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守望:皖北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王春颖
摘要: 红色文化作为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的产物,其精神内涵丰富深厚。但是,由于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相关部门协作合力不足,以及资金投入有限,缺乏动力支撑,导致皖北地区在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着物质载体保护不当、精神内涵研究不力、资源开发不足、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需要加强领导,建构高层次的研发平台;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实现全方位有效整合;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彰显其价值功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红色文化精神内涵,以科学保护、深入研究、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皖北红色文化资源。
关键词: 红色文化;皖北;传承;创新;问题;原因;策略
历史中的智慧精华,丰富而厚重。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最好的营养剂。皖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良的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和人民群众在皖北地区所培育的革命精神,所形成的优良传统,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所孕育而成且独具特色的皖北红色文化资源[1],是一座丰富的精神宝藏。
红色文化资源已成为当前全社会开展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皖北地区乃至全省大中小学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泉。这些资源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物理防治,可以使用黄板诱杀蚜虫和潜叶蝇,粘虫板数量在600块/hm2以下;使用银灰色地膜覆盖在土层上,实现驱除虫蝇;可设立防虫网,有效降低虫害发生程度。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皖北地区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所进展,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挖掘、传承和创新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红色文化物质载体保护不当
红色文化资源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2]。其中,优良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多以红色革命遗址、革命仁人志士的故居、烈士遗物、革命文物等为物质载体。但是皖北地区对上述物质载体的留存现状却不容乐观。
基于提升机运动学原理,采用六阶段速度图研究提升系统各个阶段相关运动参数(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等)之间的关系,六阶段速度图包含初加速阶段、主加速阶段、等速阶段、减速阶段、爬行阶段和停车阶段,如图2所示,表达了提升机在一个提升周期内的速度、加速度变化规律。根据曲线图可计算得出第2阶段也就是主加速度阶段的加速度最大,同时负载所产生的惯性力也最大。
红色文化作为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的产物,其精神内涵丰富深厚。就安徽红色文化研究而言,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然而,省内关于全省红色文化的研究成果只有《新视阈下安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安徽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探讨》,区域性红色文化的研究多集中在皖西地区,如《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化皖西红色文化资源为优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等。相应地,皖北、皖南等地红色文化的研究较少。
(二)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研究不力
皖北地区红色文化革命遗址众多,但保护形势却极为严峻,令人堪忧。目前,皖北地区的红色文化遗址保存和利用较好、影响较大的不多。除了涡阳新四军第四师旧址等得到恢复和建设外,许多革命仁人志士用血肉筑成的红色文化景点尚未开发、利用。有的遗址年久失修,自然和人为损毁严重;有的遗址位于老少边穷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疏于管理,长期无人问津,甚至荒废,造成资源的浪费;有的遗址由于城区拆迁改造等原因,已濒临损毁,甚至消逝;有的遗址由于规划设计不合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有的遗址甚至被私人占用,据为己有,造成资源的空置和人为的破坏;还有大量的革命文物散落民间,难以进行科学、规范、系统性的保护。其他载体如红色人物、革命遗物、红色精神等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地普查与保护。
红色文化建设虽然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但政府部门也应在政治上予以高度重视,构建全社会、多元化投资开发新体系,出台优惠政策,解决皖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三)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不够
红色文化资源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但在红色资源研究开发方面,力度不够,缺乏时代性,或只重视眼前利益的短期开发。这样一来,红色文化资源的潜能就难以发挥出来,也难以达到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的预期效果。此外,仅有的红色文化研发机构仍以单兵作战为主,尚未形成合力,难以发挥其整体效益。
目前,皖北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足,尚未形成系统性的开发,其利用率也不够高。有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大多也只是“吹糠见米”的短期行为,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深度开发和利用。
借助热力学平衡方法和工艺模拟,可更为方便、经济地获得生物质化学链气化系统的运行参数和可能限度。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 Fe2O3为载氧体的生物质化学链气化系统开展热力学平衡分析,并在燃料反应器中加入CaO,模拟捕集固体气化产生的CO2,提高合成气中H2和CO含量。研究燃料反应器主要操作参数-温度(TFR)、载氧体Fe2O3与生物质碳摩尔比(Fe2O3/C)、水蒸气与生物质碳摩尔比(Steam/C)、CaO与生物质碳摩尔比(CaO/C)等条件对合成气制备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到该CLG系统运行的优化平衡条件,为实验研究和工程放大提供基本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
红色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开发的重要资源和载体,红色文化产业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但在皖北地区红色文化产业化过程中仍存在着开发不当的现象。有的景区还青睐于人造景点,却严重破坏了红色遗址的整体风貌。
(四)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
有的景区、展览馆、纪念馆虽然利用现代技术,配有先进的声光电演示设备,但对红色资源精神内涵的深度挖掘不够;还有一部分红色资源,地处偏远乡村,因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费短缺、基础设施落后而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开发。
这时候,我们也会发现,文化层次的高低、是否功利、阅读内容的优质与否,这些因素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影响到阅读主体选择深阅读还是浅阅读,但不足以成为判断标准。如果把这些作为判断标准,就会引起大众对深浅阅读的理解歧义,不能正确对待之。同样,也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大,所以造成大家在理解深浅阅读时,会以这些因素为标准,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
另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的领域狭隘。红色文化建设涵盖多个领域,不仅是挖掘和保护现有资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把现有资源的利用推广到幼儿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文化建设、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思想文化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影视传媒、经济建设等领域中去,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服务。然而,各地红色资源仍缺乏对这些领域开展多途径的推广和切实有效的利用。
