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清 王文君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166200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连环湖中学 黑龙江 大庆 166200)
【摘要】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其他学科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而随着新课堂改革的深入,初中数学课堂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为提高课堂有效性,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出发,探究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7-118-01
引言
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其蕴含了丰富的思辨知识,充满了复杂性,是夯实未来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把课堂教学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提高课堂的有效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目标[1]。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学生学习的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不易,课时不足课堂过于分散都会造成课堂教学的有效率低下。因此,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提升自己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同时,注意应用多媒体等多种丰富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兴趣,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
1.1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不一
由小学步入初中,学生因对小学基础知识水平的掌握程度不同影响着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然而因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同,所学习到的知识量存在差异,部分学生觉得教学进度较慢,而部分学生又会觉得教学进度过快,学生之间接受知识的不同步导致课堂效率难以提高。
1.2课堂设置分散
初中教学课时安排过于分散且缺乏足够的课时数,导致数学教学不够集中,有限的课时限制了无限的知识扩展。且部分教师存在备课不充分,讲课速度慢,教学偏离主题且过于重视教学重难点而忽视教材的细节延伸,不能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难以实践应用学到的课堂知识,从而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激发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主导课堂,才能真正地让课堂的知识充分地被学生吸收获得[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疑问思考,需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中设置悬念,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引起学生兴趣并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让初中数学课堂寓教于乐中有效进行。例如课本中《勾股定理》一课,从生活中的三角形开始讲起,介绍相关的数学家故事阐述数学来源于生活,一次创设情境进一步深入理解勾股定理。
2.2合作探究,增强发散思维能力
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更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乐趣,而不是填鸭式的将教材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合作探究小组,让课堂以学生为主,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占位置,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合作探究数学知识。让初中数学教学在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能力的时候,也能自我思考、自主合作探究、启迪发散思维。
2.3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经济的发展促进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教育科技也随之发展,多媒体逐渐走进学生课堂,逐渐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以往教学中以教师教授为为主,有了多媒体此种教学工具后,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用PPT、视频、图片等等方式吸引学生兴起,让一堂课更加生动具体。例如初中数学的几何教学中,由于几何多面体需要立体多维的想象和思维,学生学习掌握往往有难度,老师也很难通过口头讲授让学生充分理解[3]。而有了多媒体后,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形象直观的几何体,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2.4注重课堂的有效性练习
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过渡阶段,这一阶段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将是未来学习的重要基础,有效的课堂练习更能让学生巩固只是,实现有效性教学。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在进行基础只是、教学重难点的讲解教学后设计相关的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多思多练,从做中学,学中做,夯实基础,完成本堂课理论知识的吸收消化[4]。
2.5正确课堂评价引导,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教师在教学中,应学生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的不同,需要因材施教,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例如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多鼓励,多肯定,少责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要表扬肯定,回答错误的同学则鼓励,引导他正确思维解答问题。而一堂课的有效性更需要注意课堂时间的合理分配,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拓展知识更不要走偏,以免主课时间的浪费,缺少对本堂课教学重难点的讲解。
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多以学生为主导,根据学生及老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营造轻松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把数学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养好,提高独立思考及合作探究能力,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晓波.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学周刊,2012(22):41 -41.
[2]肖云.浅析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150-150.
[3]李秀方.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1(4): 154-155.
论文作者:张淑清,王文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7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有效性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能力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7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