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概念与类型研究述评_中国贫困标准论文

贫困概念与类型研究述评_中国贫困标准论文

贫困概念及其类型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贫困论文,概念论文,类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贫困概念的界定

1.缺乏说。Townsend(1979)认为:“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会活动和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贫困”。Oppenheim(1993)认为:“贫困是指物质上的、社会上的和情感的匮乏,它意味着在食物、饱暖衣着方面的开支要少于平均水平”。世界银行(1980)认为:“当某些人或某些家庭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社会公认、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社会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雷诺兹(1993,中译本)认为:“所谓贫困,是说在美国有许多家庭,没有足够的收入可以使之有起码的生活水平”。童星、林闽钢(1993)认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缺乏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和服务以及没有发展的机会和手段这样一种生活状况”。国家统计局(1990)认为:“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他们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生活处于困难境地”。

2.社会排斥说。EEC(1993)认为:“贫困应该被理解为个人、家庭和人的群体的资源(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如此有限,以致他们被排除在他们的成员国的可以接收的最低限度生活方式之外”。世界银行(2001)在《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认为:“贫困不仅仅指收入低微和人力发展不足,它还包括人对外部冲击的脆弱性,包括缺少发言权、权力和被社会排斥在外”。

3.能力说。能力说虽然也强调“缺乏”,但他们的落脚点是强调“能力”。如世界银行(1990)扩展了1980年的观点,认为,贫困是“缺乏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森(1993)认为,应该改变传统的以个人收入或资源的占有量为参照来衡量贫富,而应该引入关于能力的参数来测度人们的生活质量。其核心意义是,必须考察个人在实现自我价值功能方面的实际能力,因为能力不足才是导致贫困的根源。森强调,解决贫困和失业的根本之道是提高个人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发放失业救济。

4.权利说。洪朝辉(2002)认为,经济贫困其实是社会权利“贫困”的折射和表现,经济贫困的深层原因不仅仅是各种经济要素不足,更重要的是社会权利的“贫困”,当然还包括与社会权利相关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权利的“贫困”。权利的不足导致了贫困。

综合上述定义,我们可以概括出贫困的一些基本特征:

(1)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贫困呈现出动态性、历史性。虽然在某个时期贫困是静态的、不变的,但从纵向上或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它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随着客观环境,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以及公众对最低生活的理解的变化,对贫困的界定也相应调整变化。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对贫困的衡量标准不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贫困的标准和界定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从贫困的成因和表现形式看,贫困表现为复合性、多元性。贫困是与“落后”和“困难”联系在一起的,它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乃至“肉体的和精神的”各个方面。一般来说,随着贫困的成因和性质的变化,贫困的多元性特征也更加突出。除了人均收入水平外,可用来刻画贫困特征的还有一系列其他社会指标,诸如教育水平的高低、健康状况、营养、卫生条件的优劣等等(纳拉扬,200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7)在《人类发展报告》中还提出一个新的贫困概念,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贫困拓宽到“人文贫困”(human poverty)。

(3)从贫困衡量标准及其界定看,贫困具有公众认可的客观社会性。贫困是低于“最低”或“最起码”的生活水准,这种“最低”或“最起码”是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贫困标准的指定,就是根据社会公众认可的标准开出的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一张“清单”。

(4)从贫困的实质看,贫困的核心是能力欠缺性。从表象上看,贫困首先表现为“低收入”。但就其实质看,是缺乏“手段”和“能力”,是能力贫困。从这个意义上说,贫困问题可视为缺乏问题。

笔者认为,中外学者有关贫困的定义,绝大部分忽视了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或者说仅注意到其中的一个因素,即:一是造成贫困的制度性因素;二是注重了物质品的需要,而忽视了最基本的精神生活需要。笔者认为,贫困是由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所造成的使个人或家庭不能获得维持正常的物质精神生活需要的一种生存状态。这个定义与传统贫困定义的区别在于,充分考虑到造成贫困的制度性因素,拓宽了过去只注重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求,而对精神性需要相对忽视的狭隘境界。

二、贫困类型以及对中国贫困的分类

对贫困分类进行具体研究并不多见。谭崇台(2002)作了一些考证: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指出“各个国家曾发生过三种贫困:由于饥荒和生产能力不足而引起的老式贫困(ancient poverty);体制上的原因造成购买力不足而引起不必要的丰裕中贫困;GDP颇高但由于分配不恰当、不公平的分配而造成的贫困”。

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贫困类型进行了富有开拓性的研究,就现有参考文献来看,主要有三种分类方法:

1.表现型分类。主要是依据反映生存状态的生活质量指标,即一组产出指标或一组投入指标或一组产出指标和投入指标组成的混合指标进行分类。具体划分为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长期贫困和短期贫困(李实,2001)。这种分类的最大优点是便于对贫困进行统计、监测和比较。

2.成因型分类。即根据生活质量的决定因素对贫困进行分类。具体说,就是根据决定一个人占有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他利用这些资源的效率的因素对贫困进行分类。康晓光(1995)将决定生活质量的因素定性为制度因素、区域因素和个人因素,据此将贫困划分为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三种类型。制度性贫困是指由于政治权利、分配制度、就业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社会服务和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决定的生活资源在不同社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造成的某些社区、区域、群体或个体处于贫困状态;区域性贫困是由于在相同的制度背景下,不同区域之间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致使某些区域生活资源的供给相对贫乏,贫困人口相对集中从而陷入贫困;阶层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环境中,在大约均质的空间区域或行政区域内,某些群体、家庭或个人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较低,家庭劳动力较少,生产资料缺乏,可以利用的社会资产少,竞争有限的生活资源的能力差,从而处于贫困状态。