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的形式单一。目前,皖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多以馆室陈列、静态呈现和舞台表演展示为主,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多样的变化。而且,受众群体的覆盖面不够广泛,不能为多数人喜闻乐见。建造的陈列馆室和舞台式的展演,没有延伸到以真正场景去让人参观和感悟那种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的精神境界。此外,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的传播方式在促进红色文化事业的创新发展上还远远不够。
为切实提升新闻摄影质量,在运用摄影技巧及艺术手法时需善用摄影设备中的闪光灯,以有效改善拍摄画面过度曝光等问题。同时,在闪光灯调节过程中,也可采用增设反光板等方式,使光源能够借助反光板及天花板反射形成漫反射效应,有效改善光源不充分或光照不均匀对新闻摄影作品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具体来说,如果在摄影空间较小、距离拍摄物体较近的情况下,可将闪光灯调整至90度,利用周围墙壁及天花板的反光,使拍摄物体能够得到均匀的打光,提升拍摄作品总体质量。
二、问题归因
皖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与利用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比较依赖教材的探究活动。这就对教材中探究活动的实用性提出了较高要求。情境的创设是十分重要的,建议多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真实情境,甚至有关地理原理和过程的学习也可以结合真实情境展示。
(一)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动红色文化建设,将红色文化融入政治理论、精神文明、公益服务、和谐社会、民族团结及文化产业建设之中,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皖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调查、保护、开发与利用可谓是红色文化产业开发的重要一环,将对皖北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很多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到位,忽略了红色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缺乏一定的时代性与前瞻性。
有的政府部门或分管领导较为关注山水文化、民俗文化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在借助地方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时,对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视程度却明显不足,“待研究、待商榷、待落实”的现象屡见不鲜,“口号喊得响,落地却很难”的局面层出不穷。
(二)相关部门协作合力不足
对红色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与利用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是创新发展红色文化的综合性工程,涉及的领域比较广,牵涉的部门比较多。但相关部门的协作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合力不足,不利于红色文化资源多层次、跨区域的实地调查研究和开发利用。
数据在计算机用SPSS17.0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Fisher精确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动力支撑
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促进作用,红色文化资源也不例外。但无论是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修缮和建设,还是红色文化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开发等,都需要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和支持。然而,此项资金大都没有列入刚性的财政预算。即使个别地方政府将其列入了刚性预算,其额度相对也比较少,难以满足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与利用的实际需要,既制约了红色文化开发与利用的进程,又不利于对社会各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不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不伦不类的学位证书压在台桌上,我每天待在书房里不肯出来,堂妹也待在家里,时常忙碌自己的事。偶尔碰上宴席多聊上几句,我们之间的联系还是很少。自从搬到新居后,更是少有机会碰面。除夕前,父亲告诉我:“堂妹在家总提起你,今天是她的生日,你们趁机会见见面。”那时,我已经出版了第一个作品,心情自然舒朗得多,怕见了面不知道聊些什么,又想买点什么给她,父亲摇了摇头,“不用买什么了,这点钱算是给她的贺礼。”我不敢提出异议,顺着父亲的意愿来到酒店。
三、应对策略
鉴于前文所述皖北地区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应对策略,以科学保护、深入研究、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皖北红色文化资源。
目前,红色旅游景区的业务既要接受宣传部门的领导和指导,还要服从文化旅游部门的管理;有些联合开发体制不够健全,或运行不畅、执行不力,或遇事推诿、管理缺失,或政出多门、合力不足。而且,皖北地区红色文化的遗址相对较为分散,景区各自为政,孤掌难鸣,竞争力很弱,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对地方红色文化特色凝练不够,没有形成叫得响、影响大、知名度高的红色文化品牌。
(一)加强领导,建构高层次的研发平台
只有加强党的领导,通过协同共建研究组织和联合开发机构,才能更好地统筹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形成合力,共同开发。红色文化作为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的产物,并不是历史的瞬间,而是历史的一以贯之。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革命精神,正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品质。因此,必须根据新时代、新形势、新情况,充分挖掘、深度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价值内涵,在拓展延伸、开发利用数据和真实场景的空间中发挥其资源优势。
除了各地政府部门的党史研究室,皖北地区几乎没有其他红色文化研究的团体、组织或机构,理论研究成果也较为薄弱。经过文献检索与网上查询,偶尔见诸报端的都是皖北地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文章。研究皖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文章寥寥无几,更不用说国外专家学者对这一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展开研究了。而且,大多数研究者仅仅把红色资源单纯地作为历史文化停留在口头上或学术理论层面,没有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来吸纳人气,使之从旅游开发和人文宣传上,实现资政、教化和育人的目的。
(二)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实现全方位有效整合
从战略高度通过顶层设计,实现统一规划,逐步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协作合力与执行力,挖掘、整合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互补,为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便利。
就皖北地区而言,运用科学发展观,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打破皖北地区各地市、县区的行政界线,建立皖北各地政府指导下的相关部门联合开发机制,合作开发、整合利用皖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其在全民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整体效能。同时,与推动红色文化建设工程相结合,高层次、宽领域、多角度开发、利用皖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
(三)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彰显其价值功能
