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沿海重点开发地区的转移与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沿海论文,重点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繁荣、90年代长江三角洲的启动以及初露端倪的环渤海经济圈[①a],使得中国沿海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以这三大区域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同属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东部地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崛起的不同时期背景以及各自的发展条件,决定了它们的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异同。研究这些异同不仅对缩小沿海地区的差距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也为我国中、西部的发展提供了某种借鉴。本文试探讨之。
一、沿海重点开发地区的转移
80年代初期珠江三角洲的兴起曾使沿海中部和北部地区的发展相形见绌;而90年代初长江三角洲的启动,再一次使北方的经济增长为之逊色。由此,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被提到了议事日程。这种由于重点开发地区的转移而形成的中国沿海经济启动重心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再到环渤海经济圈的转移过程是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的。
从国际经验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地区在时空上都保持一定的衔接。也即“现阶段的重点开发区经过一段时期的重点开发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地区后,国家必须及时地选择一些新的主导开发区,并对这些区域实行重点开发。通过重点开发,这些新的重点开发区将成为下一阶段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新的主导地区。……这样,通过不同阶段重点开发区域的空间转移和相互衔接,将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②a]如美国经济开发主导地区从东北部向西部继而南部的转移等,主导地区在时空上的转移,一方面可以使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集中全部力量来发展主导地区经济,避免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分散;另一方面,不同阶段主导地区的转移,还可使全局经济发展更为均衡,避免形成过大的区域差距。至于主导地区的选择及转移方向,往往是由政府根据不同时期世界经济环境背景、区域的特点以及平衡区域发展等因素综合而决定的。可以说,在主导地区的选择与扶植过程中,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政策的倾斜和舆论宣传的导向,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努力是形成一个主导地区不可缺少的条件。
中国沿海地区发展中主导地区的确立与转移同样也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尽管改革之初沿海北部和中部的经济基础明显优于南部地区,然而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位于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却最先启动发展起来。这是基于80年代初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毗邻港澳的珠江三角洲,无疑以地域上的优势率先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所赋予的珠江三角洲在对外经济活动方面“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权力,以及随后相继成立的经济特区,都推动珠江三角洲抓住香港经济进行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引进,将珠江三角洲变为吸纳港澳资金及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理想之地。数万家的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加工企业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甚至一度使全国的资金和劳动力出现“孔雀东南飞”的局面。
然而,囿于区域的位置及其长期形成的经济联系格局有限,珠江三角洲的起飞对全国其它区域的发展带动不大。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珠江三角洲毕竟只是中国区域经济的典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①b]因此,当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的轨道后,国家又将重点开发区转向了对全国影响力更大的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此时经过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上升,各跨国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并且改革的成功,也使中国各地出现竞相发展的局面,于是在90年代初期,当以上海浦东开发为标志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启动时,配合苏浙两地的乡镇企业发展,这一区域很快以崭新的面貌成为沿海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起飞,使沿海南北之间的差距悄然拉大。这种差距较之东中西之间因传统经济基础和地缘差别所带来的差距更引人注目。沿海北部不仅是政治中心所在区域,而且长期形成的工业基础和较之沿海中南地区更多的资源优势都无法使人坐视它的发展滞后。因此,环渤海经济圈成为中国沿海重点开发的下一个目标区域。
如果说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启动得益于国家进行改革试点所给予的特殊优惠政策,那么长江三角洲则是以开发浦东新区及其享有的优惠政策为起飞动力的。然而,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入,政府对经济方面直接干预越来越少,所谓局部区域的优惠政策逐渐减少。因此环渤海经济圈的启动在争取区域优惠政策方面的可能性较小,而需更多依靠自身的努力以及国家重点项目投资等有关其它方面的扶植。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沿海发展的主导地区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继而到环渤海的转移并不意味着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增长已到尽头。这种转移是在老区域的发展走向自我增长、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后,为避免区域差距过大,而进行的带动和刺激下一个目标区域的经济启动过程。中国沿海这种主导地区的转移最终会使东部沿海地带以各自的发展模式全面启动,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
二、经济发展的条件比较
区域发展的不同模式是在区域各自不同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这些条件包括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因素。比较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可以看到:
