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设计的艺术性论文_张奇

探讨建筑设计的艺术性论文_张奇

武汉建工科研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33

摘要:建筑风格的确定,事关整个建筑工程外观表现成败的关键,所以提倡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到现场实地考察一下,精心揣摩,确保工程建成后实际效果的艺术性。本文通过对建筑艺术的剖析,首先提出了建筑艺术的美学原则。从而揭示了建筑艺术意蕴丰富的内涵,这对建筑艺术的研究,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高层建筑;艺术性

作为一种观念,要让建筑设计体现出的特有的艺术性,不但需要假以时日,而且要从下意识到自觉,由模糊朦胧到清晰明确的发展过程。 对于建筑学来说,由于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所以需要进入的“门”应该不只一个,除了技术之“门”,还有艺术之“门”。 尤其对于后者,然而有一点是无需怀疑的,即通过建筑构图手法去体现建筑的几何特征,通过建筑的几何特性体现建筑的艺术性、美观性就已经由技术领域跨入建筑艺术范畴。

1建筑的艺术性

德国哲学家和教育家鲍姆加登创造了“美学”一词,并将美学定义为“美的科学”,使艺术理论在18世纪形成了科学的体系,奠定了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基础。在康德的艺术体系中,存在三种美的艺术:言语的艺术、造型的艺术和感觉游戏的艺术。建筑是“展示惟有通过艺术才有可能的事物的概念的艺术。”黑格尔将美学定义为“艺术的哲学”,完善了自鲍姆加登以来发展的古典美学理论。黑格尔指出:“建筑的任务在于对外在自然加工,使它与心灵结成血肉因缘,成为符合艺术的外在世界。” 建筑的艺术性包含建筑外在形态的艺术性、时间艺术性即建筑具备时代的艺术性、空间艺术性即建筑具备地域文化的艺术性。

2建筑艺术设计的原则

2.1 建筑具备外在形态的艺术性

建筑外在形态的艺术性是最直观,任何一个具有艺术性的建筑在外观上都是经得住历史的考验的,是符合从古至今大众审美的。例如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历经两千多年,依然可以看出当年的风姿。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是建筑与雕塑、绘画相融合的整体,中世纪的教堂建筑融合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形态营造整体建筑的空间感和艺术的灵感,从而产生教堂建筑特有的仪式感和神秘感。例如高迪的圣家族大教堂,其外在形态高耸独特,有不少象征性的装饰,其独特的形态成为巴塞罗那地标性的建筑。例如水立方游泳馆,其外在的水泡状使人自然联想到水,与内部的功能相得益彰,同时建筑内外融为一体,营造梦幻的光影效果。

2.2 满足民众审美情趣,具备地域文化的艺术性

首先,建筑所提供的便捷的服务功能,是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然而,老百姓有自己的审美观,该审美观必须同社会功利、国计民生相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美已经从实用中分化出来,但仍表现了它的社会功利性。不同地域的建筑有不同的风格,与当地的民俗、历史、地域特点有关。例如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胶东的海草房,都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建筑材料、文化特点。民俗特点长期形成的代表地域文化的建筑。当代建筑就是一个寻找现代感与地域文化融合的时代,王澍在弘扬传统地域文化建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人们不再一成不变认为高耸入云、玻璃幕墙的建筑才是有艺术性的建筑。王澍主张建筑展现自身的地域文化,凸显当地的建筑材料和文化特色。其代表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宁波博物馆,无一不体现了建筑地域文化的艺术性。

2.3 体现建筑艺术的时代精神

与其它艺术一样,建筑艺术也并非一成不变。古代建筑多以装饰华丽为美,而现代建筑则以简洁大方为美。建筑能够以其巨大的空间形象来显示生活中的某些本质方面,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风格、艺术和技术具有较大区别。在中外建筑史上,几乎每个时代都会形成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特色。各个时代的建筑师在设计创作时,不可避免地受时代精神的影响,西方建筑显得尤为明显。威尼斯水上世界上集市密布,融休闲、购物、观光、交通于一体,是当地的一大特色。

