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山
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场面:让学生提问,学生不是摇头,就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说没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变成学生沉重的负担。”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每一个教师都希望他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安分守己,善于思考,积极发言,努力学习。然而,好说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小学生的天性,加上他们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他们常常会身不由己地违犯课堂秩序,诸如交头接耳、左顾右盼、做小动作,甚至高声喧哗等等。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秩序是教学的前提条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想象一下,如果让学生以学习为乐,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境!学生会在学习时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1 锻炼胆量,树立自信1.1 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不怕说错,建立自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想法与自己不一样或方式繁琐就一律抹杀。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要尊重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策略。在教学中,即使遇到学生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也不要随便指责,只要学生以积极心态调动已有知识经验,迁移通化了新知识,解决了新问题,就应给予表扬、鼓励,使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学习了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后,有的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减法、除法没有,老师在肯定学生问得好后再启发学生:“你能自己算算试试吗?”学生敢想、敢疑、敢说,受到启发,通过努力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不但认识上就会产生飞跃,也锻炼了胆量,树立了自信心。
1.2 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多接触,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进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2 重新定位教师角色教师作为最为能动的因素,应成为教学新秩序的探索者、发现者和缔造者。当课堂不再是完全按照事先的设计亦步亦趋的时候,当学生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简单再现、技能的机械操练的时候,当教师面对大量信息资源需要及时捕捉、有效回应的时候,创建新规则、形成新的课堂形态就显得十分迫切。教师要纠正忽视课堂管理的片面做法,有效驾驭课堂。构建出和谐而生长,民主而平等,灵活而互动的课堂。密切关注教学状态,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堂教学是在特定的时空内,面对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和学生平等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互动,这是一个多因素彼此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动态过程,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偶发情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分析把握教学目标与课堂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的偏差,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课堂的气氛,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努力调控自己的情绪,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魅力,因势利导确定课堂管理的方法。通过有效的动态管理,就会及时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使课堂有序地“活起来”。教师充当类似于“顾问”、“导演”的角色。当然,不仅仅是学习、创新活动的顾问、导演,同时也是学习、创新活动过程中各种复杂关系和各种心理、言行秩序处理的顾问和导演。要充当好这一角色,教师要强化教学的民主意识,构建自主、开放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为学生尽量多地提供发表言论、展示才华的平台。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要让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开放,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使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序,更加充满生机。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好奇多动的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巩固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上课专心听讲。良好的纪律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终生享用的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3.1 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种种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好习惯,教学实践证明:猜谜,游戏,设疑提问等,都能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刺激大脑兴奋中枢,有助于学生迅速积极地处理学习信息。
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适时调控教学节奏,发现学生有疲倦、注意力涣散的现象时,就可以适时穿插一些趣味性的谜语,游戏等,让学生猜一猜,动一动。如进教室,教师说:“今天这一节课我们来做一个数学游戏。”那学生肯定会全神贯注的等待。信心十足地去投入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眼、耳、口齐用,集中注意力,积极学习。
3.2 勤用“口,眼,手”的学习习惯。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尚在初步发展阶段,而小学数学教材中有手口并用的教学内容,学生非常喜欢在课堂上随着节奏手口并用,而忽视了语言的正确运用。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教学障碍,多提问题来约束学生率性而为的行为。如在“时间与数学”教学时,教师随时说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立即指出是相应的哪一副图。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有目的地专心地进行思维,并且把这种思维的结果投映到相应的动作中,达到了勤思勤动地参与课堂的好习惯。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西县大刘庄校区
论文作者:马文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就会论文; 小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