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制”试点经验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验谈论文,试点论文,双元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中德两国政府协议,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在省政府及省教委、省劳动厅的领导下,在德方驻所专家的帮助下,三年来先后在5 所机械类、2所电类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车工、钳工、焊工、动力电工、 家电等专业开展了“双元制”实验。
一、“双元制”实验的主要内容
“双元制”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的一种成功的职教模式。开展“双元制”实验,改革我国的职业教育,必需借鉴德国“双元制”的精神实质。即:(1 )以企业为主体的办学体制;(2)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训模式;(3)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
辽宁职教所开展的“双元制”实验,主要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实验。职业教育的突出特征是它的社会性,因此教学模式的变革也必然推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的变革,从而加速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
1.根据企业需要调整培养规格的构成要素,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规格。
我国现行技术工人的培养规格是以技术工人的等级标准为准绳的,而该标准是50年代从前苏联照搬过来的,虽然经过几次修订,但基本没有改变原型。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企业技术改造及其经营机制转换的需要。其主要弊端:(1)知识面狭窄技能单一,转岗适应能力差;(2)缺乏新知识、新技术,难以适应企业技术改造的需要;(3)能力培养未摆在应有的位置。“双元制”实验针对这些问题,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调整了培养规格。
(1)政治思想方面。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集体;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形势,进一步树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和改革开放的意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具有基本的民主法制观念,知法、守法。
(2)职业道德方面。热爱本职工作,具有敬业精神、质量意识、 具有责任感及环保意识。养成按操作规程工作的良好习惯。
(3)文化知识方面。 掌握本工种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技术工人的文化素质。
(4)技术理论知识方面。 具有扎实的本工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本工种的主要设备、结构性能、工种原理、使用维护和调整方法;会查阅有关技术手册;能对本工种中级技术等级的工件进行工艺分析;了解本工种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具有较宽的本行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行业的主要设备、工艺过程、工艺装备的一般知识。
(5)操作技能方面。掌握本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技巧; 完成本工种中级技术等级的工件加工;能对本工种的设备进行一级保养,初步掌握一两门相关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并达到初级工水平,提高工人技能的全面素质。
(6)能力方面。根据企业的生产发展需要, 在培训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应变能力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7)身体方面。具有健康的体魄,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调整后的培养规格较为实际地反映了企业生产及其发展的需要,其主要特点:(1)加宽了专业口径,以车工为例, 不仅掌握车工的熟练操作技能,而且初步掌握机加领域的钳、焊、磨等基本操作技能,增强了学生适应能力;(2)注意了新知识、新技能的传授, 有利于技术工人对专业工作发展的适应;(3)把能力培养摆在了应有的位置。
新确立的培养规格,为“双元制”教学模式提供了目标导向。
2.调整课程结构,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沿用的课程结构有两大特点:(1 )以学科为中心,按学科设置课程,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各科之间缺乏衔接和协调。(2)以理论知识为核心。由于按学科设课, 所开课程门类过多,各门课程又自成体系、教学内容偏多、偏难,大部分教学时间为理论教学所占用,难以保证实践技能的形成。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不适应培养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人的需要。“双元制”实验对此进行了大幅度改革:
第一,打破学科体系,综合设置课程,减少课程门类。先期开展的机加类实验把课程门类从19门综合调整为7门即:政治、语文、体育、 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及实习课。三门专业课既包括各门专业课内容,也包括直接、间接为专业课服务的课程内容。例如专业理论包括:材料技术、加工与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机制技术、电气技术、仪器及仪表技术。它涵盖了我国的专业工艺、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金属材料、公差与配合、电工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知识;专业计算包括:计算基础知识、加工与检测计算、传动计算与逻辑函数、电学计算。它涵盖了我国的数学基础、公差与配合、工程力学、机械基础等方面知识;专业制图包括:制图基础、工件图示、视图表示方式、尺寸标注、草图、整体平面图、螺纹图示、技术测绘、技术文件、工作计划、常见图的画法,比我国机械制图的内容丰富得多。这种综合设课的方式较好地解决了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问题,因为在三门专业课中文化知识的取舍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基点的。
