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经济科学中的人文思想_恩格斯论文

马克思经济科学中的人本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人本论文,思想论文,科学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4)03-0005-06

在马克思、恩格斯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体系之前,人文科学历史上自古希腊的认识你自己到德国的宗教改革、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再到法国的启蒙运动,再到乌托邦的劳动人道主义人本思想,曾经出现过自然的、神权的、理性的和劳动的人本思想,这些人本思想既有历史的进步性也有历史的局限性,甚至有的还有历史的反动性。对于这些人本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从来不是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反对一切的,而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采取了有所肯定有所否定,有所继承有所发展的科学态度。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进行革命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使他们的世界观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演变过程。因此,对他们的人本思想同样应以历史的发展观点进行考察。本文重点考察马克思经济科学中的人本思想。

(一)自然人

在经济学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考察人本思想时首先认为,人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人以一种自然力的资格同大自然物质相对立。人这个自然力以其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去占有物质自然,才推动了自身的自然力,推动了人的臂膀和腿、头和手的运动和发展。人当他用自身的自然力改变外界自然物质时,他自己的的自然力也发生了变化。就是说,人在改变客观自然时也改变了人自己。马克思、恩格斯这种自然人本观点,也是针对西方传统天人对立观点来讲的,这和我们中国的天人合一观显然不同。古代西方学者是主张天人对立的,鼓吹并强调人类索取、占有和支配大自然。达尔文就颂扬自由竞争和生存竞争,结果使一些人把自然科学当作是战胜大自然的科学工具。在现代西方,物质文明确实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福利,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20世纪既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世纪,也是全球规模环境破坏的世纪。由温室效应引起的臭氧层破坏、酸雨所带来的酸性化以及森林破坏、海洋污染、土地的沙漠化、物种急骤减少和自然资源枯竭等全球化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针对这种灾难情况,西方一些有识之士著书立说提出种种对策。在罗马俱乐部的倡议下,由福雷斯特和梅多斯所设计的“世界二号和三号模型”,以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之间关系问题他们提出了限制增长发展战略,就是针对人类破坏大自然的一种科学呼唤。

现在让我们看看我们老祖宗——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评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谈到未来社会主义生产领域人的自由问题时说,“在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少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我个人理解,马克思这段话体现了社会伦理学或人文精神的,即社会生产必须遵循对人的自由和人文关怀的原则,必须遵循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我们人类不要过分陶醉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的确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在这里介绍他这种观点后举出了东西欧为了取得耕地而森林被砍光了的例子。他语重情长地指出:“我们必须时刻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它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518.)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是把人看作是大自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首先是自然人,因而人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他们这些观点是非常正确的,至今仍然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二)劳动人

在考察自然人后,马克思、恩格斯紧接着从人本思想上考察劳动的人或劳动人。他们从劳动观点上考察人本思想,主要得出来四种思想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他们认为是劳动使类人猿变成了人,使人成为劳动人。这种劳动是他们从人类历史社会起源上考察的劳动,也是人类历史人类社会产生的劳动。前面介绍的恩格斯文章对此作了经典表述。说的是人从自然人演变成为劳动人的自然起点。第二种观点是,他们认为劳动是社会劳动,作为人类社会经济起点上的劳动,是指人类自身为了谋取物质产品,而发生的人和人的劳动关系。人类为了谋取物质资料除了要与自然发生关系,同时还要发生人与人的生产关系,而且在他们看来,只有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才能发生人与自然关系。所以,一讲到劳动人必须讲到社会劳动人。第三种观点是,他们认为劳动同自然相结合创造财富,劳动还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或者叫劳动价值中的劳动。但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上的这种劳动同资产阶级经济学上的劳动是有显著差别的。在社会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讲到创造价值的劳动,准确地讲是体现在商品二因素中的劳动二重性,或者说是劳动二重性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的。即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这时劳动依次分为商品劳动、商品生产劳动和商品社会劳动。并且这三种劳动人的劳动都是有质有量的规定性的。商品劳动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劳动量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商品生产劳动质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商品生产劳动量是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社会劳动质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商品社会劳动量是社会劳动时间节约规律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即两种社会劳动的规律。所以,这时的劳动人不仅是社会劳动人还是劳动价值人。