2.4 展现建筑艺术鲜明的民族特色

建筑是可以跨越时代局限,具有纪念碑意义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取向和时代特征,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几千年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隐约从建筑废墟中捕捉到那段历史的特色,同时我们也极力通过建筑的现代手法来重现某个时代的艺术特色。世界上没有规定审美建筑一定要有审美标准,但一定的民族,必然有一定的建筑特色。反映在建筑上,中国的建筑多具有地方特色,不同民族在习俗、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基于此,不同民族对建筑艺术提出各自不同要求,也就不足为奇。

3建筑艺术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3.1体验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建筑是最复杂而又最为综合的艺术,需要人们去体验,去使用。历史的各个时代,建筑艺术都以不同的程度、多种的方式融合了园林艺术、绘画、雕塑、装置艺术、音乐、工艺美术等,建筑已经渗入各门造型艺术之中,相互之间推波助澜,创造了一种新艺术。建筑作为艺术的观点在今天的建筑界已经成为主流,并在许多标志性建筑上得以充分表现。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广泛使用,当代的建筑过多的考虑了使用性的特点,而忽略了人们位于建筑空间中的体验性,一个没有体验性的建筑是失败的。

3.2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建筑中的功能、技术等物质部分的创作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而艺术部分又须遵循形象思维的规律。一般说来,任何建筑的创作都须首先保证功能合理,技术先进,便于建造,所以逻辑思维是进行规划设计的基础。但是,建筑的物质因素最终要表现为具体的形象,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更要求这种形象富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所以在运用逻辑思维的同时,也必然会渗入形象思维,在到达一定的创作阶段后,形象思维还可能成为主要的思维方法。逻辑思维的共性比较强,而形象思维则主要是个性,在建筑创作中,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匠心独运”,就可以概括说明这两者的关系。

3.3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现代建筑的主要争议之一就是建筑艺术的时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时代性立足于创新,传统性立足于继承。历史上,从早期文明的遗迹就可以推断出:在艺术和建筑中,从来就有一种对于美的热望。从最开始的希腊人在哲学的高度上讨论的美学问题到伊斯兰的几何学原理在建筑中的应用。我们不断的感受到几何学的比例分配要素是与高层建筑艺术分不开的。浩瀚大漠中的吉萨尔金字塔无疑是四面体或四棱锥的最纯粹的表现,罗马的斗兽场充分体现了椭圆形的魅力,古罗马的水道桥充分地表现了直线的力量,中国的长城则表现了曲线的美感。在建筑空间艺术中,有限的空间必然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几何形式,建筑的构成是离不开几何形体的。 因此,不妨说几何性是建筑的一种天然属性,任何一个建筑师也不能使他的作品脱离这种属性. 建筑师们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运用它. 到了现代,建筑中的这种美更是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3.4抽象性和表现性相结合。

建筑在空间塑造中是抽象性的,很多标志性建筑的抽象性往往是不被人理解的,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物质实体通过空间的组合、色彩、质感、体型、尺度、比例等一系列建筑语言形成的具有象征性的空间。建筑的含义就是透过其象征性意义表现出来的,例如紫禁城中建筑就是通过抽象性和表现性结合,让人从高挑的屋顶、并列的柱子感受着皇权威严。

4结语

筑设计艺术理论涉及建筑学、美学、物理学、材料学、色彩学、艺术学等学科,是一项跨学科的理论研究。建筑是软性和硬性的结合,它首先是一个工程,同时又要兼具艺术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条件和功能条件基本满足以后,更需要艺术、强调艺术,对城市建筑的艺术性要求更高。

参考文献:

[1]夏海英.当代建筑艺术的科学追求[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2](美)亚伯.建筑与个性[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曹伟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联系 [J]. 中华民居,2014(30).

[4]李志.浅谈办公楼绿色建筑设计[J].房地产导刊,2015(1).

[5]王学龙.关于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趋势的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6:76.

论文作者:张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探讨建筑设计的艺术性论文_张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