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制改革的本质是“金融深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论文,体制改革论文,本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从“金融深化”的理论出发,论述了我国建立适合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金融体制的要点。作者认为,我国应按照金融深化的要求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并考虑我国体制转轨的特有内容。这就是,首先要为现代金融系统的形成建立起真正的商业银行,有效的途径是“重新资本化”;中国商业银行系统应相对集中又具有竞争性。为使利率发挥重要的杠杆作用,应逐步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在遵循国际规范进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中,中国也有特定的内容。一个能使中央银行调控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金融体系必须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基础。
70年代初,E·S肖和R·I麦金农先后发表了几部重要著作,提出“金融深化”与“金融压抑”的新概念。这是关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重要理论。它提示了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的要点,对于我国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经济体制改革中“金融深化”的特点
根据肖和麦金农的理论,金融深化指国民财富货币化和社会资产金融化的深度。市场经济越是发达,广义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就越是高。金融深化论提出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发展起一个健全的金融体制,使之能有效地进行资本配置。在市场经济中,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是通过资本市场的配置来实现的。资本集聚的规模与速度决定了经济的增长速度,资本流向的调整决定了经济结构的变动。金融深化的结果是形成金融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成功历程中,金融深化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业高度发达,并向工商企业直接投资和渗透。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高效的金融机制成为经济成熟的先导。发达市场经济中高度发达的金融业显示了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
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市场经济来说,金融深化的作用在于培育统一的资本市场和发达的金融业,以此来调整市场功能,推动各部门资本收益的均等化,并调整已有的资本存量,形成较高的储蓄率、投资率和投资收益率,尽快跨越不发达阶段。
从我国的教训来看,1992年底开始的金融混乱根子在于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因未实现金融深化而形成“金融压抑”,并成为对整个经济改革的障碍。
作为体制的发展过程,金融深化的主要内容和政策目标是:
1.使银行系统和金融市场真正发挥引导社会储蓄、进行生产性投资的功能,变经济中内源性融资占主导地位为外源性融资占主导地位。外源性融资机制的形成使真正具有生产机会的企业家可能发挥作用,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而内源性融资机制不但抑制经济增长,而且导致贫富两极分化。
2.实现利率市场化,消除对存放款利率的干预;使利率真实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和资本的匮乏性,从而成为调节资金的杠杆;放宽对汇率的控制。
3.政府不采用通货膨胀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中央银行能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在利率市场化中实际利率为正值,而不是通货膨胀率超过名义利率使实际利率为负值。当实质资本和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为负时,有利的投资机会丧失,而在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中实质资产与金融资产的收益会趋于相等。
4.放宽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管制和限制,鼓励多样化的金融机构的发展;注重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
金融深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表明金融本身的成熟及其在经济中的渗透。根据这一规律,中国经济必须实现上述目标。从中国的具体情况看,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金融深化的核心标志与一般发展中国家有所不同:
