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ORS系统的全称是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在发展历史上来看,早在二十世纪末期就已经被研发出来,后来经过很多年的技术革新,基于此技术的综合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CORS系统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交通规划,天气预测等等相关的研究层次。本文主要概述了CORS系统在内河航道测量的重要性和特点,分析了CORS系统在内河航道测量的综合应用,从而为内河航道的测量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CORS系统;内河航道;航道测量;应用探析
一、CORS系统在内河航道测量发展的基本概述
(一)CORS系统的发展背景概述
现今,CORS系统技术综合应用的侧重点在于空间定位技术,这是国际上对于此技术的研究新方向。为此,国家已经建立了CORS系统研究小组,从而促进CORS系统的不断发展,推动应用技术的成果研究方向。CORS系统技术的发展应用是网络RTK技术的一种延伸,在研究方向上主要涉及卫星定位,计算机数据网络,电力通讯,信号传递等综合领域的集中应用,并通过基站与空间站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专用的网路技术。
(二)CORS系统在内河航道测量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网络大数据的综合发展,使得各个领域的技术应用相互结合,从而对测量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通过新概念测量技术的提出,实施动态差分网络是借助单独的基站向多基站的一种延伸。通过多基站的构建,使用GPS网络地位系统,并按照VRS技术作为研究重点,从而扩大了测量区域,进一步缩短了研究时间。通过多基站构成的CORS系统在内河航道测量中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1]。
(三)CORS系统的工作原理简要分析
根据CORS系统的应用原理作出分析,此系统是指通过一系列固定的GPS网络定位基站,并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网路数据平台,计算机通讯技术综合而成的网络,按照不同的用户提供最适合的服务。另外,可以通过观察GPS定位的数据值,改进测量的数据以及修订数,进而完善CORS系统的综合服务流程。CORS系统的工作过程是通过多基站数据网络对GPS网络定位数据进行采集,然后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网络数据处理平台,根据数据处理平台按照多基站的实时测量数据作出数据建模分析,进而构建一个虚拟参考的基站点,在个虚拟的参考站点包括了网络GPS定位测量值和基站坐标值,根据网络数据的传播网络构建,并按照规定测量值修改信息,从而保证测量值的准确性。CORS系统技术的研究主要的特点在于:第一,使用的范围较为广泛,不会受到地区的限制因素;第二,CORS系统技术的使用较为便捷,不需要搭建另外的网络参考站点,就可以实现测量工作,从而简化了测量步骤,减少了成本的投入;第三,CORS系统的合理使用相对于传统的RTK测试基站,实现的测量更加精准,而且可以尽量避免实验误差。
二、探究CORS系统在内河航道测量的综合应用分析
(一)内河航道测量的研究前提
CORS系统的应用具有现代化技术的研究价值,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内河航道的测量工作中。根据我国的内河航道分析,在航道开工的初期需要对征地的拆迁作出放样审核处理。尚且没有处理对内河航道的加密控制点的处理,当初设计的工程控制点已经被破坏或者被其他东西覆盖,在两个相邻之间的控制点也会因为视野较差,无法完成内河航道的测量工作。但是,CORS系统的出现可以有效的解决内河航道的测量问题,在测量过程中不需要设计航道的控制点问题,从而更加的方便后期的数据采集,加工和处理,最终保证了内河航道工程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
在内河航道工程施工上,需要按照相关文件的技术指标,对内河航道整体工程放样及时做好复检测量。这个过程由于时间问题,任务量问题,以及各个相邻之间的顺直度问题,都会严重的限制工程测量的进程。为此,CORS系统的合理使用可以加快对内河航道的数据采集工作,并且完成全过程的控制点参数模拟,可以将整个内河航道看做一个独立的控制网络,进而保证航道标段出现护岸错位的情况,最终保证了内河航道的测量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CORS系统应用的范围较为广泛