第二,调整教学计划,加强基础知识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首先,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又确保高度的专业化,我们设置了职业基础培训,专业培训,职业岗位培训三个阶段。
职业基础培训。为了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结合我省的实际,我们把第一学年的前30周作为职业基础培训阶段,向学生传授某一行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以车工专业为例,学生不仅要学习车工的技能,同时还必须学习钳、磨、刨、焊等基本知识与技能,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技能面。
专业培训。为了确保学生的本工种技能的形成,我们把第一学年的后10周及第二学年作为专业培训阶段。沈阳经济技术学校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主要在企业进行实训;其他四所学校;采取以校内实习基地为主,企业实习为辅的方式进行实训,强化学生本工种的技能。
职业岗位培训。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对未来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我们把第三年作为职业岗位培训阶段。这样可以使学生熟悉现代生产的组织与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产观念、质量意识、社会责任感。我们采取顶岗实习的办法,在企业进行训练。为了确保职业岗位培训的质量,这就需要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争取企业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制定完善的职业岗位培训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实施,确保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提高。当然在实施过程中如何组织,使学生参与生产全过程的实习,避免把顶岗实习变为单一工序的实习,这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验中不断地探索,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岗位培训模式。
其次,调整学时分配,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机加类、电类专业,理论与实训之比由原来的1∶1,调整为1∶2,农业类,由原来的6∶4调整为1∶1.1。通过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训比例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到专业的特点及当地可提供的实训条件。
3.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改革教学内容。
我们根据新制定的教学计划、大纲,依据下述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取舍。
第一,基础性原则。是指所选取的知识、技能必须是该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技能的陈旧率加快,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传授给学生的必须是该职业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第二,广泛适度原则。广泛是指知识、技能的选择应以某一职业所归属的行业为基准,向学生传授该职业所在行业的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为学生未来流动打下基础。适度是指理论知识的深浅以够用为准绳。
第三,实用性原则。是指知识、技能的取舍以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为依据,不强调学科自身系统性、完整性,而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有机性。
第四,超前性原则。是指知识技能的取舍必须注意到该职业、该行业的发展趋势,把相应的新知识、新技能归入到知识、技能体系之中,为企业的未来培养技术人才。
4.探索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任何教学内容只有通过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同时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已为许多国外教学实践所证实。我们所开展的“双元制”实验,对以往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也进行了改革。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采取小组工作法、讨论法等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班型大,缺少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所以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还有待于在实验中继续探索。
二、“双元制”实验的初步成果
经过两年多实验,在教学领域基本形成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雏型,取得了初步成果。
1.强化基础,突出技能,实验班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我们进行的“双元制”实验突破了单工种培训模式,设置了职业基础培训阶段,强化基础训练。以机加类专业为例,在基础培训阶段,车、钳、焊三个专业的学生,学习基本相同的知识与技能,即关于机加行业中的车、钳、磨、铣、焊等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拓宽了学生的知识、技能面。据1994年末实训中间考试结果表明,学生适应能力普遍增强,1993秋季入学的210名机加类学生,相关工种99%达到二级工水平。
在拓宽学生知识、技能面的同时,为了确保学生的专业化程度,“双元制”实验,精减了教学内容,降低了理论教学的难度,将实训比例由原来的50%提高到70%左右。由于突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的技能水平明显提高。1993年秋季入学的210 名机加类学生本工种达到四级工水平的208人,占99.05%,也就是说,经过一年半的训练,实验班学生的技能水平基本达到了非实验班三年结业时的水平。
