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本文主要讲述钢琴入门学习中的两个五环相扣的重要元素,希望它们能成为孩子们学琴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相伴随行的小伙伴,也为一些行外的琴童家长解答一些疑惑,希望能帮助她们比较清晰地判断出自己的孩子是否在学琴道路上健康地奔跑着。
关键词:钢琴;演奏;重要元素
在现实生活中“五”这个数字随处可见,这篇文章中的“伍”是指数字“五”繁体字的写法。人有五官,手有五指,奥运有五环,中国民族调式有五声音阶等等。“五”这个数字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具有极为独特的象征意义。在中国的神秘文化中,最重要的“五”结构就是“五行”。五行分别处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又有各自的元素和属性。这五种元素,即金、木、水、火、土最基本的元素结构,“五行相杂以成万物”,天地万物都在这五种元素的基础上形成。在中国文化中,“五”象征着“基本”、“基础”和“不可更改”的意思,即是五个方位的象征,也是五种元素的总称。在西方,五角星形也暗示了“五”这个数字的重要性。当五角星形中两点朝下,一点朝上的时候,便可以看做直立的人形,有头、胳膊和腿。在《旧约》中,耶稣用五个面包养活了四千人。因此,“五”除了象征人体外(石头祭坛上的五个十字架用来纪念耶稣身上的五处伤痕),还象征着无穷尽。
一、钢琴入门中重要的“五”元素
钢琴家演奏时,观众的视线非常自然地会落在演奏者的手上,从而形成一种直观认知,认为钢琴学习就是训练手上的功夫,很多钢琴老师在教学中也是由始至终强调手型和手指的训练。这其实是钢琴学习和教学中一个隐藏的漏洞,是最容易导致学琴之路无法继续的根源。
如同五官、五指、五行、五星不可缺一,缺一则为不全,那钢琴入门需要哪“五”元素呢?手指当然是其中之一,而剩余的五分之四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几种钢琴入门学习的常见病,来寻找出答案。
第一种,认谱困难症。很多家长应该都遇到过这个头痛的问题,琴谱明明摆在谱架上,有的孩子不愿意看,有的孩子依赖老师或者家长帮忙看,还有的孩子看了等于没看......对于初学者,正确弹奏乐谱是最初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作曲家在乐谱上谱写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标记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推敲的,乐谱就是作曲家用于表达其创作思想和抒发其情感的工具,所以作为初级演奏者的本职就是尊重作曲家创作乐曲的本意,尽可能地把作曲家的思想和感情准确表达出来。如果入门时忽视了这个“看”,就会慢慢出现刚才提到的这种常见病。
第二种,认谱进阶阶段问题。很多孩子自己看谱演奏时总是断断续续,这时,如果老师提示要提前看谱或者用手指在琴谱上指着后一小节,通常这个问题便会迅速迎刃而解,这就是读谱延后症。一般情况下,视谱能力强的琴童或演奏者,都是具备准确和快速地读谱能力的,而这就是在钢琴学习中极其重要的对“眼睛”的训练。
第三种常见病是乐感匮乏症。现在,很多钢琴比赛甚至是国际大赛,选手们往往侧重于高难度炫技,虽然技巧表现很完美,演奏出来的乐曲却不能打动人。这是因为他们演奏的乐曲缺少了灵魂——音乐。音乐首先就是一种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通常乐感不太好的琴童,都是没有从一开始就去学会聆听自己弹奏的声音,老师也没有强调“耳朵”的训练,让耳朵一直处于休眠的状态,久而久之便形成对声音反应的迟缓和木讷,以及对音乐感受的麻木。倾听自己演奏出的声音,在钢琴学习的高级阶段尤为重要,指尖触键的速度和角度可以变化出千万种音色,哪一种音色才是正在演奏的乐曲所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不同时期的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各具特色,每一首乐曲的情绪又表达着人类各种各样不同的甚至复杂的情绪,如果耳朵没有高度的灵敏度,演奏出来的音乐就只会千篇一律、平淡无味。如果入门时忽视了这个“听”,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钢琴工匠,很难真正走进美妙的音乐世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四种是唱谱恐惧症。很多家长都很苦恼,孩子在练琴时只愿意弹不愿意开口唱,这是在钢琴入门学习中的又一个常见病。歌唱,是人类最原始的、最本能的音乐表现形式,钢琴演奏实际上是把这种音乐表现形式运用手指去表达出来,也就是“用手指去唱歌”!在入门阶段,如果能够边弹边唱,好处数不胜数......首先,在对五线谱不熟悉的阶段,大声唱谱有助于琴童加深五线谱中各音的印象和加快对各音的熟悉程度;其二,在边弹边唱的过程中,可以培养琴童对固定音高的认识,形成较好的音准概念;其三,在演唱中加入数拍子,能使琴童更加明确节奏的长短、时值,对节奏感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其四,通过演唱时的呼吸换气,可以很好地帮助琴童理解乐曲中的乐句,增强其演奏中分句时的抬手呼吸意识;其五,通过感受歌唱时不同的语调变化,启发孩子如歌般弹奏的意识,特别是连奏时的如歌性,大大提高琴童对音乐的感悟;其六,可以轻松与视唱练耳课程接轨甚至不用专门去上,因为这些课程其实就是为了一些没有进行过视唱训练、在演奏时对听和唱都不够重视的琴童而设的......等等。由此可知,对“嘴巴”的训练也是钢琴入门学习中必不可少的。