1.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经货币交易总值的提高,在一般发展中国家为自然经济即物物交换的下降,对于过渡经济来说,除了农村有相似特点以外,尤其还包括城市计划配置比重的下降。
2.用现代方式经营管理的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发展,非现代化的传统小规模钱庄、放债公司、义会、当铺之类金融机构的减少。在过渡经济中前者尤其表现为原体制下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和城乡信用合作银行的发展。
3.除商业银行外,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和资金市场的发展。放宽对金融体系和市场的管制。在过渡经济中重点是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及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如证券市场的成熟,货币市场的发展等。
4.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加,形成竞争系统,从而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在过渡经济中,重点是探索利率与汇率市场化的最好过渡形式。
5.一个发达的现代金融系统,必须是一个稳定可控的系统。对过渡经济来说,金融深化过程也伴随着中央银行调控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一个宏观调控系统的形成过程。只有有了一个发达的现代金融系统,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才可能起作用。
因此,金融深化会消除金融发展的滞后形成的对经济的“金融压抑”,使银行制度和资本市场真正执行组织社会储蓄资金、引导生产性投资的功能,形成社会投资机制,转化投资靠政府的旧机制,为整个经济的市场化开辟道路。实现了这一步,中国的市场化道路就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
二、商业银行体系的形成与培育
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系统的主体,其发达程度是金融深化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的问题是如何加速,这是实现金融深化的一个重点。在现有银行体系之外发展新的商业银行是必要的,但对整个银行体系的商业化来说进度太慢,会影响整个改革的推进。
国有企业大量呆帐使银行商业化难以起动是问题的症结。大量呆帐已使银行资本净值大大减少,资本资产比率很低,因而银行体系十分脆弱。为此,对银行实行“重新资本化”是关键而且可行的一步。
重新资本化是银行的务财重组,其基本含义是重新建立银行的充足资本金,以使其可能按商业银行的原则经营。重新资本化怎样做,首先取决于银行的呆帐、坏帐究竟由谁来承担更合适。这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西方国家银行坏帐由银行的股东承担,股票价格下跌。在中国,银行坏帐是国有资产的损失,只能由国家来承担。换句话说,不可以通过股份化让个人股东来承担。所以问题只是如何找一个震荡较小、进度较快而对各方都比较合理的办法。
解决银行呆帐一个比较简单的做法是:国家财政发行专门债券,银行用呆帐全额“购买”,也可以称是国家财政用债券全部收进呆帐,从而呆帐冲销,资产总值恢复,资本净值提高,在此基础上银行开始进入正常运作。
但是,由国家全额承担呆帐的办法成本很高,不切实际。一个比较可取的办法是按银行资产的市场价值和资本金充足标准来注入资本。也就是说,重新资本化不是简单地在会计上对呆帐作帐面注销,而是重建充足资本金。国家在对银行重新资本化时也不是提供新的资金,承受现期负担,而是发行债券。为了尽量减少近期成本,债券可有多种期限,并采用低息以均衡负担。
重新资本化的过程是,先对银行的所有资产重新评估,确定其市场价值。按其8%这一资本对资产的标准比率算出充足资本金的数额, 并算出资本净值的市场价值。现有资本净值与充足资本金的差额即重新资本化所需的资本数。这样算法的好处是,国家不承担全部呆帐但却可重建银行的充足资本金,所需资本数小于呆帐数。如果银行其它资产有增值,可以部分抵消呆帐。
应当在改革中强调,重新资本化的目的是消除呆帐,使银行能够开始真正按商业银行的要求和原则经营,而不是国家为银行承担损失。重新资本化是改革转轨过程中的非常行动,一步到位,下不为例。银行新旧帐目划清,新增坏帐由银行自行承担。
对于目前银行呆帐负担的解决办法,国内的主要意见是“债权变股权”。相比而言,债权变股权办法使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依赖于企业改革、股份制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等多个环节,一般只适合于有股份制改制前途的企业,而欠帐不能偿还的企业大多又不具备这一条件。重新资本化使银行改革主动超前,有利于加快市场化建设。相对于整个经济的市场化来说,目前的银行制度十分落后。而在客观上却要求银行改革必须超前。一旦改革到位,银行就可以帮助和促进企业改革,即通过资金的硬约束推进企业市场化。如果银行体制改革滞后,企业的预算约束仍然是软的,经营效益难以提高,坏帐还会不断增加。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重新资本化过程中是否也可同时向社会发行股票或债券,这可以进一步减轻国家的负担。另一个问题是,银行重新资本化后企业对银行的债务如何解决。对银行重新资本化是为了使银行走向商业化道路,不等于注销银行对企业的债权。因国家在重新资本化中投入了债券,所以对于部分仍旧可以收回的贷款,银行仍应积极收回并上缴国家财政,当然可以确定一个银行的分成比例。
