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国 山东省阳信县河流镇中心小学 251800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可见,好的习惯是多么重要,它可以让人的一生发生重大变化。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拓展阅读的同时,也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关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根据自己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有以下点滴收获:
一、激发兴趣,培养乐读
信心产生力量,力量促使行动,行动给带来成功,成功激发兴趣,兴趣导向更大的成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只有当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的需求。只有当读者真正地走进书本,才能体会到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真谛。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愉快地进行阅读,读他们想读的书,学他们想学的知识。兴趣是认知主体在认识客观对象的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的情感倾向。这种情感倾向常常表现为一种“兴奋力”,促使人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某个事物的活动中去。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经济、最活跃的因素。从这里可以看出,兴趣伴有更浓厚的情感体验,如兴奋、愉快、满足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人教版《冬阳·童年·骆驼队》,导入从课题入手,激发兴趣,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课题有什么想法。这类课题学生在课本上第一次接触到,他们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比如觉得这个课题很特别、很有意思;联想到冬天的太阳、缓缓行进的骆驼队;联想到诗,感受到节奏感和语言的美好等等。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强烈的阅读期待的时候,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学生就会乐意去读。
二、提供平台,培养好读
陶渊明在他写的那篇“夫子自道”的《五柳先生传》里,说自己读书的旨趣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唯其“不求甚解”(不死抠字眼),故多能从大处着眼欣赏文章;当然,关键还在于“好读书”,因为“好”读,自然读得身心投入,终于有所领悟,乃至豁然开通,最后达到了“欣然忘食”的境界。三味书屋里的寿老先生一读古文就如醉如痴、忘乎所以,似乎有些可笑,但在真正爱读书的人看来,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当然,我们今天不必再像这位老夫子那样摇头晃脑去读,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设法营造热爱阅读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老师要和孩子一起读书、交流;发挥图书角的作用,让学生拿一部分资料,教师、学校提供一部分资料,把自己阅读到的利用手抄报、课外阅读活动课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读说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加努力地从书本中寻找乐趣,去体会阅读中得到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强烈的阅读兴趣,这种良好的情绪结晶就是阅读成功体现,学生就会更加爱读、比读。
三、抓住文本,培养多读
小学生阅读大多是追求情趣、追求情节,有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通病。要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就必须做到多读,一边读一边思考,深入透彻地阅读内容。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阅读时强调多读,千万注意不是只要次数,而是质量、数量都要。读书的过程要思考,读完之后要掩卷深思,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再对书中有关内容做深度思索,从书中发现、发掘有益的内容,这就是读书的佳处。
如人教版《白杨》,教学时要加强朗读指导和评价,可采取分角色朗读,读时要把人物心理活动揭示出来,如孩子的天真稚气、爸爸神情与心理的变化和严肃亲切中的循循善诱。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人物形象鲜活起来。对爸爸谈论白杨树的一段话,要指导学生抓住关联词语,体会到对白杨树的赞美和边疆建设者的豪情壮志。在多次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然后用这些词说一说其他的树,如青松、白桦、银杏树;最后再让学生用这些词写几句话,夸一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如筑路工人、地质队员、建筑工人、青年志愿者和军人。
四、突出人文关怀,抓住情感教育这条主线不放松
情感是课堂的灵魂,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然而,我们的语文课堂往往过于理性,缺乏情感色彩。起初,我的阅读课都在冰冷的白色中进行,学生回答不对者都要站一会儿,我没发现学生有多大的反应,慢慢地我发现情形越来越不对,回答问题的越来越少,其他任课教师也向我不断反映我班学生的表现不令人满意。我这才认识到自己的教学中,教师成为无情人,无情地机械训练,学生冷淡地阅读文本,冷酷地应对教师问答。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课下,我反复和学生交流谈心,并告诉学生,课堂上可大胆回答问题、大胆交流,老师再不会让大家多站一会。起初学生不相信老师的话,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我又找回了情感教育这条主线。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代没有成为好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可见,好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多么重要。只要我们培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抓住乐读、好读、多读和情感教育这条主线,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学生必将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受益终身。
论文作者:于新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8月总第16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
标签: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习惯论文; 情感论文; 就会论文; 教师论文; 不求甚解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8月总第16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