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光明小学 翟颖 300150
摘要:成语是我们民族文化几千年来不断积淀和发展的精华,它是汉语言宝库中的珍品,是前人认知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折射汉民族文化的多棱镜。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对充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质量,增强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 趣味成语、课程开发、实践
引言:我从2016年开始分别在所任教的中高年级进行了“趣味成语”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本课题的研究对国家课程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和拓展。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学科进步,深化素质教育,打造学科特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提出:“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而在我们的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中加入“趣味”一词,这使之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多渠道开发成语游戏活动。丰富学生语文学习领域,提高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2、丰富成语游戏种类,扩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成语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产生语文学习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多角度积累成语,了解成语特点。帮助学生有步骤、有计划的储存成语,通过成语积累活动,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提高说话、写话、作文能力,改变作文中词汇匮乏写作水平低下的现状,学习和灵活运用成语。
4、在学习中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研究内容
1、中高年级学生“趣味成语”课程的开发研究,通过多种渠道开发成语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学生感兴趣的成语类别,丰富成语小游戏的种类。
2、“趣味成语课程”的实践研究,形成成语学习策略。研究学生积累成语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有步骤、有计划的储存成语。
三、“趣味成语课程”的研究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炼、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循序渐进原则:根据中、高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特点,从数量上由少到多,内容上由浅渐深地安排成语训练,有目的、有阶段地进行学习。
3、趣味性原则:针对学生特点,搜集并开展成语游戏活动,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进一步研究其中的奥妙。
四、研究成果与分析
(一)探索“趣味成语”课程开发策略。
1、教材整合与开发策略
此策略的核心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仅是活动的执行者更是组织者,开发者。本着这样的思想,我对课文中出现的成语进行分析和归类。并让学生进行成语补充形成体系。
2、兴趣激发与维持策略
在整个“趣味成语课程”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一个核心。那么,我们“趣味成语课程”开发就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而整个“趣味成语课程”的设计的各个环节,要使学生的兴趣呈螺旋上升。学生兴趣的维持伴随着语文能力的生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自主参与实践策略
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不是老师让学生去做什么,而是给学生一个主题或是一个活动的样式,让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去参与活动。而参与的方式,活动的组织等这些却又学生做主导,实践的方式是多样化的。
4、多元方式输出策略
活动开展的方式呈多元化:讲故事、情景剧表演、成语积累,成语小讲坛等。
(二)理清“趣味成语”课程的思路,基本确定了课程内容,完成中高年级“趣味成语”课程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1、高年级“趣味成语”课程
每周两次成语课程。上学期以分类积累为主要特色,并精心设计了课程内容。分别从: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成语中的人体器官,含有近义词的成语,含有反义词的成语,描写学习的成语,论语中的成语、历史故事与成语、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寓言中的成语,神话故事中的成语九个方面进行归类学习。期间,还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展相关类别的成语,每周的两次成语活动都有固定的安排,第一次以学习新成语为主,第二次巩固所学以及展示各人所拓展的成语。如此大大增加了学生积累的成语数量也调动了学生积累成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每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要求大家掌握其中不懂的五个成语的意思,并在第二节课上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大家互通有无不但理解了很多成语的意思也减轻了大家学习的负担。孩子们都为自己能说出别人不懂得成语意思感到骄傲。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们积累了近300个成语。
六年级下学期的“趣味成语”课程以实践活动为主要特色,开展了讲成语故事和成语情景剧两个活动。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在班内做成语故事的介绍。其中涉及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宋七个历史时期的六十二个成语。每位同学从中自选两个进行准备,并按照历史时间顺序来讲故事。孩子们积极准备,准备过程中不懂就问,对查找到的资料认真对比,选出最佳故事版本,有的孩子还根据资料自己进行润色修改,并配以相关图片,甚至插入一些故事的视频来吸引大家。
2、中年级的“趣味成语”课程
2017九月我任教四年级,于是在全年级九个班继续开始了四年级“趣味成语”的实践研究。
①首先,我结合四年级孩子的实际把六年级的成语课程教材进行了重新的筛选和整理,保留了动物名称的成语,成语中的人体器官,含有近义词的成语,含有反义词的成语,神话故事中的成语,寓言中的成语,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六部分内容,降低了学习难度,也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②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较多,但对四年级孩子来说还是知识储备不足,难以理解,因此,我精心选择了《三国演义》动画来让孩子初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进而为学习相关成语打基础。
③为孩子们讲有趣的成语故事,通过讲故事吸引孩子激发他们学习成语的兴趣。如今孩子们已经了解了近三十个成语故事。
④用成语游戏的形式巩固所学,发展能力。
通过网络和文献资料等途径丰富成语游戏种类和形式,让孩子们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成语,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如:成语中的数学题,成语九宫格,有趣的成语之“最”,成语知识竞赛,看成语识人物等。
五、研究效果
1、学生通过参加一系列的“趣味成语”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成语学习的乐趣。转变了对学习成语就是枯燥的默写的错误认识,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以及对中国文化热爱。
2、学生在“趣味成语”活动中,输入了更大的信息量,并提高了思考力和理解力,课堂上思维更加敏捷了,而且能把自己的思想准确的表达出来,言语的智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成语词典》、《中华成语千字文》、《趣味学成语》等工具书及有关文献。
2、《奇妙的成语世界》作者袁钟瑞 杨学军
论文作者:翟颖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成语论文; 学生论文; 趣味论文; 课程论文; 兴趣论文; 孩子们论文; 策略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