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人文艺术与科学教育相结合追求真、善、美的统一_科学教育论文

促进人文艺术与科学教育相结合追求真、善、美的统一_科学教育论文

促进人文、艺术、科学教育的融合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文论文,科学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02)04-0001-07

“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这一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人文与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也反映了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从国外一流大学看科学、人文、艺术教育融合的时代潮流

正如李政道先生所言,“大学教育中如何实现科学与人文、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最初的教育,作为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整体的反映,是没有所谓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区分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以追求价值无限增值为目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自然科学及其基础上的技术学科日益成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无疑极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工业文明所特有的专业化、标准化、同步化、集中化、规模化、系统化、控制化的制约,教育日益专门化、技术化了,重理轻文,技术至上不但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出来,甚至也成为相当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念。

这种缺乏人文内涵的科技教育,往往使受教育者知识结构片面狭窄,对本专业以外重要的社会、伦理、环境、生态、文化等问题缺乏应有的认知和重视,结果是社会理想的缺失和人文关怀的淡漠;同时,也使改造自然、控制社会的过程给人类自身的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少学者在关于“现代化”、“现代性”和“后现代化”理论探讨中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呼吁社会各界努力建设新的文明。事实上科学与人文,从本质上讲,是相通的,都是形成人的思想情操、聪明才智的基础。但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却在科学与人文之间人为地设置了许多障碍,阻止了科学与人文的整合。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国外许多高校都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

我们不久前考察了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10所美国一流的研究型的大学,这些学校都相当重视人文社科教育。这可以从他们对人文教育的理解与对人文教育的安排中体现出来:

1.人文教育宗旨

这些研究性大学有自成体系的人才培养规划。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就是本科教育中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英文是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也可以译成普通教育、自由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它实际上是科学、人文、艺术全面素质的教育。它的宗旨是,使学生在很广的领域中都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能够与他人在比较高的层次上交流。它并不强调本科生必须接受专才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也可以译成专业教育)。美国很多大学都有明确的通识教育目标,这体现了人文教育的宗旨。

前哈佛大学校长对本科教育的定位是:

(1)提高交流能力;

(2)提高分析能力;

(3)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价值判断的能力;

(5)提高社会交往和互动的能力;

(6)培养个人对环境的理解能力;

(7)改善个人对当今世界的了解能力;

(8)增强艺术和人文学科的知识。

这几条都是和人文息息相关的。它是对所有学生的基本要求,并不是针对文科学生的。为了达到此目的,哈佛大学设有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七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1)外国文化、(2)历史研究、(3)文学与艺术、(4)理性推理、(5)定量分析、(6)科学、(7)社会分析。麻省理工学院的人文课程分人文、艺术、社会科学三类,麻省理工学院是以工科为主的学校,但它也这么要求学生。

一般来说,本科生在前两年不分到各个系去,他们主要是在文理学院(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接受通识教育,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进行广泛的学习,后两年再回到各个系去,接受一部分专业教育。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专业教育主要放在研究生阶段,本科生主要进行通识教育。

如南加州大学把通识教育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部分,提供欧洲和美国文化的发展、文化传统以及从事科学探索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属于案例研究。

基础部分共三组课程:第一组西方文化与文明,有四类32门课:(1)古典文明及其传说。包括西方艺术基础、古典神话、文学与西方文明、古希腊文化与社会等10门。(2)宗教与其传说。包括犹太史、西方宗教等8门。(3)现代世界的形成。包括科学、宗教与现代思想、现代西方文化的哲学等10门。(4)美国文明的基础。包括美国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文化形式与价值等4门。第二组其他文化与文明类课程也有29门,如亚洲艺术导论、1300年至今、从电影看文化、北美印第安人、中国文学与文化、埃及与印度:殖民史等29门。第三组是科学原理,包括两类共14门:一般学生是宇宙、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地球表面、科学探究的本质、科学原理等9门。特殊学生是生物学导论I、普通化学、基础物理I、力学与热力学等5门。学生必须从第一组、第二组中选一门课(顺便说一句,现在选中国文学与文化的人很多)。第三组包括两类不同的课程,学生要选三门课。