商业银行的建设是金融体制建设的基础。因为竞争性的金融体系是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包括多种金融机构的体系,在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中居主体地位。这一点在当代国外市场经济体系中十分明显。在美国,金融体系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作为中央银行的联邦储备系统、专业信贷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后者包括国民银行和州立银行。在这中间,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的1/3以上。在日本,金融体系包括作为中央银行的日本银行,专业性金融机构和政府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包括城市银行和地方银行,其存贷业务量占全部金融机构业务量的一半左右。在英国,英格兰银行是中央银行,金融体系中包括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在商业银行(清算银行和商人银行)中, 仅最大的四家就掌握了全国4/5以上的企业和个人存款。在法国, 金融体系包括作为中央银行的法兰西银行、商业银行、专业信贷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商业银行中仅计受政府控制的163家,其存放款总额就占全国的4/5以上。 就发展中国家的例子来说,印度商业银行有国有化银行、公共银行和私人银行,前二者占主导地位,存款额占全国存款总额的9/10。在巴西, 巴西银行等八大商业银行拥有的分支机构占全国商业银行机构的一半以上。在埃及,四大商业银行基本上垄断了全国的金融业务。
以上情况同时也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和更多注重政府指导经济的发达国家中,商业银行的集中度相对更高些,从中国的体制特征属于政府需要更多发挥在经济中的调节作用,进行发展导向这一特点看,在商业银行体制上应考虑更多一些相对集中,即在进一步发展一批商业银行的同时形成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为主干的商业银行体制。
在形成商业银行这一金融机构主体的同时,需要注意全面构筑以下部分以形成完整的金融系统:
1.政策性银行的建立已经起步,承担政府投融资职能的长期信用开发银行、支持进出口和支持农业的政策性银行均已先后成立。下一步的目标除了再考虑组建其它几个政策性银行以外,主要是顺利地把政策性业务从专业银行中分离出来。这一步的关键是与企业改革的同步推进。
2.信用合作银行。这包括城市和农村两个方面。在城市,要在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城市信用合作银行,基本实行单元制,不设立分支机构;在农村,要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农村信用合作银行,原则上也是单元制,可以考虑有限的分支制。
3.非银行金融机构。这类机构有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和金融性基金组织等。这类机构是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运行的重要中介服务机构,也是宏观金融调控的重要基础,发展得好,金融和经济会活起来;发展得不好,很容易引起混乱。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加紧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规范各类机构的审批与监督机制,消除不平等竞争,变行政性管理为法律管理。
4.银行保险系统。随着银行的增加,金融市场竞争中破产可能性的形成,对存款人的存款保险问题必然产生。银行保险在稳定金融系统中有重要作用。美国的联邦储蓄保险系统以法定形式承担银行保险,中国可以参考,以形成类似但又有所区别的保险系统。
三、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
利率是调节资金配置的杠杆,也是最灵敏的经济信号。利率市场化被认为是金融深化的重要一环。
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银行存放款利率都受到控制,且往往低于市场水平。这种做法表面上可以降低资金成本,鼓励投资,事实上蓄储受到抑制。信贷资金的分配依据非市场因素,资金配置效率大大下降。储蓄率降低和资金配置效率降低从两方面影响了经济增长率。在通货膨胀较高的情况下,利率管制导致实际利率为负数。负利率有利于贷款者从而降低了贷款使用的效率。
在我国,实现市场化的利率机制的改革目标应是建立一个动态利率体系。这个体系的基本框架是:
1.中央银行管理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利率决定机制。在这个机制下,基准利率起主导作用,反映社会平均利润率,反映整个金融系统中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平衡。
2.中央银行制定法定利率。其中包括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率和再贷款率,以及对专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某种控制和对股息债息的直接控制等,其原则是能有效控制投资、控制投机、抑制通货膨胀,既防止本国资本外流,又吸引外国资本流入;能有效调节专业银行及金融市场对中央银行的货币需求。
3.在过渡期内,规定基准利率和浮动幅度而不完全放开利率。这在我国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我国资金总量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仍将相当短缺,如果不有效引导就可能大幅上升,对生产产生冲击。但是应当注意到这中间包含了资本市场的扭曲和效率下降,从整体上不利于经济发展,尽快缩短这一阶段,尽快过渡到一般发达国家的体制,即规定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体制。
