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经济发展看扩大内需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扩大内需论文,美国经济论文,重要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经济是以需求约束为特征的,这一点近两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当前,总量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努力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投资、消费、出口,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走内需主导型增长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0年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达9.3204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4446亿美元(其中最主要是民间消费增长了3158亿美元),经济增长率为5%(其中3.57个百分点的增长率来自民间消费)。显然,美国的经济活力主要来自民间,消费需求是其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在民间消费中,服务业的比重逐年提升,已占到民间消费的36%。而公共支出、消费与投资仅提升美国经济增长率0.5个百分点,远低于民间投资的贡献率。对外贸易将美国经济增长率拉低0.87个百分点,其中仅是进口就造成经济增长率下降1.85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美国商品及劳务逆差持续恶化。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有必要也有可能以内需为主求发展,特别是由于结构性、体制性障碍,我国巨大的需求潜力尚未发挥出来,扩大内需就成了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也是经济工作应练好的基本功。近年来的实践也证明,只有走内需主导型增长道路,才能有效地避免经济发展中的大起大落,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确保经济安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攻目标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竞争力的结合,要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基础上的“较快增长”,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就必须有效启动内需,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扩大内需既包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包括通过深化改革和调整政策,形成社会消费和投资持续增长的内在机制。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有效地弥补社会消费和投资内在机制所带动的需求不足的缺口,但后者更具有根本的、基础性意义。因而,要把着力点更多地放在培育社会消费和投资增长的内在机制上,为扩大内需打下坚实的基础。相应地,宏观调控要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调节经济运行,既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又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既注重投资启动,又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和鼓励消费;既扩大国内需求,又坚持对外开放,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既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又切实保证社会稳定。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地当前经济运行影响最大的宏观政策,已经实行三年多的积极财政政策,不仅对增加总需求、降低实际失业率、刺激出口、稳定经济增长作出了直接贡献,而且在优化供给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等方面产生了积极效果。为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除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扩大社会投资上,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鼓励各类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积极增加投资。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市场饱和,消费需求乏力的问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明显减弱。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后发优势,制度创新还有很大余地,关键是要深化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扩大消费需求,这是进一步加大扩大内需政策力度的关键。实行投资与消费的双重拉动,并逐步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拉动,这不仅关系到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而且直接关系到能否把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保持下去。
综合考虑我国经济运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当我们寻求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解决由收入、体制和环境等方面原因所造成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还要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从解决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等方面寻求突破。因此,在启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要把改革措施的长期作用与短期的改革操作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统筹兼顾。为扩大消费需求,企业要研究需求、创造需求,生产适应国内市场不同收入层次需求的商品,特别是注重适应农民的需要,开辟农村市场。同时,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更快增加农民的收入,减少农民的负担。
二、目前我国扩大内需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内需不足的矛盾突出表现在:
一是从投资需求看。当前投资的增长更多地是依赖国家特别是国债投资的增长,持久的社会投资增长机制尚未形成,民营经济自我积累能力差、融资难,投融资体制不合理等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而一些资金比较充裕的上市公司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创新储备,缺乏投资热点而处于观望等待状态。