应该说,康晓光对贫困的分类是较为全面的、系统的和深入的。但是这一概括性结论是基于对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贫困问题而做出的一般性结论,因而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作者是从宏观层面上对贫困进行分类的,他所关注的是宏观反贫困战略,对于更加微观层次的贫困问题注重不够,尤其是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区域倾斜政策的实施,西部一些贫困地区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西部贫困地区出现非贫困县(市)、乡,而东部地区和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出现个别贫困县、乡。因而以贫困地区作为瞄准目标的瞄准机制本身出现偏差,瞄准精度降低。因此,这样的划分,落实到具体的反贫困战略上,可操作性不强。

3.从扶贫战略研究的角度进行分类。吴国宝(1996)等人将贫困归结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资源或条件制约型贫困。主要是指由于资金、土地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贫困,它通常表现为宏观上的区域性的贫困;另一种是能力约束型贫困。主要是指由贫困人口或贫困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缺乏正常的体力、智力和必要的专业技能所引起的贫困,它表现为个体贫困。此外,这部分学者还根据两种贫困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又将贫困细化为若干亚贫困类型。其中的资源型贫困分为边际土地型贫困和资源结构不合理型贫困。边际土地型贫困(通常是生态脆弱地区)是指私人对土地的投入形成的收益难以弥补所投入的支出。资源结构不合理地区的贫困主要是指由于资金缺乏或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落后导致的贫困。能力型贫困又可分为丧失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导致的贫困和缺乏专业技能引起的贫困。应该说,这种分类方法既考虑到宏观层次的贫困问题,同时又顾及到微观层次上的个体贫困问题,因而从扶贫战略的角度看,针对性更强,而且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在目前国内对贫困分类的研究中,应该说是最有深度的,但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这一分类方法没有涉及到制度贫困,而这恰好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表现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其二是没有涉及到导致贫困的最深层次的思想观念所引起的贫困;其三是对一些资源比较充裕但仍很落后的这类贫困有所忽视。

当然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蔡昉(2003)从历史推演的角度对贫困做了另一种划分。他认为,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处于整体贫困状态,属“整体贫困”。在改革开放后,由于实行大规模的扶贫政策,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但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由于自然、历史、经济和社会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仍处于贫困状态,他将这种贫困定义为“边缘化贫困”。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城市地区的一些弱势群体,由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又因未得到社会救助而被边缘化,从而出现了“第三类贫困”,即冲击性贫困。应该说,这样的划分,可以使我们清晰地从历史的角度,整体把握贫困的演变轨迹。

笔者认为,贫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视角不同,类型的划分也就不同。对贫困类型的划分,应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从动态或者历史演进的角度讲,贫困分为四种类型:

1.古典贫困(老式贫困)。主要是指由于饥荒和生产能力不足而引起的贫困,应该说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贫困就属这种类型。

2.稀缺中的贫困或者经济不发展而导致的贫困。这主要是指由于经济不发达而导致的贫困。主要表现为区域性人均收入水平低下,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不足,经济生产活动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社会能提供的公共医疗和教育等社会服务水平低下,婴儿死亡率较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较短等。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高度集中计划管理的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就属这种类型。

3.经济高速发展的贫困。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就业水平和下层劳动者收入水平下降而产生的贫困。发展中国家城市普遍存在的贫困就属这种类型。

4.富裕中的贫困。这是许多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贫困。其原因,一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变迁,导致夕阳产业衰落,失业人数增加;二是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经济制度和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中,劳动力市场、教育机构和其他重要的社会参与机会对某些劳动者和社会成员的排斥或歧视,导致穷人缺乏同等的机会,即机会不足;三是政府和社会在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中采取的社会保障和增大福利供应的一系列反歧视政策,引起穷人对政府和社会福利的过分依赖,导致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的动机不足。

从静态的角度讲(以中国为例),主要包括下述几种类型:

其一是制度性贫困。这里沿用的是诺思的制度思想。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体制性贫困;二是观念性贫困。

其二是非制度性贫困。一是资源匮乏型贫困;二是生态恶劣型贫困;三是资源富饶型贫困;四是灾害导致型贫困;五是能力衰弱型贫困,又可称素质性贫困,主要是指由于丧失劳动能力(如老、弱、病、残)或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所引起的贫困。

三、结语

经济发展史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的贫困大致是相同的,而贫穷国家的贫困却各有各的不同。中国减贫战略出现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上述两个问题认识上的偏颇。今后减贫战略的路径,至少应在下述几个方面加以改进:第一,动态认识贫困,清晰贫困层次;第二,准确把握贫困类型,制定正确减贫战略;第三,高度重视制度贫困和引起贫困的制度性因素。简言之,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不能顺应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准确把握贫困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涵义,在实践中,轻则引起经济的不协调发展,重则加剧社会矛盾、社会动荡以及社会的更替。世界性的不稳定和恐怖主义蔓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忽视或对贫困的精神性和制度性因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对贫困概念的准确把握,贫困类型的准确界定,对实现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标签:;  ;  ;  ;  ;  

贫困概念与类型研究述评_中国贫困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