案例部分也有三组课程:第一组是科学技术与探索,包括人类起源、人类及其环境、人类健康及疾病的本质、进化论、大脑思维、神经学专题、地球史及其演化、科学与技术、地震、药物、行为与社会等22门课。第二组是艺术与文学,学生必须从这些课中选两门。第三组是社会问题,包括环境与道德、美国与世界、语言、社会与文化、法律、政治与公共政策、家庭模式变化等34门。为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些课程要与写作与说理批判课程同时选。

同时,美国也很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特殊的机会,通过分析科学技术、文学、哲学、艺术作品以及当代有重要影响的社会问题去训练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和历史环境,帮助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所读的书籍、所面对的争论,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理论的正反论据。

美国一流大学重视人文教育,不仅仅反映在课程安排的教育理念中,还反映在所有的课程中。比如他们鼓励同学进行集体项目训练(team),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这种团队精神与我们素质教育中说的团队精神是一致的。团队精神主要通过共同做一些项目训练来完成。比如说,普林斯顿大学电机系三年级的学生设计汽车模型控制系统,需要自己去选择微处理机、设计控制电路,使汽车模型向上走、向下走的速度要一样,要能绕过障碍走,也能沿着一条直线走。难度是比较大的,这些知识并没有在课堂上讲过,要学生训练团队合作的精神,自己去共同完成工作。我们往往把这样的工作作为课外学习,而他们融入了课程的主体部分。再如,斯坦福大学搞智能设计课,做捡乒乓球的机器,也是通过集体项目完成的。

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培养的学生有比较宽的知识面,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很强。这充分说明,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的是一种全才,而不是工业时代那种专门人才,它所需要的是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适应能力和学习、创造能力,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变化非常迅速的世界。

2.人文教育在总体教育计划中的份量与比例

这些大学都比较重视通识教育在全部教学体系中的建设。他们认为,大学应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学习环境与人文修养氛围,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通识教育中的人文课大都占总学分的四分之一左右。

人文课程,需要阅读大量的资料,每周都要写报告,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要向全体同学发表演说,宣传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学习负担已经很重了,再进行通识教育,是不是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呢?从上表可以看出,美国学生的课程总量比我们轻。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学生只需32门课就可以毕业。其课程设置的主导思想是:学校开课原则是宽与新,而学生选课则要少而精。整个学校开出很多的课,供学生去挑选,课程内容与形式要不断地更新。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它能开出七千多门课,当然并不需要每个学生学这么多,而由学生自主去选择,只须32门课。

学校毕业学分

通识学分

通识学分占总

计算单位

 学分百比

哈佛大学

 32 12

38%

 Course(课程)

麻省理工学院 128 32

25%

 Credit(学分)

耶鲁大学

 36 16

44%

 Course(课程)

斯坦福大学

180 60

47%

 Unit(单元)

普林斯顿大学 36 8

22%

 Course(课程)

可见,当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这是人类对自己社会行为的一种自觉的反思和行动,它是与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相符合的,我们也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二、从清华历史看科学、人文、艺术教育的融合

应当看到,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上,我们的差距是很大的,这与中国接受新学的特殊背景有关,清代开始的部分新学,有着强烈的国家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取向,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拿来的自然是实务、技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文化要清除,而实现工业化的任务迫在眉睫,所以,高等教育中突出工程技术教育,尤其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教育,文科教育受到挤压(1949年文科学生还占33%以上,但到1953年院系调整时就降为14.9%,1962年最低剩下6.8%)。不但整体上文科数量减少,而且在理工科院校中人文课程也几乎只剩下了三门政治课。可见,我们在人文教育方面的落后!

