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分配制度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465(2003)03-017-04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表述是对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理论的进一步强调与发展,是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目前,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已经或正在制定当中。对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坚持与发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与时俱进的务实作风,标志着新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理论的形成与不断发展。
一、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实施中的弊端
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方式。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为适应单一公有制的要求,我国长期采用按劳分配这一单一分配方式。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结构被打破,从而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非公有制形式并存的局面。在这样的条件下,单一分配方式的弊端日益突出。
所谓按劳分配,指的是社会在做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劳动的数量通常以劳动时间的长短、劳动强度的大小来衡量,劳动的质量则以劳动的复杂程度、技术熟练程度为尺度。质量不同的劳动,可以折合为不同的劳动数量。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应该确立合理的倍比关系。然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对按劳分配的理解与执行却存在着许多偏差。劳动被片面地理解为体力劳动,复杂劳动与脑力劳动被同等对待。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平均主义的统一工资制,在对不同质量劳动的折合过程中,复杂劳动与脑力劳动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水平,往往被严重低估。从而出现了“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现象,严重挫伤了脑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我国高校培养的优秀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甚至部分专家都在以惊人的速度移居海外,部分专业甚至人去楼空,人才流失程度极其严重。
此外,对价值创造过程中其他重要的生产要素——如资本、技术、管理能力等的长期忽视,也极大地挫伤了投资者、科研工作者以及管理者的工作热情,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以及潜能的发挥。在贡献与所得严重失调的情况下,整个社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危机”问题尤为严重。
按劳分配执行中的种种问题,一度成为制约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对其进行完善补充,使其发挥出有效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社会成员的工作热情、创造力和潜能,在我国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逐渐步入我国历史舞台。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1987年党的十三大面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人收入多元化分配方式问题的凸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当时,其他分配方式包括个体劳动所得、资金利息、股份分红、风险补偿等。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新观念,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提出做了铺垫。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次用“按生产要素分配”概念代替了以前提出的“多种分配方式”、“其他分配方式”等术语,明确地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实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
生产要素指的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以及管理才能等。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指社会根据各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服务管理中投入的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报酬,即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诸多生产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对财富创造的贡献比例越来越大,科学技术已成为了第一生产力,因此,这些生产要素对创造财富的巨大贡献理应成为分配价值收益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则受制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劳动生产率主要取决于五个因素:劳动者熟练程度;科技的发展水平及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组合形式(如分工协作,组织管理等);生产资料的质量与效能;自然条件的优劣。五个因素中的任何因素变化都可能导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改变,进而使价值量发生变化。我们党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正在于此。
三、十六大关于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五大将按生产要素分配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践中的分配提供了政策指导与制度保障。然而,现实经济生活中,按生产要素分配在执行中仍存在很大的不完善性。其往往被片面地理解为按资本分配。在众多生产要素中,资本似乎成为最重要的要素,成为除劳动以外的另一仅有的收入分配依据,而其余生产要素的价值则被忽视或低估。
现代公司制企业产权理论认为,在公司制企业结构下,企业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资本的所有权以股权形式归股东所有,股东拥有全部利润的要求权,同时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公司经营风险。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同股东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其不具有公司利润的要求权,只能领取工资,同时不必承担公司破产的风险。而事实上,公司经营管理人员以及科研技术人员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所提供的知识、创造力、管理能力及技术等生产要素已经取代了原来的劳动力、资金、能源、原材料等要素的重要性地位,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获利的发动机与加速器。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一个企业已经无法仅仅依靠劳动和资本就能持续经营下去,优秀的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更重要的财富。因此,如果继续对企业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贡献置之不理,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危机”带来的后果将可想而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新形势,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已成迫切之势。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是看清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高瞻远瞩,在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企业实行新的分配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论述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它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与发展
传统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是基于单一公有制条件下的单一按劳分配方式。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以及针对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的范围存在限制、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实际情况,理论上必然要求相应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而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资本、技术和管理能力等对价值创造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无疑是分配的合理依据。因此,将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能力的贡献进行分配的原则确立为我国的分配制度,标志着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理论的形成。
2.它有利于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科技及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急需提高科学技术地位、增加物质生产的科学技术含量,以及提高物质生产的效率。但是,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由于对科研人员和企业管理者积极性的严重挫伤,极大地扼制了人力价值表现的弹性空间,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科技水平的发展及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确立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分配依据地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方式下产生的严重的“逆向选择”与“道德危机”问题。企业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凭借其所拥有的知识、才能获取报酬,摆脱了单纯的雇员角色。其对企业的贡献大小同企业的未来发展及获利情况紧密相连,从而能够激发其积极性,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整个社会也必然会形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劳动者获得报酬的途径多样化,其必然要通过最有效的分配组合来贡献最大力量,以获取最多的报酬。而当每一个社会成员均发挥出自身的最大效用时,整个国民经济也必然就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3.它有利于我国企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分配依据地位,必然会引起企业生产要素组合的改变。由于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贡献率日益提高,并逐渐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最重要动力,因此,企业必然会将更多的投入集中于此,从而促进企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实现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与运行,又必然会大大提高稀缺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效益。
四、实际分配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十六大关于分配制度改革的论述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但是这一理论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如何发挥最大效用,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对这一理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分析,将具有直接的意义。
1.必须建立健全各类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生产要素价值的衡量必须市场化、弹性化。通过建立相应的要素市场,让市场对各类生产要素的贡献率及价值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完善金融市场,规范其运行规则,通过金融市场实现社会资本的自由流动,调剂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借助资金转移,合理分配资源;利用有价证券等价格信号,吸收社会游资,发展生产,扩大经营规模。建立和发展劳动力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促进人才流动,充分挖掘我国人力资源潜力,调动劳动者及职业经理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力和潜能。健全技术市场,实行技术的有偿转让,使技术商品化进入市场,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推动先进技术的交流、推广和应用,使科学技术真正发挥出第一生产力的效用。
2.必须建立健全多种社会保障措施,防止收入差距拉大,社会财富分配两极化
由于不同的社会成员先天禀赋的差异,以及后天资本积累、劳动素质、创造能力、接受文化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其在社会价值创造过程中贡献率的巨大差异,仅仅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能力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势必导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如果任其发展,则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一可能结果,党的十六大报告在“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同时,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要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而为两极分化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深入,同时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分配制度改革理论,具有突破性意义。它将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快速发展,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加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