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队伍建设论文_郭刚1,李富强2,王坤2,史屹1,韩孺牛1

浅析电力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队伍建设论文_郭刚1,李富强2,王坤2,史屹1,韩孺牛1

(1阜阳三环集团公司 安徽阜阳 236017)

(2国网阜阳供电公司 安徽阜阳 236017)

摘要:经过送变电人5年多的艰苦奋斗,公司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从最初的多经企业式的粗放管理,到现在形成了较为规范和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广大干部员工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各项生产任务得到有序推进,公司规模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壮大,安全生产也保证了稳定局面。但由于毕竟还是个年轻的企业,而且成立之初是单纯的对三个多经企业进行全盘接手,人口多、底子薄,历史欠账多,企业负担重也是要面临的现实。送变电作为一个电力施工企业,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这几年做了一些建章立制、体系建设、规范化管理等基础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主要就其中较为突出的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做一个浅析。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队伍建设

1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重庆送变电的前身是三家多经企业,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性质,眼光主要放在经济效益上面,并且存在用工形式多样,人员构成复杂的特点,一些不能适应技术岗位或其他岗位的人员,在转岗时,率先考虑的就是安置在安全员、安全专责等安全管理岗位上,认为安全管理岗位就是一个技术含量低下,素质要求不高,甚至可有可无的岗位。还有部分安全管理人员根本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比如司机、内退返聘职工安排安全管理岗位的情况屡见不鲜,导致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安全管理上未能真正像主业一样做到高标准、严要求。

2用工形式复杂,员工责任感不够

送变电成立后,全盘继承了之前三家单位的资质、资产、负债和人力资源。在经历了几次较大规模的减员后,共有在岗员工1089人(含集体企业和内退返聘职工),内退职工80人。其中全民职工占比14.8%;大集体职工和小集体职工占比31.1%;直签员工占比6.1%,劳务派遣员工占比48%。由于历史原因和政策原因,社会化用工比例达到了54.1%,其中劳务派遣工更是占到了用工总量的48%,且大多数是在比如项目经理、计经管理、工程管理、安全质量管理等较为重要的生产、技术等岗位上。送变电用工形式复杂,员工身份多样,各种矛盾依然突出。由于社会化用工在晋升、待遇以及工作的可持续性等方面与全民员工有一定差异,因此,社会化员工普遍存在企业归属感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够、对企业的感情不深、责任感不足等问题,表现在工作上就是办事打折扣、消极怠工、应付了事,导致安全管理工作越到基层,越是穷于应付,工作质量不高,工作效率低下。

3安全考核作用有限,尺度较难把握

基于施工管理人员和分包队伍的水平高低不平,部分施工现场违章现象较多,对以“三铁”反“三违”等安全管理手段不能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公司每年都制定有安全考核指标,并要求公司各级层层落实。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尤其是针对非社会化用工的员工。但在针对个别社会化用工的时候,因用工性质决定了考核对其产生的作用有限,特别是在涉及到降岗、转岗等考核时,个别员工采取罢工、辞职等较为极端的方式来应对,并不能触及灵魂。对分包单位的考核亦是如此。部分分包单位往往以公司工程款不到位为借口,拒交罚款。甚至有个别分包单位认为工程反正挣不了钱,大不了不干了,要求结款走人相威胁。

4解决问题的思路探索

4.1摒弃任何人都能搞安全工作的思维

安全管理是一个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岗位,要选拔和培养真正懂技术、会管理、有经验、有思路的人来搞安全工作,尤其是要充实施工一线的安全管理队伍,把住安全管理的第一道关口。

4.2社会化用工

社会化用工在送变电的发展历程中,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和苦劳,支撑起了公司绝大多数的生产和技术工作,应该充分理解社会化用工的合理关切,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逐步畅通社会化用工的成长渠道,提高待遇,稳定用工结构,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积极性,同时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传递正能量,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三是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考核目标指标,进行科学考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不要为了从严管理而制定个别难以实现或伤害员工从业底线的考核指标,避免发生出了问题就拍屁股走人的不负责任的现象出现。另一方面考核不仅仅是对做得不好的进行处罚,也应该对做得好的进行奖励,可以考虑设置工程项目安全奖等形式,对工程建设期间未发生严重违章、事件、事故的工程项目部进行经济奖励,奖罚并重。但是也要注意到考核的严肃性和真实性,避免安全奖励沦为“全民福利”。

4.3培养长期合作伙伴

培养一部分眼光远、有实力、讲信誉、会管理的分包单位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将其安全管理人员纳入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中,熟悉公司的安全管理要求和流程,接受公司的安全文化,促进分包单位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4.4编制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规范手册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许多安全知识和安全规章制度很难贯彻到一线作业人员,究其原因是缺少一种行之有效的贯彻方法。通常情况下,策划和编制图文并茂的安全手册是许多企业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的通常做法。安全手册的编制要依据工程开工初期和工程整个阶段的危险源辨识、评价的基础上,按照工程中各种作业类型的分类,分别制定行为规范准则,明确每种作业中必须遵守的安全行为,提出“必须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等,并可针对这些准则设计各种漫画、插图,加入小知识,最终形成《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规范手册》。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规范手册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以便于携带的小开本形式设计,在工程开工前分发给进场的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以通过该手册在安全培训后进行安全知识复习,也可以在作业活动中随时查阅。

4.5实施安全可视化系统

对于现场安全管理来说,安全信息的有效传播可指导员工正确、安全作业;对于一个工程来说,现场的各种安全提示标志牌、挂图等能很好地提高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水平,提升工程形象。安全可视化系统正是实现以上要求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以直观形象、色彩适宜的视觉信号为媒介,采用漫画形式,通过漫画牌和展板构建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使现场安全文化随处可见、扑面而来,安全警示提示更加清晰易懂,安全知识生动形象、充满乐趣,施工环境危险因素显而易见,使员工自主、方便地接收并能快速、正确地理解信息内容,迅速实现自我行为调控。

4.6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

第一,加强安全考核。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要通过有效地考核来督促领导者重视安全生产,把安全生产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由细化、量化考核指标,要建立奖罚体系,对重视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完成培训任务的领导给予一定的奖励,反之则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二,对领导进行培训。一是电力行业要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学习先进国家安全生产的管理经验,学习最新的安全政策、安全知识,转变管理理念;二是电力企业要经常性地组织领导干部进行安全理论学习,要深入事故现场,用活生生的事实进行教育干部,通过一系列办法提高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最终达到企业领导者重视员工安全意识培育,全体员工安全意识较强的目的。

5结论

以上对电力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队伍建设现状的考虑和分析尚不成熟和完善,希望通过以上手段不断的探索,积累更多经验,建立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安全管理队伍,为电力施工这个高风险行业把好安全生产关口,促进企业平稳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铁民.中国安全生产若干科学问题[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101~102.

[2]杨金伟.关于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33).

[3]王磊.输电线路施工存在问题及安全管理分析[J].企业导报,2012(21).

[4]侍华东.浅析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

论文作者:郭刚1,李富强2,王坤2,史屹1,韩孺牛1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  ;  ;  ;  ;  ;  ;  ;  

浅析电力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队伍建设论文_郭刚1,李富强2,王坤2,史屹1,韩孺牛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