清华原来是一所综合大学,顾毓琇学长在清华八十年校庆之际写的一首词,反映了“文哲理工”教育相融合的硕果:

记得名园同砚席

聚珍水木清华

人才辈出最堪夸

百年桃李盛

功业遍天涯

文哲理工通天下

高深莫测千家

西山云树夕阳钭

茫茫东海处

晨旭耀朱霞

清华在院系调整后,成为一所多学科的工科大学,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培养了无数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为祖国的工业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院系调整,清华的人文教育逐渐萎缩,这使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受到影响。我们是培养了许多专家,但文理相通的人才相对少些,这不能不说与人文教育的缺乏有很大关系。

当然,我并不是说,一定都要搞综合大学才能做到融合,但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都应文、理、美兼容才是最好的。

华罗庚以“三强韩赵魏”对“九章勾股弦”的佳话是大家熟知的。清华的赵元任先生是现代语言学大师,当今语言学权威王力教授的老师,但他最初学的是数学、物理和哲学。他文理融会,通晓古今,不但在语言学上有创新,而且在数学、音乐、天文、哲学等各方面都极有造诣,例如他谱曲的《叫我如何不想他》曾风行一时。

杨振宁先生现在是我校高等研究中心的名誉主任。他和我讲过很多在清华园受到人文教育的例子。他在10岁左右时,已对数学问题表现出特别的灵感,展露出这方面的才华。他的父亲杨武之又正是清华数学系的著名教授,按常理,杨武之先生似应强化他的数学能力的培养,教他几何、微积分之类的内容,使他很快成才。但是杨武之先生却不这样,而专门找了历史系的教授雷海宗,请他找一个比较得意的学生来教杨振宁读《孟子》。杨振宁先生利用两个暑假的时间,专门补习了《孟子》。杨振宁先生后来讲,他一生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的不少成绩,都是与他在清华所受到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分不开的。

李政道先生谈艺术、谈文学、谈科学,处处体现出“科学、艺术、人文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这一真谛。今年2月2日他为纪念清华博士后建站10周年所写的一首藏头诗就是明证:

清水滋润学府

华木擎起辉煌

博系科学精华

士当为国争先

后辈定能居上

还有像两弹一星元勋中的许多清华学长,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都既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又有坚实的科学基础,他们都是融会古今,贯通中西的大师。

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只有人文与科学的最佳结合才能不断创造出科学的奇迹。而正是由于清华历史上较好地坚持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才培养出大批创造性的优秀人才。我们看到,早在1913年,当时的清华校长就提出了“德智体三方并进”的要求,1931年到1944年梅贻奇校长更以“通才教育”作为教育方针的核心,提出要使每个学生对人文、自然、社会科学都能融会贯通,而不能满足于“一技一艺之专长”。

三、博采众家之长,突出民族特色,在科学教育中融入中华之魂

学校如何做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呢?我认为首先要明确结合的目的和原则,其目的就是要陶冶人格,开阔视野,传承文化,提高思想境界,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要培养出集真善美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其原则是应强调潜移默化、相互渗透、融合古今、贯通中西。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急,不能指望靠短期内开出多少门课去速成培训的。这是由人文教育的宗旨决定的。因为学习人文社会知识,培养对音、体、美的爱好,训练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绝不仅仅是为增加知识、掌握某种特长、技艺,去附庸文雅或提高学习技巧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品味。比如,我们对外语是重视的,但过去的做法似乎偏了,比较重视外语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考试技巧方面,目标是考G、考托。我们学生考G、考托分数高得让美国教授都非常吃惊,比美国人考得还好,但实际应用能力并不太行。所以对这些教育目标,我们需要进行认真的反思。

其次,人文、科学、艺术的教育内容不求多,而要精,泱泱大国,悠悠历史,知识爆炸,信息成灾,如果没有一番精心的选择,一古脑放在加强科学、人文、艺术教育的旗子下,学生可能要消化不良而适得其反了。要“少而精”,对教育者的要求是很高的,这要提高教材的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人文、科学、艺术精神融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这当然很难,也许只有赵先生、盖尔曼这类通才才行。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努力站得高些,看得远些,使自己的知识层面广博一些。