附图说明如下:

第四种观点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生产率。所谓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时间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或者单位物质财富产品包含了多少劳动时间。马克思强调指出,农业剩余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一切劳动生产率的共同基础。就是说,农业劳动生产率上不去社会整体劳动生产率也上不去。由此可见,从人的产生、地位、价值和作用上谈到的劳动,这时人不仅是劳动人,还是社会中的劳动人,是在社会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人,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劳动人。

今天看来,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劳动观点是有针对性的:是上帝造人还是劳动造人,就体现了唯物唯心两种根本对立观点问题;是孤立个人劳动,还是个人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进行劳动,就体现了两种对立的市场经济观点问题;是活劳动创造价值还是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就体现了两种对立的价值财富观点问题;是重视农民、农业和农村“三农”问题还是单纯地一味追求经济增长(GDP),就体现了两种对立的经济社会发展观的问题。

(三)经济人

1.马克思、恩格斯从理论思维上表述劳动人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进行生产劳动活动时,制定了“经济范畴的人格化”(马克思·1869)即经济人问题。他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即劳动。后来他在给他的挚友库格曼医生写去的一封信里描述了这种生产观点,他说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就需要有各种不同的产品量,为了取得这些产品量,人类就得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量。在这里,他形成了一条简单明了的人的需要量——产品量——劳动量——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量的理论思路。他说这是一条不可改变的社会发展规律。而可改变的只是这条规律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形式问题。往下让我们用两种不同社会形式下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进行比较说明:

马克思在前面说的这种按比例实行的社会劳动分配资源配置所表现的社会形式。在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形式下,社会经济生活呈现出全息性和共富性的鲜明特点,因此,社会组织中心有可能按照社会需要产品量来分配社会劳动量的客观经济规律。这时社会中心实行集中决策:“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我们假定,计划社会只有100个人,每人每年为了维持其口腔卫生所需要的各种不同的产品量是:口杯1只,牙刷2把,牙膏12支。以一年为生产消费单位,这时单个人所需要的产品量乘以100人,这时社会所需要的年总产品量则是100只口杯、200把牙刷、1200支牙膏。社会为了取得这些产品量就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或劳力结构)将100个人社会总劳动量向生产口杯、牙刷、牙膏的3个企业进行分配。这时社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清清楚楚的。所以,这种社会形式下的计划经济体制就表现为一种先进的、轨道式的生产方式。

现在让我们转换视角,看看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入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形式。这时马克思说:“这种按比例实行的劳动分配所表现的形式,也就是这些产品的交换价值”形式了。现在让我们仍然沿用社会100个人的老例子。假定甲企业生产一只口杯8元×100人=800元;乙企业生产一把牙刷2元,全年用2把牙刷×2元=4元,再乘上100人等于400元;丙企业生产牙膏每支0.5×每人一年用12支元,再乘上100人等于600元。这时甲、乙、丙三个企业分散决策生产产品的需要量及其分配社会劳动量(即劳力资源量):甲企业100件,共需500小时;乙企业200件,共需400小时;丙企业1200件,共需300小时。如果甲企业盲目扩大生产了110件,耗费了550小时;乙企业摸清了市场需要仍生产200件,耗费了400小时;丙企业盲目缩小生产只生了1000件,耗费了250小时。这时,乙企业生产的产品量与社会需要量正好相一致。这时假定在市场上的乙企业所生产的单个商品价值及其总商品价值量都得到了实现,但这时甲企业亏损,丙企业盈利。人们会看到这时按比例分配劳动借以再现出来的形式是商品的价值形式,价值或价格就成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企业或社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所以,这种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形式是以厂商分散决策为主体,以价值或价格为信号来引导经济运行或资源配置,它表现为一种自发的、演化式的生产方式。(注:王泓远.主流经济学的一种求索[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314-315.)

