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主网运检一体化模式分析论文_李静峰,牛刚刚,李亚亮,司云,宋莉玲,靳镕光

电力主网运检一体化模式分析论文_李静峰,牛刚刚,李亚亮,司云,宋莉玲,靳镕光

国网晋城供电公司 山西省晋城市 0480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主网运检一体化模式背景及现状分析,接下来详细阐述了电力主网运检一体化主要问题,最后对电力主网运检一体化模式管理措施做具体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

引言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不断加深改革,加速了电网建设速度。在传统输电线路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受到一定影响。当下,电力企业管理机制影响下,电力运行人员以及相关检修人员之间存在权责分配不合理现象,导致电力输电线路运检管理工作受到影响。

1电力主网运检一体化模式背景及现状分析

主网专业化工作完成后,变电管理所管理区域跨度、主网设备、运维人员大幅增加。管辖变电站由63座增加至128座,增幅为100%,人员由300人增加至446人。经过近1年半的运作,检修、继保、试验专业的“本部+驻点”的模式已暴露出不少问题:(1)应急响应速度慢。现管辖的变电站分布比较散,距离较远。车程超过1.5h的变电站34座,车程超过2h的变电站5座。电网薄弱,且原县局管辖变电站普遍存在设备老旧差的问题,故障频繁。应急响应时有发生,但远距离往返,班组人员疲于奔波,工作效率低下,设备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2)工作量不对称。本部班组承担了各驻点所有运维计划安排,派工及班务管理。另一方面,驻点人员远在县城,被动等待分配任务,缺乏有效管理,清闲散漫。与本部的同事的疲劳作战形成了鲜明对比。(3)各专业力量的不平衡问题。在接收人员时,不少综合班(含检修试验继保业务)的骨干力量选择了应急响应少的高压试验专业。造成了个别地区无检修继保驻点人员的情况,“会干但不能去干”的尴尬情况也时有出现。在外部环境方面,机巡已逐渐成为常态。调控一体化、程序化操作全面普及推进。运行人员的核心业务巡视和操作正在逐步被代替。运行人员也需要提前谋求新的出路。

2电力主网运检一体化主要问题

2.1电力主网责任缺乏责任制度

制度方面,电力主网缺乏完善的责任制度。多数工作人员仅关注自身责任,这种情况长期发展则会引发管理工作方面的缺失,促使工作人员综合水平受到影响。因为责任制度不够完善,最终导致人们日常工作过程中的综合水平受到影响,难以明确具体负责人,对问题不能及时报告,最终增加检修工作成本。

2.2缺乏专业人才,人才管理不当

企业缺乏专业人才,在人才管理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当下,我国用电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电力主网越来越复杂。在电力企业,电力主网检修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胜任此项工作。当前,运行和检修职工难以快速精准的完成这项工作,同时也很难达到电力主网运检工作目标。当前企业当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缺乏专业人才,进行具体的收入分配过程中,相关运行以及检修人员劳动收入并没有获得较为有效的划分,这种情况下,容易促使职工工作热情下降,降低了职工工作紧迫感,缺乏有效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职工积极性。

3电力主网运检一体化模式管理措施

3.1在业务管理方面

①划分业务界面。坚持“专责管业务”和“站长管人员”的原则,明确界面。停电检修计划、停电消缺计划、验收计划、专项工作计划由专业专责安排;不停电专业巡视、消缺工作由运检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安排;设备预试定检检修周期由专业专责负责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备预试定检检修台账由各运检中心自行更新,每月上报本部专业班组进行核查;备品备件由各运检中心自行管理,每月上报本月使用数量、存量及需求,由专业专责负责审核、采购;工器具及日常维护材料需求每季度由各运检中心上报本部专业班组汇总后,由专业专责安排采购。专业专责统筹仪器、工器具及备品备件;运检中心工作票过渡期间由专业专责签发。由具备相应技能类别的人员担任工作负责人和主要工作班成员,其他人员作为临时工作人员参加指定的专业工作;现场作业文件、作业风险评估由各运检中心自行修编、录入系统。专业专责进行指导和检查。②坚持运检中心走在应急第一线的原则,充分发挥属地化路程短,响应快的优势。③结对同行,开展联合工作。形成乳源乐昌,始兴南雄,新丰翁源,本部仁化相互结队的模式。相互支援,相互协助。④合理排班。在初期设立专业的代理值班长,协助站长统筹各专业的计划派工和专业管理。⑤标杆先行。选取一个运检中心先行先试,探索运检一体模式下信息系统各业务流程及权限变更需求,明确需要调整的项目数量。

3.2健全一体化管理系统

建立一体化管理系统,能够促使数据完整性得以提升,通过这种方式,构建相应线路运行策略,从而消除相应安全隐患,进一步保障输电线路运行的有序性。在实施具体作业时要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数据进行具体收集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要保障数据具有实时性,并且要确保其可以及时对相关人员提出的工作计划进行分析,此后对分析结果做出科学判断。②一体化管理系统必须要保障可以对所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同时还需要作出科学合理的筛选,通过筛选,获得各种监控指标,然后对监控指标进行进一步完善和管理,保障对全部数据指标作出全面的监控,从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③技术人员对那些运行状态不良好的设备进行重点检修,最终保障设备运行可行性,从线路运行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然后对这些隐患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

3.3在管理制度方面

需先破后立。在严守安规和两票的安全底线的情况下,突破制度管理制度的天花板,先走出一条特色之路,加以广泛宣传,再及时向上级提出修改制度的建议。在工资待遇方面,可通过调整倾斜系数和持多证的方式向运检中心人员倾斜,以稳定队伍和吸引人才。

3.4人才流动及新鲜血液补充

新员工分配到变电管理所后,全部到各运检中心工作。先系统学习变电运行的知识,并跟着现场工作学习检修试验继保的知识。力争通过一年的多专业培训,通过跨专业学习,触类旁通的方式培养出知识和技能较为全面的人才。第二年开始选拔到专业班组进行专业学习,并根据考核情况和个人意愿选择发展方向。开发专业班组人员竞聘运检中心值班长、技术员、站长/副站长岗位,打破专业壁垒,开放竞争。

结语

实行运检一体化后,主网的应急响应速度更快、资源利用更好,人员综合素质将有较大的提高,这都将筑牢我们企业的安全生产根基。这是利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弊的一面,站长的担子更重、运检中心人员的工作量更多,培训难度更大等。权衡利弊之后可以得出,运检一体化是一条符合我们韶关地广山多区域特点的道路。我们应该集中力量、扎实认真地推进运检一体化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岩东.浅谈电力系统输电运检管理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08):97~98.

[2]林艺民.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中问题剖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09):154.

[3]刘国辉,聂飞,华清荣.电力系统输电运检管理方法分析[J].电子制作,2015(03):230.

[4]岳亚玲.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19):201.

[5] 李宾.推进“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探讨[J].科技资讯,2016,14(36):35-36.

[6] 王振,程金芳,钱程.智能电网新时代下的运维模式[J].电气时代,2018(11):16+18.

论文作者:李静峰,牛刚刚,李亚亮,司云,宋莉玲,靳镕光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  ;  ;  ;  ;  ;  ;  ;  

电力主网运检一体化模式分析论文_李静峰,牛刚刚,李亚亮,司云,宋莉玲,靳镕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