在CORS系统对于内河航道测量中,可以扩大测量的覆盖范围。采用全线控制点的坐标数据,与之前系统收集的坐标数据做出数据拟合,从而建立施工项目的坐标系统。在数据的采集上,通常需要对控制点的数据做出一次收集和拟合过程就可以,而且CORS系统技术的应用具有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如果需要再一次对内河航道的区域范围作出控制点的测量,可以根据事前建立的控制点就可以实现再一次的测量工作。如果使用传统的测量技术,测量内河航道水下的具体情况,需要搭建一次基站点,此站点的测量范围在十千米以内,如果技术的信号收集与接收较好的情况下,要想完成整个内河航道水下的测量工作需要十个小时左右。但是通过CORS系统技术的应用,可以系统的测量水下的地形,需要多建立额外的基准站,避免了信号的干扰,进一步实现信号的收集拟合的过程,大大缩短了测量的时间[2]。
(三)CORS系统应用的测量精度高
根据CORS系统与RTK系统的误差值来看,CORS系统的误差率较低。由于RTK系统在对内河航道的测量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来自外来的信号影响因素,比如,卫星信号、电离层、卫星信号的传输以及卫星数目的情况都会对RTK系统技术测量中产生一定的误差率。CORS系统在对内河航道的施工测量中,能够避免卫星信号的影响,并借助自身的系统优势解决接收机误差错误,尽量减少使用误差。通过对两者的数据误差分析来看,CORS系统技术不会根据基站的距离而变化,也就意味着误差率较小。
(四)CORS系统应用的测量工作效率高
使用CORS系统在内河测量中操作容易实现,不需要额外的建设参考基站,尽量的减少掉一些其他的流程,单单一个工作人员就可以完成测量工作,所以减少了测量的时间和成本的投入。RTK系统是需要搭建基准站,这对基准站的工作设备情况无法有效的保证,从而也会降低设备的使用效率。
三、研究CORS系统在内河航道测量的应用实例分析
(一)CORS系统的测量应用实例分析
本文以嘉陵江泥沙淤积原型观测为应用实例,按照CORS系统技术测量研究测算内河航道。CORS系统的测量设备采用一台野外数据采集移动站,一台数据深度测量仪以及一台航道测量专用的船只。
(二)CORS系统的测量应用坐标参数的分析
现今,对内河航道的测量工作还存在着测量坐标的应用,由于使用的是吴淞高程系统,对参数具有限制作用,使用CORS系统测量仅仅得到一个准确的坐标数据,这个坐标数据还不是当地的研究测量数据,为此需要对坐标数据的转换分析,才可以得到当地的数据。主要的解决转换数据的方式如下,将CORS系统收集的数据传送到数据信息结算中心可以完成转换,但是仅仅是转换成坐标数据,不具有及时性;可以借助布设在嘉陵江沿岸的精密控制点,进行完成数据参数的转变,可以仅仅在测量区域收集一个控制点就可以完成测量工作,进而借助单向移动站获取测量的当地坐标参数值[3]。
(三)CORS系统的测量应用数据的内外采集处理分析
CORS系统可以有效的对内外的数据完成采集和处理,一般使用横断面测量模式,可以更好地对内河航道完成测量工作。借助CORS系统数据处理软件可以完成对内河航道深度的自动测量,并及时根据没有出现假水深的地方作出取样测量。如果测量的地方出现过假水深现状,需要及时的判断并正确修改测量数据,可以保证测量数据的正确性[4]。
总结:
综上所述,CORS系统在内河航道的测量过程中比传统的RTK系统测量技术具有明显的专业测量优势,虽然此项技术的发展较为广泛,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是会受到卫星信号等因素的影响。为合理的解决这些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建立和强化网络体制,完善更多基站
点的功能。另外,如果基站的控制点一旦发生损坏就会影响后续的测量工作,为此需要对基站的控制点作出及时有效的保护。最终实现CORS系统在内河航道的测量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永贺,邢广锐,徐廷鹏.黑龙江CORS系统在生物质电厂测量中的应用[J].导航定位学报,2019,7(01):112-115.
[2]任洪玉.基于CORS与多波束的水下地形测量系统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279(01):138.
[3]祝青.探讨CORS系统在内河航道测量中的运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135-135.
[4]周新明.CORS系统在国土测绘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地理,2018(2).
论文作者:李树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0
标签:测量论文; 航道论文; 内河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基站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