4.就改革的目标来说应当进一步放松利率的浮动权。储蓄存款利率作为最低利率,也是其他各种利率的基准。中央银行确定各金融机构的平均资金成本与其贷款利率的最大差额,而让金融机构自行确定其利率水平。
利率市场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以下条件:
首先,逐步取消以低于市场利率为基础的选择性信贷政策,放开有关金融资产的规则,实均衡化,防止利率水平的扭曲。
其次,健全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机制,使再贴现率作为银行的边际资金成本,进而增强中央银行干预货币市场利率的职能,以有效调控货币市场利率,作为银行边际资金的成本条件。
第三、提高利率对货币政策的反应速度。其途径是调整对货币市场的管理条例,放宽货币市场的工具与参与者的范围限制;放松银行注册、合并、收购和设立分支机构的条例,鼓励竞争,削弱银行业资金供应的垄断体制;加强防御性货币政策的操作以稳定货币市场的利率;改变贷款市场的分割状态和信贷的差别待遇。
第四、鼓励金融机构进行期限转换,推选可调整利率贷款合同,以防止利率上升导致成本增加,利息收入变动滞后而使金融机构在短借长贷的期限结构下陷入困境。同时也要实行利率上限平衡借贷双方风险。
第五、中央银行在可能间接影响利率的政策上注意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政府要从金融市场筹集资金来弥补预算赤字,并与企业同样条件,以避免资源分配的不当,防止由中央银行直接解决政府的信贷需求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并因此把企业挤出信贷市场。也就是说,要按市场确定的利率对政府财政赤字融资。
第六、强化企业预算约束,使利率信号对宏观经济活动和资金需求确有真实影响,防止利率运作空转,仅产生宏观预期或仅改变企业利润率水平的不足效果。
四、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特殊内容
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上产生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理论和由此产生的管理方法代表了现代商业银行的规范与管理水平,也是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既是银行经营的安全性问题,也是效率性问题。对中国来说商业银行的发展要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本世纪30年代以前,依据“真实票据论”,商业银行的管理强调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以能够随时应付客户的提款和贷款的需要。因此银行贷款只能用于真实的生产和流通方面,主要业务是发放短期的工商流动资金贷款,以商业票据作为担保进行贷款。显然这样的结果是银行的经营业务范围狭窄。由于在金融市场上随时可以转让的证券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银行持有这类资产可以不影响流动性。这种“资产可转让论”使银行业务进一步扩大。二战以后人们又认为,如果借款人预期会有可靠收入,那么银行即使发放中期贷款,其资产的流动性也不会受影响。这种“预期收入论”使银行的经营进一步考虑盈利性而不只是流动性和安全性。但是到这时为止都还只是“资产管理”,重点是商业银行如何运用和管理好其资产来扩大其业务。随着金融机制的发展,西方商业银行又扩展到“负债管理”,也就是考虑从多方面借到资金,如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同业拆借、在金融市场上融资等来解决资金的流动性问题。如果这方面做得好,银行就可以不必担心资产的流动性。同时应考虑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形成银行“三性”的动态均衡,其核心是盈利性。
70年代以后,在国际金融业竞争加剧中,商业银行创造了大量“表外业务”,即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业务,以收取佣金与手续费,而这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流动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与此同时,银行的跨国经营的拓展大大增加了业务风险,增加了存款人和投资者的风险。为此1988年7月, 在国际清算银行发起和主持下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业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即巴塞尔协议。这一协议的基本点是:跨国银行经营风险的防范应从银行自身寻找约束保障机制。资本金是偿还债务的基础;因此资本金与资产的比例关系是制约风险大小的关键因素。在资本金和风险资产确切定义的基础上,巴塞尔协议确定了其比例关系,并要求所有跨国银行严格遵照此比例发展业务。其中表外业务按信用风险转换系数折成表内业务计算。这一协议使跨国银行的业务风险得到了有效的防范,并消除了国际上各国银行间不平等竞争的根源。这一协议使国际银行业的管理进入注重资本充足率的风险管理,由注重盈利转变到同时注重安全性和流动性。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同时面临着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推进资产负债管理,以实现银行的盈利性,另一方面是推进风险管理,以实现安全性和在资本充足率标准上与国际接轨。