二是从消费需求来看。需求制约的突出表现是消费制约。消费市场有效需求不旺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收入水平低下,贫富差距拉大,产品结构不合理,营销渠道不畅,经营方式单一等等,都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市场开拓的因素在短期内还难以清除。结构调整会不可避免地带来失业人数的增加。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在即,人们对家电、汽车价格下降的心理预期增强,导致持币待购行为。这些因素将对今后消费需求的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三是从出口来看。目前,出口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在国内方面,经过几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刺激出口后,出口退税率已经达到15%,依靠提高出口退税率刺激出口的空间已很小。在国际方面,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这些都会对出口增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扩大内需应注意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2001年,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财政是经济的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必然会反映到财政收支上来。为了促进今年经济持续增长,还要积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支持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等需要提供财力保障。近两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对保持经济秩序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1999、2000年我国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都在1.5个百分点左右,就是说,在完全靠市场调节激发国内民间投资和外资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条件下,如果不果断地用增发国债的办法增加政府投资需求,这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就有可能降到6%左右。同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了基础设施投入,使以往基础产业瓶颈制约经济增长的矛盾有所缓解。目前,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需求空间还很大:一方面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国防安全等公共服务性供给的短缺程度还比较高,需要政府在这方面继续增加投入;另一方面去年赤字加利息支出、预算内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仍然在财政承受能力之内,低于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实践证明,通过增发国债扩大投资是解决供求失衡问题的一个可行的手段,今年继续发行1500亿元的国债是必要的,同时还要逐步增加地方债券和企业债券的发行比例,扩大直接融资。要调整和优化国债使用结构,提高国债使用效率和对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当然,积极的财政政策也不能作为一项长期的宏观调控政策,这是因为,如果计入财政应支未支的隐形赤字,特别是银行体系大量的呆坏帐,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完善对财政支出的压力等因素,财政政策通过赤字或国债继续扩张的空间将日益缩小。
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从货币政策看,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应努力改进金融服务,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通过改善社会资金的配置方式和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目前,无论是刺激投资需求还是刺激消费需求,实际上都需要实行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既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又积极地运用货币政策,而积极运用货币政策主要是较大幅度地增加货币供应量。解决国有企业历史负担需要增加货币供应量,债转股实际上是商业银行把原来作为债权而投入到国有企业的钱转化为自己的股仅,但这部分并不是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而是老百姓在银行的存款,因而商业银行将债转为股后,必须支付作为债权而付给国有企业的老百姓的存款,也就是说商业银行要在支付老百姓存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债转股,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需要有较大规模的货币供应量。
三是以结构调整为核心,努力增加有效供给。结构矛盾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之一。从经济结构看,当前三大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所有制结构等都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进一步调整的难度也比较大。结构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现有传统产业的生产能力较大,但由于技术落后,大而不强。有相当一部分是设备、工艺陈旧落后的老企业,这些企业中的产品质量、技术档次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我国数控机床当场份额的95%、轻纺机械的70-80%、化工产品的一半被国外产品占领。我国作为钢铁生产的大国,年产钢已突破1亿吨,且已出现产品积压和价格走低,但冷轧薄板、冷轧带钢、冷轧硅钢、镀锌板、镀锡板、不锈钢薄板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生产用材则严重短缺,自给率平均不足50%。我国还是乙稀生产大国,年产量已达300万吨,但由于技术水平所限,高档乙稀极为短缺,为此每年需要进口400多万吨。面对国内外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对传统产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是十分必要的。为此,要积极采用高技术成果,以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和提高环保效益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为重点,加快改造能源、原材料工艺和一般加工工业等传统产业,以及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和建筑业等支柱产业,同时,要着重发展那些需求弹性大、产业关联度高、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尤其是那些需大量依靠进口的传统产业,面对出现的阶段性,结构性的产品供过于求和国内市场潜力还远未发挥出来的矛盾,面对大量商品市场需求不足和一些产品特别是关键技术设备大量依靠进口的矛盾,我们必须下决心解决产品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多、经济效益低等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发展生产,而发展生产必须讲规模与结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调整优化结构,要特别注意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以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特别要加强基础性、关键性的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加速高技术产业尤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应用,经济结构改善了、合理了,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就会登上一个新台阶,内需不足的矛盾也会得到有效缓解。
四是努力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基础是提高农民收入。在人均达到800美元左右的发展阶段,农民收入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向非农业转移,依赖于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短期内要继续抓好农民减负、国家转移支付、农业结构调整等。为此,需要加强对农业的信息服务,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业生产和附加值,立足于科技兴农。坚持按保护价收购政策,按市场化原则完善粮食流通体制,如允许农民或农业组织直接面向消费者或最终用户销售粮食,同时逐步实行多渠道经营粮食。
总之,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积极利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的同时,一定要立足于走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之路,使经济的发展奠定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
标签:扩大内需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国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