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省 成都市 610100)
摘要:《霓裳羽衣舞曲》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歌舞大曲,在整个中国音乐史的历史长河的演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无论是曲调旋律,还是意蕴内涵,亦或是情感基调,又或是历史起源,都对我们后世研究唐代的的歌舞大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霓裳羽衣舞曲》情感内涵丰富,虽然其完整的歌舞大曲未能完整的保留下来,但仅凭其残片残卷都对后世的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将从作品的历史起源、背景、相关故事情节以及传承发展做一个简单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及同行的批评指正。
关键词:法曲 《霓裳》 起源 情结 发展
一、《霓裳羽衣曲》产生的历史背景
中国在唐朝时期是世界著名的东方大国,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远超世界诸国,而正是这样一个大繁荣、大融合的时代,才使我国的音乐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霓裳羽衣舞曲》就是产生于这样繁华绝世的年代。实际上正因当时的太平盛世,所以唐明皇李隆基荒废朝政,专宠杨贵妃杨玉环,重用杨氏家族成员,这才造成了历史上的有名的安史之乱。这个作品的创作于“安史之乱”以前,那时大唐一片繁荣,处于太平盛世,故此唐明皇与杨玉环整日过着糜烂的生活,虽说唐明皇荒诞,但不可否认,他为我国的音乐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开设教坊、梨园等等,还亲自教习。关于《霓裳羽衣舞曲》为唐明皇与杨玉环所作在清代的传奇剧剧目《长生殿》中有详细的表述,还有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的诗篇中这样写道“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飘飘何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在诗人白居易看来,作品《霓裳羽衣舞曲》不仅仅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玉环共同的爱情产物见证,它更是“安史之乱”的重要历史见证,它还是代表了我国唐代歌舞大曲发展到极致的一个证明。
二、《霓裳羽衣舞曲》的起源及其简介
(一)起源
《霓裳羽衣舞曲》又名《霓裳羽衣舞》,它是唐代出色著名的大型歌舞曲,是宫廷乐法曲这一题材的集大成的作品,代表了当时的法曲发展到巅峰所在。法曲作为当时宫廷音乐主流,所以这个作品还是宫廷乐舞的代表性作品。法曲又称之为法乐,始现于东晋《法显传》,因为这一题材的作品常常用于法会而得名,其实质是本国音乐与西域各族音乐相互融合的结果,当时唐朝的繁荣使得各族音乐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的清商乐融合,这才产生了著名的歌舞形式--法曲。关于这个作品的的发生,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是说该作品是李隆基在洛阳的三乡驿,观女儿山有感悟所作的本曲。这个说法的来源是《杨太真外传》中的一些记载。
第二,除开上一种说法之外,还有其中一种就是唐明皇于天宝三十年根据《婆罗门曲》所改编,这个说法在《唐会要》中有相关的记载。
第三,这最后一种说法就是说唐明皇在观女儿山之后,回宫在睡梦之中梦到的事物,醒来后心有所感结合杨进述敬献的《婆罗门曲》结合而创作,其实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与我们这位不爱江山挚爱美人的风流皇帝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作品简介
这首歌舞大曲作为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见证,全曲一共有36段,,分散序、中序、破三个部分散序6段,中序18段,破12段,是一首综合了演唱、演奏、舞蹈为一体的大型歌舞曲。《霓裳羽衣舞曲》不论是它的音乐曲调,衣着服饰又或者是人物形象,都着力于表现道教中仙乐飘飘的景象,在唐朝曾盛极一时,著名诗人白居易在朝为官时就曾写过一首诗来赞美它,此诗名曰《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对这个歌舞大曲除了大加赞赏还进行了一个细致的描绘。后来这一作品在“安史之乱”之后便再也没有演出过,大概是唐明皇不想睹物思人禁止的吧,不过没有明确的证据不足以为道。最后作品的完整性失传,所以白居易才说“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闻”,直到南唐后主李煜机缘巧合偶得残卷,其皇后与乐师通过精心的整理编排成曲,但还是因为失传部分过多,已经失去了作品的原意。直至南宋年间,著名的词作家姜夔又名姜白石,号“白石道人”,他在一次的登山途中发现了唐代商调式的霓裳羽衣舞曲18段的残卷。才气横溢的他为其填进了新词,和《白石道人歌曲集》一同保留了下来。
三、《霓裳羽衣舞曲》的传承发展
《霓裳羽衣舞曲》的意蕴内涵经典,它不仅在唐朝名躁一时,其精神内涵对后世也有相当大的影响,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对残卷的编排又或者是南宋时姜白石偶得残谱将其填词发展都不论。这里主要论述其意象对清朝传奇剧《长生殿》以及一些其他相关的影响,清代的著名剧作家洪昇就是根据唐明皇与杨玉环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为基础,写出了惊世名作《长生殿》。在这部剧中,《霓裳羽衣舞曲》就在曲中反复出现,本来这一支舞曲就是李隆基与杨玉环爱情的结晶,就像当代的电视剧的主体曲或者小说的主题一般,一直作为线索贯穿全曲。《霓裳羽衣舞曲》在这部剧中的不同乐章之间都有不同的感情,基调和精神体现,就好比同一首歌曲在不同会场合播放会给人造成不同的心理体验。
在《长生殿》中的第一乐章该舞曲的出现实际上是作为杨玉环争宠的武器,当时的杨贵妃一直为梅妃的惊鸿舞压制,然杨玉环的《霓裳》一曲后,便一心潜心研究编制歌舞,在这整个乐章中整只舞充斥着警告的意味。第二乐章则是将《霓裳》舞演绎的欢快、抒情浪漫,整个乐章的故事内容其实就是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二人的奢靡生活,在讲述二人共创这一舞曲的过程,然正是这种安逸与宁静的幸福为他二人最后的天人永隔埋下了伏笔。《霓裳》在第三乐章中主要是一种对“安史之乱”以前繁华盛景的缅怀。第四乐章则是《霓裳羽衣舞曲》的最后登场亮相,这里主要是说唐明皇帝在神仙的帮助下终于与思念已久的人儿杨玉环相见,与杨玉环双双成神仙,比翼双飞,所以其感情基调应该是充满了重逢时的喜悦、欢快。
四、总结
《霓裳羽衣舞曲》中的各种意境以及形象可能历经多年无从具体的考证,但通过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还是不难发现这个作品的精妙绝伦。它作为一只简单的舞曲,从国家历史来说它是“安史之乱”的重要见证,见证了唐明皇为了杨玉环差点葬送了李氏江山;从音乐历史的这个层面上说它是当时唐代歌舞乐发展到巅峰的重要体现;从音乐发展这里来说它为后世的《长生殿》等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龙飞.“霓裳羽衣”-<长生殿>中的一个物象研究[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第28卷第4期.
[2]徐朔方校注. 长生殿[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
作者简介:张贵荣(1994年—),男,汉族,四川西昌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单位为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为音乐。
论文作者:张贵荣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霓裳论文; 羽衣论文; 舞曲论文; 歌舞论文; 杨玉环论文; 作品论文; 大曲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