实现资产负债管理的条件主要是两条,一是调整银行与企业的关系,二是发展金融市场。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银行无限制地为企业垫付营运资金,补贴企业亏损,信贷资产风险极大。资金配置方式的体制是财政预算和信贷计划按条块的信贷计划分配,各地各部门及各重点项目通过行政渠道争夺资金,银行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资产管理。在负债管理方面,虽然金融市场已逐步建立起来,但还很不完善。缺乏健全的资金市场和货币市场,缺乏发达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银行无法利用股票和债券筹集资金,只能靠向中央银行调拔信贷资金,缺乏完善的同业拆借市场,不能轧平不同期限的资产负债缺口,难以进行负债管理。
为了使企业银行能有效地进行资产负债管理,通过其经营效益带动整个经济的效益,必须首先调整好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强化企业的预算约束机制。同时通过加快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运作创造条件。要健全资本市场和资金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和外汇市场,以有利于银行填平不同期限和不同币种的资产负债缺口。还应当进行金融工具创新以吸收更多的存款。银行的股份化改革也是一条重要途径,因为这将大大有利于银行在市场上筹集资本。
在风险管理上有待做的工作更多。从我国金融业目前发展的情况看,主要的风险问题还与西方银行不同,即不是表外业务增大和跨国银行问题。但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机制的迅速成熟,这两方面的问题也会逐步形成。目前我国银行的主要风险来自于信贷风险,即贷款过于集中,对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审查不够。对此,应当规定银行贷款集中的最高限额,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资产规定不同的呆帐准备金。二是利率和汇率风险。应当规定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期限与币种比例,要求银行逐日轧平利率与汇率的暴露头寸,禁止银行进行投机。三是流动性风险。为应付突然的大批提款,要规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并保持一定数量的流动性较高的资产。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当前阶段,必须高度警惕地避免因货币信用关系发生银行业连锁反应会带来的金融危机,及至整个经济危机。要承认并充分注意到这正是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中曾经出现过的大问题。应当严格金融法规,特别是对申请金融银行业务者进行严格审核,包括资金来源、经营管理能力等。建立严格的稽核制度和独立的稽核机构,赋予充分权力对银行业务进行审查。也要根据巴塞尔协议制定标准并要求银行达到。
五、宏观调控系统的金融市场基础
金融深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在中央银行调控下的高效运作的金融市场体系。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金融市场高度发达,从而宏观调控机制充分成熟。当前发展金融市场中,要根据实现这一要求来建设规范化的金融市场。
从中央银行这一面看,不仅要完成从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的转变,而且要具备不同类型的间接调控手段。从国外经验看,存款准备率工具作用比较剧烈,不宜经常采用;再贴现率工具比较被动,只有在银行要求贴现时才可发生作用。最灵敏且日常使用的应是公开市场操作。从中国的实际看,中央银行主要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是贷款规模控制以及资金的计划管理,同时也采用了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贷款利率、中央银行贷款限额等辅助性的调控手段。前者的直接控制的局限性与金融市场化、经济国际化日益不相适应,而后者也存在国外同类工具相似缺点。因此,完善公开市场操作是健全金融可调控机制的重点。
公开市场操作的最大优点是它对市场的经常性微调,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或中央银行的融资券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防止大的震荡,引导市场利率,抑制通货膨胀并有利于经济增长。
要实现中央银行的有效调控作用,首要前提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中央银行必须独立于财政,把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通货膨胀率的控制作为首要目标,而不是把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不可否认,中央银行在经济增长上应与政府协调。但必须注意,在中国的体制下经济增长的目标为各级政府所追求,政府财政赤字和投资失控是经常性的危险。维持较高的增长率已非难事,而更易发生的是高通货膨胀率。只有把抑制通货膨胀而不是把经济增长作为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才能在宏观体制上形成一个制约结构。各国的中央银行制度都在不同程度上强调与政府的协调与相互制约,独立性是制约的必要前提。国外理论认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原则应当是“逆风向而行”,即实行与经济发展势头相反方向的调节,因此,独立性更为重要。