前面我设计的案例表明,无论是计划经济社会还是市场经济社会,两种经济体制的主体都是人,因而在方法上应研究人,研究人的欲望和需要。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在他们看来既是“理性”人又是心理人,所以在阐释人和预测人时始终讲究用经济学和心理学来表述经济人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或者说资源有限和欲望无限,尤其是经济人在追逐“利益最大化”时其经济欲望是无限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作为这样一种人,他同货币贮藏者一样,具有绝对的致富欲”(马克思·1867)。

2.重要的是,这种经济人的欲望和需要最终演化为三大基本经济任务——“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问题。顺便值得指出的是,目前经济学人中流行一种偏见,一讲到资源配置任务马上便联想到西方经济学上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大基本经济任务问题,并给人以先入为主的印象,好像是他们的一大“专利”。但笔者却认为,无论从理论渊源还是从意义上讲,“三大基本经济任务”最早恰恰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知识产权”。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845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中就萌发了生产物质条件下的人们“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的经济思想。后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1876)接着又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中又相继强调地指出:“生产以及伴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24-425.)

这里引述的恩格斯论述中的黑体字是笔者加重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便于同西方经济学上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句话做比较分析。不带偏见的人都不难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什么、怎样生产”这两句话同西方经济学上的前两句话不仅神似而且形似。至于第三句话“怎样交换产品”,如果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经济思想来把握这句话的确切涵义,就会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是把生产再生产放在一切经济活动的首要地位。至于与生产并列的分配、交换、消费本质上只不过是生产要素和生产行为。而且在他们看来,商品生产者交换其产品是以产品所有者的身份出现的。交换产品行为实际上是一个生产者同另一个生产者之间的产权交换行为。所以,怎样交换产品实质上是生产者怎样为对方生产者即“为谁生产”问题的生产问题。现在我们回到本题上的经济人问题,由此不难看出,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大基本经济任务中的主体不是别的,而是人。生产什么,最终是根据生产、生活需要而生产;如何生产,是人根据生产需要,运用劳动资料(或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而进行生产活动;为谁生产,为了最终消费者而生产。在这里,经济人这个主体,贯串于社会经济全部过程中的起点、中介和终点。

3.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实现物质资料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大基本经济任务,必然要发生两方面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生产力关系,另外是人与人所发生的生产关系。他们认为,人与自然这种生产力关系,它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作为政治经济学只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研究人们在怎样的生产关系条件下才能更快更好地生产出物质精神财富。所以,他们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立为社会的生产关系或生产的社会关系问题。问题是有破有立、相反相成的。他们用人本思想一再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见物不见人、见钱不见人的经济观点。恩格斯在评述介绍马克思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时明确指出,“政治经济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与人的关系,最后说来是阶级与阶级的关系;可是这些关系总是与物结合着,作为物出现。”(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182.)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是讲关系讲联系讲发展的,讲“一分为二”的,他们用这种哲学建立起来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对象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给我们一个极大的启示,就是在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中要善于认识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就是要我们在经济“关系”二字上狠下功夫。毛泽东依据这种经济关系学,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论十大关系》,江泽民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若干关系(即十二对关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五个统筹”,很显然,这些关系或统筹的思想是一脉相传、与日俱进的。在笔者看来“五个统筹”也是五种经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例如,统筹城乡人民发展关系、统筹东中西人民发展关系、统筹经济社会人民发展关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统筹中国人和外国人发展关系。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发展观(曾培炎·2004)

(四)阶级人

在阶级社会或有阶级的社会,人都程度不同地打上了阶级烙印。从学说史来看,任何一个阶级或阶层的经济学家无一不为本阶级或阶层的生存发展和财富增加而制造舆论。这恐怕是人文科学的普遍现象。无产阶级学者是这样,资产阶级学者更是这样。

