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让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素养、初步探究未知世界的学科,是打开小学生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小学科学课程运用极具生活化的、通俗易懂的科学实验,为小学生开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各学科在内的科学大门,为学生认识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1.小学科学教师学科素养不高,师资力量缺乏。在现阶段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专门的科学课任课老师数量少,有时常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也正因如此,小学科学教师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学科素养不高,基本能力缺乏。教师的学科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小学科学教师理论基础薄弱,在课堂上只能通过课本让学生死记硬背,但小学生正处在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死记硬背只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学生后天的学习。教师学科素养不到位,缺乏基本的学科能力,对一些具有专业性的知识了解不够,对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无法给出准确无误的解释。这就要求增强小学科学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科学教师的总体素养。
2.教学设施欠缺,教学条件不足。小学科学课程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主动观察和动手操作,因此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教学环境以及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教材。然而长期以来,小学财务对小学科学学科的资金投入有限,大部分地区科学教学设施落后,不仅缺少科学课堂教学常用的实验室,更缺少各类科学课堂教学应有的仪器。
在教学时,教师只能对着书本念实验过程,学生对课本实验没有实际体验,也无法想象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这样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体会不深刻,仅仅是浮于表面,也不会主动提出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些时候因为教师水平不足。
3.课时安排少,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科学的教学课时有所提高,但也会遇到被其他科目占用的情况,这就导致教学时间本就不多的科学课显得更为紧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及老师没有彻底转变思想,仍把语文数学作为“主课”,而将科学这类课程认作“副课”,这也导致了小学科学课程时间少、任务重,从而严重制约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拓展教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只是局限在课本内部,很难全面顾及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极大地影响了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不能有效地保证科学课堂教学质量,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科学学科能力和创新能力了。
4.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一方面,在小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认为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储备少,忽视了素质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养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另一方面,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放松了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创新,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小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和自制力还处于培养阶段,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而过分以学生为中心,就容易让学生将科学课视为“玩耍课”,既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
二、改善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对策
1.增加教学的经费预算,优化教学条件。小学科学教学课堂的实验室及实验器材等设备的欠缺,都是因为放在科学教学的经费预算不足。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优化科学课堂教学条件:
(1)要求各级相关部门应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保证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器材、场地的配置完整;(2)保证教师对教学器材的利用率,使学生和教师真正能够在课堂上开展科学实验;(3)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①要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管,避免出现经费被挪作他用的现象;②要加强对器材设施的管理力度,以免出现器材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③经费的投入也涉及对教师待遇的提高,给予小学科学教师足够的重视。
2.加大科学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学水平。
(1)要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注重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增强教师科学教学能力;(2)要加强与其他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3)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让教师也能在培训中成长,在教学中创新,在研究中不断进步。
3.确保小学科学课时,保证教学时间。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现状的改善,少不了学校的重视。学校应加强对课堂的监督,保证小学科学课堂不被其他“主课”占用,确保小学科学课时安排的合理性。
同时学校也要重视对教师的监督,避免出现提前下课或者科学教师带着学生上自习的情况出现。只有学校重视了小学科学课,教师和学生才能对小学科学产生重视,进而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4.培养学生主动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在课本实验教学中,应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小学的实验大多简单且极富趣味性,通过动手实验,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程的兴趣。(2)通过课后观察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学生想象力丰富,他们通过细心观察,联系书本知识,总会提出新问题,教师鼓励他们提问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3)通过让学生主动思考、亲自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和宇宙的奥妙,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也能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论文作者:吕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1月总第1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科学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学科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育学》2018年11月总第16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