三大区的共同之处在于具有沿海的有利位置及较密集的城市发展群。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均位于太平洋西岸,属于世界未来发展最富活力的太平洋沿岸地带。其中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是东南亚地区和我国交流的桥梁;长江三角洲则位于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的出口处,是我国广大内陆地区与世界联系的纽带。而北部的环渤海则隔海与日、韩等国相望,为北方地区通向世界的门户。由于海洋运输仍在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沿海的地理位置为三大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便利。在经济区域内,城市是承担经济活动的主体,城市的多寡和繁荣程度直接影响经济区的发展。根据统计,1994年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每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城市数目分别为2.84、3.69和2.34座,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5座。并且这三区内的城市都集中分布形成了若干大的城市群,如京津唐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杭嘉湖苏锡常城市群和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然而,三大区的其它发展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1)三大区的人才技术优势以环渤海为最强,长江三角洲次之,珠江三角洲最弱。但珠江三角洲由于近些年发展吸引了大批的技术人才,其技术人才增长速度高与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根据1994年数据资料计算的三大区技术人才状况(见表1),环渤海地区由于北京这个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之所在,且较多老工业基地具有的技术实力都使该区域的人才技术优势最强。长江三角洲则因为上海一直作为全国经济中心而聚集大批人才,且苏浙两地的长期历史文化传统使得这一地区的人才技术优势仅次于环渤海地区。相比之下,珠江三角洲作为新兴崛起的地区,其人才基础相对较弱。不过如果比较1986年和1994年三大区的从事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目就会看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1994年的科技人员比1986年分别增长了31.36%、24.78%和25.07%,珠江三角洲的人才引进要快于其它两大区域。(2)三大区起步的工业基础不同,其中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的工业基础强于珠江三角洲。建国以后,珠江三角洲由于地处“海防前线”,再加其原有工业基础薄弱,因此,中央对该地区的投资寥寥无几,导致80年代以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现代大工业一直未得到发展,而只有一些简单的日用轻工业。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虽然也非建国后的投资重点区域,但由于其原有工业基础较强,所以国家在重点建设内地时,仍对这部分国民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的沿海地区进行了不少投资,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实力最雄厚的两个地区。可以说,经济起飞的工业基础是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远胜于珠江三角洲。(3)矿产资源的差别。同属中国东部资源匮乏地带,三大区的资源丰度亦有相当差别。相形之下,环渤海地区的矿产资源最为丰富。鲁西南的煤炭资源、冀东的铁矿以及冀中、冀东、鲁东和渤海海域的油气资源等都为该区的工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而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种矿产资源则较为贫乏。(4)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型经济的起步条件优于其它两区。珠江三角洲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与海外众多华侨联系紧密,而且与紧邻的港澳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这对珠江三角洲引进外资、技术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环渤海虽然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距较近,但不同的文化背景给各种交流带来了不便。长江三角洲则更多是以其雄厚经济实力来与世界各国进行资金和技术上的交流。(5)区内协调的难易程度差别。三大区中珠江三角洲仅包含广东一省,因此区内协调只发生在各地、县之间,相对最易。而长江三角洲虽则包括了上海市和苏浙两省,其协调要涉及到省、地、县三级行政门槛,但由于长期形成的经济联系,以及上海的强大核心作用,使其协调相对较易。环渤海的区内协调可谓三区中最为复杂的,这不仅因为其包括的省市最多,协调要涉及三省两市的多级行政机构,而且还由于这些省市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全国六大区划中分属不同经济区,各部分与区外其它省市联系更密切,从而导致整个区内的经济联系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区域经济活动的整体性不明显。
表1 沿海三大区技术人员和研究机构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有关数据整理
三、三大区经济发展特征比较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三大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4年三大区人均GDP由高到低依次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分别为7076、6337和5553元,均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755元,属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从经济类型看,环渤海地区在工业发展中以国有经济占主体,国有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长江三角洲则以集体经济占优势,其产值占总产值的43.2%;珠江三角洲则呈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三分天下的格局,但如果将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这类外来性投资企业合计,则又将以这部分经济类型占绝对优势,约占总产值的38.1%(见表2)。环渤海地区国有经济占主体,与长期形成的众多老工业基地有关。国家在解放后陆续对这一地区进行的投资,使得这一地区的国有经济一直占主导成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国有企业存在的机制僵化的弊端也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了沉重的压力。长江三角洲地区虽然也拥有一些老工业基地,但由于数量少于环渤海地区,且80年代苏、浙两地的以集体经济为特色的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加强了这一地区集体经济的力量。与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模式截然不同,珠江三角洲是在借助外来力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毗邻港澳的优势以及与海外华侨的密切联系,使得在改革开放后很快港澳台投资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一大生力军。港澳台在珠江三角洲的投资数倍于他们在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投资。外商投资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也是珠江三角洲独占鳌头,这部分产值占其工业产值的14.7%,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的8.4%和环渤海的6.5%。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在珠江三角洲工业产值中的主体地位,表明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外向型特点。此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股份制经济代表着新型、现代的企业发展模式,三大区的这一经济类型所占比重以珠江三角洲为最高,达8.9%,长江三角洲次之,为5.5%,环渤海则为5.2%,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从环渤海到长江三角洲,再到珠江三角洲,其经济的市场化程度逐渐升高,企业组织的形式向更高层次推进。
