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基本模式与特点_美学论文

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基本模式与特点_美学论文

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基本格局与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美学论文,格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617(2006)02—0127—04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以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历史层面的开掘,把握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为主导,着力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革新和新时代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建设这两个基本方面问题的讨论和研究,从而形成了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基本格局和特点。

一、多元共生与多样统一

21世纪,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世界的发展、中国的发展都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相应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也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对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态势,学者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并从多角度给予了具体的规定。在其研究的基本格局上,学者们普遍认为,新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历史与现实的语境交错中,从对以往的传统研究模式的怀疑、不满和变革开始,进入一个不断反思、自省和创新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从原有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中走出来,走向一个各种文化的纵与横连接和交流的新纪元。与上一世纪相比,中国本土民族文化同西方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汇和融合更具有理性色彩,更具前瞻性眼光,这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化意识多层次、多维动荡的结构形态。在这个结构任何一个质点上的文化意识都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表现为多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折叠现象。正是这种总体的文化结构形态,决定了当代中国的美学理论必然存在着从历史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集拢来的各种审美文化意识内容。它们渗透于美学理论和批评的不同层面,或强或弱,或明或暗地参与着当下理论的建构和消解运动。在过去看来无法相容的不同质的理论观念,开始包容和并存于一个新的结构整体之内。美学观念上的整齐划一,已被赋予了多样统一的全新的理论内涵。美学的发展,已不再是人为地以一种美学理论的消亡来换取另一种美学理论兴旺的历史。美学理论的多元共生趋势,给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冲击,也带来了新的发展生机和活力。它开始改变昔日那种中心理论话语的角色而逐步融进了理论的大分化、大变革的潮流中,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精神,及其开放性、包容性和综合性的理论品格。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其它美学理论的关系,学者们已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美学应当在与其他理论的平等对话和交流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以促进当代中国美学整体水平的提高。那种企图用某一种理论观点或是某种研究范式来建构一种“一统天下”的美学体系,来确定一套美学界所公认的范畴、命题和论说方式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时代的审美现象及其理论学说,既是多姿多彩、丰富多样的,又是一个以其所处历史时代的基本精神为灵魂的多样统一的结构整体。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美学应该把包括当代西方哲学、美学和文艺美学在内的一切有益于自己发展的成果吸收过来,通过对它们的辩证否定来不断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理论视野。

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自身理论体系的建设,有的学者指出,当前马克思主义美学在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学科分类上,存在着相互分离和彼此脱节的情况,各分支学科的研究者们少有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这使得人们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战略和体系建构的探讨,往往仅从各自所在的学科出发并局限于自己所熟悉的学科内部,而缺乏对其发展的整体视野和整体规划。因此,如何强化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自身的“学科群”意识,是当前和今后建设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任何一个学科的内部构成机制一样,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各结构因素之间也都处在一种不断的运动状态之中。这就给离学科中心较远的边缘区域以较大的活动性和自由度,从而为跨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现实可能性。各学科间理论、方法和成果的交流和互鉴,在激活各学科领域内的诸多学术生长点,促进各学科领域拓展的同时,也为跨学科研究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良性循环必将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革新与发展。

学者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多样化和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丰富性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他们指出,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因为它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时代的先进性,而且还因为它具有极大的批判吸纳性和自身反思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它不断总结文艺实践的新经验,不断总结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同时也不断批判地吸收其它美学理论的优点长处来充实和完善自己,从而构成了一个以其所处历史时代的基本精神为灵魂的多样统一的整体结构形态。这种多样统一的研究格局与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思路,密切关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所提出和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队伍内部的学派化,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立场的基础上,因为不同的视角、方法和结论而形成不同的学派。正是这些多样化的研究趋势才推进了当代形态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产生,并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广阔前景。

二、“当代形态”与“中国特色”

关于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形态的探讨,在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具有基础和前提性的意义,其成果也格外引人关注,这些成果主要表现在对“当代形态”和“中国特色”这两个方面问题的研究上。

