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养老金制度功能定位及基础养老金水平评价方法探讨论文

农村基础养老金制度功能定位及基础养老金水平评价方法探讨

◎王爱华

〔内容提要〕 本文分析了农村基础养老金制度的功能定位,即保障基本生活,满足居民基本养老需求。基础养老金应该与生存需求相联系,并进一步指出对基础养老金水平进行评价可以从需求替代率和供给替代率的角度切入,探讨了二者具体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

〔关键词〕 农村 基础养老金 替代率

一、农村基础养老金制度功能定位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2014年2月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文件)出台后开始正式运行的。该制度规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中央政府确定,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地方政府在最低标准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部分由地方政府负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养老金在制度运行前期为每人每月55元,2015年初提高到每人每月70元,同时各地区也就政策所规定的缴费档次及地方财政补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前者依据公民身份、无须履行缴费义务即可获得,后者则与个人缴费历史挂钩,体现效率原则和激励机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功能定位是保障基本生活,满足居民基本养老需求,即生存需求和生活需求。基础养老金由财政全额筹资,依据公民身份终身给付,其功能为满足生存需要。因此,在确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适度待遇时,基础养老金应与生存需求相联系。

二、基础养老金水平评价方法

(一)基于基础养老金替代率比较的评价方法的提出

综观各国养老保险实践可以发现,养老金替代率是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养老金替代率的定义是指退休人员获得的养老金数量与其在职时的工资收入的比值。但由于“工资收入”的定义是多样化的,使得养老金替代率的计算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包括最后收入、终生平均收入、最高年份收入和社会平均工资。基于不同工资收入的定义所计算的养老金替代率的意义有所不同,对退休人员养老金数量的影响各异。最后收入替代率是指养老金与个人退休前工资收入之比。根据最后收入确定的养老金替代率是最受退休人员欢迎的,因为人们在退休前几年的工资从其整个工作生涯来看是偏高的,这样的替代率可以保证退休人员获得较高的养老金。根据终生平均收入计算的替代率考虑到其工作生涯的各个阶段的收入,更加强调效率原则。与前者比较,后者的数值一般较小,因而退休人员获得的养老金相对偏低。最高年份收入替代率是基于个人职业生涯中某一时期的最高收入计算得出的,因此其数值介于前两者之间。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是根据当期社会平均工资计算得出的,计算基础不是个人在职时的收入,而是当期在职人员平均工资,因此反映了退休人员的退休收入和在职人员的收入之间的差异。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更为重要,其变动趋势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因此应用最为广泛。

从1986年到1992年的六年时间里,我参加了钱学森先生亲自主持的系统学讨论班。讨论班是一座科学圣殿,指引我研究系统思维和包括社会科学的系统学,对我一生的学术研究发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农民基础养老金水平评价要考虑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保)的评价思路。职保替代率的基数为城镇在职职工平均工资,体现了在职职工的劳动收入中多大比例为退休职工分享。与此类似,农村基础养老金替代率基数应确定为农村劳动人口的平均劳动收入。目前,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从事农业生产获得的劳动收入和外出打工获得的工资性收入。考虑到数据的获得性,可以使用统计年鉴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作为计算替代率的基数。职保总和替代率(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和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之和)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其中基础养老金替代率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均为30%。借鉴职保经验,可以考虑将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替代率设定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50%,其中基础养老金替代率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均为25%左右。

(二)需求替代率、供给替代率含义和计算方法

需求替代率是根据农村基础养老金能够满足农村老年群体基本生活需要的标准以及基础养老金的功能定位等确定的替代率,是从需求角度确定农村基础养老金替代率应该是多少。供给替代率是指根据现行的农村养老金制度规定,一个代表性个体在履行了缴费义务之后能够从当前制度中获得的养老金替代率,是从供给角度分析农村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事实上应是多少。通过比较需求替代率和供给替代率即可对农村基础养老金水平做出评价。进一步明确,基础养老金需求替代率为农村60岁老年人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基础养老金供给替代率为参保农民年满60岁时领取的养老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基础养老金需求替代率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进行计算。生活需求可以划分为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其中,基本需求包括吃、穿、住、行(交通、通讯)、医疗等。而发展需求则包括教育、培训、文化和娱乐等。医疗保障专门由医疗保险供给,因此农村养老保险基本的内容包括衣、食、住、交通通讯等内容。农村老年人口一般不会有购房和新建住房的需求。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可以使用统计年鉴中测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基本指标,即“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和“交通通讯”,加总计算农村老年人口满足基本需求的养老金绝对值水平。此外,对于基本需求的确定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如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1973年,经济学家Liuch在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扩展模型,其需求函数模型表达式为:

上式中,xi>xi0,0<βi<1,I为可支配收入,βi为第i种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表明基本需求量得到满足后,收入每增加1元各类消费支出将增加βi元,其大小表明居民从未来消费的角度对各类生活消费品增加支出的倾向。如果<1,说明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除了用于消费之外还有一部分用于储蓄;如果≥1,说明消费者没有进行储蓄或者动用了以前的储蓄。这就是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其需求函数模型的经济意义相对于线性支出模型更为清楚。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支出pixi可分为两部分:一是pixi0,在消费者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第i种商品上的最基本支出。二是超过基本支出的收入,即I-中可用于第i种商品上的支出。在给定居民收入水平I的情况下,消费者首先购买各类消费品的基本需求量为xi0,在每组基本需求量的基础上,余下的收入I-按一定比例βi在各类商品上增加支出。据此,可以估算消费者维持基本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支出。满足基本需求的养老金绝对值水平除以当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出需求替代率。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共同满足老年人基本需要,该替代率的50%即为基础养老金需求替代率。基础养老金供给替代率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进行计算。一是假定代表性个体在2013年参保,并于年初连续缴纳养老保险费,直至达到退休年龄时领取养老保险金。2013年,农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660元/年,当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可以计算出当年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以此为基准讨论各年度基础养老金变化情况。二是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财政全额支付,并依据调整机制进行调整。因此,可以根据补贴标准和基础养老金年均增长率计算出代表性个体达到退休年龄后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三是根据基础养老金数额和当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可以计算出农村养老金制度提供的基础养老金替代率。

2.4 两组孕妇行为习惯评分比较 观察组孕妇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卫生习惯、定期产检、自测血糖等行为习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注:本文系2018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项目编号:2018lslktyb-091)的部分成果

(作者单位:沈阳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宋 爽

标签:;  ;  ;  ;  

农村基础养老金制度功能定位及基础养老金水平评价方法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