在西方经济学或西方产权理论中,“阶级”一词一向是一个比较忌讳的字眼。但在资本主义初期,他们还能运用“阶级”作为反封建的思维斗争工具。以劳动价值为指导的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一书的目录中明确点到了“各阶级”,李嘉图在他著作序言开篇上清楚地指出了土地所有者、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这三个社会阶级”。后来马克思、恩格斯根据阶级利益标准把资产阶级经济学大体上划分为古典部分和庸俗部分这样两个部分。以斯密、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尽管羞羞答答地承认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但他们往往只承认资本家和工人同地主阶级有矛盾。李嘉图说你们工人不要同资本家搞阶级斗争了。你们同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资本家给你们工人的工资不算少,只是由于地主拱抬粮食价格,结果使你们工资中的生活资料价格上涨了,工资显得少了,所以,资本家和工人应该联合起来向地主阶级斗争。以萨伊为首的另一批庸俗经济学家又说,资本家、工人和地主有什么矛盾有什么好斗争的!你们看,资本家的资本不是得到利润了吗?工人的劳动不是得到工资了吗?地主的土地不是得到地租了吗?“三位一体”各得其所,社会哪里还有什么阶级利益矛盾呢?到了现代美国学者又认为如今人人可炒股、人人成为股东,已经进入到“人民资本主义”了,“大家致富”后,哪里还有什么阶级!

近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熊皮特、罗宾逊等人在著作中讲到了“社会阶级”,也讲到了工人阶级被剥削现象,可是他们又认为,这与生产资料私有制无关,是劳动市场不完全竞争造成的。其他一些经济学家几乎很少讲到阶级。他们往往用“富人与穷人”、“雇主与雇员”、“企业家”、“实业家”、“资本所有者”或“私人”等用语替代阶级一词。我国有的经济学人张口闭口提到的产权经济学家科斯,这位学者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只讲“企业家”不讲资本家,更不讲“阶级”分析。但也有例外,美国社会学者吉尔伯特和卡尔合著的《美国阶级结构》一书中,从教育、职业和家庭收入三项标志上将当今美国阶级划分六种,即资本家阶级、上中层阶级、中层阶级、工人阶级、劳动贫穷阶级和下层阶级。南昌市洪都大道上图书城有一家书店摆上了一本名曰《大条的孩子们》(美·G·H埃尔德·译林出版社)一书中也描述了阶级问题。有趣的是,美国和法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在“国情咨文”或“预算报告”中经常使用“中层阶级”或“中产阶级”一词,多么值得人们回味啊。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由生产、生产力发展出现的剩余产品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而由这种产品逐渐地转化为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则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他们看来,有生产资料私有制,就有阶级。这是一条定律。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把他的理论概括为“消灭私有制”的理论,就是主要从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上得出来的科学结论。在往后论述阶级时,马克思还从占有生产资料的生产关系、资本与劳动这样两个基本经济范畴及其人格化出发,深刻而形象地描绘出在资本流通中“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00.)马克思是这样就把经济分析与阶级分析结合在一起,有骨骼有血肉地把私有制人格化、阶级化。马克思在《道德化的批判和批判化的道德》一文中明确指出,由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形成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都是阶级关系”。

在我国革命进程中,毛泽东始终把分清敌友我看作“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并从语言量词上对中国社会各阶级做出分析。他依据经济地位和对革命态度两条标准划分出大地主阶级,大买办阶级,中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如小知识阶层——学生界、中小学教员、小事务员、小商人等,半无产阶级包括绝大部分半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和小贩等五种,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业无产阶级。毛泽东在这里使用的大、中、小、半、无等语言量词对中国社会各阶级做出的科学的概括和表述,为我们党界定依靠谁、团结谁和打击谁提供了决策的科学依据。(注: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3-8.)但必须承认后来他把阶级问题扩大化尖锐化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可是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邓小平同志在从本质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时仍然坚持了阶级分析与阶级概括,明确提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五句话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内涵。江泽民同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新形势新条件下继承并发挥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他在庆祝党的八十周年大会讲话中从我国社会劳动整体态势上坚持阶级和阶级分析,明确提出了“社会阶层构成”问题,并例举了六种主要“新的社会阶层”,并对其性质和地位做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论分析,依次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军人并列为社会的主要阶层,并将他们视为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基本力量和重要力量,与时俱进地创立了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新学说。

(五)全面人

从马克思、恩格斯到江泽民、胡锦涛都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他们以人本思想为主体把人类历史社会作出了科学划分和界定,从不同角度去规定人的发展。他们从社会历史上大致地提出了四种划分方法:一种是以生产关系基础的所有制人为主体,把社会历史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经济形态。但遗憾的是,我们冷落了社会历史上的其他划分方法。一种是以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人的因素为主体,把社会历史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全面自动化社会(如今叫信息社会);一种是以人的价值作为主体,把社会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人的全面发展三种社会主体形态。(注:陈荣富.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与社会主义改革[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188.)

