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寿红 历城区郭店中学 250104
【摘要】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当前各类质量检测、学业评价卷中名著阅读题的考查内容与形式对阅读促进构不成足够的动力。笔者意欲在名著阅读探索能力监测方面做一番思考与尝试,或许会对目前初中名著阅读现状改变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能力监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064-01
前言:初中语文的学习中,课外阅读,尤其是名著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展学生的知识眼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名著阅读活动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哪些名著、怎么阅读等都是教师指导的范围,需要教师认真考量,为学生制定有益、有效的阅读策略。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探索能力监测方法
(1)名著阅读探索能力。“名著阅读探索能力”就是了解、搜集信息的能力,是积累、理解、推敲、获取、领会、把握、欣赏名著的内容形式以及和作者交流的综合能力。书面监测可采用一对一的填空题,或者四选一的选择题,也可提供有一定选择余地的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依据要求自主回答。(2)构建名著阅读探索能力监测框架。为了改变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我们可以借鉴“PISA,’[1]的相关理论。尝试在名著阅读过程中,构建探索能力监测框架,制定双向细目表,形成分层监测策略。并在监测分析过程中,逐步改进、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最终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专题中共有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学习读整本书”;二是“推荐•阅读”,是引导学生根据推荐方法在课堂上和课外自己去读书;三是“思考•交流”,要求学生从整部书的内容来回答书名的来历和保尔精神的感人之处,并要求应用勾画圈点的方法批注精彩片段;四是“写作•活动”,均是活动题,读书报告会、心得交流会、朗诵会、专题壁报、做卡片、看电视采访投稿等。意在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从学课文引向应用,从课内向课外延伸,通过写作和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语文能力。这样的设计,使教师不再需要进行繁琐的知识点解析,使学生学习的空间变大,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意识、探索能力、创造意识的培养成为可能。这样的设计,监测也始终贯穿在整个名著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日常阅读观察并结合学生对自己阅读行为的观察和反思进行,会更有利于学生自己去获取、探索、寻觅、掌握,从而获得阅读名著的乐趣。但是,如何将形成性监测和诊断性监测、总结性监测有机结合,帮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习的保持与迁移,是我们急需重视的问题。
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有效方法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提高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战场,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上应把课本有意识地延伸到课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初中语文教材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都有节选,我们在学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姥姥游赏大观园》[2]这些课文后,设置了以下问题: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后,被官府抓住了吗?被判死刑了吗?刘备在曹操手下行韬晦之计,后来又是如何慢慢壮大自己的势力的?刘姥姥是谁?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时得到了贾母的恩惠,但后来却帮助他们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你知道吗?有了这些问题的引领,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自觉阅读这些小说。可在一段时间后,以讲故事、你问我答等方式组织学生在班级内互相交流。(2)及时推荐与教材相关的美文、奇文。笔者教学余秋雨《信客》时,不但向学生介绍作者的有关情况,还隆重推荐《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千年一叹》等作品。学生读后都赞不绝口,兴趣盎然。(3)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对其中的佳作进行表彰,并将佳作抄写张贴于教室中,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我们有特色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将自己读名著的体会写成“名言”,搞“名言”征集活动。
(二)积极开展课后拓展
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进行拓展,吊起学生们的胃口,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使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教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课文对每个人物描写都非常细腻,于是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小说《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语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通过这些语言、形象的描写,人物的迥异性格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学生们自然就会在课外找书读。这样,不但促进了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而且对于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三)创设趣味性阅读氛围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与其督促学生阅读,不如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阅读的紧迫感和内需力。的确,从心理学角度讲,当人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整个身心都会投入进去,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情景。它对于人们的学习和科学研究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首先,克服心理障碍,循序渐进。阅读初期,学生对名著有敬畏之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选择理解较为容易的或是趣味性较浓的名著(比如《汤姆索亚历险记》[3])进行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阅读篇幅较短的名篇,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学生与名著之间的隔膜自然就会消失,学生也会产生阅读的亲切感。其次,多措并举,激发兴趣。阅读的方式并不单一,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名著阅读的有效进行。比如,以“听”促读。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适时贯穿对于名著阅读的推荐。如教师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因为涉及到悬念迭生的美女蛇故事,学生自然兴趣浓厚,这时教师可以再选择其中一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在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便戛然而止,同时告诉他们想知道更多的话不妨去看《朝花夕拾》。再如,以“看”促读。利用学生喜欢电视的特点,引导他们读一些高雅的、健康的文学性书籍。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前,组织学生观看精彩的影片片段,这样学生自然会主动接触原文。这样视觉享受与审美阅读相结合,名著阅读可以更为轻松而深入地进行。
结语:针对当前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语文教师要注意总结适合的方法,富有个性的教育技巧,引导学生、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本华.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的阅读设计与教学实践[J].内蒙古教育,2018(17):12-18.
[2]何宗英.面向基础薄弱生的整本书阅读教学[J].中国教师,2018(11):74-76.
[3]孙北平.微型网络社区促进学生整体阅读素养的实践探索——以《西游记》阅读教学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8(12):28-31.
论文作者:张寿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名著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刘姥姥论文; 兴趣论文; 课外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