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是“吹糠见米”“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政绩工程。在推广和利用中,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杜绝短期行为,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发挥皖北红色资源的政治功能。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但是,地区不同,又具有地方性和特殊性。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政治文化的渗透,中国共产党只有立足本国实际,大力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是发挥皖北红色资源的文化功能。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抵御西方敌对势力文化入侵的有效武器,是引导人民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旗帜。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其资源,发挥其文化育人功能,是当前开展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是发挥皖北红色资源的经济功能。近年来,皖北地区较为注重对自然生态旅游、人文旅游的开发和利用,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视程度不够,即使有了开发和利用,也处在初始阶段。皖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推动本地区红色文化建设的产业化。也就是说,本地区红色文化建设要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提升红色文化建设的经济价值,把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皖北地区乃至周边省市相关产业的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并非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而是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广泛吸收社会资本,按照产业运营机制和市场化组织手段整合红色资源[3],做大红色旅游产业,为推进皖北地区城乡经济发展服务。
(四)丰富和深化红色文化精神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融入,能够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红色文化精神内涵,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红色文化的教育内容。一是多渠道、多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开发利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推进全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氛围。二是拓宽文化培植,充分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融媒体平台,构建皖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公益服务体系。三是重视皖北地区红色旅游,把核心价值观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与红色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在景观建设、景点收费、宣传报道等方面探索出一条红色旅游与观光旅游不同的道路。四是注重文化融合,将本地区红色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近现代历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大力推动红色文化的大众化、社会化[4]。
尤其是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建构红色文化传承体系,为大中小学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引领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方面,加强对红色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全方位进行宣传教育,发挥红色文化陶冶情操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使之真正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挖掘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的教育资源和丰富内涵,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庆祝纪念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现知行合一、身体力行,有序推进红色文化教育。
历史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基础。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物质内容和永恒的精神内涵,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5],是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成长、发展的印记,是党夺取政权的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象征。皖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是极其宝贵的。对皖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方面的资料搜集、调查、走访及资源的挖掘、利用研究,就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们的光荣革命传统,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
参考文献:
[1]沙健孙.弘扬革命精神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N].光明日报,2013-07-29(16).
[2]朱丽.价值与路径:安徽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7):92-97.
[3]王永秀.沂蒙红色文化产业化发展对策探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4]项福库.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调查、开发与利用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9.
[5]罗春洪.弘扬红色文化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
Introspection and Watching:Research on Inher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 NorthernAnhui
WANG Chun-ying
(School of Marxism,Bozhou University,Bozhou 236800,China )
Abstract: Red culture is rich in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spiritual implication.But there are several problems,such as lack of protection,research,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because it is short of value realization,special fund and co-operation in red cultural resources.We should construct a high-leve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tform,reforming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strengthening the integration,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so as to further enrich and deepen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red culture,and protect scientifically,study thoroughly,develop reasonably and utilize the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 northernAnhui.
Keywords: red culture;NorthernAnhui inherition;innovation;problem;reason;solution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7974(2019)06-0109-05
DOI: 10.13877/j.cnki.cn22-1284.2019.11.019
收稿日期: 2019-03-03
基金项目: 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皖北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201912926006)
作者简介: 王春颖,女,安徽临泉人,亳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地方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安徽 亳州 236800)
(责任编辑:吕增艳)
标签:红色文化论文; 皖北论文; 传承论文; 创新论文; 问题论文; 原因论文; 策略论文; 亳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