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探析论文_孙陆军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探析论文_孙陆军

青岛泰昊工程测试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所谓的主体结构,也就是传递以及承担建设工程的上部荷载,维持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整体性,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稳定、安全以及可靠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由于质量问题而引发的事故,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以及建筑工程质量,通常需要使用严格的检测方法来检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结构。鉴于此,本文就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

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内容

如今,主体结构检测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针对刚刚建设完成的工程和已经完成多年的建设项目。其中,对于新建的工程项目来说,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监督工作,比如,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材料,应该在进入施工现场时就对其进行检测,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建设材料,所使用的检测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应该分别进行检测,只有对各个步骤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检测,才能开展下一个环节的检测工作。对于已经完成建设的工程项目,检测工作开展时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常规检测。对于已经建设完成的部件,在检查时需要检查磨损以及腐蚀情况,同时还应该列出已经存在的错误。(2)专项检测。对于存在于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与设计功能不匹配的现象以及物理偏差,应该进行相应的检测。(3)检测建筑工程项目的主体结构,确保其使用安全。

2.质量检测对策

2.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要点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面,实体检测属于重点内容。因为实体检测工作随机性较强,所以在实体检测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检测标准,尽量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过程监督管理方面,监督小组不仅需要负责尺寸与外观等检测过程监督管理工作,还要加强实体检测过程控制,并将具体检测方案及检测流程告知监督站与施工方。当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案受到影响时,检测人员需要与设计方协商检测方案,通过检测方案调整确保检测过程顺利。若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是由监督站负责,则监督部门必须尽快制定出具体检测方案。若由外聘检测单位负责主体结构检测工作,则检测单位需要尽快制定方案,监督站需要负责检测方案审核工作。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实体检测过程中,操作人员多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且检测过程中必须把握检测方向,尽量简化操作步骤,通过有效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质量与检测效率。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常规检测工作中,若操作人员发现可疑构件,则需要调整检测手段,并将现场检测情况反映给上级部门,避免检测范围扩大。明确质量检测的主要内容。为了做好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就应该明确主体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施工中的砌体、钢筋的数量以及位置、钻芯、工程主体结构钢筋保护层的数量以及位置和砂浆的强度等。

2.2 完善质量检测法规和标准。

管理工程项目质量的主要依据是质量监管的法规以及标准。为了有效确保质量检测工作的效率,就应该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法规和标准不断地予以完善。如今,我们应该做的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市场现状为基础,对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以此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

2.3质量检测管理措施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粗糙、墙面坑洞与裂纹等外观情况进行检测。建筑工程外观检测结果关乎工程项目部件尺寸精度,对工程项目外观形象具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选择高精度检测仪器与先进检测方法保障检测结果准确无误。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面,建筑企业必须建立监督小组,对检测人员检测过程、检测方式与检测结果等进行监督管理,以提高数据检测进度与准确度。通过监督小组保障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评估效率,促进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相对于质量评估管理而言,监督检查管理工作比较随机,然而在工程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能够发挥较大作用,促进检测人员工作规范,降低经济损失。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开展方面,必须采取相应有效措施保障检测结果真实性。建筑企业可以通过抽样检查方式检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前监理控制

3.1 制定现场监理机制

通过制定完善的现场监理机制,然后将其应用于项目施工过程中,可以保证监理人员有章可循,确保质量监理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促进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

3.2 监理设计图纸和复核方案

在主体结构施工前,监理人员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仔细审核,并与施工人员加强沟通交流,确定所用施工材料的强度、施工技术要求等。另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施工要求、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等,编制完善的监理复核方案,保证施工质量。

4.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过程监理控制

4.1 对“三线”的监理控制

主体结构是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重点,其中,“三线”监理和控制至关重要:第一,轴线控制。第二,标高线控制。第三,垂直度控制。

4.2 对钢筋的监理控制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中,钢筋是十分重要的施工材料。在钢筋材料质量监理中,可以采用取样、试验监理方式。

4.3 对混凝土强度的监理控制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面,混凝土材料检测属于重点内容,对工程结构整体性与稳定性具有一定影响。在混凝土质量检测方面,超声回弹综合法能够提高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结果准确性。在混凝土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方法应用方面,检测人员主要通过超声仪器进行实体检测,在计算出超声传播速度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结构表面参数测量,根据声速与回弹值计算获得相关参数。某建筑工程占地面积近910m2,建筑物高度为 15m,底层高度为 3.7m。

混凝土强度是影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加强混凝土强度质量检测和管理控制,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加强混凝土质量监理。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需要应用水泥、沙子、石灰等材料,要求经过配合比试验,确定不同材料的配合比,同时还应该严格监控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凝固时间。第二,混凝土浇筑质量监理。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搅拌质量进行监理,在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塌落度进行检查,并对浇筑施工方法进行管理控制,保证浇筑施工质量。第三,加强混凝土结构养护监理,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养护方案,避免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比如,对于浇筑平面,可以采用浇水养护方式。

5.结束语

通过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方法,并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检测方法合理运用,能够有效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最大限度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比较复杂,检测人员操作之中可能会出现失误现象,导致检测结果不够准确。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管理方面,建筑企业还没有成立专门监督小组,监督人员职能作用也没有有效发挥出来。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重视质量检测工作,通过各种管理措施进行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控制,尽量减少各种意外影响,保障工程项目建设安全。

参考文献:

[1]桑志华.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

[2]柳涛.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主体结构检测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2)

[3]程钢.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J].河南建材,2017(05)

[4]陈艳军.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实例分析[J].四川水泥,2017(08)

[5]任艳菊.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分析[J].四川水泥,2014(09)

论文作者:孙陆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探析论文_孙陆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