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论文_李秀全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论文_李秀全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4-010-02

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效率,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发挥学生的参与作用,以最大限度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提高学习效率。那么怎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呢?

一、激发兴趣,促进自觉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

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奇心和新奇感特别强,而且他们非常渴望学习知识。根据这一心理,我特别重视课堂教学的引入,尽最大努力每堂课的引入做到新,奇,趣,或讲故事,或做游戏。例如我在讲授鸽巢原理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拿出扑克牌取出王牌,让学生背着我抽5张牌,我根本不看他的牌,然后说这5张牌中一定有两张牌是相同花色的,学生发现我说的对,但很多学生不服气马上要换着方法抽,但都是我说得对。我马上说你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这样新课的导入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试一试的迫切愿望,整堂课学生思维积极,气氛活跃。

二、提供参与的机会

浓厚的数学兴趣,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但在课堂上,学生更需要的是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因为提供学生的参与机会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关键。我认为参与机会应包括看、听、读、写、议、想、操作等。

1.提供观察的机会

眼睛是思维的窗户,看是获得数学知识的必要环节。抓好视觉冲击,如课堂中教师要适时给学生提供观察的图画,教具的演示,多媒体课件等,避免一味的讲解。在观察之前教师要告诉学生观察的重点和方向,避免不着边际的观察,剔除观察中的干扰因素。

2.提供表述的机会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的外壳。教学中应让每个学生都有口头表述的机会。特别要重视多给中下水平学生口头表述的机会,一般来说先把口述的机会优先给中下水平的学生,然后让其他学生补充拓展,避免口述的机会大部分给了优等生而其他学生变成了听众。只有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动起来,课堂气氛才会活跃,教学效果才会提高。课中可以让学生说计算的算理、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操作演示过程等。让学生表述,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更严谨灵活。

3.提供操作的机会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操作是学生喜欢从事的活动。经研究调查表明:优差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差异相对较少。

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中",为了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我分三步走:

a.学生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意思;把6 个桃子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学生有3种分法6(1.1.4),6(1.2.3)6(2.2.2).教师指出:把6个桃子分成3份,使每份个数相等,这样分法叫平均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b.教师演示,学习平均分的方法:我拿出一包糖说;请你们把包里的糖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谁会分?有的假设包里有6块糖或者有10块糖,我都说不对。他们心欲求而未知其意,口欲言而不能达其辞。这时我启发引导并作了演示。让学生明白不管包里糖有多少块平均分就是指每一份要分得一样多。

C.学生操作,运用平均分的方法。如我让学生把8个□平均分成2份,并要求是怎么分的。

学生这时已能畅所欲言,并能说出自己分时的想法,教师及时的予以赞许。学生顿时眉飞色舞,乐不可支。成功的喜悦,又进一步鼓舞了他们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4.提供交流的机会

现代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主动化"。即确保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课本之间多条通道的信息交流。

a.把自学引入课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自学课本,并作适当指导。如在关键处读读、写写、圈圈、画画、想想等。

b.适当组织讨论:在学习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或要概括学习的内容发现规律、提取精华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其精心设计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畅谈自己的观点,使各类学生都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另外,组织学生讨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精神。

c.鼓励质疑问难:每节课都要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提问,让他们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并引导大家进行讨论,最后求得问题的解决。启发学生质疑,勇于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d.交换批改作业,让同桌学生交流批改作业,即可减轻教师负担,又可使学生对不同解法做出交流。

5.提供思考的机会

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能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应该创造情景,提供学生静思的机会和时间。要培养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避免学优生无意间说出答案结论而影响其他学生静心思考问题。教师不能以"热热闹闹"作为衡量学生积极性的标志,因为真正有效的思维活动往往是"无声的内化过程"。

如在学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后",我给出了一道比较灵活的难题:24□6○24□6,(□可填+、-、×、÷,○可填>,<或=),让学生比较左边和右边两个算式的大小。我大胆放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思考,有不同的填法:①24-6<24+6,②,24+6>24-6,③24-6=24-6,④24+6=24+6,,24÷6<24-6…

从此例使我领悟到;在学生思考问题时,不可苦思不得其解时不启发他,不到有所领悟时不启发他。但要注意使学生思考"跳一跳,够得着",使学生能体验到思维的快乐。

总之,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的参与,没有学生的参与,任何教学都不可能产生作用。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敢于让学生人人参与,时时参与认知过程,才能使课堂教学获得更高的效率。

论文作者:李秀全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  ;  ;  ;  ;  ;  ;  ;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论文_李秀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