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3)
【摘要】 目的:对预防手术室患者发生低体温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实施手术的1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与预防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预防组 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预防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低于常规组患者16.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术室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有效的降低了低体温的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效果。
【关键词】 预防;手术室;低体温;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0-0259-01
手术具有时间较长的特点,在手术的过程中患者极易出现低体温的症状,尤其在老年人及儿童人群中发生率比较高[1]。当患者发生低体温的症状时会造成代谢功能减弱,同时也降低了麻醉药物的代谢,患者苏醒延迟,形成凝血障碍,最终出现心肌缺血,不仅伤口极易受到感染,同时术后也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2]。在此次研究中针对预防手术室患者发生低体温的护理措施展开分析,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将2017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实施手术的1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与预防组。常规组患者90例,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42~70岁,平均(56.8±6.2)岁;预防组患者90例,男性42例,女性48例,年龄43~70岁,平均(57.1±6.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预防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1)将手术室调整到适宜的温度:将手术室的温度保持在24~26℃,当手术室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时应适当的提高手术室的温度,同时医务人员应降低消毒的时间。(2)保暖措施:尽量减少患者身体暴露的面积,针对暴露的身体部位可以使用被子、毛毯等进行遮盖,做好保暖措施。(3)在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体温的变化,当患者发生低体温的现象时应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处理。(4)在患者输血、输液的过程中应对其做好预热的措施,液体温度以37℃为宜。(5)术中冲洗液加温:在手术的过程中对冲洗液进行加温,温度以37℃为宜。(6)可以使用外部设施辅助患者提高体温,例如充气保温疗法。(7)使用手术贴膜,避免细菌出现转移的情况,同时控制好液体的流向。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
本次研究数据经过SPSS19.0进行总汇处理,用率(%)来代表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当检验结果为P<0.05,则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预防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低于常规组患者16.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讨论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发生低体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心理因素: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回心血量和微循环受到影响,易出现术中低体温现象;(2)麻醉因素:在实施全麻的时候,患者是没有意识的,相对肌肉松弛产热也随之下降,麻醉药物导致血管扩张,散热明显的升高,因此体温会逐渐下降。使用全身麻醉的术后时间通常比较长,患者长时间处于麻醉的状态体温会渐渐下降;(3)手术室环境因素:手术室的环境对患者体温产生直接的影响。近几年,手术室对手术室的空气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通常都具有空气净化层流设备,空气净化层流设备的应用主要是时空气在短时间内发生对流,在这种状态下会降低患者的体温[3];(4)输液及输血因素:在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因输入大量的液体或者血液,均会产生冷稀释的作用,患者在输入后造成体温下降。低体温的液体及血液进入到机体内也会吸收患者机体的热量,在吸收热量后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这也就加速了热量的消耗,造成体温降低的症状;(5)大量冲洗液因素:研究表明,大量室温冲洗液可以将冲洗部位周围的温度降低10℃左右,导致病人术中体温降低[4]。
在此次研究中,分别给予手术室患者常规护理及预防护理,经护理后发现实施预防护理有效的降低了低体温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将手术室调整到适宜的温度可以减少患者机体的散热量,患者会感觉到舒适,从而使手术可以顺利的实施,另外在手术的过程中避免彻底暴露患者的身体,不仅保护了患者的隐私,更是降低了低体温的发生率。在实施手术之前应准备好相应的手术器械及药物等,做好各种预案,减少手术的时间,降低患者热量的流失。另外,在为患者输液及输血时应先对其进行预热,降低体温降低与热量的流失,值得注意的是血液的温度不能超过37℃,当血液温度太高时会造成溶血反应,同时,术中需要大量冲洗液时,使用温箱内加热至接近病人体温的冲洗液,可避免长时间手术后低体温的发生率。在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体温的变化,体温降低不仅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尤其是老人及儿童,一旦患者发生低体温的症状时应及时的采取保暖措施。
总而言之,对于手术室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有效的降低了低体温的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吾吉提?海沙尔,刁宏.手术室患者低体温预防及护理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0(14):195-196.
[2]江天燕,谢丽叶,龙春梅,等.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4):804-805.
[3]陶丽琴.手术室患者实施低体温预防护理的效果观察[J].健康前沿,2017,26(7):77.
[4]张艳.手术过程中低体温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分析[J].饮食保健,2016,3(11):51-52.
论文作者:张玉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9
标签:患者论文; 体温论文; 手术室论文; 发生率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