在国际上,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四种形式:一是独立于政府,直接对国会负责;二是独立于财政,对政府负责;三是隶属于财政部但又有较大的独立性;四是隶属于财政部,独立性较小。从中国的情况看,为使政府能全面协调经济政策,中央银行应采取对政府负责的模式,但必须独立于财政,以解决历史上长期以来的财政向中央银行透支的问题。从全国来讲,中央银行隶属于中央政府而与财政平行,但在以下各级必须强调独立于各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为解决各级部委所属的金融机构不服从中央银行监管,或向中央银行施加多贷款压力,应在体制上设定中央银行不得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提供贷款或担保,以组建政策性银行来割断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和政策性贷款的关系。应尽快创造条件建立跨地区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以彻底摆脱地方政府对中央银行地方分行的压力。
除了独立性的法定地位问题,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全面建造公开市场操作的微观基础。目前的有利条件是,我国已有一定规模的短期国债成为公开市场活动的操作对象;中央银行已有可能从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操作的能力,其中包括每年的基础货币增量、中央银行现有基础货币存量中的一部分以及通过融资券筹集到的资金;从金融市场的发展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雏形。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银行与金融机构吞吐国债、有价证券的能力不足,银行经营体制未根本转轨,利益机制尚未强化。第二,金融市场不发达,市场利率传导机制不灵敏。市场利率明显高于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使中央银行根据基准利率进行操作难以收效。第三、尽管今年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监管促使银行及金融机构持有国债,规定存款的一定比率必须购买国债,但流动性储备的比例仍在10%以下,而在发达国家这一般要达到25~35%。
高度发达的金融证券市场是公开市场操作的基础。因此构筑一个有效的调控体系必须从这方面着手。
首先,应进一步发展证券市场,以形成发达的证券买卖体系。完善市场网络体系和资金清算系统,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强化公开市场操作的基础。要发展短期政府债券市场,既解决财政收支不均衡的融资需要,改变财政与中央银行的传统透支关系,又扩大公开市场操作的现象。
第二,要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除了继续发展抵押与长期信贷市场,规范证券市场市场外,尤其要发展长期债券市场,包括企业与公司债券、财政与政府机构债券、金融债券等,改变企业债券热、国债冷,一级市场热、二级市场冷,发行者关心筹资忽视债务偿还,购买者追求利息忽视本金安全的局面,以形成健康的市场行为,使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规律化。
第三,允许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以增大证券容量,与中央银行融资券一起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增大操作的力度。同时要控制好一级市场,包括国债的发行以防止一级市场对二级市场调控可能产生的冲击。
第四,要发展同业拆借市场,在目前发展较快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形成全国统一的货币市场,以提高银行资金的运用效率。要促进跨地区跨系统的资金融通,方便金融机构融通资金,以利金融机构在买入国债后克服资金缺乏的困难。
第五,要发展票据市场。目前票据市场不够发达的情况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正常循环,加大了企业间债务清偿的难度,也限制了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方式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
第六,使国债利率到位。即把国债利息率的下限定在相同期限的储蓄利率,上限定在相同期限的贷款利息水平上,以既鼓励购买国债又防止套取贷款购买国债。
总之,金融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金融深化提供了一个全面配套改革的基本思路。按照金融深化理论所确定的环节和目标推进改革,将会比较顺利地在我国建立起一个高效运行的金融系统来。
标签:银行论文; 央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金融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银行融资论文; 融资风险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银行系统论文; 银行资产论文; 银行资本论文; 商业银行流动性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资产流动性论文; 中央银行票据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有效利率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管理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