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应用论文_刘建萍

探讨农村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应用论文_刘建萍

甘肃华屹置业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缓解了农业用水压力,解决了农业生产上的困难,对很多的干旱缺水地区意义尤其重大。相关部门应着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相关的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应用

引言

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经渠道,在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好基础设施,以便真正达到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的目的。

1节水灌溉技术及农田水利工程简介

1.1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主要特点是保留了传统灌溉技术的一部分,同时将传统灌溉技术和节水灌溉理念相结合,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用水技术和理念。节水灌溉的主要依据是当地的水文特征还有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节水灌溉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当地的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节约水资源的使用。当然,也不是一味地节约用水,节约的前提是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保障农民的收益。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节约了水资源的使用,在缓解了农业生产压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2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是为农业生产和发展服务的水利工程项目,对农业生产的意义重大。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以往的农田水利工程的主导是政府,经过不断地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的主导逐渐变为农民,因为农民本身更清楚农作物生长和用水的规律。当然,政府在农田水利工程中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为农民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二是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往的农田水利工程只是注重经济上的收益,现在的农田水利工程逐渐开始重视自身所发挥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2.1微灌技术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对水资源的精准掌握,彻底杜绝了传统的农田漫灌方式带来的水资源浪费现象。是利用输水管道把水份泵送到需要进行灌溉的位置,然后使用末端管道的灌水器,按照农作物的需求进行匀速地、小流量地运送到植物的根部附近的节水灌溉方法。

2.2井灌式节水灌溉

此种灌溉技术的运用,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切实减少地下水位过低的问题,能够通过科学搭配的方式,完成相应灌溉目标。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需要按照农田水资源情况,对井灌位置进行科学制定,一般以农田中心位置为宜,进而组成移动式井灌灌溉模式,能够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划分与使用,可以为节水高产模式实施提供可靠保障。

2.3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的技术基础是滴管技术,这是一种比较新的灌溉技术。灌溉的方式主要包括小管涌流管、渗灌、滴管及微喷灌。微灌技术有很多灌溉上的优势,由于使用了滴管技术,所以灌水的流量非常小,更高效率地节约了水资源,灌溉的周期也比较短,控制起来比较方便。但受土质性能所限,目前微灌技术主要应用于一些渗水性比较差的土质中。

2.4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

雨水集蓄收集的主要是雨水,很多干旱地区没有河流、湖泊可以利用,所以只能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和工程的建设在雨季的时候将雨水收集起来,然后在农田需要灌溉的时候,将所收集的雨水输送至农田中。一般来说,这种技术主要用于我国西北较干旱的地区,在南方等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则没有使用的必要。这种灌溉方式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3影响节水灌溉的因素

3.1人员素质的影响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人员素质在节水灌溉中的影响较大。少数灌溉作业管理人员对水资源利用没有足够重视,节水意识不够,造成水资源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自然环境的影响

不同地区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导致水资源较为匮乏,土地干旱现象严重,较高的风速和温度带来了水分的快速蒸发,导致其农业生产中需要的水资源较之潮湿地区更多,对于推行节水灌溉带来了阻碍。

3.3地域差异的影响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这种分布状况同农业生产之间存在着较大矛盾。有些地域的农田面积较大,但水资源却较为匮乏,无法支持农业生产的需要。

4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措施

4.1合理选择,科学规划

4.1.1大田灌溉

大田具有平整、宽阔的特点,在进行灌溉时,可以利用地下管道输水,地上出水口小畦陇灌溉或有压水滴灌方法对大田作物进行作业,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和劳动力,也不会影响其他的农业活动,农户可以在同一时间对农田进行多重操作,例如对作物的喷药与采收等。

4.1.2林果园区灌溉

果园特别是山地果园具有地形复杂、水源困难的特点,在进行灌溉规划时,要以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为主。树下微灌、滴管溉,可以避免土壤板结,营造良好的田间小气候,创造夜露效果,增加昼夜温差,提高果品质量。

4.1.3大棚灌溉

大棚具有面积有限,温度和湿度控制要求高的特点。灌溉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使用微喷灌溉技术,这种方式多用于多叶类蔬菜的种植,技术要点在于使用管道将水源引进大棚中,利用喷头的旋转对蔬菜进行浇灌;二是滴灌技术,多用于黄瓜、西红柿等果类蔬菜的种植,其要点在于使用管道直接将水源输送到植物的根系部位,进行适度的灌溉。

4.2合理配置水资源

由于国内水资源并不充足,部分地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干旱问题,所以各地区需要结合自身土壤水含量,对水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在进行配置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按照农业发展规划,合理对水资源划分,并要制定出配套的规划制度完善方案。应在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运用前,对当地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配置情况展开实际调查,并要按照调查结果,对水资源运用进行科学安排,以便制定出高效的水资源使用方案。技术人员应保证每一滴水都可以得到最优化运用,要真正将水资源保护与节约工作落实到实处,确保节水灌溉种植模式能够得到迅速推广。

4.3实施科学化灌溉

为保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使用质量,使用者应按照农作物生长习性,科学进行灌溉,以保证农作物生长质量。通常农作物生长总分为4各阶段,各个阶段所需水量并不相同,这就意味着使用者需要按照各阶段植物生长情况,对灌溉技术以及灌溉水量进行科学配比,应制定出分层次灌溉模式,以保证各阶段植物所需水分充足性。同时由于各个区域含水量并不相同,因此在进行作物种植之前,应事先对作物种植区域图土壤进行检测,要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灌溉方案,进而实现理想化水资源灌溉模式。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水资源稀缺,如何有效利用水资源是当前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而要解决水资源的稀缺问题,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要增强农业生产中的节水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在促进农业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以上内容就农村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卿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4):97-98.

[2]王盼,杭天飞.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吉林水利,2017(12):52-53+59.

[3]范立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7(22):229+234.

[4]雷淑波.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7(19):212.

[5]杨勇,窦翠梅.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及实施要点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18):59.

论文作者:刘建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  ;  ;  ;  ;  ;  ;  ;  

探讨农村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应用论文_刘建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