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学会应用这种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寻找和发现规律的过程,发展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联系实际发现和应用规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及能力;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在一座美丽的山脚下住着几只小兔子,有一天它们相约去采蘑菇,它们采到了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小兔子采蘑菇图。(兔子和蘑菇一个隔着一个地排列)
2.师提问:照这样排下去,下一个是什么?再下一个呢?小兔子和蘑菇是怎样排列的?
生:一只兔子隔着一个蘑菇。
3.师:在数学上,像这样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现象,我们叫一一间隔排列。
4.师:请你任选两种图形,把他们一一间隔排列。
学生活动并汇报。
二、探究规律
1.师:我们再来观察这三组一一间隔现象,第一组是把哪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第二组呢?第三组呢?
指名回答。
2.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第一组,星星有几颗、月亮有几个?
生:星星有4颗,月亮有4个。
师:也就是说星星和月亮的数量是相等的。
第二组中的篮球和足球各有几个?
生:篮球有6个,足球有5个。
师: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数量可能是相等的,也可能是不相等的。
师出示第三组并提问:不用数,你知道可乐多还是雪碧多?
生:可乐多。
师: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想法先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汇报。
师:我们可以把一罐可乐和一罐雪碧看做一组,最后剩下可乐,所以我们说可乐的数量比雪碧多。
师:同学们,从每一组两种物体数量的比较中,你发现了什么?(什么时候数量相同,什么时候不同)
生:当两端排列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一,当两端排列的物体不同时,它们的数量是相等的。
师: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发现了一一间隔现象当中的规律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组题。
3.师出示红花和绿花图。
(要求学生找出一一间隔排列现象并说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如:夹子和手绢一一间隔排列,夹子比手绢多1。)
5.昨天老师在找木桩时,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
演示锯木头的场景。
师:你发现规律了吗?
生:锯的段数比次数多1
师:如果锯10次,能把木料锯成几段?如果要锯成30段需要锯几次?
6.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发现了一一间隔现象中的一些规律,用耳朵也能发现规律,你信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
师演示电话铃声。
师:你听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铃声和停顿时间一一间隔。
如果一次铃声时长2秒,间隔时长3秒,响铃5次,共需要多少秒?
师: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计算并说想法。
7.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会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了。
出示兔子图
师:刚开始我们看到小兔子们采到了蘑菇都非常高兴,就邀请小松鼠来庆祝,可当他们手拉手围城一个圈时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生:少一只松鼠。
师:刚才每两只兔子中间站一只松鼠,刚刚好,现在为什么会少了呢?
生:刚才5只兔子站成一排有四个间隔,所以站了4只松鼠,现在5只兔子围成一个圈,就有5个间隔,应该站5只松鼠。
师:同样是5只兔子,为什么围起来就会多一个间隔呢?
生:首尾的那两只兔子之间也有一个间隔。
师:同学们真棒,在数学上,把围成一个圈这样的图形,我们叫它封闭图形,当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围成一个圈时,它们的数量是相等的。
8.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找出了一一间隔现象中的几种规律,也叫植树问题。
三、拓展应用
1.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
2.10个小朋友排成一队做操,每两个小朋友之间相距2米,这一队一共有多长?
3.一条走廊长24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一共要放多少盆?
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所以我在让学生理解了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地排列是“一一间隔”后,让他们仔细观察每组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是多少,分析、交流它们个数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学生会发现当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当两端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学生找出这一规律后,我又提供了各种生活中的场景:如锯木头、打电话的场景,让学生找出其中隐含的间隔排列问题,帮助他们加深对规律的认识。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子弟小学 030024)
论文作者:刘艳茹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间隔论文; 物体论文; 排列论文; 规律论文; 两种论文; 同学们论文; 兔子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