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建设也取得了很好的建设效果。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由城市供热企业集中承建的,在供热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供热企业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从而实现城市供热系统建设的高效性以及经济效益提升的稳固性,充分利用已有的经济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在供热系统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节能减排,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实现供热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通过成本的降低以及效益的提升来实现利润的增长,从而为供电企业长期有效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措施;探究
引言:鉴于国内经济发展现状,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发展总值的提升是建立在大量的能源消耗的基础之上的,国内在能源利用效率上的问题综合体现在节能减排措施实施不到位,致使我国成为了世界范围内较大的几个能源消耗国家之一,能源消耗现象严重。需要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在国内总体的能源消耗过程中,供暖企业的能源消耗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为了提升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在城市供热系统中加强节能措施的探究与应用是有很大必要的。
1.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耗能分析
由于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在能源利用效率上的优势,使得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在国内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与应用。首先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在能源利用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环保性能还比较好,运维管理方便,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很大程度上做到了降低能源消耗,提升供暖质量效率的目的。以上是城市集中供暖系统的优势所在,然而由于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在国内运行使用时间较长,该系统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尤其是能耗问题,因此一定要加强能耗的解决措施。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环节较为复杂,首先要进行的是热制备,完成了热制备之后,还要做的是热能的转换与输送,最后实现供热。在整个供热系统中,燃气机组是整个热制备过程实现的场所,燃气机组是主要的耗能来源之一,燃气机组的耗能设备构成较为繁杂,通过所耗费的能源种类的划分具体可以分为,耗费能源的设备具体的包括燃气机组与鼓风机,然后是耗费水源的设备具体包括水处理过程和机泵的使用等,当然以上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都离不开电力能源的供应。
在介绍完热制备的耗能过程以后,接下来要介绍的是热能的转换与传输过程。热转换环节则是通过热交换站的热交换器来实现的。在转换过程中实现了热能在不同级别网络之间的传输与交换,最终抵达热能使用的用户之中。热能的传输过程是通过供热网管来实现的,通过供热网管来实现的热能传送过程肯定不可避免的会有热能的消耗,导致供热的热损失。
最后是用热环节导致的热能消耗。用热环节的热能消耗最主要的是由于采暖散热器的使用造成的,按照物理学上能量守恒的定律,热能在产生与消耗的总体过程中是相等的。因此在供热系统的每一个环节的热能消耗都会造成整体热能的浪费。虽然在每个供热环节的热能损耗是较为严重的,然而通过对每一个供热环节热能损耗的研究与防范,也为供热系统节能措施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途径。通过深入挖掘每个供热环节中可供节能的潜能,最终实现供热企业效益的提升。
2.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措施
2.1优化集中供热系统热源
集中供热系统热源的优化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的重要措施。在优化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与国家相关技术政策制度的结合。有关制度涉及到国家的节能减排制度,有关技术涉及到环保监测技术。通过一系列技术与政策的应用与实施来实现对于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改变以往传统的能耗比较大的对于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供热能源的使用,大力推广新型的清洁能源。同时在供热技术上要有所改进,改变以往落后的供热方式,大力推广可再生供热技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比如风能、核能、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与此同时热电联产项目的推广与应用也使得供热系统的稳定性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热电联产项目的开发与应用离不开国家相关部门有关的政策法规的支持,同时热电联产项目的开发规模与应用也需要充分考虑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2.2改善燃气系统的严密性
燃气系统的严密性与燃气系统内的过剩空气系数是有较大联系的,与此同时燃气系统内的过剩空气系数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影响到燃气系统内燃气燃烧的彻底程度,为了使燃气机组内的燃料处于较好的燃烧状况,需要严格把握燃气机组内的过剩空气系数标准,使其符合应有的燃烧标准。对于燃气机组内过剩空气系数的把握还要对燃气机组本体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加密措施,同时还要对烟风道进行渗漏风的防范,经过分析一系列科学研究数据人们得出来了关于渗漏风防范与提高供热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经过对漏风点的加密处理之后,燃气机组的密封性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供热效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3加强新型节能方式的普及
热力站可以采用间接连接的方式,为热能调节提供基础。热力站的作用是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和二次网的连接纽带。它对于一次网实现量调节和使一、二次网分离减少热网漏水损失的作用非常大。在热力站中应积极推广采用高效的板式换热器机组,并配以自动调节装置,实现热力站按热用户的需求和气候变化进行实时调节。通过改变供水温度或供水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推行室温控制,达到有效控制热能消耗。应在热用户中大力推广使用散热器恒温控制器、平衡阀、压差控制器等各种先进设备,避免热用户水力失调和热能浪费,实现按热用户需求供热。
建立热耗量计量系统,为实施按耗热量收费创造条件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节能的需要,应积极采用热能计、热量分配表等设备,逐步建立和完善对热用户按耗热量计取热费的体系,改变按面积收取热费的不合理方法。为实现这一目标,可通过两种方式建立热量消耗计量:第一种方法,对于可以分户控制的热用户,可在每一用户入口装热能计,以计量其耗热量;第二种方法,对于不能实现分户控制的热用户,可在每组用户的入口装热能计,在用户的每一散热器上装热量分配表,以实现耗热量的计量和到各用户的分配。这样既可提高用户的节能意识和主动性,又能解决合理收取热费问题。
2.4 采用多环网供热系统
集中供热系统比较复杂,按照热值的网络图式对多热源共网的供热系统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多环网供热系统、枝状网供热系统和单环网供热系统。按照供热方式的角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并联供热和串联供热两种方式 应当在设计使用的过程中采用多环网供热系统,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热网的节能优化各热源间的热网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必须保证各热源在不同负荷下不同供热范围时的输送能力和调节稳定性。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实现各热源、热网的联网运行。实现联网可使各热源都处于高效运行区,并可在不同负荷下选择最经济、最节能的热源运行,同时在个别热源出故障时互为补充备用,提高供热系统的可靠性。
总结:综上所述,在全社会都在提倡节约的大环境下,应该降低集中供热系统的耗能,在不增收费用、保证供热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供热效率,较少能源损耗是极有意义的。由于集中供热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具体的措施还需要多结合实际工作,利用当前先进技术,进行探讨分析,最终实现耗能的降低。
参考文献:
[1]张华.供热系统的节能技术方法[J].科技向导,2011(23).
[2]刘勇.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10).
[3]刘波.试论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减排问题与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5(3).
论文作者:刘培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系统论文; 集中供热论文; 热能论文; 节能论文; 燃气论文; 热源论文; 城市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