表2 三大区域乡及乡以上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工业产值比重(%)
国有 集体 股份制 外商投资 港澳台
环渤海 51.5 32.7
5.2
6.5 3.3
长江三角洲 3.6
43.2
5.5
8.4 6.2
珠海三角洲 28.1 23.3
8.9 14.7 23.4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有关数据整理。
从轻重工业的比值看,环渤海地区工业结构呈严重重型化,珠江三角洲则表现为轻型化特征,而长江三角洲则轻重工业几近均衡。根据1994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产值计算,环渤海地区轻重工业的比例为0.57∶1,这一比例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日本、美国、德国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在62%~74%之间)。[①c]环渤海工业结构的重型化与我国长期以来推行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有关,这种战略思想自然在国有经济比重最高的环渤海地区体现最深刻。长江三角洲轻重工业比重在区内存在一定差异。虽然上海的重工业较为发达,但苏浙的工业结构具有一定的轻型化特征,其结果造成整个大区所反映出来的轻重工业比值为1.02,近乎平衡。由于发展轻工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便于积累资金的优势,同时受到港澳向大陆所转移的多为轻工产业的影响,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结构轻型化特征明显,其轻重工业比为1.38∶1。
从经济的外向程度看,珠江三角洲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其外向化特征远较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更为突出。据按一美元=8.6人民币的汇率测算,1994年广东的出口依存度高达100.6%,远远超过长江三角洲的21.7%和环渤海的20.1%的依存度,属极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此外,从三大区实际利用外资的情况看,珠江三角洲1994年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国的27.9%,而包括区域更大的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额仅为全国的21.7%和20.3%。而且从外商企业产品的出口值占全部出口值的比重看,珠江三角洲这一比例也高达39.53%,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则分别仅为26.26%和19.78%。外商投资多以及外资企业产品的大量出口显示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的密切联系。相形之下,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则更多处于内循环圈,外向特征不明显。
四、区域的经济中心
经济区内必然有一个相应规模的经济中心。担当经济中心的,根据区域规模和级别的不同既可是单一城市,也可是多个城市复合体。经济中心对于经济区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经济区正是借助经济中心的力量,才能使整个区域内的各组成部分、各行各业凝聚为一个整体。一般来说,经济中心都是由区域内经济实力最为强大的城市来充当,它们通过自身经济的吸引和辐射能力来组织和协调全区的经济活动,使区内的资源合理配置,产业结构优化,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经济中心的确定与否以及它的实力强弱直接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快慢。
在沿海三大区中,唯有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上海得到了一致的公认,而其它两区的经济中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和争论。上海作为经济中心的确定,在于它长期以来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首要地位。经过多年的建设上海不仅是全国轻重工业基地,还是商品的重要集散地和高科技产业基地。特别是90年代浦东的开发,更使上海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众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投资首选地,逐渐向世界级城市迈进。围绕这一实力雄厚的经济中心,周边地区的积极配合,使整个区域经济高速发展起来。
然而,珠江三角洲经济中心的确立则没有长江三角洲这么便利,对此经济中心众说纷纭。有些以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有些则认为,比较之下香港作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更为适宜;此外还有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等,不一而论。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对珠江三角洲的范围的不同界定。将香港和澳门包括在珠江三角洲范围的一般将香港定为经济中心,而将珠江三角洲限定在广东省范围的则以广州为经济中心。笔者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广州仍应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姑且不论它长期以来一直是此区域的政治中心,担负着协调整个区域活动的重任。即便从它在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也应是区域的经济中心。至于香港和澳门,特别是香港虽然对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影响非常大,但限于体制,它的影响更多是从自身发展需要而出发的,缺少与区域整体的协调,因此,将香港定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并不适宜。不过,随着香港的回归,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其未来作为珠江三角洲经济中心的地位将是无可挑剔的。
环渤海经济区内虽然不乏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但经济中心却也迟迟未能确定下来。就区内经济实力最强的京、津两市看,两市都无法单独担负起经济中心的责任。北京在其城市长远发展规划中作为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的定位,将使它逐渐摆脱现有的工业城市模式;而天津目前的经济吸引和辐射能力尚不足覆盖整个环渤海地区。因此,京津联合组成中心地应是环渤海地区目前较合理的选择。这不仅在于京津两市边缘相距仅几十公里,还在于两市的联合在历史上曾有一定的基础。只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京津两市仍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尚未真正形成联合,使整个经济圈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总之,从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这三大沿海经济区发展模式的比较看,三区的发展各有其比较优势和独到之处。这种以大区形式联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使各省市的经济发展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得到协调和交流,从而获得系统的整体效应,而且这种重点开发地区转移的方式也使沿海地区的经济在有限财力的情况下依次得到全面启动。
注释:
[①a]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珠江三角洲以广东省代表,长江三角洲系指上海市和江苏、浙江两省;环渤海经济圈包括京、津两市及河北、辽宁和山东省。
[②a]魏后凯著《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1——212页。
[①b]包于黄“长珠两地发展战略研究”,《经济与发展》,1996年第3期。
[①c]刘再兴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年,第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