研究发现,与未学过钢琴的人相比,学过钢琴的人脑部与学习相关的海马体、与感觉运动控制相关的壳核和丘脑、处理情绪刺激的杏仁核以及听觉和语言处理区域的灰质体积更大。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学钢琴的孩子比较聪明的科学论证,因为音乐与油画和雕塑不同,它看不见也摸不着,是大自然中把一个模糊的、没有具体形状的抽象概念通过弹奏表现出来,还要表达出自身的感受,继而与观众产生共鸣,这就需要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作大脑形象思维的塑造。而在弹奏的过程中,既要表现出各种情绪,又要对具体操作做各种科学安排,是需要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者紧密结合的,由此可见演奏钢琴其实是一件非常复杂和考验大脑的事情,同时它也是任何文化课都不具备的思维与动手能力的联合工作,学习过钢琴的大脑在解决问题、语言、自然性、决策和社交行为方面可以整合所有的大脑信息变成一个更高效的决策流程。
二、 “五”元素——教学内容。
一个健全的古典钢琴教学应该包含五个内容。一,音阶和弦琶音基础学习;二、练习曲学习;三,复调音乐学习;四,奏鸣曲学习;五,中外乐曲学习。然而,很多琴童全部的学习内容却只有第五部分!
关于音阶和弦琶音的练习,很多钢琴家的文章都详细说明过其重要性。我只想强调说明一点,音阶和弦琶音都是带有调性特质的,钢琴之所以成为乐器之王,是因为它兼具和声伴奏的功能,这一点是很多其它乐器所不能媲美的。和声与调性是融为一体的,和声贯穿于乐曲的始末,换而言之就是音阶和弦琶音也是贯穿乐曲始末的,如果能把这个内容掌握好,在学习乐曲时就能轻松百倍,反之,则会感觉艰深晦涩、举步维艰。
练习曲的系统学习能够循序渐进地增强演奏的技巧,贝多芬的学生车尔尼为自己的学生写作了几百首各种技术课题的练习曲,其它钢琴家和作曲家也不遗余力地为提升技巧谱写了大量的练习曲,最终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炫技,所以的技巧都是为音乐服务的,可是如果不能随心所欲地运用技巧,音乐的表现就会大打折扣。
复调音乐是大多数琴童谈其色变的,科学研究显示,由于每个人天生都带有一种习惯:习惯用右手或者左手,对大多数人而言,大脑中央沟的深度不是偏左就是偏右,所以初学者要同时处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旋律时,会感觉非常的困难和力不从心。而复调音乐则是挑战和扭转这一偏向的极好教材,它能使练习过复调钢琴音乐的孩子显著超越普通的孩子,对左右脑的均衡分配控制能力的训练极为有效,所以被称为钢琴音乐里的圣经。
奏鸣曲是一种大型乐曲曲式,也是一种综合性的乐曲体裁,它融合了练习曲、复调、乐曲等各种音乐元素,它对于琴童的演奏能力具有全面的考察和锻炼作用,是非常好的学习教材,在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这样一个乐曲去整合、调整、再提高。另一方面,除少数奏鸣曲有标题性的指引外,大多数奏鸣曲都是没有标题的,这就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让琴童可以发挥自己的音乐想象力,对乐感的培养也是相当有益处的。
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系统地学习好以上四个部分的内容,才能更好的轻松的驾驭最后一个部分中外乐曲的弹奏,但是,由于琴童在学习中的畏难心理,一些取巧的教师常常为了讨好学生,只单一地安排最后一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其它部分一概省略,导致众多琴童的钢琴学习道路越走越艰难、越走越窄,最终无法继续。
我们日常的健康饮食需要均衡的营养,如果偏食则容易导致各种疾病,钢琴学习亦然,如果能把以上所提到的两个“五”元素贯穿到学习和练琴中,假以时日,必能真正享受到钢琴所带来的欢乐,即便以后未必走专业道路,也能向很多成功人士一样,弹得一手好钢琴,使钢琴和音乐成为你终生的伴侣,陪伴你走过风雨,陪伴你随时随地畅游于音乐的美妙世界中!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钢琴入门阶段起,我们除了手指的训练,就需要同时重视眼睛、耳朵、嘴巴、大脑的训练,而后面这四个部分又都恰巧全部集中在头部,手指仅仅占了五分之一的比重,明显显示出如果学习和教学中只强调手指的训练,就会出现各种漏洞,只有把这五环紧紧相扣,才能使钢琴学习更加有效、更加有趣、更加美好!
论文作者:黄子瑜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
标签:钢琴论文; 乐曲论文; 音乐论文; 都是论文; 元素论文; 孩子论文; 入门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