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理论的当代形态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理论话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卢卡契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美学学科形态的最大特点,在于人们通过独立的研究必然可以掌握它,甚至创造它。如果它只是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言论加以搜集和系统排列,那就完全是无稽之谈了。体系是一个活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和更新的有生命力的整体。应该说,卢卡契的思想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发展实际的,也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们看到,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探讨中,不断是提出建立审美反映论、艺术生产论体系的理论,还是提出建立和谐论美学、存在论美学体系的观点,研究者们已逐渐摆脱了以往那种以经典作家言论排列、语录汇编和板块组装的研究范式,在体系精神、构架形态和概念范畴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展现了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崭新的风貌。

“当代形态”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对“经典形态”或“传统形态”的超越,它既具有与“经典形态”的理论传承性,又具有与现实的衔接性和对未来的前瞻性。马克思主义美学需要在具体的历史时期、具体的审美与艺术实践领域找到与当代性的连接点和交叉点。需要在历史的发展中,通过对自身理论形态和表述方式的不断更新,来应答时代所提出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内在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当代形态”产生的必然根据之所在。对此,有的学者清醒地指出,建设“当代形态”事关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生死存亡。因为没有当代形态的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也就无法对时代变革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敏锐的反应和正确的解释,这无疑是对自己生命的终结。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正是建设“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保证。

目前,“当代形态”的建设还处于拓荒和开创的初始阶段,许多问题的讨论还有待于深入展开。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需要找到一个为理论界所基本认同的建设“当代形态”的理论原则,一个认识“当代形态”与“经典形态”的关系等问题的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理论方法。对此,有的学者提出,我们既要善于吸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营养和长处,又要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发现”“重新创造”思潮划清界限。在当代与传统的转移中,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而不是“割裂”“扭曲和“对抗”论的信徒。有的论者已经注意到“当代形态”建设中“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问题,他们或是强调审美认识论和审美价值论的统一,或是主张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协调。有的论者指出,当代形态建设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形态与经典形态的关系,强调在这种转折中,经典形态与当代形态只是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两种标志。应该说,虽然目前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成熟,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建设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愈来愈充满信心。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历史命运的把握,也是对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方向的把握。

在建设当代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讨论中,“中国特色”与“当代形态”是两个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概念,也是学者们较为集中探讨的问题。理论界普遍认识到,“当代形态”也好,“经典形态”也好,马克思主义美学如果不能同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不能同中华文化的民族特点相结合,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最终实现中国化、民族化,不能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那么它必定是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理论,也必定失去其在中国存在的现实价值和意义。这实际上是对“中国特色”本质的最基本的规定。人们也正是从这个基点出发来把握“中国特色”独特的理论内涵的。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有些观点值得关注。有的学者认为,所谓“中国特色”,实际上讲的是当代中国美学的深层文化结构和文化资源的问题,任何一个民族的美学都不能脱离本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他们进而指出,“中国特色”的内涵既与中国现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也与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与审美精神相契合。中国特色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和“民族化”的结果。离开了中国化和民族性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难以在中国本土文化现实实践性和现实生活中生根的。

有的学者以美学是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实为前提,阐述了当代中国美学应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的理论根据,并论列了“中国特色”在民族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艺术样式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有的学者指出,应当从文化体系和类型上,首先从哲学和美学思维方式的较深层次上,寻求马克思主义美学同中国传统美学的结合点,以超越二者间浅表层次的比照和局部、零碎的拼接,最终达到整体的、深层的融合。

也有的学者提出,“中国特色”是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应添换不同的发展了的内容。研究者不能把眼睛只盯在“五四”以前,而更应从现代美学、现代文论,特别是当代美学和文艺学的民族意识中寻求启迪,要站在当代的高度去俯视古今中外的美学与文学艺术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民族化与现实性的关系问题是学者们讨论得比较深入且取得相当共识的一个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民族化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本民族现实的审美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既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来反思和规范本民族现实的审美与艺术实践,又通过对本民族现实的审美与艺术实践的反思和规范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所谓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特色”,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美和艺术进行诸种理论规定。如果离开了对社会主义时代的美和艺术的研究,那么建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也就失去了其特有的对象和现实的依托。可见,“中国特色”包含着比“民族化”更为深广的内涵。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美学要把“中国特色”呈现出来,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能体现出当代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人民应有和可能有的审美风尚、艺术理想和审美与艺术价值准则,并回答现实所提出的问题。如果无视或者淡化这一点,那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就只能成为一种空谈。

