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如果我们能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课程与教学,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我们每一节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新知识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错误是客观存在的。
关键词:错误资源 数学教学 利用 有效性 途径
在数学课堂上有效利用错误资源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体现,目前针对课堂教学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没有一套现成的体系和操作模式可供借鉴。我们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也只是一个初步阶段,还不能提出一整套规范的策略和模式,但我们力争在其基础上大胆改革、推陈出新。
新课程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我们都要积极去解决。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认真审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错误,努力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及时捕捉学生错误中的价值,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发展,使错误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认真揣摩学生的思维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因势利导,让课堂生成更精彩,让错误伴随着学生更好地成长。
一、营造互帮环境,提高学习兴趣
这个互帮环境,应当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充分发挥。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论点,是因为在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实现创新,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推至高潮,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可以说,没有错误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因此,利用错误拓展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使课堂中的错误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
记得有位成功人士说过:“一个人的成功是个人能力和他人认可的乘积,也称为认可凸现价值。”换个说法,学生要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学习的推动力,不仅要具备相应的能力,也要能获得大家的认可,这就说明同学间的交流、互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立师与生、生与生双向互动合作关系
师生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型关系,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从学生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出发,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纠错来达到学会有关知识;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灵活变换角色,用“童眼”来看问题,怀“童心”来想问题,以“童趣”来解决问题,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习伙伴。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积极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同时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
三、巧思妙用,让错误展示魅力
教学中不是缺乏教育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的眼睛。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及时识别错误,把错误当成一种难得的生成资源加以开发利用,那么错误就能成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一剂良药。在课堂教学中常出现一种现象:一些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出错,别人说他错了,他就认为自己是对的,经过不断的实践后,他才会知错改错。对于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着急解释,讲结果,而要把错误抛给学生,将错就错,把学生的错误作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辨别错误,给学生一些研究争论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
四、注重出错过程与交流
对错误原因的分析,小组成员的合作与交流,课堂内的交流合作等等,都蕴含着学生智慧的火花,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而,要重视过程与交流。重视错误问题分析,重视错误问题的深化和拓展,了解自身对知识点理解的误区,培养对错误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培养错题管理意识与较为系统的错题管理策略,错题管理行为包括错题收集、分析、整理和反思等行为;错题管理策略包括错题收集、分析、整理、反思、再学习、分类以及迁移策略,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五、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
只有富有研究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的课堂教学,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习惯、思维能力等方面更好地发展,进而有效地克服教学目标技能化的倾向,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才。学生总是被要求去解决由他人(教师、教材编写者、考试出题人等)所提出的问题,也应被看成传统的“传授——接受”式教学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可学生学习的起点应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就是说,完整的数学学习应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包括“学问”与“学答”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应该把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
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挖掘和提高错题的利用价值,为学生从意义建构到能力生成寻求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使教师摒弃题海战术,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寻求新的思路;也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实现人人都有不同的发展。
论文作者:苏栋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2月第27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
标签:错误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过程论文; 能力论文; 数学论文; 是一种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2月第27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