具体来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卓有成效的科学教育,我们中国近代的大部分优秀人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受到过西方文明的熏陶,这正如梁启超早就说过的:“要发挥我们的文化,非借他们的文化做途径不可,因为他们的研究方法,实在精密。”科学教育绝不单纯是一种工业技艺的传授,而是要通过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研究,体会认识、分析事物的科学方法并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力求融人文教育与艺术教育于科学教育之中,在探求事物的真相与本质过程中,提高求真、求美的科学素养、揭示自然奥秘,造逼人类社会。我们不应只是视科学为征服自然的利器、为国家带来富强的救世主,而漠视了科学所内蕴的使人类自身完善的巨大精神力量。在科学教育中尤其要领会其倡导自由、追求思想解放的精神,同时,也要注意其内在美的挖掘,如沈致远先生在《科学是美丽的》书中谈到的,依一个数学方程可以绘出曲线图、设计出秀丽建筑、谱写出优美乐曲,数学美完全融入了建筑、音乐。

艺术教育,我们已经开了许多课,也很受学生欢迎,但一方面,应克服艺术只是一技之长,虽然能歌善舞,但却很难体现出其中的精神境界的情况,增强对艺术人文与科学层面的理解,另一方面,应注意要从少数人的文艺社团活动的圈子里走出来,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各种活动,使大多数人参与到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活动中来,通过艺术教育陶冶情操、启迪心灵,使受教育者提高对人文之美的理解,增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架设人文与科学间的桥梁,奠定科学、艺术、人文创造的共同基础。

人文教育,则一定要选择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精神实质的精华作为学习内容,我们说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那么,体现了这种精神的经典,我们就要大力宣扬。比如,梁启超演讲中引用《易经》的话勉励清华学子做君子,树立完整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充分体现了一种重奋斗、倡品德的民族精神。“两弹一星”功勋们“以身许国”的爱国情结正是他们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精华的体现,1993年杨振宁在纪念邓稼先的文章中说,如果要拍摄电影或电视,应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中国男儿》做背景音乐,这是杨先生和邓稼先心青年时代最喜欢的歌: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双手 撑天空

长江黄河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这正是我们要融入科学教育中的中华之魂。

现在常有人谈“科学是没有祖国的”,但我想更要强调的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是有祖国的”。我们这一代人都熟悉一首《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其实,在人生航程中确实需要人文来导航,在这纷纭复杂、诱惑万千的汪洋大海上,如果缺乏正确的航向,就非常危险。人文教育应使受教育者树立明确的人生目的,有正确的价值观。

当然,人文教育不仅仅是价值观的问题,如前所述,人文与科学本来就是相通的,我们中华文明中同样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反映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杨先生所概括的中国思维方法中的归纳、概括方法等等。科学与人文,从精神气质上来讲,尤其是涉及到人类的创造性思维而言,两者有很大的相似性。我们不应否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保守、落后的东西,有只重综合不注重分析的局限性,这些阻碍了我们科技的进步,但是我们也绝不能妄自菲薄,其实,在工业文明的时代,对事物的详尽分析确是科学发现的重要因素,而在今天,这两个方面都是不能忽略的。

总之,在当今时代大潮下,只有切实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艺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我们的青年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想梁启超当年对青年的希望至今仍是有现实意义的,他希望青年“第一步,要人人有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它,得它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补助它,叫它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个系统往外扩充,人类全体都得着它的好处。”

40多年前,英国化学家、小说家斯诺先生在剑桥大学发表了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呼吁要消除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两者间的隔阂,尽管对斯诺的观点可以有许多不同看法,但是当今西方学术界的主流舆论还是承认,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割裂与制衡,是人类近代思想史上一条醒目的轨迹。所以,当我们提出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实际上触及到的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中最深层次的问题。

(本文是作者在“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本刊发表时,略有删节。)

标签:;  ;  ;  ;  ;  

促进人文艺术与科学教育相结合追求真、善、美的统一_科学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