总之,从学科形态的角度分析,目前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研究,还基本处于宏观构想比较多,而周密性论证比较少,分支性研究比较多,但综合性思考比较少的局面。可见,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任重而道远。

三、对话、交流与发展

我国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当代形态的讨论,与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为代表的“重新发现”“重新创造”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思潮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密切相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命运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理论话题。如何使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在大力强化中国特色、民族意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世界意识、人类意识,通过与国内外不同理论观点、不同美学学派,特别是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来推进新世纪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进而真正形成马克思主义美学全球化的研究格局,这是当前和今后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发展趋势。

新世纪以来,以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关系问题为重心,在加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交流与对话中,拓展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道路,成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学者们从不同的方面,对有关问题发表了许多富于启发性和独创性的意见。

有的学者通过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从拒斥、接触到对话的历史过程的回顾,从理论比较的前提与基础、现实背景的疏离与理论焦点的互通、理论原典的遵循与美学学说的延伸等方面,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世纪进行深入比较和对话的可能性。他们认为,共同的理论旗帜、共时的社会变革、互融的文化综合使当代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巨大的差异面前仍有一定的可比性和较大的互通性。

有的学者提出,要加强同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对话和交流,首先要深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这种研究应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置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世界化和民族化的进程之中,置于西方历史文化传统与其所面临的时代主题之中,并结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解读,对其予以客观、全面的考察。在研究思路上,应把以“美学流派”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做法,改变为以总结和反思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所提出的基本理论问题为深入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所关注的理论问题异同的比较,揭示造成这些异同的深层动因,进而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产生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当代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各自独特的发展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动力关系结构。

还有的学者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创新,关键在于要有开放意识。在引进、吸收西方当代美学成果时,应当主要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成果,批判地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某些研究思路。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掘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中长期被遮蔽,未被重视和吸收的思想点;二是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和成果,要像马克思当年吸收黑格尔辩证法一样,汲取包括西方当代哲学在内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为自己所用;三是理论研究要密切联系当代世界发展的现实,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当代的思想成果,去认识和解决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和美学问题。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密切关注全球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按照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客观现实对其进行审视和选择,这始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所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

对在对话和交流中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前景,有的学者认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主导的多样统一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格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保持下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体系将在比较与争论中日益完善,并最终成为一个完整严密而又得到广大理论工作者认同的科学的美学理论体系。对如何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本质特点,有的学者指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它的发展当然要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等其他美学理论的营养,但必须将其化合为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盲目地照搬和移植。由此,挖掘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无比深刻和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内涵,并用当代人类文明的新成果去充实和丰富它,从而建构当代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是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走向。

有的学者则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要深化,要拓展新的局面,首先要有问题化意识,用问题来带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从把以文本研究为主转到对问题的研究上来。其次,要增强比较意识,要作传统与现代的比较、传统美学中不同学派的比较、中西比较等等。还有的学者提出应该重新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目的、对象和范围。他们认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日益呈非主流化或边缘化趋势,美学的进一步深化就必须正视自己的地位,回到自己本身,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边缘上扎扎实实地研究美学的问题和内在规律。只有这样,美学才能够真正以自己本来的面貌定位于社会意识形态整体结构之中。

还有的学者着重从唯物史观方面指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新走向: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全球化、社会主义和科技革命这三个重大时代课题为理论背景,进一步总结、汲取和提升当代时代精神的精华,并把对其的概括和领悟,融入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文本的新解读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站在时代的高度,多方面吸收古今中外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不断加深和拓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领域。学者们普遍认为,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过渡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当代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应答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的过程中,在不断吸取中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必将得到新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5—12—21

标签:;  ;  ;  ;  ;  ;  ;  ;  ;  ;  

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基本模式与特点_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