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重在特色经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零售业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01年加入WTO后,国内外的零售企业就开始大张旗鼓地在各大城市跑马圈地,国内势单力薄的中小型零售企业想要与财大气粗的外资零售巨头在正面交峰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对消费市场了然于胸、投其所好外,如何改进传统的经营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零售业态,打一场四两拨千斤的“特色经营战”也成了重中之重。
特色一:连锁经营 统购分销
据中华商业信息中心的数字,全国现有400余家超市,连锁经营近1.4万多个门店,其中涉及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等42家外资企业的1700多个门店,从门店发展速度看,零售业销售额排名第一的上海联华超市目前已在全国开设了2000余家门店;北京最大的零售业物美集团旗下也有500多家的连锁系统。
“零售企业盈利点主要在于细节,通过仔细地做好每一个环节来节约不必要的运作成本,而连锁经营恰恰是盈利与采购杠杆上降低成本的支点。”北京物美集团的副总裁吴坚衷对记者说。连锁经营是新型零售业态的发展方向,也是零售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由于它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形象、统一结算和统一管理使得连锁系统具有规模递增的增长模式,通过公司总部大量集中进货,利用分散的店铺大量销售,这不仅确保企业从国内外市场上购进品质优良、适销对路、价格低廉的商品,而且也有利于商店专心销售和为顾客提供服务,从而有效地发挥单一商店难以发挥的作用,提高经营效率,这也是多年来国内外的零售企业屡试不爽的策略。
特色二:个性经营 奇货可居
个性化经营体现在多方面,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来明确定位,以上海联华超市为例,它利用其自有的资源优势以及其庞大的全国采购网络,不断开发和推出新商品,进行订单式采购,将部分商品进行买断,同时通过全国多家竞标方式采购货源。江苏苏果超市也在业态创新上做了新的尝试,作为国内有实力的连锁便民超市之一,2002年苏果超市在“便利”上狠做文章,在南京率先推出了社区便利店和仓储超市的经营形式,同时紧锣密鼓地亮出了24小时全天候营业的服务招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丰富实用、物美价廉的商品与服务。
特色三:品牌经营 做大做强
几年来,百姓在采购时越来越先把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大型超市列为首选,而国内的中小型超市却长期处在不温不火的尴尬境地。
“品牌培育和经营必须提到欲为做大做强的民族零售业的日程上来。”国内零售专家黄教授表示。几年来,诸如上海联华、北京物美等国内的零售业巨头,根据整体性原则运用商进行品牌整合。国内零售企业按照整体性和优势互补原则,通过统一的店面标识、店内装饰、店内环境等视觉形象,针对居民生活的需要安排促销方式、制定价格政策,同时通过品牌的系统整合,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店铺经营业绩自然相应提高。
业内人士分析,外商的冲击将直接加速我国零售业的业态调整和革新,挑战者机遇并存,面对外资强大攻势,同样也会提升我国零售业上规模、上档次的发展。与外资零售巨头相比,本土零售企业有着商业人脉、地产、政府以及银行支持等优势,内资如何看待和把握这些优势,优化资源,因地制宜,改善原有的企业组织结构,开发特色经营,将是国内零售商最需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