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探析论文_唐聘君

石油化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探析论文_唐聘君

广东星燃石化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能源是整个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性要素,尤其是不可再生的石油能源,其本身及衍生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石油化工产品生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分支,因此作为其产出基础的石油化工建筑工程项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问题及措施三方面论述石油化工建筑工程项目。

关键词:石油化工;建筑工程项目;必要性;问题;措施

前言

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方面,如何正确认识并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已成为相关行业所重点探索的问题之一,石油化工建筑行业更是如此。

1 石油化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1.1 工程质量标准高

作为石油化工原始材料的石油,属性特殊,对其的提炼时常需要在高温环境下完成,同时还会产生各类毒性较大的物质,此种作业特点致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有着严格且极度高的标准,而要使石油化工建筑工程项目完全被合格标准验收,首先就应从现状管理入手,从基础上保障建筑项目的质量。

1.2 工程建设成本日益增加

在经济迅速发展与科技技术不断更新的今天,石油化工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在生产需求不断变化与提升的行业状况下,与产品对应的生产设施,即石油化工建筑工程所建设的实体,也在更新换代中有着较大的建设难度。为适应这一行业变化,石油化工建筑工程建设方应不断引进专业人才与先进施工设备,致使工程投资额越来越大,通过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能够在合理控制施工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1.3 工程项目施工专业性较强

众所周知,石油化工产品生产技术复杂繁多且更新换代较快,使得与之对应的建筑工程项目也有着很大的建设难度,如高度精密仪表的安装与调节、特殊材料的焊接、巨型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等,这些都为石油化工建设方的专业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以现场管理的方式动态提升有关人员的建设水平与严格保障施工行为的合规范性,以适应多样的市场变化[1]。

2 石油化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问题

2.1 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与管理内容不相匹配

施工现场管理对象无外乎两种,一是施工现场材料与设备,二是施工人员。首先基于石油化工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该工程中的材料与设备管理内容较多,所应达到的要求也是各式各样,这对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而从此类工程的建设现状来看,一些管理人员在意识、技能等方面都有着不少问题,如不能全面掌握材料与设备的使用注意要点。其次,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没有进行全面管控,不仅不能够及时纠正与指导施工行为,还没有积极开展有效的意识形成与技能提升培训,使得一些施工安全隐患存在于建筑工程中,最终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有时还会使工程不能按期完工,造成一定工程效益的减少。

2.2 现场管理模式与工程需求不相匹配

石油化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方式应依照科学技术、工程阶段、施工人员、工程环境、施工技艺等而发生特定改变,但从目前看,大多工地的现场管理模式存在着传统性、固化性、单一性的缺陷,没有实现整体项目的统筹规划,管理标准、管理方式、实行流程等混乱不堪,系统性较弱,如后期追踪管理缺失、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不足、整体施工阶段套用一套管理机制等,最终造成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与质量问题。同时,现场管理模式与工程施工需求不对等,还为后期的工程使用埋下一些隐秘的安全隐患,使得一些生产事故在没有采取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突然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现场施工管理制度与管理目标存在较大差异

制度对于目标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全的管理制度势必会带来最优的管理效果,圆满实现工程管理的目标。石油化工工程几乎都是大型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环节复杂,但从现时期的建设现状来看,由于现场管理制度的不全面、不系统,致使工程施工中的各种行为随意性较大,工程施工人员凝聚力与工作积极性不强,各类人员缺乏对等的沟通交流,工程施工的导向性较弱,最终呈现出来的样态就是各个管理目标均未良好实现,从而使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问题频繁出现,且出现后没有明确的责任承担与追究对象。

3 石油化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3.1 从不同角度提升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工程施工企业可从两种角度提升自身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分别为管理团队组建与管理人员培训。管理团队的组建指的是企业最初的招聘行为,管理人员培训指的是长期、定期的在岗教育。

首先,在管理团队组建方面,企业应当选取文化理论与实践技能水平较高的高素质人才来任职本单位的管理岗位,若在市场允许的条件下,还可通过严格的考核聘任最优质的管理人才。

其次,在管理人员培训方面,应坚持长期开展普遍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并鼓励有关人员进行自我管理水平提升。培训的内容应具有全方位性,不仅应进行管理技能培训,还应进行管理意识培训,同时还应要求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人员开展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的施工意识培训。

3.2 以多元化的模式进行现场管理

社会发展至今,施工企业不应再抱残守缺,以单一化模式进行效率较低的现场管理,而应当利用先进的科学知识研究与创设新型管理模式,此类模式的创建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不断细化与应用信息化技术。

第一,施工方应依据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与使用上的特点,以细致化分类的方式,从横向与纵向将整体石油化工工程建设划分为多个相互关联与交叉的小型基体,并针对各类基体的特点创设针对性较强的管理模式,并设置理论知识与技能不完全相同的专门管理人员去实施,保障管理行为的高效性[2]。

第二,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化管理系统应成为各个施工现场的必备软件,在该软件中有着各类可发挥特定功能的子系统,如施工人员信息系统、施工进程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现场资源配置系统、现场质量管控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在各自管控领域发挥作用,从而确保整体工程施工的稳步进行,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从各个维度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施工经济效益。

3.3 建立内容丰富的现场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之于建筑工程,正如血液之于人体,功用强大且需扩充于整体。现场管理的制度优化职责一般情况下由施工企业管理层承担,但有时基层管理人员也能以提供反馈意见的方式发挥一定作用。

第一,作为管理制度制定主体的施工企业管理层,应从自身工程经验、理论与工程实况出发,创建健全的管理制度,若有必要,可及时对其进行增设[3]。管理制度的内容应当包括责任分配、责任承担、施工材料购置与使用、现场进出入规则、石油化工国家法规与政策解读、石油化工专业技术论述等,全方位实现管理制度的管理与引导作用。

第二,当基层管理人员在实际施工中发现一些被忽视的管理要点,应及时与上级领导沟通,将切实可行的施工建议反馈给管理制度制定部门,从而间接丰富有关管理制度,进一步确保石油化工建筑工程以质量合格的状况安全、流畅、如期完工。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石油化工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必要性,相关建设主体应当积极发现并总结现场管理中的问题,从人员素质、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现场管理水平,为日后石油化工产品的安全生产打下牢靠的基础,从而在提升化工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国家化工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健求.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的特点分析及监理措施[J].中国化工贸易,2017,9(23).

[2]佚名.石油化工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石化技术,2018(9):300-300.

[3]方晓.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4):165-166.

论文作者:唐聘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石油化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探析论文_唐聘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