附图说明如下:

社会技术形态 社会交换形态 社会主体形态社会经济形态

农业社会自然经济人对人的依赖原始、奴隶、封建社会

工业社会商品经济人对物的依赖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信息社会产品经济人的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

前面表列说明,以往我们总是只把眼睛盯在生产关系中的所有制上,因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全面考察社会历史发展形态,甚至用社会五种经济形态取代了社会的技术形态、交换形态和主体形态的发展。表上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社会技术形态上同属于农业社会;在社会交换形态上同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社会主体形态上同属于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等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在社会技术形态上同属于工业社会;在社会交换形态上同属于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体形态上同属于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介绍到这儿,有必要回顾一下马克思所设计的社会主义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规定了科学社会主义四个特征,即为我们描绘了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蓝图。还规定了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前提条件,即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所有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同时起来革命并获得成功的前提下,社会主义才能取得成功。还规定了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三个历史阶段,即第一阶段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由于社会主义脱胎于资本主义、新社会还带有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政治的、经济的、道德上的种种烙印,领导阶级思想在全社会还未形成为统治思想,尚未占领一切意识形态阵地;人们还把劳动视为是一种谋生手段,为了钞票而劳动,这时人们刚刚从旧社会获得解放发展;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上的脑力体力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三大差别还存在,人的劳动开始从谋生手段向乐生手段的方面发展,实行的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方式,国家作为统治工具还存在,而且人的观念还未做到同传统所有制彻底决裂、同传统观念彻底决裂,即《共产党宣言》上讲的“两个彻底决裂”。这时人只能逐渐地认识必然而自由发展;第三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个阶段,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人们把劳动看作是乐生手段,实行按需分配,国家消亡了,社会三大差别消灭了,这时人才能自由的全面发展。从前面三个历史阶段介绍中可以看出,人只能是依次经过从解放发展——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的。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一种方法,即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我们愿从方法论的角度再对马克思的传统发展观和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作一源流比较:第一,在实践上,马克思的传统发展观是他对自由竞争阶段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实践的科学概括,并在此概括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社会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推论和假设;我们党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而深入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是近20余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科学总结出来的,是来自于实践的普遍真理。第二,在历史上,马克思的人本发展观,是设想人要依次经历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和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我们党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设想要经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小康社会再到建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的。第三,在文明上,马克思的人本发展观,只规定了人的物质文明和人的精神文明二大文明发展;我们党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规定了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文明发展。第四,在范围上,马克思的人本发展观,圈定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宏观发展;我们党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把宏观、中观和微观统一起来,从人与自然发展到东中西区域发展,再到各行各业工作发展。第五,在前提上,马克思的人本发展观,提出以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消灭商品市场经济为前提;我们党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同,以“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多种所有制包括个体私有制共同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为前提。第六,在主体上,马克思的人本发展观是以工人阶级、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我们党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军人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主体的。第七,在目标上,马克思的人本发展观主要指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指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第八,在道路上,马克思的人本发展现走的是人的自身自然力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发展和人的全面需要发展的道路;我们党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的是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和生产发展、生活发展、生态发展即“三生”的文明发展道路。

必须看到,在性质上我国是社会主义,但在程度上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这个初级阶段江泽民用“初始阶段”一词来进一步概括和表述,这种表述对于我们深入地认识国情国力实际是有着重要方法论意义的。所以,不难看出,我们党有胆有识地在社会主义“初始阶段”上提出了以人为前提的科学发展观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科学发展观.无疑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本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收稿日期:2004-04-10

注释:[1] 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2004,人民网.

[2] 林冈,张宇.政治经挤学评论[J].2003,(12).

标签:;  ;  ;  ;  ;  ;  ;  ;  ;  ;  ;  ;  

马克思在经济科学中的人文思想_恩格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