直接决定着同一社会形态下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由于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我们只能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了生产现代化后,才能说是真正建设了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

真正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质,就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补生产力发展的课,把生产力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直接的中心任务;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应看作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应视为违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必须以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标准,从而进行改革、选择、检验。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生产力的落后,决定了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现代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因而不能背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盲目追求“一大二公”,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政策,必须勇于探索更好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公的制实现形式。

第二,充分认识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现代工业生产力,是生产社会化的生产力。生产的社会化是指生产的内在的社会联系。在劳动是谋生手段的历史条件下,把人们联结在一起的生产,即普遍劳动交换的社会化生产,必然要采取等量劳动相交换的这一商品生产的普遍原则,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要发展社会化的现代生产力,必须选择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经济形式,企图超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必然阻碍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的经济形式,不是随意可选择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存在着一个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这就是马克思揭示的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产品计划经济的“三形态”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落后,不仅仅是生产工具的落后,而且还在于存在着大量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情况。因此,发展社会化现代生产力的历史任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说,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充分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历史任务。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补生产力发展的课,一定是与补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课相联系的。

当然,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补商品经济的课,也决不是放任商品经济的自发发展,不是重复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老路,而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努力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创造性历史课题,使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从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得到充分发展。

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国家,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都饱受了忽视发展商品经济之苦。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虽然在遭到蔑视商品经济客观必然性的惩罚后,都讲了些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关系的新话、好话,有的对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不乏其深刻性,但始终没有摆脱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思想,这一基本思想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立于基本国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吸收文明成果,赶超资本主义,设置了严重的思想障碍,造成了社会主义活力的衰减和模式的僵化。只有在吃了很多次忽视发展商品经济的亏以后,我们才逐渐认识到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的道理,因而才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的问世。

第三,充分认识利用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在反对资本主义敌视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如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是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这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方面,要允许国内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限度的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给社会主义的遗产是落后的生产力,因此,在经济上搞单一的公有制是不可能、不应该的,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包括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没有终结,它完全可以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在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都曾讲过“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再搞资本主义”的话。这再搞的“资本主义”,显然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制约下,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补充的“资本主义”。有这个补充比没有这个补充大不一样,它使生产关系更能适应多层次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整个社会经济更活跃,更能满足人民的各种需要。可惜当时中央领导的这些闪光的思想,只是一时的思想火花,没有成为一种政策。今天这一利用资本主义的政策,已经显示了资本主义的“补充”作用。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不能害怕资本主义一定限度的发展,不能拒绝资本主义的“补充”作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也必须允许资本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要改变“纯粹”的社会主义观念。

另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和利用国际资本主义的先进东西,否则就是自甘落后,这是无法回避的发展规律。所以,首要的问题是要下决心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然后才是学习利用什么,怎样学习利用的问题。

马克思在设想东方社会跨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时,提出了一个根本性前提,这就是要“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这就是说,能否跨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取决于能否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

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历史阶段,它虽然在本质上已发展到最高阶段——帝国主义,即腐朽的阶段,但决不能把它看作是“腐朽”的代名词,在它身上积淀着文明的先进内容,包括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体制机制,先进的法制规范,先进的价值观念等等,这些内容虽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但第一,它是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第二,它主要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劳动结晶;第三,它体现着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第四,它开始成为资本主义制度也难以容纳的内容。如果我们无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拒绝学习和利用这些文明成果,那就意味着离开人类文明大道盲目瞎闯,甚至会把愚昧当作文明,把落后看作是先进,这不仅不能跨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还会自己制造更难忍受的“卡夫丁峡谷”。

当今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较量是十分尖锐的,并没有因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的确立而减轻,而是变得更复杂更具有挑战性。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不可能是一厢情愿一帆风顺的,有可能反被其利用,西方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正是要作我们利用资本主义的文章,把我们引导到“自由化”或“全盘西化”的道路上去。这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难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立足于自己的基本国情,坚持走自己的路,区分学什么、不学什么,利用什么、反对什么;要认真总结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经验教训,力求把学习和利用所要付出的代价减小。在利用资本主义的具体实践中,反被利用的事是难以避免的,一定的代价也是要付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一定要解放思想,大胆地利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与此同时,我们也一定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概括,凝结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的基本路线上,成为我们跨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基本思想和政策,极大地提高了我们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历史的主动性,为我们创造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必将迎来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辉煌。

[注]公元前321年, 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强迫他们通过峡谷“牛轭”,这被认为是最大的羞辱。所以“通过卡夫丁峡谷”,意即遭受最大的侮辱和痛苦;“越过卡夫丁峡谷”,意即避免最大的侮辱和痛苦。

标签:;  ;  ;  ;  ;  ;  ;  ;  ;  ;  ;  

从跨越卡武丁峡谷的设想到“初级阶段”理论_卡夫丁峡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