2.培训和锻炼了一批实验教师,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我国职教师资基本上是学科型的,对“双元制”实验这种综合性的课程体系难以适应。为了解决师资问题,各试点校都选择了业务骨干及青年教师作为实验班的教师,并组建了“双元制”实验教研组。各科教师经常进行教学交流,共同探讨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职教所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举办了教师培训班。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实验教师的水平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1)教师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 掌握了“双元制”的精神实质,这为“双元制”实验扫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障碍。(2)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和教学法方面的知识、 技巧均得到了提高。(3)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实验过程中, 实验教师参与了五项关于“双元制”实验研究的省教委课题,其中两项获省教委科研三等奖。此外,实验教师还参与了国家教委“八·五”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撰写了两份专题报告。
3.为发展职业教育,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做出了贡献。
在“双元制”实验中,我们组织有关人力首先对3个机械类专业、2个电类专业,2个农业类专业的培养规格,依据企业的生产需要及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调整,重新确定了各个实验专业的应知、应会标准,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制定了7个实验专业的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共37个。同时,组织编写了机械类三门专业课——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上、下册教材,共240万字, 已由东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所有这些都为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4.促进了旧的教育制度教育体制的变革。
“双元制”实验作为一项改革,必然遇到一些障碍和阻力,除了思想认识而外,这种阻力主要来自旧体制、旧制度。例如,原有教学计划的若干规定,考工定级的若干规定,等等。对于这些,实验必然给予突破,并探求新的规律,这就为新的规定的出台与新的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从而促进教育体制的改革。
三、几点体会
1.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双元制”实验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双元制”实验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因为企业参与到实验中来,一方面可以使重新调整的培养规格、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更体现企业的需要;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为实验提供相应的实训条件及培训师傅,从而确保学生技能水平的形成。解决企业参与办学,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办学体制,是推广“双元制”的首要条件。就我国目前的状况,应着重加强两方面的工作。(1)大力发展校企联合办学, 走产教结合的道路,在办学体制上逐步形成校企联合,以企业为主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需要政府行为。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充分调动各企业、部门的积极性,并逐步健全职教法律体系,使企业逐渐成为办学的主体。(2)建立完善的企业实训制度。 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抓好如下几点:一是明确企业的实训职责,并严格实施;二是明确企业的实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包括实习过程指标体系的确定);三是实习厂家的确定应符合本专业发展趋势的要求;四是建立实训师傅的选择与培训制度;五是确立实习的具体程序;六是建立实习过程的信息反馈制度;七是确立实习过程的考核,评估制度。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实训的质量。
2.各级政府和教育科研部门的支持是“双元制”实验顺利实施的保障。
“双元制”实验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念、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及实验方法等诸多问题。因此,实验的实施,一方面,需要政府行为,各级政府应利用行政、政策手段及经济杠杆为实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通过政府协调,建立由学校和企业方面组成的联合办学领导小组;通过政府文件,确保企业在改革中承担起主要责任;通过提供实验经费和税收减免政策等,支持改革实验;通过劳动人事政策的改革,为招生、考核、录取等方面的改革创造条件。辽宁职教所开展的“双元制”实验,两年多来,得到了省政府和省教委、省劳动厅、省外经贸厅及各市政府及教委、劳动局的大力支持,如成立了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对实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省劳动厅为“双元制”实验的考工定级做了新的规定,省教委审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并批准实施,等等。另一方面,需要教育科研部门的科学设计、正确指导、精心组织,跟踪调查,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对实验加强调控,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开展“双元制”实验,培训实验教师是一项艰巨的重任。
任何教改实验,都是通过教师来完成的。实验的成功与否取绝于教师质量的高低。实验中,我们遇到的种种教育、教学问题无一不与教师相关。如果不能培训出一批数量足够的合格教师,那么再好的实验方案也势必在实践中消声匿迹或中途流产。
“双元制”实验需要大量的“复合型”教师,实验中我们采取专业培训、教法培训及组织教育科研等活动,培训了一大批实验教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要大面积推广“双元制”教学模式,就必须改革我国现有的师资培养与培训模式,探索“复合型”,“技能型”师资培养与培训的新途径。
目前的实验还主要在教学领域中进行,即使在教学领域里也还有诸多规律性东西有待发掘和认识。如:关于制约学生质量提高的条件的认识;关于师资提高问题;关于学生培养的成本问题等等。至于教学领域以外的若干专题,更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如企业参与办学问题、体制问题、运行机制问题等。需要在今后的实验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